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建筑师在做什么93 | 杨征:使寻常物料呈现一种“非常性”和“陌生感”

建筑师在做什么93 | 杨征:使寻常物料呈现一种“非常性”和“陌生感”
王箫 | 2015.06.11 14:52

采访时间:2015年6月

杨征,是联创国际上海公司副总裁/公司副总建筑师,正是工作室创始人/主持建筑师。他坦言建筑设计必须要面对价格、资源、场所的限制,但会尽力将限制转化为创新的启发。在项目造价不高的情况下,他更加关注如何使用好普通材料,他希望使寻常的物料通过设计呈现一种“非常性”和“陌生感”。他始终认为建筑是为普通人所使用的,除了基本的功能性外,应该是直指人心,直击当下的,那些需要依靠文字解释或是专家学者反复讲解的“大师名作”,不是他的努力方向。

有方:最近在做的项目是哪些?

杨征:最近有四、五个项目在推进,具体类型还蛮多,有住宅、酒店、办公、学校等,概括起来也无非就两类,一是地产项目,二是政府公建,前者类型化的因素多一些,后者建筑师的发挥余地更大一点。联创是个有着两千多人的民营设计公司,基本是大院运营模式。一直以来我们还总想能有所不同,希望在组织化、规模化的架构中,还能包容建筑师的情怀与个性,保持个人的梦想与激情。近几年来在公司的巨型平台上,我们有意识地陆续培育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小型创作团队,也是基于这种“不一样”的考虑。

▲扬州昌建广场  鸟瞰效果图

我的工作室成立于2010年,由我和四位总监一起领导一个二十多人的团队,由于价格与资源的壁垒,目前每年仍需完成大量的地产项目,以保证工作室的正常运转及团队成员的生活质量。我们希望既能够应对现实,又始终保持理想,是一种“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双面姿态。虽然有不得已的因素,但其实也能够跟着各种领域的专才学到很多东西。建筑师学会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全面地考虑问题,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毕竟生活不仅仅只是建筑学吧。公建类的项目每年我们会做一到两个,今年正在做的是一个国际学校,倾注了我和团队的大量心血,年底开工,相信建成后会带给大家惊喜。

有方:和过往比,最近做的项目有哪些新的思考或尝试?

杨征:我和工作室的几位总监一起工作差不多有十年了,一些基本工作态度也已形成。比如会直面当下的现实,尽力将限制转化为创新的启发;针对场所的各种特性做出积极的反应,力图呈现建筑的“在地性”;重视概念的生成与贯彻,同时也不过度强调房子的“抽象性”;重视传统,但决不会简单具象地在作品中搬用符号,会很坚决地坚持当代设计及建造方法;重视材料,相信材料的具象与物性会打动使用者等等。

宁波东部新城市城建档案馆  效果图

宁波郊实中学东部新城校区  效果图

近期的一些思考都是在这个框架下展开的比较具体的内容。例如:我们接触到的项目大部分造价不高,那么如何使用好普通材料,使寻常的物料通过设计呈现一种“非常性”和“陌生感”;在设计的过程中如何不预先设定结果,而是通过层层推进,使设计的过程更为开放,最后呈现的结果更为丰富;如何通过各种比例的模型及各类新型软件来真正帮助设计师打开思路,更好地捕捉到项目背后的本质内容并恰当地呈现,而不仅仅只是供业主观赏的成品模型。

▲盐城工学院

▲武广客运专线——清远站

▲无锡东港市民中心  效果图

▲昆山开发区文体中心  效果图

有方:当项目进入施工阶段,你去现场的频率如何?通常会遇到什么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

