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王幼芬专访:把公共建筑的公共性做出来|筑境20周年访谈

王幼芬专访:把公共建筑的公共性做出来|筑境20周年访谈
编辑、采访:袁蓓祺、原源 | 审校:原源 | 2023.06.26 19:38

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程泰宁成立筑境设计时的原始班底成员,筑境总建筑师、浙江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王幼芬,是筑境“文化·会展·教育”设计版块的核心人物。在一线深耕公共建筑设计数十年,她积极塑造着与市民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公共场所。

 

坚定而温柔,是有方在与王幼芬的一个半小时采访后,得到的最深印象。“坚定”在于,对每一个项目的论述,她始终基于职业、务实的“如何解决问题”的视角,着眼于建筑与环境的联结,且“思考原则一直没有改变”。“温柔”在于,她在设计中寄托着对公共生活的体察,与创造美好空间并行的是对建筑师身份的自省——“建筑师不能做得太多太满,有再多的愿想,也应留出他人的自由

 

有方“筑境20周年系列报道”最新一期,以10个问题,走近筑境总建筑师王幼芬和她的代表作。

 

受访:筑境总建筑师、浙江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王幼芬

 

 

有方  你在筑境创立的2003年便已加入公司,最初是在什么契机下与程院士结识、进而决定加入的?目前带领的团队规模如何,与程院士及团队的合作模式是怎样的?

 

王幼芬  我1986年入职杭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当时程泰宁院士是院长,而我是在建筑四所。90年代初,程院士想从院长职位上下来、专心做设计,于是从我们四所挑了包括我在内的3个人,在杭州院内部成立了一个建筑研究所。3个人加程院士,便是建研所成立之初的全部班底。此后这个队伍慢慢壮大,2003年程院士有机会成立个人事务所,就从建研所里带了七八个人出来,成立了筑境的前身:中联·程泰宁建筑设计研究院。

 

细数起来,2003年至今也有20年了,但我总觉得跟着程院士出来创业,仿佛还是昨天的事(笑)。

 

这个过程中,我在团队中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上世纪90年代到了建研所之后,以及在2003年之后筑境初创的那段时间,我多以辅助程院士做设计为主;等到公司慢慢壮大、人员和事务都越来越多,我也转变成了带领团队推进设计的主创,不过偶尔在需要的时候,也会和程院士团队继续合作。目前我带的团队是20人左右,同一时期手上会推进着2至3个处于不同阶段的项目。

 

 

有方  在数十年“文化·会展·教育”建筑的实践过程中,你对此类项目设计策略的理解,是否有变化?

 

王幼芬  实际上并不存在“通用”的设计策略,但对每一个项目,都要思考两个方面:其一是环境对建筑有什么影响,要去深入了解场地,分析建筑周围有哪些制约因素、现状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其二是建筑对环境会有什么影响,要思考建筑能为环境带来什么贡献,我们的“愿想”为何、想通过建筑带给人们什么样的场所。

 

于我而言,这个双向的思考原则一直没有变过,只是不同项目的“问题”“愿想”和“策略”不同,因此导向了不同的设计成果。比如,在自然山水环境、密集的城市建成区、尚待开发的新城做设计,面对的问题和采取的解决方式都会不一样;但同样要做的是去研究场所特质、去跟环境对话,也肯定希望建筑能对此地日常生发意义。如此,建筑才能扎根在它的场地环境中。

 

苏州吴文化博物馆实景 ©筑境设计

 

 

有方  吴文化博物馆无疑是近年落成的文化建筑中备受关注的一个,可否展开聊聊它的设计是如何提取、转译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并在空间中进行表达?

 

王幼芬  吴文化博物馆坐落于苏州的吴中区,北边是澹台湖风景区,舒朗优美,而南边是一些商业区和住宅。我们觉得在这样的场所,建筑应该有它的归属。这种归属不是以某些符号的形式存在,而更多地在于建筑与环境、与人们活动的联结

 

为了对话澹台湖公园环境,我们特将封闭的展厅空间设置于背向景区一侧,而留出面向景区一侧,设置主入口与公共交往空间。这既保证了展览空间的环境品质,也提升了博物馆的公共性、开放性,加强了与景区的关联,创造了宜人的场所条件。

 

同时,博物馆也应有其地方特质。我们依照吴地传统巷弄间的合院单元尺度,结合展览空间需要确定博物馆的基本单元并将这些单元结合中庭、窄院及公共交往空间进行组织,在起承转合、虚实相间、收放变化中,营造情境丰富的场所,给人们带来如在苏州园林中,步移景异的体验。

 

苏州吴文化博物馆模型及室内实景 ©筑境设计

 

有方  杭州金沙湖大剧院的曲面外壳令人印象深刻,选择这一形态和肌理的缘由是?深化过程中,是如何确定其具体构成的?

