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尚上讲堂 | 王辉:殊途同归——法国和英国的哥特建筑

尚上讲堂 | 王辉:殊途同归——法国和英国的哥特建筑
孟悦 王箫 | 2015.08.05 17:39

ss 1 cover

 

8月2日下午14:30,深业上城“尚上讲堂”系列公益讲座活举办,著名建筑师、都市实践事务所合伙人王辉以一场精彩的《殊途同归:法国和英国的哥特建筑》,揭开了活动序幕。哥特式建筑从孕育到极盛的发展历程,都浓缩在“都市王叔”长达三个半小时的讲座中,这场满载“干货”的活动也收获了现场近三百位观众的热烈反响。

孕育---英法哥特建筑的前生

哥特建筑从12世纪中叶开始发展和演变,直到现在世界上还有没盖完的哥特建筑,但它大概发展到16世纪就结束了。在这约350年的时间,其发展涵盖了很多欧洲国家,风格迥异。如果去欧洲研究哥特建筑,先把法国和英国的看清楚了,再去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就能看得比较清楚。所以王辉老师的这场讲座主要讲法国和英国的哥特建筑的内在发展规律,同时也试图揭示一种艺术风格发展的一般性规律。

 

哥特式建筑的孕育

哥特建筑成熟的体例是教堂。什么是教堂?就是基督徒集中起来作圣事的场所,它是一个礼仪式的场所。耶稣基督下十字架被埋葬后三日,人们发现他的墓穴被打开了。基督升天了,而留在人间的是追随他的教徒,他们需要在固定时间和固定地点集会,通过仪式的方式来和上帝沟通,接受上帝的审判。因此,基督教教堂不像是佛教的庙宇,庙宇是神居住的房子,不用很大,所以往往进深小于面宽;教堂是教徒集会的场所,需要很大的进深。

 

ss 1 2

▲ 基督的故事

 

基督徒活着有集体主义,死了也得有集体主义。早期基督徒死后,不像罗马人要火化,而是希望彼此埋在共同的墓地里。但是那时他们被迫害,没有地方埋,就在矿坑里面找到了地下墓穴(Catacombs)。而有了自己的教堂以后,基督徒也有了更好的归宿。对比埋葬法国历代国王的一个修道院教堂,从地下到地上,基督徒从比较凄惨的状态进入到非常荣耀的状态,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

 

ss 1 3

▲ 罗马某地下墓穴(上)和法国圣德尼教堂(下,The Church of Saint-Denis)

 

从巴西利卡到哥特教堂

 

xc 39 3

▲ 天空中显现的神谕

 

公元312年,君士坦丁大帝在战场上看到在天上的神灵显现,马上想到了他妻子天天枕边风念叨的耶稣基督,备受鼓舞。他赢了这个战役以后,觉得这是基督的保佑,就在313年联合东部皇帝李锡尼颁布了《米兰赦令》(Edict of Milan),使基督教合法化,并成为国教。基督徒举行集体仪式需要空间,以前是利用私宅的餐室做家庭教会,现在则需要堂而皇之的大厅。君士坦丁大帝很大方得把收缴的拉特朗宫(Lateran)赐给了罗马主教。这种类型的大厅叫Basilica,它端头半圆形空间叫Apex,摆放祭坛。Basilica就是在巨型的、有侧高窗的房子端头加了这么一个半圆形祭坛。

 

zx1 1

▲  Basilica的复原图

 

zx1 1

▲ Basilica端头的祭坛

 

哥特建筑虽然是蛮族的欧洲人发明的非罗马传统的建筑,但还是和罗马建筑有不解之缘,除了主要的厅堂是Basilica模式的延续,还有许多其它的关联。例如巴黎圣母院(Notre-Dame Cathedral)的西立面,有三个大门洞,上面有大圆窗;君士坦丁大帝打赢了那场战争以后在罗马帕拉丁山脚盖的凯旋门,也是由三个拱门组成的,上面也有园型装饰。这种古代的表彰胜利的建筑标志,被哥特教堂承袭为对耶稣基督胜利的歌颂。

 

zx1 1

▲ 巴黎圣母院的西立面

 

zx1 1

▲ 罗马凯旋门

 

巴黎圣母院东端也是圆的,但是这个圆不像Basilica端头的小半圆,它是伸长出来的圆,把教堂平面变成了十字型。这个演绎是如何发生的?又什么特殊的需要吗?

