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建筑摄影课23 | 苏哲维:把建筑还给城市

建筑摄影课23 | 苏哲维:把建筑还给城市
王箫 | 2016.06.16 17:48

 

苏哲维

存在建筑高级合伙人

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建筑工程师

GettyImages签约摄影师

 

在创立存在建筑-建筑摄影之前,我是建筑师。拍照之后,我一直在努力抹去建筑设计生涯带给我的观察限制,同时又对曾经的设计经历心怀感激。

 

我一直认为,建筑从来不会孤立存在,好的建筑是被设计出来的,但完美的城市则是生长出来的。对于建筑摄影师而言,这是一个复杂又有趣的命题。所以我们从来都不会只把镜头对准某个建筑本身,而是希望用镜头把建筑还给生长中的城市、每天都在革新的环境和来往的人群。

 

 

新建筑和旧时光

以成都远洋太古里的TheTemple House博舍为例,建筑的标准照是这样的:

 

 

博舍所在的远洋太古里,是对成都四大历史街区之一的大慈寺历史街区进行的改造项目。原来的历史街区在被改造之后,新旧建筑产生的强烈对比出现在我们的镜头之下。

 

在仅仅一街之隔的地方,在断壁残垣的掩映下,一条写满了生活痕迹的老街更为真实地留存着城市心脏的过去。新建筑与历史在此交汇,产生出一种奇妙而短暂的融合与间离。残存的老宅记录着老成都的旧尺度和生活痕迹,并且很快将不复存在。

 

 

同时,时代更久远但修缮有加的清初合院已经变成新建筑的一部分。人群总是喜欢新鲜的事物,热衷于久远的过往,却会常常忽略转瞬即逝当下。这正是我非常热衷于去寻找这些被忽视的角度的缘由。

 

 

 

新建筑和旧尺度

从市民的角度看建筑和复刻的新街区,又会产生什么不一样的想法?

 

拍摄期间,我站在太古里的各个角度反复窥视博舍,太古里现有尺度复述了这个片区曾经的形态,眨眼的时间可以在脑子里描述一下:一个新的现代建筑出现在半个世纪之前的那片旧街区会是什么姿态?

 

要的就是这种对比的感觉。

 

 

 

让建筑活起来

日落的斜光刚好把我想要的环境映射到新建筑的立面上,保留的古树,一丝绿叶和合院的形态,不用太直白,毕竟我们的主体还是眼前的新建筑。

 

 

另一方面,建筑始终是在与人的关系中被不断塑造的——这种关系不仅仅限于直接的建造者与使用者。太古里的游客,进出博舍的客人,街区中嬉耍的孩童,绕行街角回家的居民……在摄影师的眼中,他们定格在此的一瞬,正是建筑的最佳参照。

 

 

 

建筑的反观

大多数人经常会说“反观建筑”,那么“建筑的反观”,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可能这是非常个人化的视角,一套完整照片的收尾,我很想让关注者包括委托方建筑师看到这样的一幕:就是我们站在之前一直围绕拍摄的主体建筑的方向再去看看这个城市,会是怎么样?

 

这就是当下,是我们的立足点和我们的城市。把建筑还给生长中的城市,就必须把自己客观的置身于其中。

 

 

图文  苏哲维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转载请通过邮件或电话与有方媒体中心取得授权。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建筑摄影课
旅行
苏哲维
行走中的建筑学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