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托的建筑,要亲自走进去瞧瞧,用手摸一摸,用鼻子闻一闻,往夕阳的窗下小坐片刻,在仲夏的白夜里穿过花园,仿佛走过时间。这里没有建筑史,也没有大时代,只有四时天籁,人意如旧。房子外面有露台,露台看得见池塘,池塘外是树林和野地。建筑同草木共枯荣,与故人一道老去,在双手的抚摸中焕发光彩,在庭院的树干中刻下年轮,这是人在土地上端正的建造,无关于风格和技术,无关于现代或古代,它属于任何一个时代的任何一个人,只要你从心里眷恋这份人世繁华。
阿尔托只是碰巧与勒·柯布西耶、莫霍利-纳吉和密斯生在了同一个时代,就从时代的工具箱里拿出趁手的工具,去搭建自己的房子。对时代、对自己,他都没有过分的期许。只是作为一个人,思考一个简单的问题:阳光明媚的午后,该在一个什么样的房子里吃下午茶?怀着这份念想,阿尔托的房子从不用力过猛,也不为观念做过度的牺牲,它们从来不是为了迎合照相机的底片,也不费力讨好杂志编辑的胃口。这些房子都有好端端的风度和分寸,像中岁欢愉,如老友重聚,携一束蔷薇,在林间密语。
阿尔托的房子里有安详和缓,以及唯有缓慢方能孕育的节制之美。因为人有敬畏,所以安详沉着,又因为人心安静,故能感受入微。人说阿尔托是材料运用的大师,其实材料的使用只是人如何对待世间万物的问题。双手让石头和木材焕发生气,然后才有正确的组织和巧妙的安排。因为人是生生之民,大地上的万物也就灵光未泯,房子虽为新造,却也跟前朝旧物般深沉洗练,且常看常新。在群雄并起、天下纷纭的时代,建筑师们忙着开疆辟土、五大洲扬起一片尘埃,万丈高楼拔地而起,远在芬兰的阿尔托却依然耐心守住北方熹微的光线和安然的好时光。他的建筑因而静中有思。
▲夏季别墅立面细部
但阿尔托其实对世上的一切都有用心,他并没有置身于时代之外。建筑领域人文日新,从年轻时代起,阿尔托就追随北欧先锋建筑师如贡纳·阿斯普伦德放眼天下,又亲历CIAM的潮起潮落,心胸被时代的大风所充盈。但阿尔托并没有对眼前的一切信为福音,他自有小国寡民的和而不同,因而才没有将现代风格不加思索地引入北方,跟国际接轨,使祖国山河成为国际式的又一个殖民地。
阿尔托没有这么做,是因为他有一颗平常人的平常心。伟大的东西往往不容置辩,而民间的建筑则无处用心又无处不用心,在似有若无之间显出平淡有味。阿尔托的房子就像是民间的建造,混凝土和碎木头一样无区别地用,有什么用什么,什么都可以是有用的,也可以是美的。他掘地为池,聚土成山,用灌木编织篱笆,同毛石墙和混凝土打成一片,把砖头杂杂碎碎地垒筑起来,标高轻盈地跳跃,屋顶转出柔和的曲线,阳台装上精美的木栏杆。有心人其实是可以从这样的构图中读出毕加索和塞尚的,但毕加索和塞尚在此并不承受香火,他们只是朋友,在院子里谈天。
▲阿尔托自宅的客厅室内
阿尔托就是用这样的平常心来做他的建筑,可是他却做成了很了不起的事。这些看起来平平常常的建筑,其实并不是民间匠作的寻常之物,等寿限一到,就没入尘土。阿尔托的建筑背后有一个轰轰烈烈的大时代做衬托,能在无声处听惊雷,故而神完气足。现代建筑美学中最高明的东西本来在云端,到了他的房子里却能扎根泥土,在工匠的手心里开花结果。唯其立意高明、用心也深,其形容则愈发谦卑,真正是和光同尘,不给人以某某主义的自大和傲慢之感。这真是为人的建筑,不会让人觉得自己渺小无依。阿尔托御风而行,发明了属于芬兰的传统。说是发明,因为它从头到尾都是无中生有,没有前例可循。阿尔托告诉人们,所谓传统,其实就是想象和创造,一代又一代口传心授,讲一个无始无终的故事。
其实再了不起的功业也不过是些平常人生里的平常故事,好的建筑就像正儿八经的儿戏。阿尔托童年时代,在父亲的白色大桌子下面游戏。这张桌子很大,桌面有三英寸厚,桌面之上,学徒们全神贯注地俯身绘图;桌面之下,阿尔托一本正经地在本子上涂鸦。正是这游戏的快乐让人保持平常心,才会安于有限的尺度,又能对人的有限性保持同情。这样,平常的小房子其实也蕴含着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忧思。
▲玛丽娅别墅外观及泳池
阿尔托的建筑是现代时代的一部分,但它却对现代的很多通行价值提出了疑问。去看阿尔托的建筑,要多用心,少动脑,因为任何关于现代建筑的知识和术语,都可能妨碍我们对这些房子做出真正的理解和判断。阿尔托本人,想必就从未把现代时期诸位大师看得高不可攀,也未曾将异国的古典精神请上自家的神坛,所以才能信手拈来,不落窠臼。阿尔托的建筑出自于一种平易的感情,对人世充满情意,连在教堂设计中都不去体现超人般的纪念性,他只是世间之人,做世间的建筑。汉代有话说“人生如朝露,圣贤不能度”,密斯的方法是用建筑来表达永恒,阿尔托却知生为上,留连于生生不息的即时喜乐,有点像诗经里的无邪之思,因此让我们感觉亲近。
文
金秋野
版权声明:本版权归有方所有,转载请通过邮件或电话与有方媒体中心取得授权。
上一篇:Vedran Mimica:不如听赫茨伯格、库哈斯、扎哈亲自讲述贝尔拉格 | 有方讲座
下一篇:沙龙回顾:有方沙龙02期“想象/影像城市:都市空间与当代华语电影” – 黄小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