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杭州运河亚运公园:“体育+”公园综合体 / AECOM+杭州园林设计院

杭州运河亚运公园:“体育+”公园综合体 / AECOM+杭州园林设计院
编辑:李姝瑶(实习 )| 校对:袁蓓祺 | 2024.08.05 10:25
项目鸟瞰  ©段誉
俯瞰室外运动区  ©段誉

景观概念方案  AECOM

景观深化  杭州园林设计院

项目地点  浙江杭州

建成时间  2021年

占地面积  46.7万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AECOM提供。

 

位于杭州拱墅区的运河亚运公园,占地700余亩,不仅承办了2023年杭州亚运会的多项赛事,同时也是浙江首座集体育馆、公园绿地、运动场、商业配套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体育公园。作为杭州首批开放的共享试点公园之一,亚运公园在赛后成为了市民享受自然、参与户外活动、度过闲暇时光的目的地。

 

市民在步道上赏花、运动  ©段誉

2019年AECOM受委托在前期规划的基础上,为杭州亚运公园项目提供景观概念方案设计。团队通过挖掘场地文化、融合亚运精神、激发未来模式,塑造弹性空间等策略,交付了生态而现代、新颖而亲切的设计,助力打造了杭州首座集亚运记忆、运河文化、体育培育为一体的未来城市体育公园。

 

 

愿景:体育启蒙地,活力传承亚运精神

 

项目场地位于杭州市核心地段,基地一侧临京杭大运河,两侧临城市主干道。所毗邻的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杭州段,是运河历史古迹最丰富、文化底蕴最深厚的一段。三条水系穿过项目基地,滨水植被茂盛;场地局部低洼区域形成自然水塘,拥有良好的景观资源。

 

在设计开始前,项目团队如此描绘这座公园的未来图景:

 

运河文化的现代演绎作为京杭运河南端发源地,利用公园内现有的河道水系,结合花神庙等文化遗存,打造富有文化底蕴的运河公园;借亚运契机,以运河体育文化为基础,寻求公园的可持续、差异化发展,增强拱墅区人民的自豪感。

 

休闲体育的兴趣启蒙,亚运精神的推广传承营造增强体育趣味性、以休闲文化为主、可培养人们运动兴趣的环境。一系列艺术装置、遮阳结构、挡风墙点缀在景观之间,为使用者带来舒适时尚而有魅力的运动和休闲空间。

 

“在这里爱上体育”,让城市更年轻更健康倡导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令杭州更具年轻活力。

 

新颖、动感的商业休闲体验打造新颖动感的商业空间,提供多样的慢行交通系统,塑造注重消费使用者的体验及便捷性、具有持续吸引力的景观空间。

 

市民在公园里进行各类休闲活动 ©蓝城集团

杭州运河亚运公园除了是一个公园,还是举办亚运会的场地。公园的设计需要应对:

 

如何改善基地内存在河道水质较差、驳岸坡度较陡的不足?

 

如何满足亚运会期间不同人群高密度的到达、集散和人车分流要求,缓解大面积集散广场硬质铺装带来的热岛效应?

 

基于前期规划中利用地下空间联系公园南北地块的峡谷商业街设计,如何梳理地上、地下多样且分散的空间,整合出清晰的景观空间框架?

 

面对峡谷商业空间的通风、眩光、夏季闷热、冬季阴冷的问题,如何提高环境微气候舒适度?

 

如何提高亚运会赛后体育场馆的利用率?

 

针对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团队的体育、景观、生态和建筑工程等多学科团队,通过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将团队的ESG理念落实于公共空间规划中,旨在实现生态环境、社会文化、可持续运营三者平衡的高质量发展。并据此制定出一系列措施和策略,重新梳理整个空间构架和功能布局,优化整体景观设计,创造更加宜人的生态微环境、以人为本的社会空间、可持续运营的弹性场所。

 

俯瞰室外运动区  ©段誉

 

1 构建生态活动场,城市里的“微型海绵

 

设计通过利用自然场景布局健身场地,将日常的健身、休闲场景与自然有机融为一体。生态湿地、三叶湖、花朝广场,自然分布在建筑周边,沿湖休闲步道、滨水木栈道环绕其中,市民们可以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及丰富的设施中接触自然、休息、享受运动。

