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盟国际
上海临港新城滴水湖畔,近期多了3座造型各异而又不同寻常的小展亭。这都是为了11月4日“当建筑对话公共空间”国际论坛暨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临港联合展开幕仪式所做。其中“云亭”,是同济大学协同“创盟国际&一造科技”,首次运用MP材料实现的整体3D打印的结构性能化展亭。
“云亭”是由6轴机器臂通过空间打印加工而成,原材料为改性塑料(Modified Plastic),具有强度高、韧性好、易于加工等突出优点,可以视为一种改良版的特殊塑料。
“云亭”项目旨在将建筑结构性能化设计技术与机器人建造结合,用高度集成的方式完成。它采用大尺度空间打印的方式进行建造,将形体抽象为空间网格,再进行网格打印建造。其在大尺度打印效率和结构性能集成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体现了建筑三维打印技术方案极大的潜力。“云亭”的设计,运用基于结构性能分析的拓扑优化算法,通过结构性能化技术生成建筑形式,然后将应力分布转变为网格系统,从而得到变密度的网格形式。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如何实现网络单元的机器人空间打印。
整个网络原型单元系统包含疏密不同的五种单元路径,密集的单元主要用以承受自重荷载,稀疏的单元主要起到覆盖作用,使得看似复杂的网络系统在机器人空间打印技术的支持下拥有足够的可行性。基于数字设计与机器人建造技术的支持,“云亭”展现了结构性能化分析技术与建筑形式美学的融合。
由机器人空间打印工艺制作成的大型展品,其建造的重点主要在于对抽象建筑造型实现结构合理的“物质化”建造,即通过特定的编程语言生成最有效的空间网格来实现连续建造,力求做到整体结构最轻、用材最省,大幅度提升了建造效率且节省了可观的材料开支。
今年7月,同济大学完成14米跨度MP三维打印步行桥,使用层积式三维打印的技术方案。层积式三维打印方案在整体强度上有优势,但材料消耗量相对较大,自重较大的劣势也同时存在。因而此次同济大学对“云亭”的打印,是在进一步研究中实现了更加结构高效合节材的目标。
亭子的几何原型选定为长度11米、宽度11米、高度约6.0米的复杂曲面,由于该曲面部分区域的曲率过大且前端悬挑过长,传统的均质化空间打印法难以打印出这一形态,另外,如此大尺度的构件在设计阶段还会面临许多结构问题。本设计团队不满足于空间打印的这个现状,希望寻找一种新的机器人空间打印工艺,以实现建筑形态与结构性能完美融合的一体化设计。本设计对亭子的三维曲面进行结构拓扑优化,从而在设计初期使建筑结构性能得到了充分的考量。
由于空间打印对挤出头的出料速度有严格控制,这使得空间打印速度都远远低于层积打印。云亭加工时长为500小时,两套机器人装备耗时共计21天。
在未来,这种机器人空间打印技术将在建筑复杂空间结构、异形模板、形体快速找形等方面拥有广阔应用前景。下一步研发团队将在材料和工艺的深化和完善以及配套工艺的研发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将建筑大尺度空间打印技术推向更为可靠和广泛的产业应用。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云亭
数字设计与建造团队:同济大学,创盟国际+一造科技
地点: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新城港城广场(环湖西路88号)
装置尺寸:11Mx11Mx6M
设计时间:2017年7月-2017年8月
建造时间:2017年9月-2017年10月
设计团队
主持设计师:袁烽
概念设计:袁烽、韩力、高伟哲
结构性能化设计:陈哲文、柴华、王锦、沈炜
数字建造:张立名、和四忠、代世龙、陈哲文
摄影:陈颢 林边 林钰琼
版权声明:本文由上海创盟国际授权有方空间发表,欢迎转发禁止转载。
上一篇:有方讲座35期|穆钧:生土建筑研究与实践
下一篇:2017世界建筑节告诉你:柏林一点也不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