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在现场研究现场:“深圳客家研究与客家墟市的更新”学术论坛

在现场研究现场:“深圳客家研究与客家墟市的更新”学术论坛
编辑:崔婧 | 2020.01.09 16:34
活动现场 – 纪录片放映  摄影:郭嘉/有方

2020年1月5日下午15:00,由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政府主办,深圳市龙华区观澜文化小镇建设管理中心、深圳市龙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办事处承办,有方策划的主题为“深圳客家研究与客家墟市的更新”的学术论坛在“深双”龙华·观澜古墟分展场如期举办。

 

本次论坛到场的嘉宾有:深圳市龙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孟宪潞,“深双”学术委员会主席、趣城工作室创始人张宇星,深圳市龙华区观澜文化小镇建设管理中心主任王卫城,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饶小军,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助理教授张力智,龙华·观澜古墟分展场策展人、有方合伙人史建等。

 

讲座现场  摄影:郭嘉/有方

活动开始,饶小军、张力智、史建三位嘉宾,分别从空间历史图谱、传统乡镇解读,以及观澜分展场整体解读共三个角度带来讲座。随后,众人观看了纪录片《观澜照相馆》,从三代曾家人的传承中了解当地城镇的发展与变迁。研讨环节中,嘉宾们对分展场对于观澜乃至泛珠三角地区的文化、历史的挖掘作出了肯定。在活动的尾声,策展人史建带领众人参观了整个观澜分展场。

 

 

活动主要在记忆展厅⑦,也就是观澜墟原“发记”茶坊内举行。小小的展厅内座无虚席,不少人站在展厅后部或者侧旁专心听讲,更有路过的当地居民不时驻足。经问询,许多参与者都是建筑或历史相关学科的学生或老师。这一设置在古墟现场的“课堂”,带来的不仅是知识上的营养,更是对于历史建筑研究的方式与态度的切身体验。

 

导览现场  摄影:郭嘉/有方

以下是本次学术论坛的讲座速递与研讨精选。

 

 

讲座速递

探寻深圳历史文化的源与流

 

本次活动的三场讲座各有侧重,从空间历史演变的地图纪实,到对于传统村镇文化的解读方式,再到对本次观澜分展场策划以及呈现的剖析,为观众带来一场信息量充实、涵盖面广泛的知识“宴席”。

 

饶小军演讲  摄影:郭嘉/有方

首先演讲的是饶小军。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对深圳城镇进行田野调查,对本地的历史地理变迁过程颇有心得。

 

在以《深圳文化地理记忆:空间人类学历史图谱分析》为题的演讲中,饶小军以一张1920年的地图开始,简单地讲述了深圳从南头古城与大鹏所城而始的城镇起源。观澜所处的地区,恰好处于围头话、广府话和客家话交汇的地点,让人好奇是否在当年,观澜正是两城内陆交通的必经之地。

 

1920年深圳地图

深圳建镇较晚,除了少数地方存在墟市与村落,更大片的区域被植物占领,直到1969年仍然如此。之后的短短数十年间,原本的村落和墟市逐渐演化,以“城中村”的面貌在城市中生存。莲花山原本是各个村落祖坟的所在地,是当时深圳重要的自然地标。而现在的深圳市政府,正选址于背倚莲花山的福田区。

 

1969年福田区地理(美国卫星图)
2010年福田区地理(深圳卫星图)

通过一组1969年福田区与2010年福田区的地图取样对比,饶小军指出,过去的村落位置没有变化,但肌理全然不同。突进式的发展抹杀了许多历史的痕迹,“深圳真如许多人说的那样,是‘文化的沙漠’吗?我却认为,当代是将其‘沙漠化’的过程。”“深圳未来是什么样,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对于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历史遗存,饶小军认为,“我们不能让后人找不到历史,只能找到一些混凝土的垃圾。”“社会在进步,但不能以牺牲历史为代价。”

 

张力智演讲  摄影:郭嘉/有方

相比起历史图像的纵向对比,张力智选择从城镇横向比较的角度,来阐述乡村研究文本解读的方式。

 

在题为《传统村镇的文化阐释框架与困境》的讲座中,张力智首先给出了一幅“典型”的乡村图景。由于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大多数人对于乡村都抱有“桃花源”式的想象。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又该如何正确地认知乡村?

