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讲座现场
导言
5月5日晚19:30-22:00董豫赣讲座“石山一品”在有方空间举行。现场座无虚席,对于董豫赣老师及其讲座内容,大家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董豫赣老师从“石山一品”的缘起讲起,分别就为什么中国人喜好“太湖石”、中国山水画写的什么意、居游意对于造园的影响等几个问题做出了独到的解答,向大家呈现出一副中国园林的丰富画面。以下9条精华观点,先睹为快。完整讲座视频请前往本网站的视频栏目查看。
▲ 图2:董豫赣
中国园林什么最重要?
说起讲座缘起,董豫赣老师说道中国园林最重要的就是山,而品石、品山也许可以用同一种方式去品,这是“石山一品”的第一层含义。
▲ 图3:董豫赣:石山一品
董老师与日本景观大师枡野俊明曾有过一次交流,董老师提问:为什么中国嗜掇假山,而日本好理假水?也许是翻译的问题,枡野俊明回答说:中国更喜欢用太湖石,日本则更愿意用没有经过加工的原朴的石头。不经意的答非所问,却引出了董老师对于太湖石的思考。
“洞庭石”不在洞庭湖
“洞庭石和太湖石听起来像两个地名的东西,其实不是,在宋徽宗讲的洞庭石并不是说湖南的洞庭湖,而是对石头形状的描述,真正的就是太湖石,为什么用洞庭来讲,因为太湖石有洞,按照道家来讲,洞天福地这个事就是和洞庭有关。因此按照他(北京林业大学王劲韬老师)的考证来讲的话,宋徽宗《艮岳记》里讲的‘洞庭石’不是一个地名,而是形态的描述,与居住的想像空间有关。”
▲ 图4:“洞庭石”实际就是太湖石
中国造园的基本空间意象
中野美代子认为太湖石有两个形象,葫芦和子宫,她认为这是中国人迷恋太湖石的原因所在,而且认为这个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有关。董老师分析,具体有关的段落为图5中的两段,反映了人类返回子宫的空间栖居意象,而其一更成为中国做所有庭园的基本空间意象。
▲ 图5:《桃花源记》的空间意象
宋代的刘克庄在《药洲四首》中把太湖石与《桃花源记》联系起来,而勾漏讲的是两广地区的特殊地貌——溶洞,“洞庭从描述太湖石的空间形象到了道家理想居住的意向的描述,所以洞庭其实来源于洞天福地的描述”。
▲ 图6:“洞庭”其实来源于“洞天福地”的描述
中国山水画写的什么意?
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写道:“千里之山不能尽奇,万里之水岂能尽秀。”这正是写意的意旨所在,而从后一句“太行枕华夏而面目者,林虑泰山占齐鲁而胜绝者,一概画之,版图何异?”也可以看出,郭熙对写实的反对。
“可行”、“可望”、“可居”、“可游”正是建筑师最应该关心的事情,而四者都与身体感知有关。更进一步的说,“可行可望”又不如“可居可游”,而这也应该成为画者及鉴者统一的标准,“画者应当以居游的意来画,评价这个画的人也应该用居游意来评论”。
▲ 图7:中国山水画写的什么意?
太湖石———历史上最成功的炒作案例
白居易《太湖石记》中写道:撮要而言,则三山五岳、百洞千壑,覼缕簇缩,尽在其中。……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米芾用瘦、绉、漏、透四字总结太湖石的突出特点。再加上宋徽宗的推波助澜。太湖石的价格水涨船高,“成为历史上最成功的炒作案例”。明代的董其昌则说“透”“漏”两字足矣,而“绉”实际上是透漏的表面结果。
▲ 图8:米芾的“砚山”
米芾的“砚山”,现在已经分不清是在品山还是品石。米芾说它“峰洞相连”、“下洞三折,可暗通上洞”,正符合居游意。
▲ 图9:明代重画的“砚山”图
计成讲峰为什么一定要上大下小
“一方面计成肯定是害怕坍塌,因为这是建筑学的结构问题,他反复的讲一定要平衡,要不然的话必然会颓塌……可他还坚持要做上大下小,证明他一定有大于技术之上的意向的追求,这个追求是什么?”
▲ 图10:峰为什么上大下小?
▲ 图11:荆浩、关仝的画
计成最喜欢荆浩画中的笔意,经常临摹。荆浩、关仝再加上郭熙三人“在画山的时候真的是按照居游意改造了峰,改造了自然界的山变成了符合的意”。居游意也就造就了峰上大下小的构造。
“洞房”就是中国人的居意
董豫赣老师认为戈裕良在苏州环秀山庄做的假山品相很好,但真要住在里面会比较糟糕,因为很暗,而且太像原始人类的东西。
▲ 图12:戈裕良环秀山庄的假山山洞
“洞房洞房,一半像洞,一半要像房子”。计成说“起脚如造屋”,就是铸脚的时候像盖房子一样,“立几柱著实,掇玲珑如窗门透亮”,其实就是拿太湖石玲珑剔透,要把这个山洞做的亮,“及理上,见前理岩法”,也就是上大下小。
董老师拿亲身体验举例:“在戈裕良的两个洞就是看一下,待不住”,而计成的山洞“第一它够亮,第二它真的有屋子的感觉,第三你在你的正常视线上看的真的有洞的意思,可你又觉得是在房里。戈裕良第一个山洞是仰视,可日常生活中你没事老仰视干什么,只有建筑师在迷恋自己做的东西的时候才会这么做,可这不是日常性的,所以我更喜欢的是计成的这个,是洞和房之间的东西”,“这是洞房,是中国人的居意”。
▲ 图13:计成“理洞法”
中国人用阴阳,讲的是感知
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馆之时,也许正因为其对于三角形形式的喜好,在接到以《园冶·掇山篇》为主题的任务书的时候选择了米芾的这张画(图14)作为其图像灵感。
▲ 图14:米芾的画与苏州博物馆
而贝聿铭仿的正是米芾的画中笔意。在处理画面中的远近关系时,历代画家都总结出了自己特别的绘画手法(图15),比如“荆浩在讲远近的时候说:远墨轻,近墨重”,董老师评价说:“中国人非常不同,是用阴阳,阴阳就意味着要谈高低狭阔不能谈大或者小,不能谈美丑,所以他用笔墨的轻重来谈,他谈的是感知,他谈的不是写实”。
▲ 图15:历代画家处理远近关系的笔法
把身体带入其中
所有关于阴阳对仗的东西在中国都是工具,用这个工具要追求什么?董老师发现远近的对仗用意在于追求“深远”,而中国造园造山最理想的目标正是把人的身体带入其中。
▲ 图16:何谓“深远”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转载请通过后台与有方新媒体中心取得授权。
上一篇:有方讲座第16、17场信息|董豫赣《理水两相》与葛明《园林六则之一》
下一篇:桥,而不止于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