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8月20日下午16:30-18:00,深业置地主办、有方承办的尚上讲堂·第3季|姚谦——“一个人的收藏”讲座在深业上城举行。以下为讲座视频+讲座全文:
很多人认识“姚谦”这个名字,是因为我从事音乐工作。我很高兴因为从事流行音乐的创造,让我对生活拥有了很多艺术性体验,而这些创造的素材,源自于生活的时代。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丰富多元的时代,如果你愿意倾听、愿意了解,可以获得丰富的回应。音乐如此,收藏也是如此。
1996年一个小小的“意外”,让我开始了自己的收藏生涯。当时我跟朋友去吃午餐。朋友临时迟到了,他因为手头的事还没处理完,让我先去诚品书店等着,巧合的是当时诚品书店里面有一个拍卖会,而隔天,我居然参加了拍卖会,并且买了一幅画。当时并不是因为我有钱所以买了那幅画,而是因为那个艺术品——一个小小的艺术品——放在生活里面之后,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很大的改变。
那时我买的第一幅画是台湾刘其伟老先生的作品《斑马》,他在非洲做过植物动物研究,后来退休之后回到台湾,因为工作的经历,他经常自己画画。
再往后,我的想法有了很大的变化:原来艺术不只是在美术馆,只要自己愿意,很多艺术品在经济许可的情况下都可以带回家,这个观念在当代越来越丰富。很多年轻一点的收藏家,可能不会去美术馆用天价购买艺术品,而是到画廊或者拍卖行,在自己经济能力范围之内买下艺术品,作为自己打开收藏的第一步。我以前看的都是夏加尔、毕加索这些在1980年代时很知名的古典艺术家,去到美术馆里只是走马观花地看看展出的画作。收藏艺术品后,我开始更积极地看跟艺术有关的书,看展时会更关注跟自己有关系的作品。我出生于1960年,当时受西方影响比较大,知道印象派,慢慢地开始关注西方画作;后来,在台北有机会收到徐悲鸿的水墨画,开启了我对20世纪初西风开放、西学的画家的认识大门。
因为流行音乐的原因,我会去新加坡、马来西亚推广华人音乐,在休息的时候也会去当地美术馆看里面的收藏。我们活在这个时代,可以透过文学、音乐描述这个世界,也可以透过美术了解这个世界,甚至透过美术了解过去与近代发生了哪些事情,才会形成现在的环境。这些体会,都是我通过收藏得到的收获。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美术跟音乐很接近。我经常看一幅作品的时候,就会想到某首歌,想到一些与之相近的对照心情。收藏之后,我在媒体上开始写专栏《一个人的收藏》。
这段时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对“当代”的直接体会。这十年来,因为出席音乐颁奖礼的原因,我常常来深圳,出书时也会来这边宣传。深圳跟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城市以前是一个小地方,现在有很多新的建筑,现在整个城市的气氛、状态都不一样。甚至当我面对颁奖礼,感受最多的是永远是需要。我来深圳签售新书,特别高兴的是,看到下面愿意站着听的读者。市民对于文化养分的需要,在这座城市里是非常明显的。
因为收藏的原因,我认识了很多朋友。不管是前几次签售会,还是演讲的时候,在收藏圈认识的人更多,我认识拍卖行、画廊的经理人、收藏家。其中一些人的收藏方向跟我完全不一样,形形色色的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面貌。这时候,我忽然觉得,如果把包含艺术家本身在内的这些人的面貌真实记录下来,那么在过去的这几年里,以华人为核心的亚洲收藏者艺术圈是什么样子的呢。于是,我把将近一年的买画预算开支节省下来拍电影,在内地的电影院以及一些视频网站和电视上播出。或许,许多年轻人会好奇为什么要收藏。每一个人收藏都有表面原因和内在原因。很多人说收藏是为了投资,我也支持这种观点,但我收藏更多是为了好奇心。
我拍这一部关于收藏的纪录片时,导演最开始时很有趣地说,收藏是为了什么?为什么不用这些钱去旅行?真的能看懂收藏的艺术品吗?对于我来说,收藏是非常有趣的事情。后来,我采访了一些策展人、艺术家,开始了比较深入的问答。今天我将针对以下的七个问题,分享自己在收藏上的想法。
第一问:我们为何想收藏?谈收藏?