 

“桃花源”式的乡村图景

以威尼斯为例。威尼斯无疑是一个优秀的城市,其城市特色却是杂糅、综合的。对于同样有着深厚商业文化的深圳墟市,我们应避免以家谱、传说、仪式,“就村论村”地对其某一“特色”进行片面认知,而应将其放在更大的城镇、区域背景中,以史志、档案、日记、经济文书等资料,更加客观、全面地了解当时的历史。

 

对于观澜,一方面它具有长久的布业历史,从制布到卖布,都对当地的文化与空间形态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当时许多西方传教士来到观澜,带来了西方文化与艺术。从一组碉楼和一组民宅组团的平面图比较可以看出,观澜西部受军户、洪门和布业染织影响较大,建筑朴素平实,单姓聚落围绕宗祠建设;东部受外来文化(深圳、东莞)影响较大,建筑多装饰,杂姓聚落围绕中心巷道建设。

 

上:观澜西部碉楼;下:观澜东部碉楼
左:观澜西部民宅组团;右:观澜东部民宅组团

最后张力智总结,对于村镇,尤其是像观澜这样手工业盛行、多文化融合的村镇,应将其视作小型都市,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桃花源”乡村。它虽然不典型,但真实而且具有活力。

 

史建演讲  摄影:郭嘉/有方

最后一位演讲嘉宾史建,从龙华·观澜古墟分展场策展人的角度,以《观澜之维:深圳客家墟市研究》为题,通过对整个展览内容的概要式梳理,对展览的前期的策划与最终的呈现方式进行了讲解。

 

“深双”组委会对此次展览的学术深度提出了要求,而泛珠三角地区的骑楼街区现状,正是被学术界所忽视的一个研究盲点。有方学术中心多次探访泛珠三角地区的多处骑楼街区,积累下许多影像资料。这为本次展览提供了丰富而珍贵的素材。

 

海口骑楼街区  摄影:史建/有方
汕头骑楼街区  摄影:史建/有方

展览“近代化版图”深度呈现了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的36个城镇骑楼街区的现状,分类图注清晰地表达不同类型骑楼街区的分布情况,厘清泛珠三角地区骑楼“家底”。展览“观澜之维”则将视角聚焦于深圳墟市,尤其是展场所在的观澜墟,以影像、装置、模型与图纸等方式给以详细、全面的呈现。

 

汕头骑楼街区留存现状

在观澜墟历史建筑中,保留最完好、最具建筑学价值的应数“澜阁”(公益酒家)。此次它也是分展场的一个重要展厅。在“澜阁”(公益酒家)旁的是一段名为“垣”的夯土装置。史建谈到,相比起北方的夯土墙,深圳客家夯土墙能够经历潮湿天气而不坏,在墙体表皮处理上别具特色,可惜已经失传。

 

夯土装置“垣”  摄影:胡康榆/有方

如果说之前提到的几个展览着重记录并重现客家骑楼街区的现状,追溯骑楼街区的“记忆”;那么“更新”展区的三个骑楼街更新案例,则从城市、街道、建筑单体三个尺度上为今后这些骑楼街将何去何从提供了参考。借助“记忆”与“更新”的双向维度,分展场将实质引导和推助观澜古墟以“全新的旧貌”,重新融入深圳“系统交互”的“超级城市”场域,也借此与整个“深双”的“城市交互”主题紧密相连。

 

 

研讨精华

在现场研究现场

演讲结束后,嘉宾与观众观看了纪录片《观澜照相馆》,随后进行了一场小型研讨。各位研讨嘉宾对观澜分展场的展览成果表达了肯定,对“历史”与“未来”的关系进行思考,并就观众对于“家谱”在历史文化研究中作用的疑惑进行探讨。

 

研讨现场  摄影:郭嘉/有方

张宇星谈到,双年展“在现场研究现场”的传统,是其他类型的展览不可替代的。在这种方式下,对地方历史与文化的挖掘可以避免概念性、片面化的描述,使人更加深刻地了解问题真实的面貌。

 

关于这种“历史的代入感”,张宇星将眼光放远,提到我们已经处在这段历史之中。我们现在的深度挖掘、全面呈现、稳定留存,就是在创造未来。未来不仅仅意味着高科技,人类对历史的观念是未来的基础。我们现在对于文化的反思,能够激发真正的创新能力。

 

孟宪潞表示,对于展览既希望能够有学术上的深度,又期待其在展时乃至展后有持续性的作用。“传说”形式的传承是相当局限的,而双年展正是一种专业的、系统化的梳理,能够准确、全面、深入地发掘当地的历史与文化。挖掘到历史建筑“澜阁”(公益酒家)的真实名称、建造年代和建筑价值,在原本以为只“卖布”的卖布街中追溯出制布的历史,这些都是龙华·观澜古墟分展场的亮眼之处。

 

研讨现场  摄影:郭嘉/有方

有观众就讲座中出现的关于“家谱”在历史文化研究中的取信力表达了自己的疑问。嘉宾认为,“家谱”是一个重要的研究依据,但是它在某种程度上属于忠于家族利益的民间“传说”。每每发生版本更迭,或者社会意识形态发生变化时,都可能出现与史实的误差。在进行学术研究时,需要选取更客观、严肃的资料。而对于家谱,或许记载、行文的形式,更有研究的价值。

 

 


本文编排版权归有方所有。部分资料由嘉宾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关键词:
深度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