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15座留名现代建筑史的建筑师自宅

15座留名现代建筑史的建筑师自宅
编辑:李菁琳;校对:原源 | 2019.03.12 14:39

自宅就像一面镜子,能够照见建筑师的灵魂。

 

自宅,顾名思义,就是自己的家。无论建筑师在设计公共项目时需要接受多少来自任务书的限制与挑战,在设计自宅时,他们总能放下所有负担,回到建筑学的开始,完成最本质的作品——自己的家。

 

现代建筑史上有一批赫赫有名的自宅,有的历经几次重建后,变成建筑师的私人王国;有的体现了建筑师对住宅设计的研究与思考,成为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住宅典范;有的成为建筑师的转型之作,有的甚至象征了一个国家现代主义的开端。

 

自宅与建筑师的实验、爱好、信仰紧密相关,每一座优秀的自宅都是一部建筑师的自传。

 

辛德勒、伊姆斯、阿尔托、巴拉甘、尼迈耶......以下15座著名的建筑师自宅,不知道哪一部“自传”,最能打动你?

 

 

 

塔里埃森1平面图

“塔里埃森”是人称现代主义四大师之一的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在故乡威斯康星州森林谷地中建立的私人建筑王国,集住宅、工作室、学徒工作坊等功能于一身。这里不仅是赖特独立自主的建筑事业的真正起点,也是他中后期建筑语言的实验基地。

 

整个庄园内除了赖特自己的家庭住所之外,还有4个设计作品:分别于1887年和1901年设计的山坡学校,1896年设计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风车,1907年为他姐姐一家设计的Tan-Deri,以及中路谷仓。

 

住所和学校建筑因为赖特和塔里埃森学徒们的使用要求而经历了数次改造,也经历了反复的损毁和重建、扩建,可划分为三个主要的建造阶段——

 

塔里埃森I,1911-14

塔里埃森II,1915-25

塔里埃森III,1925-59

 

塔里埃森鸟瞰

与塔里埃森的学徒们一起,赖特持续地对这里进行大大小小的改造,直至1959年去世。因此,塔里埃森还常被形容为赖特用石头与木材撰写的自传。赖特去世后,东塔里埃森由赖特基金会接手管理,学徒们仍继续使用山坡学校,庄园也作为博物馆对公众开放。

 

谷川正己评论塔里埃森是赖特最具代表性的“遗作”,因为即使创造者们都已不在,这组建筑至今仍被使用、改造或修复,这恰恰是赖特留下的“有机的存在”。

 

塔里埃森室内

 

 

自宅平面图

维也纳出生的美国建筑师鲁道夫·辛德勒受教于阿道夫·路斯,曾为赖特工作4年。离开赖特工作室之后,为了生活和开展自己的业务,辛德勒夫妇买下了一块位于洛杉矶北边的土地,开始建设自宅,其设想是一个与他们的好友蔡斯夫妇共同生活的“村落”。

 

由两个L字形空间加上室内停车场构成的风车状平面,在保留私密性的同时,也借由共享厨房和客厅连成一体,同时给予两个家庭各自独享的花园空间和半下沉常春藤床苗圃。

 

自宅外观

除了两套浴室和蔡斯夫妇的育婴室外,住宅里没有传统的起居室、餐厅和卧室,整栋住宅只有4间供两对夫妇使用的工作室。在住宅南北两侧的屋顶上,辛德勒设计了红木檐篷,可以挂起遮风避雨的帆布,这个简单的构造取代了以房间的形式定义出来的卧室。在这件作品中可以清楚看到建筑师对于个人生活方式的想法,它完全打破了传统住宅的格局,是一个兼具工作、社交和居住功能的综合体。

 

在施工中辛德勒使用立墙平浇法完成了作为主要结构的混凝土外墙,立面其他部分的材料以木材为主,屋外廊道上方的雨披将建筑立面按不同机能切分为两部分,上半部为高窗,下半部则由可横向移动的门窗所构成。这些门窗更像是活动的墙体,它们的存在让这个住宅和自然有着更为积极的连接,这一类空间的处理手法都可以清楚地在其后许多加州建筑中看到。

 

共享客厅

可横向移动门窗让住宅与自然有着更为积极的连接

 

 

自宅平面图

芬兰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被称为“让现代主义软着陆”的建筑师,他的自宅位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是一座低调温暖的房子,就像阿尔托设计生涯的缩影

 