这些年大家之所以都在讨论收藏,其实是有原因的。有一些人是收藏艺术,也有人收藏古物、画。每一个人收藏都有背后的原因和动机。
我先公布我的“闺房”吧。这是早上起来要面对的一面墙,我一醒来就看到我喜欢的东西,满满的一面墙,上面挂的是我收藏的画,包括意大利设计师的鸟巢灯、以色列艺术画的创作、莫兰迪的静物画等。其实我不只是收藏画,也有收藏一些家具。我是一个普通人,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改变自己的阅读跟收藏。比如说我会喜欢当代的画,墙上的那幅穿着小孩尿布的画作,是一位当代明星艺术家创作的,他画的是自己,但画的是一个孩子的状态。
我并不是在炫耀自己的收藏。当时买这些画时价钱并不是很贵。过去十几年,阅读影响了我的收藏,我把这些收藏挂在自己的卧室,每天醒来会看它们,这些年的阅读也自然地反映在墙上。为什么要收藏?对于我来说,更多是跟我生活有关的阅读。比如我收藏的以色列艺术家的画作,他们有自己面对时代的想法。这位艺术家出生于1912年,经历了以色列的建国,他娶了一位用希伯莱语写诗的诗人为妻,而他决定只画生活里面的片段,例如画家里刚买回来的水果,画书信等关于生活的物品。透过对一个时代,对一个创造者的了解,了解他的时代、他的生活甚至他写过的文章,甚至他创造的对话而来了解一个世界。他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发出的声音,通过收藏成为我们的东西,这非常了不起。
身世传奇的女艺术家丘堤,当时抗日的时候愿意挺身而出,以绘画、绣娃娃的方式来抗战救国。后来嫁给了艺术家庞薰琹,丘提选择了照顾家里人,支持丈夫对美术图腾的收集研究工作。我也是在某一次的阅读里才了解到这一段历史。丘堤女士的作品很少,而包括她在内的那一批20世纪初的中国油画艺术家,曾有过那么一段历史,特定历史时期的画社,他们强调了那个时代的核心精神。而作为后来者的我们,可以对照这个时代将其阅读出来。收藏对我来说就是一种穿越时空,抛开主观立场,在特定的历史时空,在特定的位置观看那些艺术家、文化人对所处时代的探讨。
我现在56岁,也有收藏年轻艺术家作品。像我最近那本《如果这可以是首歌》的封面就是一个很年轻的艺术家画的柠檬。作者是三十岁左右的年轻艺术家,努力向上创造作品、面对娶妻生子等日常生活,同时应对诸多的挑战。当代艺术处于一个看似非常蓬勃,但也是非常艰辛的时代。作为艺术家,如何身处于时代洪流中继续创作,需要付出非常多的努力。我之所以收藏年轻艺术家的作品,第一点是支持他(们),第二点是我希望可以通过他(们)的作品,了解比我年轻的人怎么看待这个世界。
很多东西,尤其是当代艺术,不是可以直面描述出来的,因为里面有很多内在的表达。艺术家希望透过表象将自己更深的感受传达给读者。我们千万不要轻视年轻人,他们在表达上非常丰富,使得我们可以脱离旧的审美观和旧的思考去判断、了解问题。
第二问:如何区分艺术与垃圾?
