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 “苏州风格”?如何重现苏州书院精神?在苏州实验中学的设计里,曾群研究室从传统园林与书院中汲取空间布局元素,以现代的手法设计具有传统建筑温度的现代书院。
苏州古城西畔,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狮山片区,坐落着一所重点高中——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本设计为该学校在拆除旧校舍后的重建工程。
设计之初,业主提出重建的学校要有坡屋顶与粉墙黛瓦,以此体现“苏州风格”。建筑师认为,作为图景化地域主义符号的“苏州风格”,已经被这座古城过度消费,商业标签远高于文化隐喻,如何发掘风格幻象后的内涵,重现苏州书院的精神,成为设计关键的聚焦点。
如何在严格的中小学学校建筑设计规范和教育模式的限制下,通过一个新的书院模式的探索,释放出苏州独有的传统温度与活力,是本项目的重点。
在传统的江南园林与书院中,半开放的聚落式公共空间,与实体的建筑相互交融。这种空间布局,契合现代校园的活动需求。汲取江南书院式富于层次的空间体验及围合式布局,设计采用了连续坡屋面呼应江南地区曲折连续的民居聚落形态。
传统园林的空间精髓之一,在于庭、廊、园等空间的塑造。现代校园里学生活动、嬉戏、交流等不同尺度的场所,可以被赋予与园林相似的空间体验。设计将苏州园林中的庭、廊、园等空间进行合理转译,将园林趣味注入到校园之中,形成多层次的校园空间体系。
基地两侧临水,校区用地面积6.2万平方米,主要道路为南侧金山路,邻近区域为初中和小学用地。
根据本案教学区与西侧校园教学区间距确定操场最优位置,确定动静分区和过渡区。
根据基地周边环境,将宿舍楼与教学楼面向水体景观布置,将体育馆与科技楼沿城市道路布置,同时呼应景观朝向和塑造沿街界面。
在动静过渡区的南北中轴上置入图书馆、食堂、行政楼,对布局的动静两区既是分隔又是联系。
在各功能体块的间隙加入廊道、庭院和下沉广场,通过对步行活动的组织有机地串接起校园各功能分区。
最终形成利用地面庭院、屋顶平台、连廊、天桥等不同高度的公共空间,塑造丰富多彩的师生学习及课余活动场所的“有温度的”现代书院。
主要建筑墙面采用浅白色手抄漆,屋面采用深灰色瓦屋面,与苏州传统建筑青瓦白墙的意象相呼应。
公共廊道采用木格栅,对传统花窗进行合理的抽象简化,既保留了传统木构的韵味同时又具有现代气息。
在体艺楼、图书馆及庭院局部,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层层错叠,形成镂空墙体,营造隔而不断的园林空间效果。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
设计团队:曾群、文小琴、张艳、汪颖、李荣荣、余子碧、李海旭、孟庆玲、高山、邓婷、辛胤庆
结构团队:季跃、吴树勋、陈凯、劳红锋、闻之琦、余思瑾
给排水团队:施锦岳、黄志东、肖兰
暖通团队:邵华夏、叶耀蔚
电气团队:蔡玲妹、唐平、徐建栋、施国平、朱轶聪
项目地点:江苏苏州
用地面积:6.25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7.76万平方米
设计时间:2014年
建成时间:2016年
项目业主: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
摄影: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
版权声明:本文由曾群研究室授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后版本转载。
上一篇:旅行现场 | 荷兰(下):迷宫式的清晰
下一篇:建筑绘 | 朱涛:画别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