 

zx1 1

▲ Basilica东端

 

zx1 1

▲ 巴黎圣母院东端

 

十一世纪城市复兴带来基督教堂的发展

到了1000年,欧洲开始统一在基督教的旗帜下。原来的北方侵略者,已经被基督教同化。欧洲内部的统一使其对外扩张成为可能。十一世纪末,西方借拜占庭皇帝一次求援的机会,开始了近200年的数次十字军东征,把东方的财富、技术和理念带回来了西方。在社会相对平稳的情况下,战士去打仗,老百姓也没有闲着,就搞朝圣去了。为什么要朝圣呢?就像现在很多人说我这辈子一定要去一次西藏拜个神山,或者伊斯兰信徒要去麦加。这是一种宗教诉求,回来以后能够把自己的罪给赎了。西方朝圣有三个主要的路径,第一个路径是去耶路撒冷,第二个路径是去罗马,第三个路径是去西班牙西北的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Santiago De Compostelle),去朝拜圣雅各墓。

 

zx1 1

▲ 朝拜路线

 

古代没有先进的交通工具,一天走不了几十里路,朝圣的路上就因此就建起了一批教堂和旅舍,供香客歇脚时使用。原来的教堂比较纯粹,除了供奉基督或圣母,往往是纪念一个与当地有关的死去的圣人。现在教堂不纯粹了,人们除了去纪念死去的人,还要看、去摸死去的圣人留下的遗骸、遗物(relic),好消灾避邪。这些东西总得有放的地方,好让人来参观。越是有人看,教堂香火才能旺。这样的话,原来Basilica的端头只是一个凸出去的半圆室就不够了,还需要许多龛。这是功能导致了平面变化。教堂本来服务于本地人口做礼拜,现在旅游人口来得更多。当本地人民在这里做教事活动的时候,游人是来看那些奇奇怪怪的圣物,他们从本堂的边廊涌来,到了东端,必须有从祭坛的后面把南北两头连起来的通道,否则直接走过去会影响教堂活动。这种需求天然地形成了如何发展教堂东端的课题。

 

zx1 1

▲ 端头新增半圆形空间

 

历代环廊式建筑对教堂东端的启发

在罗马时代除了有长方形建筑,也有圆形建筑,举两个例子。康斯坦萨(Constanza)是君士坦丁大帝的妹妹,她的墓——康斯坦萨墓堂(Mausoleo di Santa Costanza)就是一个圆形的建筑。它的剖面相似于Basilica,但平面是园的,而且有环廊。同样有环廊的例子还可以在米兰的圣洛伦佐(San Lorenzo)看到,也是罗马末期的建筑。在罗马的时候,这种绕着柱子转圈的空间体验,有别于罗马的万神庙,万神庙是没有柱廊的,它就是一个穹顶下的大空间,没有层次。

 

zx1 1

▲ 康斯坦萨墓堂(Mausoleo di Santa Costanza)

 

到了中世纪,这种环廊空间继续有了发展。我们回到德国和比利时交界处的亚琛的巴拉丁礼拜堂(Palatine Chapel),这是神圣罗马帝国查理曼大帝的宫廷礼拜堂,内部空间是个环廊,非常华丽。这是加洛林王朝留下的最辉煌的建筑,但是尺度非常小,足见当时经济发展非常有限。

 

zx1 1

▲巴拉丁礼拜堂(Palatine Chapel)

 

把这种圆形环廊建筑和长方形的Basilica组合起来,就产生了新的教堂模式。终于在这张考古图上,我们看到历史在某一刹那,有人想到在圆的后半端增加一条通道,使祭坛部分增加了一个层次,在这个层次里面又鼓出很多龛来,这些龛就把过去放在东端的圣物连成一个不间断的参观线路,使得教堂仪式不会被外头的人来人往所干扰。这一刹那产生了一种新的建筑形式。这个新的建筑形式通过这条朝圣之路不断被交流完善,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

 

zx1 1

▲ 端头增建通道和龛

 

