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祝晓峰:形制的新生——陈其宽在东海大学的建筑探索 | 有方讲座26场实录

祝晓峰:形制的新生——陈其宽在东海大学的建筑探索 | 有方讲座26场实录
有方编辑 | 2016.06.25 16:48

有方这个讲座系列名为“行走中的建筑学”,而我对陈其宽作品的了解、学习、研究,确实是因为旅行产生的。这么一位被低估了多年的建筑师,他在建筑历史研究上也是一位被忽略的人物。事实上,他的作品对于实践中的建筑师非常有意义,他也正在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我自己的作品,我将从建筑师的角度去介绍他,当然,其中也会掺杂他的生平、思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

 

jz zxf poster

 

 

合院空间、木构系统——中国建筑传统中的两种形制

讲座题目我取了这个名字——“形制的新生”,我找不到特别好的英文名字去翻译,“类型”跟“形制”是有区别的。“原型”是原初那个具象的型,“类型”是抽象出来的型,而“形制”介于两者之间,我想用这个词描述那些携带了原型文化的抽象的型。既然是“形制”,我从基本开始,陈其宽是一位有深厚传统烙印的中国文人,从他的建筑作品中可以明显看到中国建筑传统中的两个基本形制。

 

一是合院,这是一个空间形制,这张图是陈其宽手绘的,旁边的字是后来电脑加的。陈其宽是北京人,这是他自己画的小时候的家,非常标准的四合院,有前院、前厅、后院、正房、厢房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他不仅画建筑空间,还画了铺地和庭院里的植物,各种各样不同的树种,这是一个可以容纳日常生活的空间形制。

 

二是单体建筑的形制,一个中国传统的木构系统。当然,双坡顶建筑在世界各地都有,和自然界中的树下空间有关联,可以被描述为一个拥有亲切尺度的、有覆盖的,让人可以很安全地呆在里面的内部空间。而中国的双坡顶建筑有别于其它地域的特征是:屋顶形状的“反宇向阳”、以及抬梁式的屋架结构。

 

对建筑历史而言,整个20世纪是西方的建筑系统随着经济和政治的影响,在全世界扩散的这么一个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里面,很多原来当地的文化系统中存在的建构类型、空间类型都被非常粗暴地抹煞了。大家也觉得过去原生的形制无法适应现代的生活,于是就很快转移到现代的新形制,比如钢筋混凝土结构、商业中庭。我用了一个词叫“嫁接”,来描述这种变化,就好比植物的嫁接一样,被硬生生砍了一刀,再嫁接上去,这是很痛苦的过程。

 

 

陈其宽年表——从象牙塔内的意气风发,到商业社会中的避世闲情

在那个年代,特别是20世纪中叶,中国处于动荡的状态中,能够在现代建筑中表达或诠释这两个基本形制的机会很少,能有这样的眼光和水准的建筑师更少,非常幸运的是还有东海大学,给贝聿铭、张肇康、陈其宽提供了设计整个聚落的机遇,而陈其宽由于在东海的实践时间跨度最大,才有机会做出系统性的探索。陈其宽1921年出生,2007年去世,活了86岁,也是高寿。下图是他在昆明的时候拍的,他那时候是少校,参加过中国远征军去缅甸,但是他不是去打仗,他当时是建筑系毕业生,被征去做美军翻译。

 

简单看一下他的年表,红色部分是他的一些重要转折点。大概说一下,陈其宽1921年生于北京,初、高中在江南地区读书,所以他的文化来源既有北京文化,又有江南文化。他三岁起开始勤习书法,这与他后来成为一位卓越的画家有很大关系。1941年,陈其宽去了中央大学建筑系,之后因为战争关系,在重庆还没毕业、四年级的时候,就参军当翻译。二战1945年结束,他回到南京,在著名的基泰建筑事务所做设计师,为陈占祥画过表现图。1948年他赴美留学,就读于伊利诺州立大学建筑系,隔年取得了硕士学位,并在丹佛市市政厅竞赛中获得设计首奖。