这座建筑最初的计划是作为私人住宅兼工作室,但在新建的事务所完工后,这里只作为自宅使用。建筑为钢柱支撑混凝土框架,外墙是白色粉刷砖墙。房子起居室区域的墙是木质的,屋顶只有很小的坡度,上层标高的露台成为居住区和工作区之间的屋顶花园。

 

自宅沿街面外观 摄影:李菁琳/有方

在自宅之前,阿尔托也设计过一些带有包豪斯风格的理性主义住宅,如平屋顶、金属窗框、平整抽象而没有时间性的白色墙面等等。在自宅的设计中,阿尔托采用了砖、木材、石材、铜等自然材料,丰富建筑质感的同时,也通过使用、风化、侵蚀等留下的痕迹加强了对时间的表达。正是从这座自宅开始,阿尔托慢慢脱离正统的理性主义,逐渐形成一套多层级多感官的个性化表达。

 

自宅内工作区 摄影:李菁琳/有方
阿尔托工作台 摄影:李菁琳/有方
自宅内起居室 摄影:页景
自宅花园面外观 摄影:页景

 

 

自宅平面图

倘若不理解巴拉甘的信仰和爱好,就无法真正走进这座自宅。这座住宅随着时间推移所历经的变化如同是一间实验室,就像屋主本人多年后在普利兹克建筑奖答辞中所说的那样,“这座住宅完全是自传式的”

 

这座“自传式”的建筑中,贯穿着巴拉甘一生钟爱的数个主题:对宗教的虔诚,光,身体还有马。

 

巴拉甘在自宅屋顶花园

进入住宅后先通过一个狭长的小门廊,尽端是一扇粉红色的小门,穿越小门便进入过厅。过厅四通八达,可分别进入餐厅、起居室及卫生间,也可经楼梯通向夹层和二层。起居室的正方形落地大窗朝向西侧,窗外是巴拉甘精心设计的后花园。落地大窗四边无框,中间的钢十字将玻璃分成4块,象征着十字架。

 

巴拉甘住宅的二层布置有两套卧室,分别在不同的标高,楼梯东侧的卧室是客房,西侧的是巴拉甘的卧室套房,从客房进入的话需要再上半跑楼梯。卧室与屋顶天台直接相连,高低错落、色彩变化的天台是冥想的最好场所,巴拉甘也时常在那里祷告。

 

2004年巴拉甘的自宅与工作室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今由巴拉甘基金会负责运营。

 

自宅内起居室
自宅内餐厅
自宅内楼梯

 

 

自宅平面图

著名的案例住宅8号,坐落在加州洛杉矶西区的太平洋帕利塞德居住区内,是建筑师伊姆斯夫妇为家庭而建造的自宅。多种材料彩色墙板与玻璃的组合,让这个建筑立面带有一丝荷兰风格派运动(De Stijl)的个性。但不同于风格派的住宅作品,毫无掩饰的钢结构让这个作品有着更为入世的时代意义。滑动窗墙和不同透明度玻璃的使用,赋予了它更多功能性和开放性。

 

他们的儿女对于自宅最深刻的回忆是屋内外流通的空间,西侧挡土墙上部的空间就像是住宅的另外一个地面,二层卧室的窗户可以成为儿童嬉戏时的出入口。

 

伊姆斯自宅模型 ©MoMA
伊姆斯自宅外观
从室外看室内

查尔斯·伊姆斯认为这座房子是“无自我意识的”(unselfconscious),它就是一种“应该的方式”(way-it-should-be-ness)的呈现。伊姆斯夫妇多样的生活带给了它非常特别的风貌,简洁的体量中容纳着夫妇俩生活中的一切。家具的布置方式和精巧的置入式家具的设计,让这个作品就像是一个生活的万花筒。

 

案例研究住宅的发起人约翰·恩顿佐曾如此评论伊姆斯自宅:“它代表的是一种想法,而不是固定的建筑模式。”伊姆斯夫妇设计了这栋专门用于满足他们生活需求的房子,这种设计方式却影响了后辈许多建筑师。

 

自宅室内

 

 

自宅二层平面图

被称为“日本现代建筑之父”的丹下健三,在赢得广岛和平会馆与纪念公园竞赛后不久,于1951年开始在东京设计建造自宅。那时候日本的年轻建筑师们受到勒·柯布西耶的巨大影响,包括丹下本人,在其他公共类建筑项目中经常使用混凝土作为主要材料。但在自宅里,丹下更倾向使用传统的日本建材如木材和纸,加上受到桂离宫的影响,整座住宅建成后展现的“日本之美”,颇有几分桂离宫神韵。

 

