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有方团队开始投入山西太原长江村深度调研及保护更新策划项目,近半年的调研和研究,打开了一扇中国“城中村改造”的“罗生门”。太原杏花岭区的长江村,因为市政工程需要等等原因面临整村拆除,影响到547户1500余人。有方团队调查研究了村庄建设过程和传统住宅建筑,观察记录了长江村人的生活状况、居住空间以及个人回忆,抢救性的调研、记录工作不仅为新社区设计做了基础铺垫,也为再现这一群人的集体记忆留下了伏笔。
“城中村改造”是中国21世纪初兴起的新运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逐步被蚕食,出现了被城市包围但又基本没有耕地的农村,这就是“城中村”。城市发展越迅速,城中村就越多,这是全国大中城市发展的普遍现象。太原市的城中村改造运动于2003年启动,《太原市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总体规划》将全市6个区的173个村列入了改造名单,涉及人口共11.2万户、46.24万人,土地面积214.7平方公里。城中村围绕城市中心区呈环形分布。
杏花岭区的长江村,因为市政工程需要等等原因面临整村拆除,影响到547户1500余人。为了记录这一段村庄发展的微历史,作为中国当代城市发展的切片案例,从2015年1月拆迁工作开始推动,到7月初拆除阶段完成,有方的研究团队调查研究了村庄建设过程和传统住宅建筑,观察记录了长江村人的生活状况、居住空间以及个人回忆,抢救性的调研、记录工作不仅为新社区设计做了基础铺垫,也为再现这一群人的集体记忆留下了伏笔。
长江村深度调研及保护更新策划项目回顾:村民访谈
视频地址:http://v.qq.com/page/g/e/8/g01850w1ge8.html
长江村村支书告诉我们“长江村”村名是从“过长江、跨黄河”的口号而来。而经有方团队调查考证,1940 年代初,日军占领太原城东北郊区的陈家峪,部分村民迁到长巷、羊江定居,取两地首尾二字命名,始有长江村;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部分村民曾迁回原居住地——陈家峪;1949 年解放后,因军事建设的征地需要,村民再次回到长江村居住直到现在。
看上去不足为奇的村庄,在水泥砖房后竟掩藏着许多修建六七十年的窑洞。这种中国西北地区的古老民居形式曾经是生活困窘的长江村村民的主要居住空间,当地老百姓称其为“神仙洞”,贯穿其中的是好几代人的辛苦求生。
长江村深度调研及保护更新策划项目回顾:石家之拆
视频地址:http://v.qq.com/page/c/o/e/c018516whoe.html
长江村长江北街15号是一个典型的院落,几乎代表了整个村落的发展史。
1960年代,22岁的矿山机械厂铣工石某,和他的妻子魏氏在村东的土坎上打下三孔靠崖窑,开始了他们的新婚生活。“光捣那土坯砖就特别费事,使的都棉花劲,每天在队上干完活再找时间打窑洞,打成以后自己和泥,抹上。生下娃娃以后,三孔窑洞里住了十口人。” 1970 年代,户主夫妇为了扩展居住空间用土坯砖修建了两孔箍窑;之后为了子女成家于1980 年代和2000 年前后建成了几间砖房,并修建了院墙,围和成了院子。为子孙满堂建新房,又因子孙外出安家而空堂,石家宅院的故事同时也在长江村其他老院子里发生。2015年7月,这座绵延发展了六十年的院子被拆除了。院里生长了三十年、刚刚结出青色果子的枣树,也被推倒在瓦砾堆里一起运走了。有方团队赶在这之前,完成了测绘、访谈、影像记录等工作,留下了这座包含长江村各个阶段典型民宅类型的院子的身影。
桥东后街是长江村传统窑洞的另一集中地段,14户人家的院子里靠土坎一侧共建有34孔窑洞。各家各户对于当年在其中生活的记忆仍然十分鲜活。
86岁的史老在窑洞里居住了80年。1952年他为全家亲手打下了桥东后街27号院里的5口窑洞。“打窑洞的时候自己刨,刨下把土挑出去,开洞。窑洞对人的健康有好处,夏天不热,冬天不冷,保暖性好,我在这住了多少年,冬天也不生火。”老人的儿子、长江村村委会委员,一直在给他做思想工作,劝他尽早搬走。回忆起窑洞中的生活,他印象最深的是窑洞中进水的经历:“老鼠在窑洞顶上的田里打了洞,没人知道。一下雨,我们睡得好好的,家里‘呜’的一声涨起一尺高的水,险些漂起来了,都能把你吓死,哎呀!就闹不清是什么感想。” 老人的长女已66岁,回忆起当时左邻右舍一起在窑洞中做饭一起在院门口榆树下吃饭的情形还会感慨:“我们那几家处得可好了。”
如今这些老邻居们四散到各处,基本都搬进了楼房。等到“长江村”里的原住民老去之后,这里的记忆将会从“长江社区”的新房建成开始,而这片地方经历的近百年风雨将渐渐淡去,而有方所做的工作将以展览、出版物等形式成为有力的挽留。
目前,国务院已经公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根据这项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城市改造政策,预计全国约3000余所城中村将面临改造,约一亿人将面临强制拆迁。 这些“旧住宅小区、危旧住房和非成套住房”中的故事和未来将由谁诉说与倾听?在城镇化发展的洪流中,一些区域的逝去也许无法避免。
有方空间研究希望尽可能地接触并深读各种类型的中国空间样本,积累成为更大范围的空间研究的触点。能否在波涛中逆流而上,最终抓住历史传达的只言片语?有方将努力践行!
文字 余燚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转载请通过邮件或电话与有方媒体中心取得授权。
上一篇:卢袁炯:胶片窥人
下一篇:建筑绘13丨杨廷宝:建筑师的水彩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