 

1950年他到洛杉矶投奔姐姐,他对绘画和雕塑都很感兴趣,工作之余就在加州大学选修艺术和工业设计、室内设计课程,还申请去哈佛大学继续学建筑。这个时候他得到了天津交通大学的聘书,他接受了这个邀请,准备和姐姐一起回国。

 

历史就是这样的偶然。回国前几天,他接到了格罗皮乌斯的电报,说GSD研究生班有空缺的名额,希望录用他。在格罗皮乌斯的召唤下,陈其宽决定去哈佛深造,姐姐回国。在波士顿见到格罗皮乌斯后,才知道没有奖学金,而以陈其宽当时的经济能力来说是负担不起哈佛的学费的。也许因为陈其宽的作品集好,还获得过丹佛市政厅竞赛的首奖,格罗皮乌斯觉得他因为没有奖学金就放弃在哈佛读书太可惜了, 就邀请他先到自己在波士顿的事务所(TAC)工作,勤工俭学,一年以后保证他能够凑齐学费,可以入学。这样,陈其宽就开始在TAC事务所工作。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一年以后他没有进哈佛大学,而是被格罗皮乌斯推荐到了麻省理工学院做讲师,当时还非常年轻。在这期间,他并没有放弃画画,水墨画也达到一流水准,甚至办了画展。

 

1951年-1952年,在MIT教书的时候,陈其宽最喜欢的两件个人修为:一个是用毛笔,抽象绘画和书法;二是用钢丝、铁丝做抽象雕塑。

 

1954年,陈其宽在格罗皮乌斯事务所工作三年后,接到贝聿铭的电话,贝聿铭当时刚刚得到了东海大学设计的委托。民国时期,北京的燕京大学(北京大学前身)、清华大学等13所学校都跟美国教会的投资有关系,1949年后,整个教会机构迁回了美国,并开始筹备在台湾造一所新的大学,集合起原先13所学校迁到台湾的一批教授,所以,东海大学一开始的师资力量就非常强。

 

贝聿铭当时的事务所在纽约,他去台中考察了场地,亲自选定了校园的主轴线,回来后就开始规划设计、并准备后继单体建筑的设计。贝聿铭找到两位在美国的中国青年才俊——陈其宽、张肇康,请这两位作为他的助手,后期派他们回台湾盯工地,继续深化设计。这才有了陈其宽与东海大学的渊源。在这期间(1954-57年),他除了参与东海大学的设计,还参加了一个青年活动中心的设计竞赛,得了全美首奖。

 

1957年,张肇康被派到东海大学盯工地,随后,该换人了,贝先生把张肇康调回美国,把陈其宽派过去,陈其宽去了就留了下来,继续深化设计,自己也开始设计一些独立构思的建筑,一直到1960年,他留下来担任了东海大学建筑系创系的系主任。他与汉宝德半师半友,汉宝德作为他的助教,也参与了部分东海大学建筑的设计,后来陈其宽推荐汉宝德去哈佛大学读书。汉宝德回来以后,陈其宽就把东海大学建筑系交给了汉宝德,自己去台北开事务所。

 

在他人生的前一半,1921年到1963年,42年的时间基本是他的前半生,还是以建筑为主,绘画为辅。后半生从1964年他在台北开事务所算起,他离开了东海大学这个象牙塔。在象牙塔内,他可以发挥得很好,但是,出去以后进入了当时台湾商业高速发展的社会,他完全遭到迎头痛击,不能实施自己想做的设计。作为能够变通的中国文人,他选择离开建筑,转向绘画,他的后半生做的基本都是与美术有关的事情。在台北和世界各地都有为陈其宽办过许多展览,台湾建筑界和艺术节都曾授予他最高的荣誉。2000年,他80岁的时候曾经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办过回顾展,2007年在旧金山病逝。

 

 