自宅外观

现代住宅空间设计的灵活可变,在丹下自宅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建筑底层架空,以隔绝夏天的湿气,提供隐私,底层开放空间的布置通过一系列柱子与隔墙来实现;二层的房间都有可移动墙、推拉门,可以根据空间的需要随时扩大或缩小每个房间的大小。因此,最大的房间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分为三个较小的房间。生活空间由传统榻榻米模块组成,丹下稍微加大了榻榻米模块的尺寸,以适应现代生活需求。

 

遗憾的是,这座住宅现在已经被拆掉。2018年,东京森美术馆举办的“日本建筑展”用按比例缩小的模型还原了丹下自宅。

 

底层空间

二层空间

 

 

 

自宅平面图

自宅是意大利裔巴西籍传奇女建筑师丽娜·博·巴蒂(Lina Bo Bardi)设计的第一栋建筑,可以看到许多个人化的表达

 

建筑由三个长方体组成,面对车行道的住宅公共部分被放置于前排,纤细的金属柱子将建筑体块架空在斜坡之上,下面是车库和一个螺旋金属楼梯,可以引导人进入二层的起居室。起居室由玻璃和金属窗框围合,可以毫无阻挡地看到基地周边的景色。紧靠公共空间的第二个长方体布置了住宅私密空间,第三个长方体则布置了厨房等服务设施,两者之间有一个开放的大平台,将服务空间与私密空间隔开。

 

自宅外观 摄影:夏至

丽娜最初的方案严格遵循方格网布局,后根据功能和环境不断调整,形成了理性网格和自由空间混合的设计方案。从这种转变中,可以看到丽娜的设计受到很多不同建筑思想的影响:柯布、密斯、当地殖民建筑等等。

 

自宅目前是丽娜研究中心的所在地,收藏着所有与丽娜相关的大量文献和资料。

 

自宅室内

 

 

 

自宅平面图

巴西现代主义建筑师奥斯卡·尼迈耶为自己设计的私人住宅Casa das Canoas,完全可以称为是巴西现代建筑的标杆。获得这种声誉是由于建筑师基于自由和有机形式,实现了将建筑与现有景观精妙地集成。

 

自宅有着尼迈耶一贯的曲线设计,却少了一份张扬,多了一分可爱。

 

自宅俯瞰

建筑由两层楼组成,围绕着一块巨大的花岗岩,顶部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蜿蜒的白色混凝土平板,由薄金属管柱支撑。除了支撑房子的内部结构,这块岩石和顶板还整合了室内外空间。这种空间连续性主要体现在上层(入口层),也是住宅内部房间划分的结果。私人区域位于半埋于地下的楼层,社交和生活区则位于上层,尼迈耶赋予了它们更大的可塑性与透明度。

 

室外空间

尼迈耶夫妇在上层起居空间里
尼迈耶坐在通往下层卧室的楼梯处
建筑与群山

 

 

 

小屋平面图

20世纪40年代,法国从战争的破坏中逐渐恢复元气,大批生活在大都市巴黎的艺术家来到海滨城市尼斯避暑并修建度假屋,现代主义的大明星勒·柯布西耶也不例外。

 

柯布于1948-1950年设计的两个方案“洛克和罗伯”(Roq et Rob)是针对他常年前往度假的马丁岬所进行的建筑实验,方案最终没有得以实施,然而海滨小屋作为“罗伯”的临建屋被幸运地保留了下来。

 

小屋外观

海滨小屋外观极不起眼,但却是柯布对于最小居住空间的生活试验。平面边长3.66米,面积约16平方米,高2.26米,包括一个起居室、一个工作室和一个娱乐室。所有功能并入一个建筑里。施工图花了6个月的时间,每一个部件都设计到最精确的细节,包括家具和照明设备。它在建筑学上并不只是物理上的极限空间,在进入施工阶段涉及人体工学、尺寸、技术细节、建筑材料以及造型的考量。

 

当年夏季搬入新居,到1954年家中空间全部用完,柯布只好在离房子12米远的角落加建了一个工作室。1952年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将在这个房子度过余生。

 

极限室内
加建的工作室

 

 

自宅平面图

这个建筑是普奖得主、巴西建筑师保罗·门德斯·达·洛查为自己和姐姐所设计的住宅,因为两个住宅形体接近,所以也被称作“孪生住宅”。

 

与圣保罗典型的中产阶级住宅不同,洛查没有用高墙围合建筑,而是采用底层架空的方式将住宅的地面层开放,家庭私密空间放在二层。洛查在这个建筑中创造出一种对社区和城市友好界面,同时又兼顾了家庭生活的私密性。

 