杨征:一定会去。但可能和有些建筑师不太一样,我个人反倒是在项目方案设计开始前去现场的次数比较多。一是我认为现场的控制主要是依靠图纸,我的团队以前期方案为主,但一般都会做到建筑扩初,并绘制后期立面及材料控制手册。只要你前端想清楚了,并通过图纸表达的足够细致,后期好像没有太大的问题。二是目前我一般会采用比较成熟的材料体系,比如幕墙、陶板、涂料等,依托专业公司深化具体节点,表达设计意图。建筑师只负责图纸方向及最终效果的把控。在进入施工阶段后,这些问题基本都想清楚了,不用靠天天跑现场来解决。三是我会有意识的放松一些控制,给予现场施工一定的宽容度。个人认为:当物体达到房屋的尺度,一定范围内的误差,不会给人的使用及感受带来太多影响。除非特殊情况,一般我不会把精力放在过多的细节上,所以印象中和施工队伍既没有剑拔弩张吵闹过,也没有苦口婆心跪求过,一直都挺和谐。

有方:当下面临的最大的困惑是什么?打算如何解决?

杨征:好像没什么困惑,人生苦短,岂能事事如意,但求无愧我心,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已经很开心了。如果一定要说困惑,那我会抱怨一下我的运气。从2010年工作室成立至今,只建成了两座自己还算满意的公共建筑,一是昆山周市文体中心,二是无锡惠山客运中心。而这近五年的时间我们起码完成了六、七个大型公共建筑类项目的方案设计。有的是竞标中标,也有的是直接委托。可总是有各种我们无法控制的原因,导致项目最终取消或迟迟无法进行。我自认为方案个个精彩,且具备很强的落地性,团队都尽了最大的努力,只能说是造化弄人,时运不济,一声叹息。而运气的问题不是我能解决的,能做的就是收拾收拾,继续坚持!我相信:东山再起会有时,守得云开见月明。

 

▲昆山周市文体中心

▲昆山周市文体中心  剖透视图

▲无锡惠山客运中心

有方:如何看待建筑设计行业现在的处境?打算怎么应对?

杨征:经过几十年的“大跃进”式的高速粗放的发展,也该缓一缓了。建筑本来就是个慢工出细活的事儿。至于怎么应对,恐怕还是请行业内的企业家来谈会比较恰当。我只是个建筑师,我觉得跟以前没什么不同,踏踏实实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并不断提高就可以了。生活就是这样,起起落落很正常,发展放缓,项目没那么多了,会有人离开,留下来的都是真正钟爱设计的人。

有方:如何看待参数化设计?你认为参数化会导致一场建筑的革命吗?

杨征:一直在关注。技术的发展一定会推动建筑的进步。参数化的手段肯定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工作室有几位年轻人在这方面比较强大,也一直在鼓励他们尝试,但目前仍限于技术手段层面,并未以参数化作为创作的出发点。我个人认为,建筑的本质是人的情感,至少现在我还没有体会到从参数化出发能带给我多少感动。举例来说,某大咖张牙舞爪地做了一大堆扭曲的房子和空间,还是不如卒姆托一间小房子更能打动我。不过有时候我也会想到,技术的发展如此迅猛,会不会有一天,依靠虚拟技术产生出一些人脑无法想象的空间和场景呢?我真的无法想象。


有方:最近读的有趣的书是什么?

杨征:我读书比较杂,乱七八糟的书都会看一些。做建筑师的话,知识面杂一点会有帮助。近几年似乎越来越觉得自己是个俗人,朋友推荐的许多被公认某格很高的书,我往往都看不下去。反倒是很多年前读过的两部小说至今印象深刻。一部是阿来的《尘埃落定》,一部是王安忆的《长恨歌》。阿来在书中所展现的天马行空、奇幻瑰丽的想象,让我叹为观止;而王安忆让我领略到文字排列本身居然可以有音乐性和美感。你可以不关心情节,光凭阅读就能让你无比感动,明明是大城小事、男女私情,通过王安忆的妙笔居然让我有泰山压顶的张力和箭在弦上的紧张。好东西要分享,虽然老旧了些,还是推荐给大家吧。