文理大学建筑群——对两种形制的新诠释形成了现代的中国建筑

东海大学在台中市的西北郊,这有一个山脉,叫大度山脉,东面有一个山坡,这个选址是贝聿铭亲自选定的,他在周围看了一些地,最后选定了这个朝着东南方向的山坡来造东海大学的主轴线。

 

 

从当时东海大学的规划总图看,入口在这个位置(规划图右上角),沿这个路进来有一个草坪,草坪上有后来的路思义教堂。校园中有一条轴线(规划图左侧),叫文理大道。跟中国传统方式不一样,中国传统方式是规划上把建筑放在轴线上,一层一层进去,这儿贝聿铭规划的是一条林荫大道,这是西式的,跟弗吉尼亚大学等老的美国大学类似,实际上是景观大道,然后旁边挂着一些学院——文学院、理学院、农学院、工学院,最后是一个象征性的建筑,后来变成图书馆。但是,每个学院的布局却是严正的中国四合院方式,进去是庭院,两边是一层高的房子,后面有一个两层高的房子,这个格局一直保留下来。东海大学一期在1957年建成,由艾森豪威尔剪彩开学,开办以后继续造新的学院,也遵照了这个格局。

 

(规划图上右下侧)这个区域是女生宿舍;(规划图上侧中部)这个区域是男生宿舍,学生区是陈其宽、张肇康一起做的,文理大道也是他们一起做的。(规划图上右侧中部)这边是陈其宽后来做的一些实验性建筑,有校长公寓、卫生所、招待所、女教员宿舍,还有路思义教堂南侧的艺术中心。

 

 

这是陈其宽绘制的文理大道透视图,可以看到前面的图书馆、校长办公区,文学院、理学院,还有前面的路思义教堂。这张图应该是路思义教堂的设计已经完成的时候补画的。我个人在参观了这个校园之后,觉得它是最能展现中国文化之美的现代大学校园,没有之一,如果你们有机会去,可以去感受一下这个校园带给你的人文气息以及人与自然环境交融的感受。

 

 

文理大道现状:从一个缓坡上去,中间有很多横向小径可以走,两边排列着高大的凤凰木,林荫间掩映着若干学院,这是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场所。

 

 

行政办公室:这是文理大道入口处的办公室,混凝土框架,填充砖墙,上面是木屋架,没有用“反宇向阳”,用的直线的双坡屋顶。这是它的标准形式,开间跨度在4米左右,窗户分成四格,比例精致考究,当时技术条件下,柱子做到300粗,也是到头了。檐口有小的檩条端口。

 

标准的学院形制:这是一个标准化的格局,在缓坡上砌筑一个四方形的大平台,每个平台上都是一座学院,走进去看是一个前有通廊、后有三面建筑围合的四合院。

 

四景山水图·秋(刘松年):可以看到(东海大学各学院)基座的来源,中国传统建筑都有这样一个基座,画中的建筑在厚实的石砌基座上安置建筑和轻盈的围墙。东海大学的学院建筑遵循了这个形制。

 

学院之间的关系:从后面一个学院看前面一个学院,顺坡下去,可以看到院落建筑是如何落地的。大家也可以去看看西班牙建筑师是怎么处理建筑落地的,再看看中国的建筑师在这里是怎么处理的。

 

学院基座:从侧面看,我个人不是很喜欢这个混凝土的大框,太粗大,如果现在做,可能希望是用整片石头的墙。可能是因为工期或者其它原因,他做了一个超尺度的大框,里面用夯土,外面用鹅卵石填充起来。

 

学院基座:逆光下,当这个框不太明显的时候,房子在基座的衬托下会显得更加轻盈,可以看到光阴的变化和节奏。

学院入口:这个入口是非常开放的,但又很强调仪式感,虽然可以自由出入,但是一进这个门,就知道进了这个学院,进玄关更要上一步台阶,虽然没有门槛,但是你的脚需要向上迈一步。这个动作表示进到了一个不同的场所。

 

