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德国慕尼黑,居住过加拿大、美国与欧洲等地,如今因喜爱香港而长期定居在香港的摄影师 Michael Wolf,善于自细节中捕捉属于那一座城市的美,从小的地方体现平时我们所容易错失的艺术。
Michael Wolf 热衷于探索每个都市所独有的个性。一张张颇具压迫感的缤纷几何建筑探访香港的个性。在巴黎Wolf记录了那些可能经过却不熟识的屋檐。在Paris Rooftops 这系列的作品中你我亦看不到天空与都市中人车交流的任何一隅,只在于建筑之上错落的静谧之美。
在Michael Wolf17岁时,经爸爸好友的推荐进入德国Folkwang School学习新闻摄影。这本来只是寒假的一次尝试,他也从来没想成为新闻摄影师。但在德国的拍摄经历却让wolf喜欢上了这种可以窥见别人生活和经历的体验。随后他进入杂志工作,但在2003年他辞职,开始自己独立创作和接项目。他说,“2000年后,杂志社流失了大量的消费者,拍照的时间被极大的压缩,而且有艺术指导会明确告诉你怎么拍,拍几张。拍照开始变得无聊。”
在浩大的城市中,总会陷入找不到新角度拍摄而出现重复的困境。而Wolf应对的方式是,“必须要衡量自己的创作,并与之前类似的照片进行对比。找到新的拍摄方式去表达想法,并且尝试突破摄影的极限。这个过程很具挑战性,却也是最有趣的部分。”
《巴黎屋顶》(Paris Rooftops)是Michael Wolf 长久以来对建筑和都市生活的痴迷和探索的延续。这个系列以巴黎为对象,Wolf自2008年开始每年都有一部分时间和他的家人都会在这座城市里度过。
在巴黎这座城市,你们可能不止一次的登高俯瞰它的全景。你或许曾经登上埃菲尔铁塔看满城霓虹闪烁的街道,亦或爬上凯旋门远眺被具有年代感的建筑物包围簇拥的圣心教堂,拉德芳斯CBD大楼,又或者在蒙巴纳斯大楼纵览过整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
但是,你注意过这座城市的屋顶之美吗?也许大多数人能回忆出大致轮廓,也许是没有机会在紧凑旅行中爬山别人家的楼房去登顶俯瞰。
但巴黎已经在去年为这座城市所有的屋顶“申遗”。尽管这座城市已不缺乏古迹和标志建筑,那些屋顶上的古旧锌铁和石板却保护也瞭望着这里人们的生活。申遗的政府官员更表示巴黎市建筑顶部不该被绿化或太阳能板所覆盖,应保存传承下来的建筑特色。
这些石料为主灰色的楼房大多只有七八层高,且多数“年事”已高,平均楼龄在一百五十年以上,外表大体上还保持着初建时的风韵,里面则早被改造为现代化的住房。古今中外,建筑物的“收顶”都是一桩决定建筑物功能性与审美性能否相映成辉的大事。巴黎市内的绝大多数临街临河建筑的收顶方式,可以被总结为“内敛”式——最高一层(一般都不会超过或低于四周建筑太多,平均保持在七层左右的高度)都会特别注重装饰性,绝少取平收齐、草率封闭,而线条一般都会选用弧形。
有的还会在拐角处形成一个小型的圆穹顶,但左右延续线上则是锌皮或由类似材料构成的弧坡顶,在小圆穹顶下部以及顺势延展的弧坡顶当中,常会出现老虎窗。有的并不修建小圆穹顶和金属材料的弧形顶,而是设计出一系列的斜坡顶,老虎窗则从上面而不是从侧面凸出。但无论花样如何多元,巴黎的屋顶都十分注意保持一种内敛的气质——与周围建筑的屋顶尽可能地“和平相处”,而不是“争奇斗艳”,不求“哗众取宠”,虽然细看各不相同,但远远望去,自有一种浑然一体的和谐效果。
在一系列风格多样的摄影项目中,Michael Wolf探索着中国大陆和香港复杂的文化身份。这是艺术家自1995年开始生活的地方。Wolf深入探讨了例如香港建筑形式中正式与即兴创作的美学,在国际工业中时常被忽略的人的存在,以及都市人在“有机的城市”中塑造出来的、极具个性的人文环境。
版权声明:本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来自Michael Wolf官网,转载请通过邮件或电话与有方媒体中心取得授权。
上一篇:黄声远:我从来没说过“深耕在宜兰”
下一篇:建筑攻略08|10个建筑,让你看懂台湾50年的校园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