谈起春日东瀛,或许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起漫天的樱花。那如果是前去拜访建筑,春天的日本又会是怎样一幅景象呢?从大阪到京都,再到金泽、箱根,一路驶向东京。下文为有方“日本现当代建筑寻踪”第17期领队赵晓旭带回的一手现场。
从大阪出发,在古都京都暂作停顿,一路驶向东京,途经金泽、白川乡、箱根,眼前的景致在城市、乡野、自然间转换。此次日本现当代建筑之行,正值四月春天,山色、树木明媚而不艳丽,自带灰调又层次丰富,团员纷纷感叹从火山灰里生长出来的植物颜色这般特别。走进山里的白川乡,这个季节里树木大多还未发芽长叶,在这里仍能感受到秋的凉意。大概是被沿途的风景所吸引,不自觉便关注起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来,材料层面的,空间感知层面的,隐喻层面的,以及更为抽象的哲思层面的,大家也讨论起日本建筑师对于自然的态度。
先从几个作品切入,谈谈此行对日本建筑的直观体验。在不同场地环境下,我们看到了“自然”以不同的形式介入建筑,日本建筑师对待自然的态度可见一斑。
木作为一种材料,是直接联系建筑与自然的重要媒介。行程的第一站,我们来到竹中大工道具馆,这里的故事可从森林里伐一棵树开始说起。道具馆的开设是为了收集、保存作为文化遗产的大工道具,并且通过研究、展示向后代进行说明。学术老师程艳春讲道:“传统木造工具像记忆一样会磨损、 消逝,而木构的建筑却在不同的年代得以更替、延续,这也影响了后来日本新陈代谢派的思想。”
除了直接使用木材,自然的介入更体现在空间氛围里。角屋里庭院的阴翳,绿色的光晕染着幽暗的檐下空间,氛围随着自然光线流动变化,风起,吹落一阵樱花,身处其中的我们激动不已……在此处切身感受到了“风景”一词,风是流动的空气,景是变化的光线。
在安藤忠雄用清水混凝土塑造的空间里,有着类似的氛围,但更显肃穆、沉静。进入司马辽太郎纪念馆之前,需要经过一条通高的弧形廊道,绿叶藂影在经过打磨、涂上树脂的清水混凝土表面映射出微光,在弧墙与屋顶的交接处留有一缝。起初,身处室外时不明白建筑师的意图,进入室内,下行到布满书格弧墙内侧,抬头惊见缝隙处透进的一抹绿,心中颇有恍然大悟之感。不同于西方建筑师使用混凝土的粗砺肌理,安藤以更为细腻的方式,如同匠人一般打磨清水混凝土,营造出光线层次更为丰富、微妙的空间,更近自然。
不同于清水混凝土空间的厚重,建筑师西泽立卫与艺术家千住博合作设计的轻井泽美术馆,则以更为轻盈的、不着痕迹的方式容纳自然。在美术馆里,曲面玻璃围合的庭院成了植物生长的容器,植物与艺术家的画作一起成为了被观看的展品。
箱根树林里的POLA美术馆为了营造轻盈之感,将大部分体量隐藏在地下,以桥为入口引导,露出玻璃材质的体量,像是和森林融为一体。沿着周围的步道走近一看,混凝土的巨大基础与山体相接,回味入口处建筑师极力营造的轻盈之感,颇有戏剧冲突的意味。
谷口吉生的铃木大拙馆则是以现代极简的手法营造出日本山水庭院里“禅”的意境。建筑自身的占地面积很小,进入幽暗廊道,瞥见无法进入的庭院,来到室内陈列空间,最后进入开阔的水院,大家久久停留在此。约莫两分钟,水池中央便涌出水流,向庭院四周一圈圈荡漾开来。这让人想起枯山水庭院里用石头模拟的水纹,树影和天光倒影亦随着波纹浮动,身在此景,心不觉也就安宁了。
在旅行中,我们不仅看建筑,同样关注着沿途的风景——京都的雨夜,白川乡的秋意,箱根的树林,东京的人潮。既关注自然风光、城市面貌、社会状态,也关注在此间生活的人,留意人们的着装打扮和行为举止。一路上,学术老师程艳春常提醒大家多留意路人的穿着,他表示“一个国家的建筑状态和该国家的妆容水平成正比”。
原广司设计的京都火车站,与其说是一个建筑,更是一个城市的聚落。在这里,你可以独自一人找个角落,观看形形色色的人们聚集、流动,这道风景壮观而生动。
画面切换到雨中的无邻庵,我们撑伞漫步,穿着红色雨衣的园丁正在专心致志地护理庭园的青苔地。
街道旁穿制服的学生,骑着自行车的身影不断划过车窗。
巴士每到一个目的地,工作人员都急切而认真地指挥停靠。
京都街道惬意,横滨码头飘逸,还有东京山手线上拥挤人潮中疲倦的面孔……
有的景象经眼所见,随时间累积、沉淀,在记忆里重组、融合,共同交织成另一道别样的风景。与一个人的旅行不同, 一群人的旅行会让自己有机会透过他人的视角,看到同样事物的不同面貌。感谢大家,一路同行与分享。
版权声明:图文版权归有方空间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有方新媒体中心取得联系。
上一篇:历史建筑加盖:波兰霍茹夫体育场改建竣工 / gmp建筑师事务所
下一篇: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定位全球城市“巅峰之作”,规划设计将实行总设计师负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