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北大佛寺建筑文化与寺院建设研修班,顶级学者授课!|推广

北大佛寺建筑文化与寺院建设研修班,顶级学者授课!|推广
编辑:李菁琳 | 2025.04.17 14:06

图片

 

寺院修建与扩建、寺院文化建设与管理,如何用好佛教历史文化资源,实现“文化兴寺”?

汇聚权威专家与知名教授,提供最具实用性、适宜性、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完成学业者,将颁发《北京大学结业证书》。

 

保护文化遗产,赓续历史文脉,是新时代佛教参与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我国佛教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寺院数量众多,一座座寺院,也是一座座“宗教博物馆”。

 

 

古代寺院建筑、佛寺遗址、寺观壁画、造像……这些具有极高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文物,是中华文脉的载体,见证了寺院的发展历史,承载展示着佛教文化。佛教文化资源的研究、保护与利用,已成为当代寺院建设与管理的重要职能。

 

寺院修建与扩建过程中,寺院历史文化的梳理和认识,寺院文物的整理研究,寺院建筑的保护性修缮,寺院生活与寺院更新设计,是寺院营建与设计实施的灵魂。

 

佛教文化传承、寺院文化建设与发展中,佛教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寺志的修订编撰、佛教文化的展览展示,是寺院文化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内容。

 

图片

 

为更好的帮助和服务当代寺院建设与管理、佛教文化传承、佛教中国化事业的良好运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推出“北京大学佛寺遗产保护更新与文化传承研修班”。

 

依托北大在宗教学、考古学、博物馆学、文化遗产学等领域的深厚积淀和领先优势,邀请佛教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与开发,及寺院营造设计、文化建设的权威专家与知名教授,从不同角度,讲授最具实用性、适宜性、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实地走访典型案例,为学员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

 

欢迎有识之士来北大学习,具体安排如下:

 

 

组织机构

批准单位:北京大学

承办单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审批编号:北大培训20241645号

查证官微:“北大考古学堂”  微信公众号

 

图片

 

 

招生对象

  • 寺院管理者,寺院文化资源利用、寺志编撰、寺院文化展览等领域研究者、从业者;
  • 寺院文化建设、佛教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文化创意、文旅等领域企业管理者;
  • 寺院规划设计、寺院建筑与景观设计、寺院建设施工等领域企业管理者;
  • 古建筑、文物保护、博物馆、文化遗产等领域企业管理者;
  • 对佛教历史文化、寺院历史文化感兴趣,有一定学习能力的社会在职人士,限额35人。

 

课程体系

模块一:寺院历史文化的梳理和认识

01 寺院历史文化价值认知:从古物到文化遗产

02 寺院历史文脉梳理、研究和保护

03 佛教文物类型与价值

04 方法:如何梳理一个寺院的建筑遗产价值

 

模块二:传统寺院布局与营造

01 早期佛教寺院布局

02 明清佛教寺院布局

03 佛寺殿堂的配置、构造、建筑风格

04 佛教建筑彩画与塑像工艺仪轨

05 中国古代佛塔营造

06 佛教园林

07 明清佛教寺院生活

08 解读妙峰禅师:一位作为“甲方建筑师”的明代高僧

 

模块三:佛教建筑更新设计管理

01 佛教建筑设计理念

02 寺院活动与建筑功能布局

03 古建筑保护与日常维护

04 当代佛教建筑设计案例分析

05 新时代背景下佛寺改建、扩建的三个维度

06 方法:佛教建筑设计更新与功能再造

 

模块四:寺院营建项目管理

01 文物修缮工程管理和预算

02 仿古建筑项目管理和预算方法

03 寺院建设中的材料与工艺

 

模块五:寺院文化资源的保护

01 佛教建筑类型和价值

02 佛造像类型与保护

03 佛教壁画保护

04 有机文物保存与保护

05 留住历史文脉:中国佛教寺志

06 方法:佛教寺志编修

 

模块六:寺院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01 佛教文化遗产与城市文脉

02 名山与寺院建筑

03 礼佛的空间故事:佛教遗产保护与设计

04 佛教主题展览的基础理念与与核心问题

05 方法:佛教主题展览概念设计

06 佛教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

07 佛教文创产品设计评析

 