 

王幼芬  这个项目最初包括由两个地块组成的一组建筑,除了金沙湖大剧院,还有一个科文中心。当时我们的方案是赋予二者虚实相扣的形态——科文中心是由实体围合出一个形态自由的公共开放空间,朝向大剧院,作为露天的城市活动舞台;金沙湖大剧院则是以灵动的实体本身,容纳内部的专业舞台。两个舞台一外一内,建筑一虚一实,互相对话。但后来科文中心因为用地原因项目取消,仅有金沙湖大剧院建设完成。

 

对于大剧院来说,采用自由轻盈的形态更适合与金沙湖对话,同时也能形成室内外融合流动的公共空间。我们凭借通透的底层以及围绕、穿插于建筑二层的环廊和滨水平台,建立大剧院与金沙湖及城市活动的关联,同时,我们以结构壳体构成整个建筑的空间界面,使得大剧院内外公共空间自由而连续,激发人们的交往活动。而对于壳体织网般的肌理,我们在空间关系和尺度上进行了反复推敲,使它们轻盈空灵,既应合滨湖环境,也给建筑内部的功能空间和公共空间带来了宜人的自然光照。

 

杭州金沙湖大剧院实景 摄影:文沛
杭州金沙湖大剧院内部空间 摄影:文沛

 

有方  杭州武林美术馆的设计,不仅根据竞赛要求设置了“艺术空间”和“产业空间”,还包含了“社区服务”功能。该项目是如何通过设计,促进建筑与环境、市民的互动的?

 

王幼芬  这个建筑实际上是以美术馆的“艺术空间”为主体功能的综合体。设计中,我们没有局限于任务书的要求,而是依照不同功能场所在城市日常中的活动、交互频度来组织建筑的空间关系架构,以此使各部分各得其所,并激发场所活力。

 

美术馆的“艺术空间”,虽是建筑中最吸引人的场所,但因展览频次、开放时间、布展以及受众等因素的限制,其使用频率以及与城市日常的交互程度相对较低,而“文化商业空间”“社区服务和商业”关联着日常服务,使用更为频繁,与城市互动性较强,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们把占1/3地上建筑面积的“艺术空间”放置到建筑中较高的位置,这样一来,既能方便专门来看展的人远离喧嚣,又能让出底部大量的空间给使用率更高的社区服务和文化产业空间。下方的这些功能运用了灵活的布局,以适应未来调整业态的可能性。

 

建筑的具体形态,则是由建筑自身的功能及与城市、场地环境的功能生成的。建筑高度根据任务书要求大致为50米,但由于用地又非常狭长,如果我们依照这个高度和形状去做建筑,它就会像一堵大墙,横亘在区域内。而我们并不希望这里成为一个阻塞,因此把上下两个部分完全脱开,在中间创造出一个通透空灵的空中花园,供人们休憩、发呆、相遇、交往。此外,为与周边尺度更好地呼应,我们在南北两侧靠近幼儿园和街道处,将下部体量的尺度降了下来,还设置了街角花园和活动场所,让建筑友好地融入街区。

 

杭州武林美术馆模型 ©筑境设计
杭州武林美术馆夜景 摄影:文沛

 

有方  这个解题过程听起来非常顺畅,一般而言,你是在分析场地的过程中一步步找到思路,还是会有些灵光一闪的瞬间?

 

王幼芬  有分析,也有直感。首先肯定要对场地环境有足够的了解,比如它的左邻右舍,有哪些优势,存在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的观察和思考会引导你找到方向和意愿,当你想透了,解决方案也会浮现出来

 

例如在武林美术馆项目中,动手画方案前我想了很久,直到某一天脑海中浮现出一个解决方案的雏形,作了一个描述——美术馆的“艺术空间”悬于上部,由几组垂直核心支撑悬挑,下部是有活力的文创产业、商业、社区服务空间。二者上下脱开,中间形成交往空间,其他的根据场地去组织——我的助手就据此建了模,之后的深入推进都是在这样一个基本关系下进行的。当然,并不是每个项目都会有这样的直感,有时你需要花较多时间去观察思考,在草图中感觉、想象、捕捉某种模糊、潜在的东西;但是当它出现的时候,你心里会知道“就是它了”,再也不会回头。

 

杭州武林美术馆内部空间 摄影:文沛

 

有方  河北邢台大剧院(国际竞赛方案)在常规演出空间外,还突出了对“文化客厅”属性的强调。可否借此谈谈,您认为公共建筑应当在城市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王幼芬  邢台大剧院坐落在一个新城的中轴线一侧,另一侧是科技馆,中轴线正对着市民中心。在这样轴线中正的场地做建筑,我一开始觉得很受限,不太情愿,担心建筑会太“端着”,远离了城市公共生活的自由状态。而后来正是基于对场地环境的观察和对一些问题的思考,让这样的“受限”发生了另一种可能。

 