自宅外观

建筑二层平面被分为3个部分:向外部敞开的社交部分,家庭生活所在的私密部分,以及连接卧室的阳台。在私密部分,洗手间和壁橱等不规则的空间呈线性排列于建筑的核心,这样以便于在卧室和客厅安置寄宿客人。

 

建筑短向的两个立面分别朝向街道和后院完全开放,上部屋顶悬挑出的密肋梁起到遮阳的作用,外围植物也可以遮挡住大部分外部视线,以确保室内隐私;长向立面是两个实山墙面和沿屋顶外缘下垂的混凝土护板。整个屋顶像一个悬空的混凝土外壳覆盖在二层建筑体量之上,显示出典型的圣保罗学派特征。

 

在巴西现代主义建筑中,对于混凝土的使用极为常见。但洛查设计的特别之处在于:某些角度呈现出强烈的体积感,另外一些角度却呈现出轻盈通透的形态。

 

二层用餐空间
二层室内

二层居住空间 图源:Leonardo Finotti
住宅细节 图源:Leonardo Finotti

 

 

 

自宅平面图(左:入口层;右:花园层)

1963年的一场大火烧毁了理查德·诺伊特拉于1932年设计完成的VDL研究住宅,两年后在儿子迪昂的协助下,诺伊特拉重建了这栋美西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品

 

不同于当时其他位于郊区的住宅,VDL研究住宅所呈现出的是一个应对复杂的功能需求而成、近似城市住宅般紧密的高密度规划。

 

自宅外观

诺伊特拉在自宅阳台上

研究住宅二号保留了之前的H形平面布局与预制混凝土柱结构,新设计则采用了钢制楼梯间,让光线能更加畅通无阻地进入到建筑内部,同时室内空间与外部花园的交流也更加紧密。诺伊特拉在自己的卧室外还加设了可以俯瞰花园的阳台。

 

水是诺伊特拉的生态现实主义(biorealism)中的珍贵元素,重建时面对日渐远离的银湖(Silver Lake),他不得不思考如何将水体带入新建筑中。因此,他将不同的水体分置于3个不同楼层上:地面层火灾遗留下的入口步道就像是浮出水面的石道,将人引入室内,南院里也加设了戏水的泳池;二层起居室外的水池为半户外的露台带来另一种趣味;阁楼则被周围屋面上5厘米深的水面所围绕,创造出极具戏剧性的效果,这一片位于高处的薄薄的水面,似乎又将曾经可以望见的银湖湖面,重新带回到了住宅。

 

自宅室内

 

 

自宅平面图

普奖得主、丹麦建筑师约翰·伍重最负盛名的自宅Can Lis,实际上位于与北欧气候相去甚远的西班牙海岛之上。

 

自宅的基地位于道路和悬崖之间。道路一侧是厚实且没有开窗的围墙,阻挡行人向宅内窥看的视线;悬崖一侧是窗洞和灰空间,以拥抱大海的美景。

 

建筑由四个体块组成,分别对应着厨房、客厅、主卧室和次卧室。这四块区域若即若离地联系着,每一块有着与自身功能相适应的大小、比例和空间分布,每个体块之中都包含了一块或大或小的庭院。

 

夜晚的Can Lis
Can Lis主入口

建筑师将窗洞压低,将洞口进深增大,以严格控制马略卡岛热辣的直射光线,使得在不用窗帘或者任何遮阳的条件下,保证室内有足够的阴翳。幽暗的房间为人提供了一种更为强烈地去感知外在世界的途径。室内的建筑环境会隐退,而大海会充满张力地在眼前显露出来,建筑最终成为了一个塑造胜景的界面。

 

建筑师特意采用了岛上的材料作为自宅建造材料。墙体的砂岩来自不远处采石场,辅以混凝土的框架结构;屋顶由当地黏土烧制成,天花板形式选用传统加泰罗尼亚式。在庭院、墙壁等细节处,伍重采用了黑白相间的瓷砖来拼贴,用这种带着异域风情的处理,调节砂岩砌筑建筑整体的厚重感。建筑师对于材料的处理,让建筑带着马略卡岛当地专属的工艺和记忆,以一种土生土长的状态,传达着专属于地中海文脉的地域精神。

 

Can Lis入口的椅子
起居空间
面海的花园
卧室
浴室
厨房

 

 

 

 

自宅平面图

自己作为业主,建筑师的自宅往往就像是一面镜子,总是能够在各个层面上直接反映设计者的理念,建筑师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的自宅就是其中的典型。

 