罗曼式教堂平面是哥特式的基本范式

在孔克(Conques)的圣福瓦修道院(St.Foy Abbey-Church),是一个罗曼式的教堂,标志着一个成熟的教堂模式的形成,教堂空间由门楼、本堂、边廊、耳堂、歌坛、环廊、礼拜堂等组成。这种形式也基本被一百年后哥特式教堂所继承。后来的哥特建筑空间上跟它没有本质区别,有区别的是什么呢?罗曼式教堂墙体很厚,是比较固体化的。哥特要干的事情是如何让这些墙体消解,变成一个更加通透的东西。

 

zx1 1

▲ 圣福瓦修道院(St.Foy Abbey-Church)

 

法国哥特---从柱式的发展演变来解读

 

法国哥特式——哥特的产生

1140年,巴黎北部圣德尼修道院院长絮热(Abbot Suger)开始扩建教堂的东端。其复杂的环廊平面,以及希望突破厚实的墙体来引入光的需求,使尖券技术代替了筒券和交叉拱券,诞生了哥特式建造方式。

 

zx1 1

▲ 圣德尼教堂的环廊

 

法国哥特式——早期哥特教堂特点

早期的法国哥特教堂的三个代表是拉昂教堂(Laon Cathedral)、努瓦永教堂(Noyon Cathedral)和巴黎圣母院(Notre-Dame de Paris)。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本堂的立面在垂直方向上是由四个段落构成的。由于室内空间很高,早期的哥特式在边廊上增加一个二层楼的楼廊来平衡一部来自天顶的侧推力。因此,四段式立面是判断早期哥特的很好依据。另外一个特点是六分顶的天花。

 

zx1 1

zx1 1

▲ 拉昂教堂(Laon Cathedral)

 

zx1 1

▲ 努瓦永教堂(Noyon Cathedral)

 

zx1 1

▲ 巴黎圣母院(Notre-Dame de Paris)

 

法国哥特式——盛期哥特教堂特点

随着教堂越盖越高,用楼廊来平衡侧推力已无意义,且边廊上的二层楼廊没有实用价值,这时出现了代替二层楼廊的飞扶壁,它也解放了立面,使侧高窗可以扩大,逐渐向下方的柱廊靠拢。楼廊去掉后,只剩下高窗、暗楼和柱廊这三个段落。同时,天花的六分顶做法也被四分顶取代。这是判断哥特盛期建筑最容易的方法。这时期的代表作有沙特尔教堂(Charters Cathedral)、兰斯教堂(Reims Cathedral)和亚眠教堂(Amiens Cathedral)。在这三个教堂循序渐进的发展中,还可以看到立面构图已高度和谐,平面的实体部分的比例越来越少,教堂内部的柱式也越来越突破段落式的变化,而与顶部的尖券浑然一体。

 

zx1 1

▲ 沙特尔教堂(Charters Cathedral)

 

zx1 1

▲ 兰斯教堂(Reims Cathedral)

 

zx1 1

▲ 亚眠教堂(Amiens Cathedral)

 

法国哥特式——晚期哥特教堂特点

晚期哥特式建筑叫宫廷式哥特,放射性哥特,或是火焰式哥特。最有代表性的是路易九世盖在自己王宫里的小圣堂(Sainte-Chapelle)。路易九世参加十字军东征,从拜占庭皇帝那儿把耶稣基督的荆冠买回来了,这很有象征意义,代表了他是世俗世界之王,为此他盖了个王室礼拜堂。它分两层,底下一层的天花已经涂满了色彩,而走到上面一层,高度装饰彩色玻璃要亮瞎人眼。

zx1 1

zx1 1

▲ 小圣堂(Sainte-Chapelle)

 

法国哥特式——从柱式发展来解读

王辉这个讲座的精彩之处不是简单罗列了法国哥特建筑的发展史,而是先提出了一个谜:在罗曼式圣福瓦修道院本堂中,我们观察到柱廊的柱式有ABA式的间隔变化,而这种变化被神秘地延续到早期的三个哥特建筑中,原因是六分顶使然。而到了沙特尔教堂的时候,随着六分顶被四分顶代替,柱子可以统一了,但这个微妙的ABA交替变化依然还在。而此时,最底端的柱式又形成了中央圆柱带四个附柱的风格。正是这种风格,推动了兰斯和亚眠教堂中上下层柱子一体化的趋势,使柱子最终与尖券连接成为一个整体,而离开了ABA的魔咒。