这是一个很好的提问。因为大部分艺术可能都不算太便宜,但艺术品又不是直接的像食物可以吃到肚子里补充养分,或者日常用品那样带在身上使用的物品。很多人困惑为什么花钱买艺术品,因为买来的艺术品又没有直接的效益,而卢征远的作品《慢性》,通过了垃圾袋这一形式,引发了人们的追问。
当然,也有很多人会提出质疑,说这样的艺术品普通人也会做。我举一个例子。我们在拍纪录片《一个人的收藏》时,正好卢征远的雕塑作品在台北当代艺术馆展览——其实就是垃圾袋,但垃圾袋里面隐约的形状会引发人们各种想像,比如说可能是一个人,或者是废弃物。我记得展览的时候,这件作品被刻意放到美术馆门前,让不少人误以为它真的是垃圾。
艺术和垃圾,需要从价值差别的角度来界定。首先,那个作品有没有打动你,有没有给你启发,有没有让你对生活有了更立体的了解。我们只有通过文学、音乐、艺术,了解这个时代里另一个人的观点。艺术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我们透过这一作品了解到其他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有一个西方艺术家,采用裹尸带的形式做过一个雕塑作品,来表达自己对恐怖事件及战争的情绪。虽然没有具体地告知观者看到了尸体,但是可以让观者隐隐约约感觉到是一个人形,这样的表达能够带来震惊的力量。
卢征远的这个作品,里面隐隐约约感受到的是不同姿态的人,用一个垃圾袋包装起来了。当你阅读一件艺术品的时候,可以从别人的思想中对照自己的思想、感受,那么也许这件艺术品就是有价值的。如果这个价值同时有很多人感受到并且想拥有它,那么这个艺术就会变得贵起来。但是,如果大家都对这个作品无感,那么它此时此刻有可能是一个垃圾,因为它没有打动人。当然,也许十年、二十年后它能够打动人,那个时候它就成为了艺术品。就像梵高生前没有卖出过一张画,在他过世之后却打动了全世界的人。所以艺术到底是昂贵的东西还是垃圾呢?普通大众很容易实行二分法,但是对于收藏者,一定要做到的是让每一件收藏的艺术品,对自己有精神上、内在感动的价值。那么,它将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收藏,因为它在改变你的思考、开发你的思考。
第三问:怎么衡量艺术的价值高低?
收藏需要面对一个现实的提问:艺术品价值的高与低,是怎么界定的呢?其实,这是一个非常产业化的问题。因为我开始收藏的时候不是特别有钱,所以我会非常谨慎地评估自己的荷包能够收藏什么艺术品,然后决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要买什么艺术品。后来,我慢慢发现,只有了解艺术销售的方法,才知道在自己的有限资金里面如何买到物超所值的艺术品。
特别是在拍卖会上,经常会有创天价的艺术品出现。会出现这种场面的原因是:有两个非要买下的、意气用事的收藏家造成的!比如高更的一张画,在香港的巴塞尔博览会出售,当时开的价钱是3000万美金左右,最终没有卖掉。结果,今年春天在伦敦印象派的拍卖会中,高更的这幅画再次被拿出来拍卖,结果以将近4000万英镑的价格成交。在拍卖会上,只需要说服两个美术馆或者两个大收藏家,那么艺术品的价格就上去了。我告诉自己,我不要成为这两个竞价人中的其中一个,那么我就能用合理的价格买到艺术品。个人的经验是,当媒体宣传要买什么时代的哪些艺术家的哪几张作品时,我就觉得可以缓一缓,暂时避开一下,选择其他的艺术品,就能以很好的价格买到。
在最开始的十年,因为工作的原因我特别喜欢20世纪初的、受法国殖民影响的越南艺术家。因为在法国殖民之前,受中国影响的越南艺术家是在卷上画彩墨的。经历了法国殖民,成立了河内美术学院之后,西方的油画被引入到了越南。在此之后的第一批越南艺术家,会在卷上用水彩和油车的颜料创作,而构图、透视则是采用西方的画法。我当时用非常便宜的价格买了越南艺术家的作品,最近越南的经济发展起来了,我卖过两次,都是在原购买价格的20倍以上。在我购买这些作品的时候,它们仍处于冷门的范畴。我更鼓励人们在收藏的时候,广泛地阅读,多参加美术馆的展览、画廊的展览,那样就会明白,当一个艺术门类或流派在收藏界很热门时,其实还有很多别的选择。我很鼓励大家收藏,但是需要进行深度阅读。