学院内部连廊:这是学院里面的走廊,基本这样一圈。很细的木材做的架构,上面有带装饰构件的梁,有必要说明的是,文、理、农学院在大小上一模一样,细节上则都不一样,很精心做了差异化的处理。

 

文学院连廊(左):方柱,方砖,方柱下面是钢的护夹,一个保护柱子的做法。额枋是实体的,但是开了优美的梅花洞。理学院连廊(右):如果大家注意的话,这是圆柱,下面做了混凝土的墩子,木头插在上面,可以看到钉子。不像中国古建筑直接放在石台上,这还有个插件。铺地是菱形的,45度,边上带收边。上面这个额枋是做空的,是一个工字格。

 

教室:廊子跟教室的廊子是脱开的,时间很久了,所以现在雨下在当中的宽槽中,不是很整洁。这个也许可以批评,但是建筑师的逻辑很清楚,房子和廊子是分开的结构。教室现在还在用,已经50年了,我们看到的都是以前的老设计。窗台不是很高,跟桌子差不多高,上面的窗户四格,下面两格是磨砂玻璃。这和密斯在伊利诺斯州IIT建筑系馆的做法类似,我相信陈其宽去看过。可能是在芝加哥读书时学到的,也不排除是从中国传统中提取的。这种考虑是希望,上课的时候学生不必受到外面的风景和人的打扰。

 

我作为一个建筑师到这里看到这样的设计,内心是十分感动的。我有一种感觉,如果能回到那个年代,我一定想跟他们一起工作,和他们在一起,向他们学习。

 

文理大道建筑群,是以传统的建构形制和空间形制为基本架构,吸纳了当代的结构体系(混凝土框架上面加木屋架覆盖),形成了现代化的中国建筑,其规划思想则打破了中轴线建筑的传统,遵循景观轴线的开放空间原则。

 

陈其宽刚被派回来盯文理大道建筑的时候,整个校园里的场地正在进行比较粗暴的放坡,要做大台地、大挡土墙,因为当时景观还没人做,前面都是出建筑图。幸好陈其宽去了,他可以说天生是一个很好的景观建筑师,他叫停场地施工,改成放缓坡、小坡,做矮的挡土墙。

 

台阶:这是梁井宇拍的照片,我非常喜欢,我去东海大学两次想找这个地方,没找到。你们看有多精彩,两道挡土墙,一道墙到这儿结束,小路另一面的墙从这儿开始,当中夹着一段台阶,两边排水缝,没有多余的东西,精彩极了。

 

东海大学校园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景观工程,陈其宽还负责选树。他选的两个主要树种——凤凰树和相思树在50年后已蔚然成林。可以说,陈其宽拯救了东海大学的景观,整个校园的场地后来都采用了放缓坡的方式。

 

 

男、女生宿舍——尝试流动的、立体的空间组织

男生宿舍:白墙,红砖做的镂空墙体,两层高的建筑。

 

下面这个阶段是他跟张肇康合作设计学生活动中心和男、女生宿舍。

 

 

从东海大学规划总图上,可以明显看到男、女生宿舍平面布局受到当时构成主义绘画的影响,这些建筑庭院的围合不再像文理大道那样是一个框牢的四方形,建筑开始“长出去”,造成了空间的“溢出”,这是形制变化的信号。

 

 

右边这个大家应该熟悉,是密斯的建筑草图,是三个家庭的庭院住宅,很有名的一个设计,没建成,很可惜;左边是扬州的怡庐(片石山房)。

 

可以看到它们之间的关联,还有里面空间的流动性,这一点是一个很标准的四合院所无法达到的。可能因为之前做的是学院,应该正统一些。而现在两位建筑师想把学生宿舍做得灵活一些。张肇康负责男生宿舍多一点,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严谨;陈其宽负责女生宿舍多一点,更为灵秀一些。

 

 