场地附近有不少商务办公楼和住宅,不远处的园博园也能吸引大量人流,这样的区位让它还是有可能成为一个贴近日常生活的场所,吸引人们进入、使用。于是,我们一方面让大剧院总的尺度体量与对面的科技馆均衡,一方面又将演出空间尽可能紧凑地排布,为城市让出更多空间。我们希望大剧院不再是单一的演出场所,它应是公共的、混合的、多功能的,能满足日常间人们丰富的需求,吸引人们开展多样的活动,是公共、开放、空灵,可随意穿行、活动的。由此,方案将所有公共功能都环绕中央的开放空间——“文化客厅”来组织,让不同年龄段的人都能在此各有所得。

 

公共建筑的公共性就在于此。不是说将一些给大众使用的功能塞进一个独立于外部世界的建筑,就能叫公共建筑;公建真正的使命是促进关联——人与人的关联、人与城市的关联、人与自然的关联。作为建筑师,我们要把公共建筑真正的公共性给做出来。

 

但是,建筑师也不能做得太多太满,我们需要留白以面对各种随机的可能性以及未来生发的变化,也要让人们有空间去营造他们自己喜欢的场所。建筑师有再多的愿想,也应留出他人的自由。

 

邢台大剧院剖面图 ©筑境设计

邢台大剧院效果图 ©筑境设计

 

有方  在有方2020年组织的深圳自然博物馆设计招标中,您带领团队完成的提案进入了最终的定标环节。当时你认为项目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建筑设计展开时,项目尚未有明确的展陈内容及运营计划,这会否影响你的设计策略?

 

王幼芬  展示内容无疑是很重要的,但这个项目最需要解决的,还是场所问题。它毗邻坪山河、面对着燕子岭,属于城市与自然风景交界的地带,建筑面积却有10万平方米之规模。我们不忍城市和自然被这个建筑割裂成两个完全独立的世界,那么如何尽可能地降低它的存在对环境的影响,就是最核心的问题。其次就是,建筑如何对这一环境做出贡献、如何去回应深圳的气候特点?深圳常年都是日照充足甚至猛烈的,人们户外活动时也会下意识地寻找遮阴。

 

结合这两点,为了不阻断城市与自然的连接,同时为大众创造一个宜人的公共活动场所,我们通过地景的坡地,将自然博物馆一部分置于其下、一部分悬在上面,使燕子岭和坪山河的景观通过中部开放空间延绵到场地内部,再蔓延至城市。我希望营造的感觉是,它就像风景区边上的一片榕树林,阳光透过上方茂密的树冠细碎地洒下,林间清风拂过,人们在此纳凉、交往、活动,享受自然美景,享受生活。

 

至于如何在未明确展陈内容的时候去做设计,最重要的是为未来留足余地。我们经过对其他博物馆的调研,将建筑中部分展陈空间的高度确定为12米。这是一个既可以适应大型装置通高空间需要、又能通过添加夹层来适应中小型展览内容的尺度,灵活性很强,能为运营方留下足够的操作实施空间。而且,我们也在高区预留了让展品快速便捷地到达的设施,为布展的灵活性提供支持。此外,空间的组织很重视对展览节奏的把控,避免设置过于漫长、如迷宫一般的展览流线,而是使人们在经历或长或短的参观后能间歇性地回到公共空间中,让情绪有所舒缓,获得更好的观展体验。

 

深圳自然博物馆效果图 ©筑境设计+欧博设计

 

 

有方  中国近年经历了公建建设的热潮,各类竞赛也非常丰富。您和筑境团队一般会选择参与哪些竞赛,在客观的“能级”等情况外,还有哪些项目特点会引发你的关注?

 

王幼芬  其实我是不那么挑剔项目的“能级”,因为我觉得无论“能级”是高是低,场地都会有需要去发现和解决的问题;无论总体规模是大是小,建筑最终也要落到能被人体验和感知的尺度。而且我觉得,一个原本看似很没有意思的项目,你能把它做得很好玩、很有意义,这也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但我也确实有自己的偏好:如果项目的场地不是一张白纸,而跟城市与自然都有关联,我会更喜欢

 

 

有方  深耕公共建筑设计至今,你认为此领域的设计策略,是否有一些值得关注的变化趋势?

 

王幼芬  策略总是跟着问题走的。近二十年,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同时,出现了较多的城市问题。公共建筑也经历了类似阶段,有些建筑或城市空间,为塑造宏大光鲜的“城市形象”或体现权力意志,出现了大而失当、脱离城市肌体的问题。

 

如今,在经济增速慢下来、公建建设放缓的可能性之下,我们或许更需要回过头进行一番反思,比起关注有限的“增量”,我们需要更多地思考如何去转化“存量”,通过与环境、社会生活、人的体验更为契合的方式,去关注城市问题,去改造、修正现有那些存在问题的城市空间或建筑,进行新一轮的城市更新或场所改造。

 

专访现场

 


 

本文为筑境设计推广文章,文字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由筑境设计授权发布,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关键词:
人物
公共建筑
公共性
文化·会展·教育建筑
有方专访
筑境20周年系列报道
筑境设计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