 

zx1 1

▲ 六个代表性教堂的柱式变化

 

关于法国部分讲座的另一个有趣的结构是,它始于1140年的圣德尼东段设计,也终于一百年后这个教堂的本堂设计,这时,哥特建筑已从萌芽期的简朴粗糙,发展到成熟期的精致奢华,从其室内的立面设计,似乎让我们明白了一条追求统一性的人类艺术的简单规律。

 

zx1 1

▲ 圣德尼教堂本堂(The Churchof Saint-Denis’s nave)

 

英国哥特---从天花的装饰发展来解读

 

英国哥特式——早期柳叶式风格

由于英国早期哥特建筑的窗采用柳叶式(Lancet),所以英国哥特的早期风格也成为柳叶式风格。最早的英国哥特建筑风格尝试是1174年坎特伯雷教堂大火后的歌坛重建。可以看到,英国教堂在法国哥特建筑的拉丁十字前部分又发展出更多更复杂的部分。这说明英国教堂不是为人民群众、而是主要为教士建造。英国早期教堂盖得不高,而是选择从水平上延展。内部空间强调的是水平线条,这点在同样是早期的威尔士大教堂(Wells Cathedral)和萨利斯伯雷大教堂(SalisburyCathedral)都可以看到。另外一个特点是其不同于法国风格的、宽宽的西立面设计,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zx1 1

▲ 坎特伯雷大教堂(Canterbury Cathedral)

 

zx1 1

▲ 萨利斯伯雷大教堂(Salisbury Cathedral)

 

zx1 1

▲ 威尔士大教堂(Wells Cathedral)

 

英国哥特式——中期装饰式风格

到了中期,追求在垂直方向上、而不是在水平方向上发展的法国式的空间审美,逐渐代替了早期的风格。这点在中期的一些哥特大教堂中能够看到。而英国人并不是一味地模仿法国人,相反,他们在天花的肋券上做出了自己的突破。此时,天花的肋已经不是简单的交叉线,而是一种装饰性的分割方法,令人眼花缭乱。装饰式风格在教士会所中表达的更为突出。

 

zx1 1

▲ 林肯大教堂(Lincoln Cathedral)

 

zx1 1

▲ 伊利大教堂(Ely Cathedral)

 

英国哥特式——晚期垂直式风格

当技术可以让石头的重量已经在视觉上没有任何感觉时,装饰式风格进一步发展,进入到一个强调垂直线条的时代。立面上的垂直线条生长到天花上,演绎成伞状或网络状的天花结构,模糊化了哥特的尖券结构。

 

zx1 1

▲ 西敏寺亨利七世礼拜堂 (HenryVll’s Chapel,Westminster Abbey)

 

zx1 1

▲ 格洛斯特主教堂修道院(Glousester Cathedral’s abbey)

 

zx1 1

▲ 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礼拜堂(King’s College Chapel,Cambridge)

 

英国哥特式——从天花发展来解读

和讲解法国哥特史相同,英国哥特建筑的历史解读从坎特伯雷大教堂东段的设计开始,又结束于其西段的本堂。这样,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天花从法国的四分顶,转化到独具英国特色的网格式的装饰性天花。同时,柱式也从垂直方向上的段落式,变成了上下浑然一体的结构。

 

zx1 1

▲ 坎特伯雷大教堂本堂天花

 

殊途同归

解读法国教堂可以从柱式的发展找到线索,解读英国教堂要从天花来读。两者各有其轨迹,而让我们感兴趣的是它们在一开始时几乎方向完全不同,而最终却走向了一个殊途同归的终点。它们几乎反映了一致的审美观:从混沌开始,到统一结束;从质朴开始,到雅致终结;从雄浑开始,到纤美完结。而这种艺术规律,不仅仅限于哥特艺术,几乎是所有艺术风格从萌芽、发展到死亡的共同规律。只是在短短的两三百年间,哥特这门完全独立于希腊、罗马正统的艺术,用其自身的发展,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完整的艺术规律,而这个规律依然作用于当今的艺术。

 

 

 

摄影

张超

视频剪辑

孟陆唯

资料整理

樊梦莹 曾伊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转载请通过邮件或电话与有方媒体中心取得授权。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建筑讲座
王辉
视频
讲座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