在拍纪录片《一个人的收藏》时,我们拍摄了艺术家王光乐创作的场景。我跟王光乐认识于2003年,当时他还是很年轻的艺术家,在北京的五环边上租了一个小小的房子,冬天还用电磁炉烧热水,在屋子里坚持创作,画水磨石。他告诉我之所以画水磨石,是因为它是自己童年记忆的一部分,在过去,公共空间的地板经常采用水磨石材质,而王光乐察觉到在公共区域的上方经常会有一盏灯照亮地面的水磨石,那样的场景有光、有时间、有生活、有时代的气息。他把自己的观察用绘画的方式表达了出来。直到现在,王光乐还在画水磨石,其作品在纽约、伦敦等地的知名画廊展出。我这次拍的纪录片,是希望让西方人更好地了解亚洲艺术圈的面貌。所以我跟导演说,一定要去拍摄他(王光乐)的作画过程还有个人的感想。
最开始的时候,王光乐的画作非常便宜,拍卖会都不会收下,因为担心卖不出去。后来终于第一次有画廊愿意展览他的四张画作,我买了其中的一张来支持他,另外三张都没卖掉。现在,成名之后的王光乐,还是很安静地继续创作,他白天到画室画画,晚上回去陪孩子,生活很固定地运转着,有点像修行一样,周而复始。
王光乐的《寿漆》,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品。在他的家乡福建,上了年纪的人就要准备自己的棺材,木材因为会潮湿,所以这些老人每年都会为自己的棺材上漆,一层一层地上漆。其实,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祝福,因为上的漆越多,代表寿命越长,所以称为“寿漆”,而王光乐将老家的这一传统,反映到绘画里面,成为自己一个新的系列,每天在画板涂上一层漆,渐渐地变化,累积成为作品的最终状态。在我的纪录片里面拍摄了王光乐创作这一系列的过程。而他在英国佩斯的展览,以Coldplay乐队的歌曲《Yellow》的名字作为主题,展出了他的画作。在《一个人的收藏》这部纪录片里,可以看到艺术家创作的过程。我们可以试着去理解、去体会,如果被那些艺术家的作品打动了,那么就可以考虑把它变成收藏的一部分。
第四问:去美术馆馆看就好了,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买艺术品?
在我的纪录片里,拍摄了一个日本的收藏家宫津大辅,他是在企业里面做财务的工薪一族,经常被同龄的艺术家打动。在经济泡沫时期,他有时候会问妈妈跟太太要一点私房钱,凑数去买奈良美智、草间弥生等人的艺术品,当时这些艺术品都很便宜。后来宫津大辅建自己的新房子时,这些艺术家都跑到他家里帮着画画,比如奈良美智在墙上画下了怪娃娃。宫津大辅并没有卖掉这些艺术品,只是经常借给美术馆巡回展出。我们拍摄纪录片的时候,可以在他房子的各种位置发现不同艺术家的作品,让人体会到,艺术是可以放在家里面的,它可以跟自己的生活建立联系。
我客厅后面的楼梯有一些女性裸体画。八九年前,一个朋友带着女儿到访我家,在我家里到处逛了一阵子后,女儿凑到我朋友耳边说了好多悄悄话。我问这是怎么回事时,女儿说:“姚谦叔叔,你家总共有24个人没有穿衣服。”已是中年的我,想着把与生活最相关的两件事情,放置在每天自己都会经过看到的地方。所以我在家里的楼梯位置处,一面全部挂画,一面全部藏书。而这些裸女的绘画,则是被放在了一楼通往二楼的隐匿位置。收藏跟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也跟个人的性格息息相关。
第五问:是不是有钱人才能搞艺术收藏?
当然不是。我希望分享一个艺术家的收藏,他把自己的收藏最终变成了一个作品,而他的那些收藏在普通大众看来一文不值。他的名字叫宋冬,其艺术作品《物尽其用》非常打动我。宋冬的母亲,总是会将家里年轻人扔掉的东西收回来,嘱咐不要扔掉家里的小东西。尤其当他父亲去世之后,母亲更加喜欢收集旧东西了。宋冬最开始时表示不理解,后来才明白在母亲的世界里,那些旧东西都有着特定的价值与意义。于是,他选择站在母亲的角度考虑,任由母亲收集旧的鞋子、书、瓶子等,当累计到一定程度时,他跟母亲商量说要不办一个展览吧,说服母亲把收集的旧东西放在艺术馆,展示两个时代的人对于物质的对话。这个作品非常感人,特别是有一些旧东西对照着已经离去的父亲,生活空间里过去的这些东西有着它们的存在感。艺术品是一个观念的对照,宋冬把他母亲的收藏,最终转化成为了一件作品。
后来,宋冬将别人拆筒子楼时拆下来的旧门框变成了雕塑,他把剩下的小块肥皂等收集在袜子里然后集中放在旧的框里。过去的时代虽然残破,但最终呈现出来的展览非常动人。在我看来,哲学的、带有一点文学性的阅读特别感人,立体的装置也很感人。他将别人废弃的东西收集起来,重新建立起一个新的系统。回溯宋冬的这些作品,让我们看到,收藏并不一定总是昂贵的。
第六问:如今艺术已经沦为有钱人的奢侈品或期货?