王大闳竞赛方案:理想之家(左):综合了对中国庭院的理解以及密斯受到东方影响的空间语言,一进一进的庭院,很方正的关系,它的变化是体现在剖面上。建国路自宅(右):是王大闳差不多时间做的自宅,布局仍然非常方正,体现了王大闳比较古拙的一面。但是,王大闳也不是没有灵活的地方,房子内部空间的转换,从玄关、厨房,绕到卧室,最后转进厕所,这些墙的组织也是十分活泼的。

 

 

在1953-54年左右,陈其宽在设计东海大学同时,参加了一个全美国范围的青年中心设计竞赛,得了首奖。在竞赛方案中,他做了一圈廊子,里面是四座高低不一的建筑和庭院,同时他把最大的报告厅和办公部分放在廊子外面(平面右下角),很有意思。进入建筑群的廊道(入口位于平面图中部下侧黑色部分),前面是一个广场,通过这个广场把三个主体建筑组织起来,廊的里外都有房子。可见,陈其宽从那个时候已经开始思考四合院空间形制的种种变换,还有层次的关系。

 

大家可以看到,每个单元的庭院在建筑开始“长出去”以后,就有机会在当中再围合出松散的大庭院,后来这些单元又靠拢了一些,进一步加强了院与院之间的模糊性。在这个意义上,建筑师突破了原来四合院的封闭性,在文理大道的这些学院当中,虽然进院的时候没有门,但是空间的界定是封闭的。而在这儿,空间开始溢出流动,引导人的活动,庭院本身也开始结合地形,有房子架在庭院上。可以说还是合院、木构这两个形制,但变化已生。

 

因为台湾很湿热,女生又更需要被保护,所以,男生宿舍从一楼就开始住了,而女生只住二楼,一楼的庭院和室内是她们的公共活动的区域,这里面他画了一些场景:绣花、浇花、下棋,等等。二楼是她们的宿舍、阳台,一层的围墙提供一种半通透的保护,这里的建筑与庭院是交叉的关系,不是对位的关系,这个墙完全是插进去的。

 

女生宿舍:陈其宽来的时候,部分栏杆已经完成施工,就是这些用混凝土做的,很粗,他到了以后开始改。

 

女生宿舍山墙:还是这个单体原型,下面的架空有半公共空间,铺地、水沟,混凝土挑梁,细木柱定义的阳台空间。

 

女生宿舍:这是背后的走廊部分,前面很细的木头柱子没有结构作用,是完全靠后面的混凝土结构挑出来的,但是这非常好地在走廊里面削解了建筑的体积。这个栏杆,是陈其宽来了以后新做的木制栏杆,比较纤细。他做了一个“T字型”的整合,上面的亮子做空,每个格子里面非常干净,和落下来的门连在一起。

 

回头看过去50年,整个大陆所有的学校宿舍立面,有哪个做的比这个更美?没有了。但是我们的老师和我们一直没有机会看到这些作品,更无法受教于他,他当时在台湾,但是他的“乡愁”并不是扎根在台湾的,他是北京人、在江南生活过。他在东海大学表达出来了,我们在大陆看不到,台湾又没有在地的土壤让它生根发芽。

 

女生宿舍:在山坡这个位置,他小心翼翼规划了这里的地形,这些建筑都是两层高,这两栋建筑正好差一层,左边建筑的一楼跟右边建筑的二楼在一个层面上。从月洞门出来,向下走,又从连接两个建筑的桥下穿过。这样的“立交”空间能够让我们这样的建筑师在那儿站一两个小时,去想它为什么可以这么好。他做白墙的时候,在下面一定有一个保护白墙的基座,当石墙基座与地形结合在一起,白墙就轻轻地飘了起来。

 

月洞门:这是月门的两侧。他很讲究安全性,比如这样一个门进去以后可以看到直跑楼梯,比较缓的直跑楼梯,梯脚旁边还有圆弧台阶,这些细节都是为了保护女生。

 