1977年,盖里买下距离事务所不远的一栋建于1920年代的荷兰殖民风格小屋,在漫长的岁月里历经多次增改建,这座小屋最终变成一本记录着盖里生活的日记。

 

盖里与孩子在自宅前

在改建中,盖里采用了在形式上与旧建筑完全对立的策略。在垂直向度上,木构架的玻璃体以一定的角度插入了餐厅之中,这样的处理模糊了室内外空间之间的界限,一般固有认知里窗和天窗的指涉对象也发生了改变。整个改建就像是从原有的建筑形体中“爆”出的一系列立方体的自由组合,它完全颠覆了住宅原始形式的易读性。各种不常出现在住宅中的构造做法和材料也被应用在盖里自宅上,譬如外立面上的波纹钢板和铁网栅栏,使盖里自宅始终就像是一栋仍在进行施工的建筑。

 

2012年盖里自宅得到了美国建筑师协会25年奖,这个奖项通常颁给重要的美国公共建筑,然而这座私宅却出人意料地获得了评委们的肯定。在今天看来,它的创意和传达出来的信息确实给当代建筑带去很大影响。

 

自宅内厨房与餐厅
自宅室内
由铁网栅栏围合起来的外走廊

 

 

自宅平面图

斯里兰卡建筑师杰弗里·巴瓦被弗兰姆普敦称为“批判的地域主义”建筑师,杨经文则称他为“亚洲建筑师心中最初的英雄与大师”。

 

1959年,即从伦敦回国的第二年,巴瓦租下科伦坡郊区巴卡特勒路(Bagatelle)一条支巷的第三幢建筑,并改造成小型临时寓所,内设卧室、卫浴、起居室、厨房和佣人房。两年后,他设法赶走了第四幢原来的租户,为自宅增添了正式餐厅和画室。

 

1968年,巴瓦又拿下了剩下的两幢,并启动了全面整改工程:先将第二、三两幢打通,以扩大主卧室空间,建客房。后将第一栋拆除,新建四层塔楼,其底层为车库,二层是书房,三层是凉廊,并可由此上到屋顶层平台。

 

自宅外观 摄影:章勇

33街自宅是巴瓦的建筑试验田,对自宅的改造持续近40年的时间。街道原来的支弄被改造为入口长廊,旁边点缀着一系列小天井;长廊将大大小小的居住空间串联起来,轴线的尽头是后花园里的素馨树;新建四层塔楼,可俯瞰邻居绿树葱茏的花园。

 

如果说自宅主体空间中的凉廊、庭院以及丰富的传统收藏唤起了对旧世界的回忆的话,那么四层高的塔楼则无异于勒·柯布西耶雪铁龙住宅的翻版,完全采用抽象的方盒子和朴素墙面。

 

自宅室内 图源:Sebastian Posingis
自宅室内
自宅室内 图源:Sebastian Posingis

 

 

混凝土自宅平面图

瑞士建筑师彼得·卒姆托在库尔城外的哈登施坦因村里有3个家/工作室,分别是:建于1986年内的木头房子、建于2004年的混凝土房子,和建于2016年的玻璃工作室。

 

混凝土房子建于卒姆托设计生涯的盛期,曾用作工作与居住,但现在已经完全留作自宅用。建筑平面呈U字形,围绕着一个长院;面朝街道的部分几乎没有开窗,围绕长院则全部打开。整片的固定落地玻璃比木头工作室更加透明,通风扇则整合进了较粗的向内窗框的构件。

 

混凝土自宅鸟瞰
自宅入口

高起来有坡屋顶的一侧是卒姆托的自宅和工作室,另一侧是其他建筑师工作的空间,联系两者的是一个用于会议和评图的房间。混凝土的模板使用了亚麻布,远看是一个有雕塑感的混凝土建筑,近看却能发现混凝土表面的织物肌理和用于固定织物的钉枪痕迹。

 

自宅背立面
用餐空间

卒姆托在自宅内工作

 

参考资料:

《上帝在自然中显现:赖特的建筑世界》,有方

《重写的现代:美西建筑》,有方

《手泽与年轮:阿尔瓦·阿尔托的平常建筑》,有方

《大人物柯布》,有方

《向内的花园:巴拉甘的世界》,有方

《杂糅的现代性:巴西与阿根廷现当代建筑》,有方

《变化即永恒:巴瓦的启示》,有方

《建造记忆:卒姆托在自然中》,有方

 


本文文字及编排版权归有方空间所有。图片版权归摄影师或来源机构所有。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联系电话:0755-86148369;邮箱info@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卒姆托
尼迈耶
巴拉甘
巴瓦
建筑师自宅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