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7日,瑞典宜家家居(IKEA)创始人英瓦尔‧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在他位于瑞典斯莫兰的家中辞世,享年91岁。
这位商业大亨自5岁就开始展露出自己的零售天分,使一个瑞典小城的“杂货铺”逐步发展成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家具连锁店,在49个国家拥有412家门店。宜家因其功能性、扁平包装的家具而闻名,并因其可自主组装的特点充分调动了顾客群体的自主性。
IKEA在慈善事业上一直不遗余力,他们旗下的宜家基金会从2013年便开始着力于“更好的难民营”项目,在工业设计师 Johan Karlsson的设计下,结合宜家擅长的扁平化包装,以轻质量、易运输、宜搭建、低造价、强耐久的“宜家风”设计为难民们提供了更有尊严的居所。
“人道主义救援只是一部分,让难民能够有尊严地活着才是关键,” Johan Karlsson告诉《加拿大环球邮报》,“这远不能称为一个家,但至少比一个透风的塑料帐篷强。”目前宜家难民营的生产最高只能达到2500个每月,供不应求。这类临时庇护所成为2016年度的Beazley最佳设计,目前已生产10000台,并在伊拉克及叙利亚等地投入使用。
“25平方米的叙利亚”也是这类难民建筑的代表。深色的泥渣与砖砌,凹凸不平的墙面,透风的四壁,这个样板间真实地复刻了一个叙利亚难民的家。这个难民叫做Rana,和她的4个孩子住在和这间25平方米的样板间一模一样的房子里。通过屋内物件标签上的捐款链接,宜家最终为红十字会在叙利亚的工作筹到2200万欧元。
由战争引发的难民危机已于近年深深影响了欧美国家,其中大约60%的难民居住在城市地区,为地方和国家政府以及难民本身带来了重大的住房和基础设施挑战。
2016年,宜家基金会与What Design Can Do网络平台合作发起了名为“What Design Can Do For Refugee Challenge”(设计能为难民问题做什么)的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征集设计作品,征集的主题是“如何帮助出逃的难民在落脚地融入当地的城市生活”。“我们需要大胆创新的想法来应对生活中许多新居民的长期需求,”该设计的创始人理查德·范德拉根(Richard van der Laken)说,“这是设计师擅长的。设计能够应对难民挑战,提出一些改变游戏规则的想法,以适应、连接、整合和帮助难民的个人发展。”
这是宜家基金会利用自己的设计资源和资金完成的又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在探索未来城市及人居生活方面,宜家也开创性地探索出丰富的可能性。宜家位于哥本哈根的秘密基地——Space 10,是由一个有多个隔间的鱼市改造成的设计中心与展览空间,以展示其对未来城市生活的研究。
英瓦尔‧坎普拉德的逝世在现代家居业掀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而同样值得被记忆的,是他建筑业的尝试。以“拯救与服务”等实用功能为目的的关怀,对“苦难、逃离”等难民问题核心词汇的应对,对反思、抗争、同情与拯救的唤醒......IKEA和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参考资料:
https://www.dezeen.com/2016/02/19/what-design-can-do-launches-refugee-challenge-ikea-foundation-democratic-design-days/
https://www.theguardian.com/business/2018/jan/28/ikea-founder-ingvar-kamprad-dies-aged-91
版权声明:本文由有方整合编译。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禁止转载。
上一篇:刘敦桢论“曲廊”|侯幼彬口述史
下一篇:开放的织物空间:杭州布料图书馆 / 月梁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