从这个时期他们做的学生社区中心和男、女生宿舍,可以看出,虽然还是以文理大道建筑群的建构形制为单体原型,但是突破了传统庭院的封闭格局,开始在庭院形制和空间形制上求变,结合空间气侯、地貌及对学生的关怀,尝试流动的、立体的空间组织,形成新的庭院空间体验。

 

 

招待所——与王大闳不谋而合的变革性思考

陈其宽没有停止在这儿,他继续往前走,在东海的十年他真的很自由,只有人控制他的造价,没有人管他的设计,校董会方面后来确实降低了造价标准,但他仍然可以专注于设计。

 

招待所(1960年):校外访问教授来的时候开会住这儿,是一个院落式的建筑。

 

陶瓷洞镂空墙:圆筒陶瓷标准件,一层一层用水泥码起来的,做的非常精致。半透明的镂空墙与建筑脱离,是一道建立私密性领域的隔断。

 

招待所平面图:很有意思,这个建筑的正中不是庭院,而是一个室内的客厅,另有前后庭院。值得注意的是,前后两道墙是礼仪性的,完全没有跟房子连起来,类似学院建筑的那道廊子。这个房子也被分成前后两半,前面是客厅,后面是吃饭的地方,住人的房子放在左右两厢,通过四个通道连起来,可以走一圈。

 

招待所这样一个格局,我觉得陈其宽开始尝试建筑与空间图底关系的转换,庭院空间是不是一定要遵守传统的形制?他用这个方法来证实。所谓合院的形制,当中的庭院是一个公共活动的场所,他理解透这件事以后,这个公共空间其实不一定是室外场所,室内也是可以的,只要这个室内空间是一个大家交流活动的场所,所以,他的假设是成立的。

王大闳先生在同一时期,1955年做的,这是一个学生求他做的自家的房子。王大闳的方案做了两进的院落,也在做尝试。后面的房子中央是一个庭院,前面是一个大房子。王大闳也在想类似的事情。

 

王大闳做的虹庐和弘英别墅,1964年和1979年,时间跨度很大,都做了九宫格,实际也是在吃透这件事情,两座住宅当中都是一个饭桌,其他的房间围着它,空间格局是类似的,当中是公共活动场所,这个传统性没有变。

 

这几个案例说明在建构和空间两个方面,两位建筑师对传统形制进行了变革性的思考。

 

 

老建筑系馆和艺术中心——用现代结构单元织就的庭院

1960年代初的时候,还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时期,那个时候的许多建筑师都在求新。二次大战前,赖特在1944年用倒伞结构(下图左上)做了约翰逊制蜡公司的办公楼。(下图右上)这是 Nervl 做的 Turin 展览大厅,讲究结构性,推崇由结构生成空间秩序。这条线路在二战后又得到了延续。伍重的悉尼歌剧院和小沙里宁的 TWA 候机楼都是从造型开始,再用结构实现它。反观上面两个战前的案例,都是从结构本体出发的。无论如何,这几位建筑师都非常强调结构和空间的关系。约翰逊制蜡公司的伞形结构原型后来被伊东丰雄用来设计台湾大学社科院图书馆,做成了一个有机形态的版本,在形制上并没有创新。最早的原型还是赖特做的。

 

处在那个时代,建筑师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陈其宽也不例外,看到国外建筑师都在尝试各种各样新的结构类型,他也跃跃欲试。

 

1962年,陈其宽指导学生做了一个互承式穹窿结构的实验,实施的时候需要大家一起把结构体推起来,当然王澍在之前的威尼斯双年展做过类似的作品。这样一个实验,里面不光有传统的互承式结构,还有富勒大空间的影响,这些陈其宽都在思考。他看来看去,最后看中了双曲面薄壳的倒伞结构作为实践的原型。

 

可以说老系馆是他做的一个结构实验,检验这个结构原型的设计和现浇施工可行性。东海大学建筑系成立的时候就这么一个房子,10跨左右的连续空间,没有隔墙。每个柱子上一把“伞”,中段是绘图教室,两端是教室、办公和评图的地方。这个平面虽然简单,但细看一下,可以看出陈其宽在做外墙的时候,没有选择把墙沿着柱轴线或伞边布置,而是选择做在它们之间的位置。这样形成的室内空间并不是两把完整的伞,而是中大边小。室外则形成了一圈回廊,以适应台湾炎热的气候。