 

团队认为公园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除了为居民提供休闲活动的公共空间,更是城市的绿色资产,其无形的生态功能尤为重要。而水是运河亚运公园的焦点元素,也是将公园构建为海绵体系的关键要素。

 

建成后的湖体  ©蓝城集团

因此,项目团队将促渗、滞净、优排等手段融入设计中,以构建完善的海绵城市系统。对场地雨水径流进行最佳管理,并为周边河道提供优质雨水水源,改善区域水质及水环境,助力打造“海绵城市+绿建三星”双标准公园,创建亚运公园可持续设计示范。

 

汇水区分区及海绵设施布局  ©AECOM

“促渗”——基于运动公园的特点,在尽可能增加绿化占比、渗透铺面比例的前提下,结合各类室外篮球、足球等运动场地提出运用标准型高渗透材料,降低雨水综合径流系数,减少雨水径流产流量。

 

“滞净”——结合景观空间布局“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生态湖泊、生态湿地、蓄水模块”5大调蓄净化设施,实现95%的径流总量控制和50%的TSS污染控制目标。

 

“优排”——设置全过程净化型排水设施,包括配合硬质区的生态砾石沟、绿化区的生态草沟以及末端小微湿地、坡面区的滤水截流带等,有组织地疏导和净化雨水径流排水,实现全过程径流管理和水质优化。

 

建成后的湖体  ©吴静

针对人工湖体,景观设计通过优化湖体岸线、雨水收集、动力引水、设置净化湿地、增加内循环等手段,构建完善水生态系统,设计完整的生态设施体系,稳定湖体健康。

 

清澈见底的清水生态湖(湖体水生态系统)  ©许君君
滨河滨湖湿地植被缓冲带  ©许君君

端头循环净化湿地  ©许君君
生态湿地滞留区  ©许君君
生态渗沟  ©许君君
集生态、景观、游嬉于一体的生态旱溪  ©许君君

面对复杂的体育场馆建筑和峡谷商业空间,为提升商业街的舒适度,项目团队通过CFD软件对商业街的微气候进行分析,对内部风速风向、热辐射影响以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制定了相应策略。

 

结合商业街内部的热环境,项目团队合理调整植被设计以增强商业街南北部压差,加强夏季通风效果;建议于商业街内部种植树干较高、不阻塞风道的乔木,以降低内部平均辐射温度,同时局部增加喷雾装置以增加舒适度。

 

商业街微气候及流线评估  ©AECOM

恢复和保育原有生境体系是整座公园营造的原则,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基底构建,提升生物多样性,打造亲近自然城市公园示范。

 

基于场地及周边物种的调研,结合本地生物习性特点,打造“混交密林、灌丛草地、草甸花海、河流浅滩、湖泊湿地”5大城市生境类型,为本地常见水鸟、林鸟、两栖蛙类、蝶类及水生鱼类等鸟类、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提供栖息环境。

 

生态河道  ©段誉

 

2 传承场地文脉,激发城市新活力

 

在景观空间的整合中,深厚的在地文化是串联整体的重要元素。项目团队结合运河肌理与文化,在植入亚运文化体育功能的同时,将运河文化、花神文化、亚运文化三大文化体系嵌入整座体育公园。

 

项目位于京杭大运河最南端,景观通过对“水”的重塑,不仅改善了河道水质,构建起生动多样的生态体系,还通过景观环形步道、生态湿地、沿湖休闲步道,勾勒出令人亲近的空间,让公园成为更易接触的开放空间。

 

市民在步道上赏花、运动  ©段誉

公园所在地,花园岗,为南宋时期的皇家花园和花木基地,800多年间该地种植的花木由京杭大运河被运往南京、苏州、上海等江南繁华地。为传承发扬花神文化,公园结合景观设计,在跑道两边种植十二种花卉,设有花令十二、二十四节气的元素装饰,让人们随时都能感受花神文化的熏陶。商业街区也长期设置花神集市、花神夜游等主题活动。

 

