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一座大胆、反叛、颠覆传统的建筑在法国巴黎落成。
除了外围28根用作支撑的柱子外,整个建筑内部没有一根立柱,甚至没有一面墙。在这个设计里,那些在传统建筑中被隐藏起来的梁、柱、空间桁架、管线、暖通照明设备全部都被毫不掩饰地暴露在大家面前。除此之外,整个建筑内外没有一丝装饰。要说有,只有背面铺满的五颜六色的嚣张管线,而一条蛇一般的玻璃管道,装着电梯,涂抹着癫狂的红色,旁若无人地斜穿过整个主立面。
与周边古典建筑毫无关系可言,这座建筑单纯又复杂,裸露得动魄惊心。
它就是乔治·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Centre National d''art et de Culture Georges Pompidou),今年(2017年)是它建成的第40个年头。
为了庆祝蓬皮杜中心的40岁生日,项目建筑师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与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的事务所放出了一批珍贵的建筑档案照片。这座现代建筑史上最杰出的高技派作品,也借着这批珍贵照片的流出,再度向我们展现了它所蕴涵的不可思议的设计功力。
蓬皮杜中心是高技派建筑(High-tech Architecture)的开山之作,也是这个流派最著名的一个项目。整座建筑由一套巨大的预制钢零件构成,建造过程中一共使用了15000吨钢。
建造技艺的大胆,体现在了外部巨大的支柱与彩色管道的外露上:外部用28根支柱支撑,做到让建筑内部的十层展览空间都无柱可寻;暖通管道外露,并被涂上各种抢眼的颜色,蓝色是通风管道,黄色是电气管道,绿色是输水管道,而红色则用在强调交通运输的自动扶梯与电梯上。
皮亚诺是这么认为的:
整座建筑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由玻璃、钢铁与彩色管道组成的巨大宇宙飞船,于人们意料之外地降落在巴黎的中心。但它很快就会在这里扎根。
1971年,英国建筑师罗杰斯与意大利建筑师皮亚诺共同赢下蓬皮杜中心的设计权,为巴黎建造一座引领世界文化的新中心。当时还默默无名的两位年轻建筑师,他们的方案从49个国家将近700个投稿中脱颖而出,而将他们挑选出来的,正是那些在现代主义建筑史上拥有着响当当名字的人——奥斯卡·尼迈耶、让·普鲁韦、菲利普·约翰逊......
施工期间,罗杰斯和皮亚诺甚至在塞纳河边巴黎圣母院的对面,搭建起一座临时的办公室。
1968年正值巴黎政治动荡的年代,学生与工人纷纷走上街头抗议,想要推翻当时的政府。蓬皮杜中心的设计,也受到了那个年代政治活动的影响。罗杰斯曾说过:“那是一个政治高度活跃的时期,充满活力,也变化无常。你可以说这是设计概念的一部分,但我们确实想要抓住当时正在发生的那些事情。”
那些事情本可能会变成一场革命,改变法国的历史,甚至整个欧洲。但变革最终没有发生。尽管如此,罗杰斯表示,蓬皮杜中心的设计还是留下了那个年代的一部分东西,或许是一些影子,或许是某种精神。
在当时的总统乔治·蓬皮杜去世后,为了纪念他在1968年和平解决了法国政治动乱,该建筑正式改名为乔治·蓬皮杜中心。
在罗杰斯的定义里,被设计成为一个“有趣的宫殿”的蓬皮杜中心,应该是一个介于“信息计算机化的时代广场”与“大英博物馆”之间的建筑。内部巨大的展览空间,主要用于展出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里的展品以及一些临时的展览。除此之外,蓬皮杜中心还包含有一个公共信息图书馆、一个研究中心、礼堂、议会厅及两家电影院。
蓬皮杜中心刚建成的时候,是巴黎城中极具争议的一个建筑。罗杰斯曾经因为说出了自己正是这座建筑的设计者,而被一位女士用雨伞进行攻击。建筑外立面上含有的动乱与越南战争信息的广告牌和屏幕,也在蓬皮杜去世后,被接任的法国总统德斯坦撤下。德斯坦认为那是“政治的武器”,法国并不需要。
纵然在建成初期遭受了广泛的反对,但是没过多久,蓬皮杜中心就逐渐开始为巴黎市民所接受,如今,它已成为法国甚至全球最受欢迎的文化中心之一。今年是这座文化中心建成的第40周年,迄今为止,它已经开门迎接了超过1万5千亿的来访者。
而罗杰斯与皮亚诺,在完成蓬皮杜中心的设计后一举成名,罗杰斯回英国伦敦成立了自己的事务所Rogers Stirk Harbour + Partners,现年83岁;皮亚诺在巴黎与热那亚运营着自己的工作室Renzo Piano Building Workshop,现年79岁。
https://www.dezeen.com/2017/01/31/renzo-piano-richard-rogers-photography-centre-pompidou-paris-40th-anniversary/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行走中的建筑学所有。欢迎转发,禁止转载。
上一篇:2017年密斯·凡·德·罗奖将从它们中诞生
下一篇:鼓楼7号院:眺望钟鼓楼的建筑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