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代表南欧巴尔干半岛数个国家的总称,这一始于1929年的历史名词,随着21世纪初的解体,已经成为了过去式。
由于当时的历史大背景及地理条件,南斯拉夫在二战结束后的20世纪中叶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并建立了共产主义政府。在执政人铁托(Josep Broz Tito)的带领之下,大量纪念碑式的建筑物(构筑物)、乌托邦式的城市规划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值得一提的是,南斯拉夫的建筑师群体,并没有盲目地追随当时风靡全球的“国际式”建筑风格,而是发展出有别于任何其他欧洲地区的战后建筑风格——无论是国际式的摩天楼,还是诸多粗野主义及未来主义的建筑实验,皆体现出南斯拉夫建筑师们的激进、多元、杂糅及理想主义。
然而,1980年的执政人铁托逝世,使得这个多元文化的国家结束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开始走下坡路,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冲突不断加剧,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危机,建筑设计行业也因此受挫而黯淡下去,退出了世界建筑的大舞台。不少显赫一时的建筑与纪念碑,在1990年代初的冲突中被破坏拆除,甚至无人问津。
虽然已经解体了将近20年,但犹存的那些建筑与纪念碑,且以它们的方式,记录并持续保留了这段历史。时至今日,当行走于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等这些曾经属于南斯拉夫一部分的国家,人们仍然可以目睹在历史时代的建筑产物,震撼而极具视觉冲击。那些极具科幻色彩的建筑,与散落于野外等地的构筑物,也成为了众多摄影爱好者的取景场所。
之于现代的建筑师们,除却走马观花式地观看,或许我们能让南斯拉夫这片土地上学习更多——发生在南斯拉夫的建筑实践,以及许多作品里的超前想法,迄今有着深刻的影响。
纽约MoMA,将在今年七月展出的“指向混凝土的乌托邦:南斯拉夫的建筑(1948-1980)”(Toward a Concrete Utopia: Architecture in Yugoslavia, 1948-1980),聚焦从二战之后至80年代——之于南斯拉夫的黄金时代的不同建筑主题——大尺度的都市化,日常生活的技术,历史建筑遗迹等。从不同途径收集的超过400幅绘画、模型、摄影及影像,展出南斯拉夫的代表建筑师Bogdan Bogdanović,,Juraj Neidhardt,,Svetlana Kana Radević,Edvard Ravnikar,Vjenceslav Richter,Milica Šterić等人的作品。这些被遗忘的设计,将再一次进入大众的视野。
参考资料:
https://www.moma.org/calendar/exhibitions/393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97%E6%96%AF%E6%8B%89%E5%A4%AB
版权声明:本文由有方整合编译,文字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来自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禁止转载。
上一篇:大理既下山·拾山房精品酒店 / 悦集建筑
下一篇:9家广州、深圳年轻建筑事务所的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