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工作室经历了两三个微小的项目,我们体会到无论场地条件多么简单,其自身的人工或自然因素都是很丰富、有力量的。我们的设计希望通过简练的建筑语汇和手段,来塑造有意思、有意义的空间和场所;在对建筑元素做细微动作调整的过程中,进行深入的辨析和感知,从而营造出独特的氛围,使其拥有动人的能量。
2018年,希望我们能够更睿智一些,更敏锐一些,更从容一些,更放松一些。依然能够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合木建筑
合木建筑工作室(Atelier Heimat)于2017年在北京成立,自2013年即有创作实践,并获得2014年WA中国建筑奖居住贡献奖之佳作奖。Heimat是德语词汇,译为故乡、家乡、家园的意思;合木则取其音似及象形。故乡是事、是物;是空间和场所;是情感记忆和精神归宿;是我们人类的根和本。
我们以建筑学的本体为根本核心,挖掘建筑本身所蕴藏的力量和魅力; 不断拓展向外延伸,而非相反。我们着眼于自己故乡(中国)的建筑现象,敏锐地观察,开放地学习,深度地思考,发现并提出问题,且做出我们的应答。
作为一个小型的独立团队,在从事实践之余,也会做一些跟实践相关的研究;并对建筑设计行业、建筑工业、中国建筑传统、建筑学术和教育、建筑媒体等方面保持持续关注。
此项目为一个美化工程的改造项目,要在原有桥上加建一个“盖子”。原桥本来承担着连接村庄主体及梯田山体的职责,新开辟的柏油路使其与村庄的关系既亲密又疏离;新桥将成为一个镶嵌于山脚的“小屋”,与村庄对视。穿过它,即步入自然;坐于其中,四周风景皆被剪辑收纳。
新加木结构生根在原桥的外侧,显露的构造连接就像植物的根须,如从原有结构中生长出来一般;木结构的其他部位则尽量隐藏构造。既加强了新与旧的联系,同时也赋予了空间自身的特质。设计更专注于结构与空间的关系。木结构部分,斜撑对于单榀框架的侧向稳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屋面板条联系各个榀架,对桥体长向的水平稳定起到一定作用;这两种抵抗侧推力的构件都在最外围,碳化处理的黑色使其成为空间外围护。黑色的运用有技术的考虑,但更多是空间感知上的。它带来了空间内部与外部明确的界定,强化了内部空间的包裹感;同时是对结构的分解和弱化,使其看着更建筑一些。
建筑师:张东光,马迪
项目地点:中国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
建筑面积:40平方米
建成时间:2017年
摄影:张东光
农村大量存在的砖木结构房屋,其抗震能力、采光、热工性能等方面都有明显的缺陷。通过此项目我们试图探讨与应对农村住宅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我们从传统之中汲取营养,谨慎处理新建与传统之间的关系;也批判的发现传统建筑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采用当代的手段予以改进。
本项目地处一个典型的关中民居村落,新建房屋位于原有两进院落的后院。简洁的形体处理,单坡屋顶的形态延续,青砖与红砖的运用,照应了原有村落机理、建筑尺度与传统。半木框架建造系统(Half-timber Frame Construction)的运用,辅以空心墙(Cavity Wall)构造的应用,为结构的高效整体性、空间划分的灵活性、墙体设计的自由度、热工性能的提升等带来诸多益处。在建筑学层面,我们探讨了空间与结构的互动关系;结构与围护的联合作用;围护和表皮在热工方面如何改善等议题。
建筑师;张东光,刘文娟
项目地点:中国陕西省渭南市
建筑面积;80平方米
建成时间:2013年
摄影:刘文娟
合木建筑微信公众号
AtelierHeimat
版权声明:本文由合木建筑授权有方发表,禁止以有方编辑后版本转载。
上一篇:我们的理想在一一接受检阅:八作建筑设计的2017年
下一篇:AIA 2018 建筑奖的9个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