模块七:佛教寺院考察与案例走访

01 五台山佛寺建筑踏查

02 北京、苏州经典寺院建筑踏查

03 宗教园林与园林建筑踏查

04 当代寺院生活考察与寺院更新案例考察

05 佛教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播范例考察

06 佛教文化与文旅产业融合的经验探讨

 

注:以上为招生介绍,实际执行课表以开课通知为准

 

图片

 

 

导师团队

研修班邀请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权威专家与知名教授联袂授课,从宗教学、考古学、建筑学、博物馆学、文化遗产学、设计学等角度,针对如何用好寺院历史文化资源服务当代寺院建设与管理?如何实现“文化兴寺”?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解读。因篇幅有限,不在此对授课导师一一罗列,详情欢迎来电或微信咨询。

 

李四龙

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佛教与道教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宗教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佛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宗教局宗教工作特聘专家。研究方向:中国佛教史、佛教哲学

 

徐怡涛

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物建筑教研室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两宋建筑史料编年研究首席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评审专家。研究方向:建筑考古学、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遗产地建筑设计

 

王贵祥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的研究及教学工作。曾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等,兼任中国文物学会古建园林分会副会长、紫禁城学会副会长、中国圆明园学会副会长

 

杨昌鸣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国家注册规划师,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研究方向:历史建筑保护

 

贾 珺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史》主编。研究方向:中国古典园林史、中西方建筑文化交流、中国古代建筑史、文化遗产保护

 

周双林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室外文物保护、文物科学分析、文物保护材料

 

沈 旸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所长,传统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副主任。研究方向:中国建筑史、遗产保护的理论及方法

 

张剑葳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长聘副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燕京学堂导师。研究方向:建筑考古、建筑历史与理论、文化遗产保护

 

彭明浩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长聘副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宗教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佛教考古、建筑考古

 

聂 影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清华大学G20集团创业研究中心未来商业形态实验室执行主任。研究方向:设计伦理、设计评论和设计策划

 

何孝荣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故宫学与明清宫廷研究中心主任,明清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研究方向:明清史、中国佛教史、故宫学

 

王思渝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北京)研究员,北京大学公众考古与艺术中心主任。研究方向:新博物馆学、博物馆展览研究、批判遗产研究

 

注:因篇幅有限,不在此对授课导师一一罗列,详情欢迎来电或者微信咨询。

 

 

研修安排

开学时间:2025年7月

课程安排:学制1年,共计6次课;每2个月1次课,每次课3.5天(含周六日)

授课地点:北大燕园

踏查地点:山西、苏州、杭州

 

如无特殊情况,开班时间不变;如因特殊情况做出的时间调整,届时将提前告知,实际执行课表以开课通知为准。

 

入学申请

报名申请丨填写《报名表》提交邮箱

kaoguxuetang@pku.edu.cn;

扫码添加招生老师微信,领取《报名表》

 

审核缴费丨报名材料提交学院,审核通过后,发放《缴费通知书》;学员收到《缴费通知书》,按期缴费至北京大学账户;

录取入学丨缴费完毕后,发放《录取通知书》;凭《录取通知书》,按规定日期报到入学。

 

 

结业证书

完成规定课程学习并考核通过者,北京大学将颁发结业证书,证书统一编号,该证书纳入北京大学非学历教学学籍管理系统,北京大学官网查询验证。

 

图片

 

 

学费缴纳

北京大学缴费账户信息:

户   名:北京大学

账   号:0200 0045 0908 9131 151

开户行:工行北京海淀西区支行

 

 

咨询方式

报名咨询丨王老师 18612348686

电子邮箱丨kaoguxuetang@pku.edu.cn

教务咨询丨苗老师:010-62750531

学院网址丨archaeology.pku.edu.cn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扫描咨询招生老师

获取更多课程相关信息

 


视觉 / 徐凡   校对 / 李菁琳

本文为北京大学考古学堂推广文章,文章内容由北京大学考古学堂提供,欢迎转发。

关键词:
北大文凭
资讯
进修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