很多作品在创造之初并不是特别昂贵,关键是它能不能打动你。陈箴是上海出生的当代艺术家,现在已经过世了。当陈箴得了癌症时,他开始大量阅读,了解医学跟身体的知识。他在那个阶段进行了这样的艺术创作:将意大利的玻璃工艺改良,做了一系列人身的器官内脏作品,表达精神肉体的漂亮和脆弱。有一个酒庄的老先生,被陈箴的这个作品深深打动,他体会到葡萄酒是葡萄在死亡之后的升华。因此,他邀请了陈箴,让陈箴在地窖里面酿酒最核心的地方进行了创作。在昏暗的灯光下的这件作品,十分打动我。在收藏时,我们应该成为前瞻者,不跟着拍卖市场炒作随波逐流,早在别人开始追逐之前有了收藏。
第七问:你懂艺术?你懂收藏?
在我看来,学术的说法,只是帮助大家了解艺术品,只能拿来参考。收藏者应该建立起自己阅读的方法,千万不要别人说了什么,就认为这个作品的内在是什么。你必须要了解你自己,了解这个时代。同样,艺术家也经常透过创作了解自己,了解这个时代。作为收藏者我们,因为收藏而开发了主观以外的阅读世界的方法。刚刚进入收藏世界的人,先别担心自己懂不懂艺术,而是先去感受艺术品打动自己的地方。最终收藏将会累积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就像拼图一样。比如这20年我的收藏,陆陆续续有一些生活的片断感想产生,自己收藏的艺术家作品,对照的是我收藏的过程和思考的经过。
很多人觉得我是一个音乐工作者,流行音乐的确是我谋生的渠道,也对照着我生活里的许多想法。关于收藏,我也写了一些歌曲,听众比较熟悉的应该是江美琪唱的《我爱夏卡尔》。我对夏卡尔的理解是,他永远在歌颂爱情,他经常从信仰、爱情里面歌颂生活,并且在他的画面中呈现出那个时代的巴黎。我透过了他的画作与想象,创作了《我爱夏卡尔》这道首歌。我拍的纪录片《一个人的收藏》主题曲,演唱者是陈粒,歌的名字是《MY DEAR ART》,意为“我亲爱的艺术”,它跟我们自己的生活、思想是很亲近的。
在这首歌的MV里,我们呈现了Antony Gormley的作品。他经常在城市里面用自己的身体创作雕塑,做成几十个雕塑然后放置在不同的地方。去年的4月,在香港的中环街头、商场等地展出。这是他的表达方式。他经常用“人”或者自己的形象,来讨论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与土地的关系,与人群的互动关系。
今年5月12日,我的纪录片在台北上映。影片宣传海报上是一个名为张英楠的年轻艺术家的绘画。画面上出现的是穿着很朴素的1990年代少女,只看到她的背后而非正面,带有一点神秘主义。这件作品关于自己内在的描述很打动我,于是最终把这一张收藏变成纪录片的封面视觉。
之所以会创作这个纪录片,从某种程度上,是希望西方的艺术从业者了解亚洲的当代艺术及收藏,因为它跟亚洲的生活、亚洲的时代有关,有自己的主导权。这是我今天的分享,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转载请通过邮件或电话与有方媒体中心取得授权。
上一篇:伴屋——面壁思“过” / 素建筑设计事务所
下一篇:一个有关于电影的办公室 / 睿集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