春夏时节,花开缤纷,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打卡  ©段誉

环绕体育馆的公园绿地,穿过中部花园岗街的路桥,分散在公园各处的跑道、广场、草坪,以及儿童乐园、全民健身中心等,健身场景已经通过园林景观被有机融入到公园中。即便亚运会已经结束,这里仍然流淌着体育精神。部分训练场将被有序改建成网球场、足球场,公园的运动配置将被不断丰富,不同运动人群的需求将被完全满足。

 

3 “公园+”多元业态,释放持续吸引力  

 

设计团队结合过去、现在、未来三重时空维度与人群需求,以承载运河历史文化、保留亚运精神记忆、激发未来体育休闲新模式为目标,梳理赛前赛后的公共空间体系,弹性转化场地赛时赛后不同的活动空间,最大化渗透体育功能,使之成为具有持续吸引力的公共场所,开启未来体育休闲新模式。

 

因此,除了公园前期规划的峡谷式商业街区为访客提供相应配套服务以外,项目团队结合地形,融合场所元素,在设计中通过制定不同特质的编排,创造多元的空间环境,激活公园+体育+商业模式。

设计策略  ©AECOM
五大生境分区  ©AECOM

现在,亚运公园已成为全民参与、趣味吸引、更易接触的大体育公园,跑步、篮球、旱冰、滑板等运动都可在此进行。

 

杭州运河亚运公园已成为市民进行体育运动的热门场地  ©蓝城集团

“公园+”的方式,令运河亚运公园以自然景观和日常场景为载体,通过“社交空间”和“游乐空间”的多元布局,充分延展商业运营、艺术体验、大型活动、全民健身的多种可能。从全球美食,到脱口秀、魔术等剧场中的表演,再到户外的集市、绘画等艺术活动,这里为市民提供了多种多样的休闲方式。

 

俯瞰商业峡谷区  ©段誉
园内定期举办市集等活动  ©段誉

2023-2024年,运河亚运公园多次作为健康跑活动场地,迎来数千人次跑者,并配合春节、六一等重大节假日举办了多场主题性活动,商业区内共举办市集80多次,开放表演场次60余次。

 

多功能草坪  ©蓝城集团
儿童乐园  ©蓝城集团

为将公园可达性最大化,增加空间的体验感和便捷性的同时,提高人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参与度,项目团队结合场地南北纵深较长的特点,提出引入新兴代步工具交通方式和共享漫步系统,探索多样化交通系统。这使得公园与周边社区的步行系统相互渗透,公园内还设置有滑板线路、水上游线和慢跑线。

 

引入新兴代步工具交通方式的多样化交通系统  ©蓝城集团

公园设计还采用了创新性的绿色智慧策略,通过智能大脑,让园区在能源清洁化、景观互动化、设施共享化、管养自动化、环境感知等方面实现自我感知和自我控制;同时通过能耗监测、环境监测、数据分析、设备控制等功能为公园赋能,提升公园的维护效率并吸引人流。

 

智能化景观体系  ©AECOM

项目团队通过实践ESG(环境、社会、治理)理念,并结合跨专业的协作与整合,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与国际理念于运河亚运公园项目中。在支持杭州亚运的同时,在赛事后,协助业主进行功能转换的景观改造,为市民构建了一个活力多元、自然生态、弹性可持续运营的城市休闲目的地,助力增强城市韧性及高质量发展。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运河亚运公园 (拱墅区运河体育公园)

业主:杭州市拱墅区城中村改造工程指挥部

占地面积:46.7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18.6万平方米

竣工时间:2021年

建设管理服务单位:蓝城房产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景观概念方案:AECOM

景观深化:杭州园林设计院

景观施工图设计:杭州园林设计院(南区)、华东勘测设计院(北区)

建筑概念方案:美国ATS设计事务所

扩初设计:浙江省建筑设计院

施工图设计:华东勘测设计院

装修设计:浙江省建筑设计院

EPC总承包: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安总承包:浙江新盛

景观总承包:浙江金品

钢结构工程:中南集团

幕墙工程:亚厦幕墙

装修工程:金螳螂

智能化工程:厦门万安

运营管理:蓝城房产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摄影版权:段誉、吴静、许君君、蓝城房产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声明:本文由AECOM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AECOM
体育公园
体育运动
杭州
杭州园林设计院
浙江
项目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