另外再推荐一套最近在反复读的丛书,由日经建筑出版的NA建筑家系列。包含伊东丰雄、隈研吾等日本建筑家,角度独特、通俗易懂,有许多建筑背后的故事,很好看。

▲NA建筑家系列

有方:最近一次旅行去了哪里?旅行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杨征:跟着有方去了斯里兰卡看巴瓦。这个要赞一下,有方安排得非常好。周凌老师带队,周老师对巴瓦有研究,学识渊博,为人谦逊,我受益匪浅。不仅如此,还认识了很多朋友。一路上美酒良舍,风光无限,真是一次极好的体验,明年还会追随有方。

▲有方巴瓦旅行手册

因为工作的关系,平时经常会有短途的差旅,当然每年也会安排一到两次长途的旅行。不仅仅是去看建筑,异乡的风土人情,一定会给你不同的感受,建筑师需要保持对生活的敏感,可以说旅行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吧。

有方:最喜欢或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建筑师是谁?

杨征:伊东丰雄。伊东的建筑和思想始终反映着时代的精神,不断求新求变,老而弥坚,七十五岁高龄,创造力丝毫不减,是我们中老年建筑师的榜样。

有方:最近有发现对你特别有启发的建筑师吗?为什么?

杨征:推荐两位国内相对介绍较少的建筑师,一位是中村拓志(Hiroshi Nakamura)日本70后建筑师,早年师从隈研吾,28岁独立,近期几个作品变化多端,但都诗意盎然。中村认为:“在平日里与建筑实际接触中的感受和体验,远比各种主义和主张具有更强的社会性力量,在谈论建筑与人的关系时,应该主动放弃抽象的论述,以日常使用的生活语言和心态来面对它。”中村关于日常性、身体性、及具象性的态度和成果深得我心。

▲光学玻璃房(中村拓志)

第二位是巴西建筑师Marcio Kogan。Kogan原先从事影视工作,毕业十年后才下决心做建筑。他的建筑大气奔放,充满阳刚之气,空间舒展开阔。手法干净利落,却又层次丰富,光影婆娑。材质对比强烈,细节却温暖细腻,几乎所有的作品都生机勃勃。

我始终认为建筑是为普通人所使用的,除了基本的功能性外,应该是直指人心,直击当下的,那些需要依靠文字解释或是专家学者反复讲解的“大师名作”,不是我努力的方向。

有方:上学时,哪门课让你最有兴趣?

杨征:建筑设计。有趣好玩,也是我最大的兴趣所在。

有方:毕业后工作中第一个教训是什么?从中学习到什么?

杨征: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教训,倒是有一些遗憾。89年从同济建筑系毕业后,我得到了去伦敦AA学习以及去伊东丰雄事务所工作的机会,但种种原因,最后都未能成行。对一个以设计为终生职业的建筑师来说,能去顶尖建筑事务所工作的经历无法替代,但时光一去不再回,只能抱憾终生了。

有方:最近哪件社会议题最让你关注?

杨征:中国社会在高速发展和急剧变革,各种事件层出不穷。有人说生活比戏剧还虚幻,也有人说中国人三十年的经历,欧洲人起码要花三百年,做中国人,这辈子值了!所以说社会议题太多,都有关注,就不展开了。总之希望社会能向着公平、正义、文明的方向发展吧。

有方:最近除了设计外,花最多精力的活动是什么?

杨征:陪伴家人,读书上网。

有方:送句话给将要毕业的同学吧……

杨征:认清自我,找到自己;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建筑师简介

杨征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建筑师、同济大学建筑学学士。现任联创国际上海公司副总裁、公司副总建筑师,正是工作室创始人、主持建筑师,并兼任多个省市及国家部委专家评委。作品多次获得行业内各类奖项,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公共媒体上发表。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由建筑师提供。转载请通过邮件或电话与有方媒体中心取得授权。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人物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杨征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