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威双”中国馆策展人专访—梁井宇:建筑界越来越时尚化

“威双”中国馆策展人专访—梁井宇:建筑界越来越时尚化
张远博 | 2016.05.26 10:30
中国馆室内全景

本采访由有方特约作者李博发自威尼斯。

 

2016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即将于5月28号对公众开放,在此之前,我们最关心的还是中国国家馆。为了呼应本届“威双”总策展人亚力杭德罗·阿拉维纳(Alejandro Aravena)提出的主题“来自前线的报道"(Reporting From the Front),中国国家馆策展人梁井宇将其主旨拆解、融合于中国民间日久弥新的传统与设计,并最终确定了“平民设计,日用即道"的展览主题。从这个主题开始,在威尼斯的午后,策展人梁井宇与我们聊起——

 

中国国家馆策展人梁井宇

 

建筑师要从传统中找“解药”

李博:中国国家馆的主题“平民设计,日用即道"缘起何处?

梁井宇:从总的主题说起,“来自前线的报告”,有一点火药味,好像是在战场打仗的战士,又有敌人,可是到底敌人是什么,战场在哪里,这些问题每个国家貌似不同。

中国的主战场,三、四十年都是发展的前线,对于建筑师来说,都是希望能够盖更多更好的房子,这个也是应对了中国过去那么多年发展之后所欠下的债——人口那么多,住房条件又不好。但是到了今天这个时候,我们的主战场其实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如果这是战场的话,我们当然也付出了很大的牺牲或者损失——我们的环境被破坏,资源被消耗,甚至人的身体被透支等等,我们付出了代价换来了发展。到了今天我们再重新看一下战场,其实发现真正危机的已经不是前方发展的问题,不是因为我们饥饿或者因为我们缺少资金,甚至在很多外国人看来中国好像都特别有钱一样,至少局部的地区是这样的,很多城市已经到今天可以跟世界其他大城市相比。相反,原来在我看来不注意的,觉得是我们自己天然就有的,比如说我们的传统、历史,在我们小学课本里经常讲“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的那些部分,我们总认为它在的那部分,变得岌岌可危。

为什么这么讲呢?直接从城市的战场上来看,旧城变成了一个要保护的东西,好像一个人已经不健全了,我们才需要保护它,但这本来是我们的生活基础,所以这样看来“前线”并不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前线”,真正的“前线”是被忽略的我们的家园或者说我们的传统,这部分是新的“前线”,因为这是我们原来天然以为就会在,不会丢的那部分。为什么讲这个东西很重要?是因为我们城市发展的代价,本来要是有完好的中国传统,我们不至于会落到今天损失这么惨重的地步,很多的问题都可以归结到是物欲膨胀,整个消费的欲望造成的。

 

无界景观参展作品-安住·平民花园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妇孺皆知的传统是我们要敬畏自然、要勤俭节约,这些思想其实本来可以与发展造成的副作用或者负面的问题对峙。然而,恰恰是因为我们对传统不够重视,忽略了它,觉得里面没有什么好东西,以至于连传统的价值观都丢掉了。就好比以前我们说到的对于传统就像是给小孩洗澡,把小孩跟着洗剩的洗澡水一起扔掉了。扔掉了以后我们出现了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对于消费主义、物质欲望变得没有抵抗力。

如果这样的情况不被提醒或者不被纠正,我们可能会遭受更大的损失,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必须回到被忽略的传统。“传统”二字并不是指过去丢失的东西,是指过去传到今天还在的东西。为什么说这个很重要呢?历史是丢掉就没有了,传统不一样,传统是代代相传的,再具体说到和建筑、设计有关的,就是过去我们在用和今天还在用的东西,那才叫传下来的,或者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地被演进,不断地被一代一代的人继续使用,又在革新的那些东西,我们才能叫它是传统。所以我想传统不是被历史抛弃的东西或者已经淹没在书本里的旧知识,实际上它是鲜活的,是今天我们还能够抓到、看到的东西,当然它已岌岌可危,如果我们再不对它进行了解,再不把它从上一辈人手上传过来,它可能就丢掉了。

这些传统都鲜活地存在于日常当中,所以“日用”二字的意义就在这里。说来说去我主要是想点题:第一是要从传统中找到解药,这个解药是让我们发展地更平衡,更能够可持续;另一方面是能够有所超越,这个超越是在我们原先的对于未来的期待里。我们总是想抛掉旧东西,找到一个新的出路,可恰恰新的出路就在旧东西里,看似是矛盾的,但又是一致的。

 


中国的设计一直非常领先

李博:今年年初我们去了日本京都,刚好赶上东寺的一个集会,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经过几百年的古建筑,它有文物的价值,但我们赶集的目的恰恰就在于观察日本的市民是怎样在生活中使用这样一个也许已经被称为“文物”的建筑物。我们发现这样的庙宇在集会中仿佛是消失掉了,是一种透明的存在,人们非常开心地在旁边摆地摊、逛集会,这个建筑物散发出一种场所的感觉,笼罩了这片地方,但是它并没有振臂高呼说“我是一个文物,你们来关注我,小心翼翼地把我保护起来”。我也看到这次国家馆的展览里在“日用即道”的题目下是涉及到具体生活的部分,有马可老师的衣服,有这边的“食”,以及我们建筑的“住”。

梁井宇:衣、食、住、行都是中国人说的日常,我对于日常的理解来源于四个字,这四个字完整的是“百姓日用即道”,这六个字是王艮说的,王艮又是从王守仁传承下来的,中国的明代这些儒家思想再往前推都是比较精英的,比较知识分子化的,是追求一种少数人对于人生的意义或者对于宇宙真谛的理解。但是到了明朝以后,王艮很有意思,他出身于一个做手工艺的匠人家庭,但是,这个手艺人和以前研究儒学的有些不同,所以在他的理解上这就跟佛教很接近,他认为真正的“道”不用天天像知识分子一样关在书本里去学,你应该从日常中获得。

比如一个老太太不识字,但是因为她的人生阅历——她照顾自己的子女,把他们养大——她在日常生活中一定有很多的经验,这个经验到了老年,甚至到了晚年就会幻化成一种真正对于人生真理的领悟。还有她可能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但是她会知道使用一把刀切菜,哪把刀好用,而设计刀具的人也许自己还没切过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不是应该也以日常生活作为学习的蓝本呢?

从这个角度来讲,其实“日用即道”是讲了很多和设计有关的东西,就这一点而言,你刚才说的也很有意思,就是人们怎么使用它。昨天有一个意大利的记者来,就看见那个(厨具),他说这是不是你们的文物,我说不是,我说那边摆的和吃有关的所有用具,都是现在陕西老乡家在用的东西,每一件东西都在用。但是,我们作为城里人,作为新一代城里的学生也都不知道了,都没见过那些东西,所以我们如果不把它展示出来,可能我们真的以为那个是文物,恰恰不是,那是每天人家都在用的,但是我们今天好像把那个东西跟生活隔绝开来了,这是不对的。建筑其实和使用是息息相关的,如果我们对使用没有经验,不了解,我们做出来的房子一定也不会很好。

 

宋群参展作品-与食有关的物

像马可的东西,她是反时装的,意思是,一般的时装设计师每一个季节都要变一点,因为你不变人家不会再穿,你总得换个样子。但马可就不参加时装周,我就不换样子,我就希望你买我衣服穿一辈子,一直穿到你老死为止,如果破了拿回来修,这就是“日用即道”。如果是为了这样的设计,你考虑的方向就完全变了,你就得想这件人家凭什么愿意穿一辈子?这个房子凭什么他想住一辈子?这个时候你做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它能不能经受时间考验,能不能经受各种人、各种生活的考验,这个思路如果一转变你就会发现豁然开朗,你就会发现原来老祖宗的东西真的很好,因为他们虽然没有设计师,但是一代传一代,都在用,都在住。

 

马可参展作品-无用之土地

比如说四合院,如果以这样的思路去了解它,你会发现四合院的优点和好处,发现中国的传统、设计其实一直都非常领先,一直都没有脱离开日用,没有脱离开人们的真实使用。再比如说三角的支撑架,这个东西的智慧好像全世界都有,但是你到中国的农村来看,这种支架子使用方法不是建筑师想出来的,而是他们自己晾晒衣服很自然的做法。

在我们这,我们用它其实不过是觉得它很节约、很省钱,也能够把我们要做的东西做出来,同时每个人都能做,不需要有专门的技师或者专门的工人来做起来,这就是建造房子的初衷,如果房子都能够是以这样的方式建,就不会把它变成是一种专业壁垒,这个专业壁垒的意思是什么呢?使得聘不起建筑师、工程师的农民就盖不出好房子,为什么我觉得朱竞翔这个方案很重要,也很有意思?就是他有一种机会能够重新回到人们对于建造不是一个高精尖或者不是一个高大上或者必须是专业的人士才能参与的,他也许有条件、机会变成是一个普通人也能够参与的行为,这就很重要,很有意义,这个也是日用即道。所以这些都是在中国整个传统中有特别多可以学习的东西。

我想对于新一代的中国建筑师就更没有必要重复或者眼睛只盯着西方,如果这个展览能够以这样的方式传回给国内的年轻建筑师,我就觉得很有意义。在这个时候我们在日常当中还能够找到一些精神,得赶紧抓住这个机会,把老祖宗的东西,传下去。

 

建筑师怎样才能得“道”?

李博:刚才你提到一般的设计师在每一季度去更新,但是衣服根本的功能以及所使用的材料其实是类似的状态,而那个更新可能只是为了刺激大家去消费。在隔壁“与食物有关的物”展示的视频里就是一个非常日常的状态,那个餐具,包括材料,在妈妈的手里是一种消失的状态,就像我们的衣服一样,穿在身上是为了照顾人的身体和生活。

梁井宇:是的。其实整个建筑界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我们越来越时尚化,每一次你做个方案都要变一下,变的东西花费了你大量的精力,也花费了建造方面大量的时间,因为他是一种新的方式,可能从建造上各方面都需要巨大的投入研发。假设我们放弃那一点,我们把所有的精力都在研究刚才说真正让这个东西怎么能够改进一点,做得更好一点,使用上更好一点,其实是很难的,也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同时这些做出来以后又是不起眼的,使用者可能只能感受到一点点的温暖,就是很贴心,他用的时候他知道,不用的时候不知道,比如说饮水,冷暖自知,但是别人不知道,你看不出来,必须得自己亲自用才能感受到。

 

朱竞翔参展作品-斗室(摄影:吴程辉)

为什么我特别推崇朱竞翔的东西?在于他的研究这么多年不是研究一个花哨的形式,他的所有精力用在怎么改进这套系统,怎么样让这样一个建造环境变的更节约,变得更高效,他的设计延续性是一次比一次高的,就是我做的这个房子,我的体系出来了,我下一次还可以用,甚至还可以再改一些,这叫传承,这叫做设计,这样才能做出有品质,有质量的东西。可是我们的精力如果不放在这,这次要这样的形,那次要那样的形,就像时装一样,你还是在玩表面文章,真深入到使用上,没有什么提高,甚至是忽略的状态,那就很可惜。作为一个建筑师你可能获得名,也可能获得别的东西,但那都不是真正的“道”。



李博:大道无为,或者当我们去学习祖先知识的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很渺小,但也许某一天过了几百年,我们也成为我们后人的祖先,那我们怎么成为一个合格的祖先。

梁井宇:最终检验你的,不是今天的名,也不是今天的申报,最终检验的是使用者愿不愿意把你这个东西在你死以后还复制、使用,这就是最高的对你的奖赏,你的房子盖得好,盖好房子的人用得很开心,不仅用得很开心,他下一辈子的人还愿意用,那不就很好吗?除了这个什么都是假的,什么东西能够持续才是关键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东西有一个特点,就是你舍不得扔,你一直想用它,那我们的设计能不能让人这样?显然苹果手机不是这样,他的精力全部在于怎么让新的东西打败旧的东西,但是打败的都是形式,一个形式代替另一个形式,但是那个形式很快又被一个形式打败,所以表面上看好像总是未来战胜了今天,总是有一个新的东西能够打败今天。

但是如果你盯在那,你的一生都耗费掉了,你都在做无用功,因为作为建筑师、设计师,你要做的东西恰恰不是那个,你要做的东西是想让这个人拿着它越久越想用,我们说日久弥新,越用越好,越用越想用,还舍不得扔,还想把它当做一个东西传到下一辈,你找到了这个,你想一想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就是一个真正的设计师。那些时尚的人,不会有成就感,我说的是真正的成就感,rewarding experience 是来源于内在的东西,来源于你或多或少领悟到的一点点设计之道,领悟到了“日常即道”的“道”,你会被那个东西所感动。但是那个东西甚至没准也是一种形式,因为必然是一种形式体现,所以很容易被人 confused。你说这个人和那个人的东西,为什么这个人成为了经典,一代又一代的被人喜欢?


采访  李博

摄影  李博(除注明外)
资料整理  张远博 林楚杰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转载请通过邮件或电话与有方媒体中心取得授权。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人物
建筑师访谈
梁井宇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