 

老建筑系馆当时的施工状态以及之后的使用状态

 

陈其宽自己在杂志上说,他觉得这个倒过来的双曲倒伞结构让他想起了中国传统的屋顶,但是是一个反过来的“反宇向阳”。他通过这次实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柱子的四个角是沿着对角线方向走的,跟屋盖中线的反脊线不和。

东海大学艺术中心平面、剖面,1961-62年在实验了双曲面倒伞结构的工法后,陈其宽开始用这个结构原型做第二个建筑:东海大学艺术中心。建筑规模很小,却是用倒伞结构构成的一个院落建筑,建筑在校园道路的东侧,场地比路面低了一层,所以从路上看这个建筑只有一层高,借用这个高差做出了阶梯状的观众厅。下一层才是中心的庭院,周围是一圈艺术教室、音乐教室、排练厅,当中是室外中庭,观众厅舞台背后的板可以打开,这样舞台两边都可以看演出。建筑全部用倒伞式结构覆盖,而且柱子转了45度,让柱角与屋顶的反脊线对齐,这是根据老系馆的试验调整以后的结果。

 

东海大学艺术中心:这是当年接近完工时的照片,陈其宽善于运用挡墙与建筑和景观建立关联。后来道路拓宽,(下图的)挡墙就被拆掉了,原来的地形渐变关系就没有了。

 

东海大学艺术中心:这是1962年刚建成时候的照片,能看见倒伞式结构底部的混凝土双曲面。那时候没有空调,下面的这些小洞是通风孔,很小,上面有百页窗,使室内空气能够流通。

 

东海大学艺术中心:隔墙上的窗墙分割还是T字型,和女生宿舍相比,这里随屋顶做了变化,比例仍然优美动人。柱子转了45度角与墙面形成接缝,上面是百叶的格栅,门在隔栅和地面之间。下面这个台阶是漂浮式的混凝土挑板。

 

东海大学艺术中心现状:后面能看到路思义教堂,这种柔和的光线是双曲面屋顶造成的效果。做这个结构的时候,他找了南美洲两个结构师帮他,后来找到一位留法的中国结构师凤后三帮他算结构。陈其宽跟王大闳是认识的,应该也是互相仰慕,专业上,也没见他们留下什么对谈,有意思的是两位建筑师都分享同一位结构师,就是凤后三。

 

这座艺术中心现在没有在用,很可惜,一直废在那儿,因为它规模太小了。这个建筑非常讲究结构的清晰性,伞状结构与旁边的缝都是脱离的。但在空间上却是暧昧的,庭院、环廊、以及室内外的高差变化都是如此。陈其宽用同一个结构平面单元组成了大小不同的建筑聚落,形成了灵活却又极富凝聚感的庭院空间。

 

老建筑系馆与艺术中心这两个建筑又是一条道路,建筑师选择了与传统形态有关联的倒伞双曲面薄壳作为现代结构的实验,并应用经实验优化的单元体组合成庭院,所成就的新形制同时赋予结构单元和庭院空间以新的意义。

 

 

路思义教堂——用现代结构营造的宗教空间

我在深圳大学读本科的时候,就知道这个建筑,当时在系资料室的杂志里看到东海大学,有这座建筑的照片,下面的署名建筑师有贝聿铭、陈其宽两个人。

 

这个项目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1954年到1957年是做方案的阶段。路思义是一个很有文化的美国富商,给清华、北大都捐过很多钱。他儿子为了纪念他父亲,想在东海造一个教堂,找贝聿铭做方案,贝聿铭开始想用砖拱结构形成教堂的空间。可能因为学校最急着盖的是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宿舍,这个锦上添花的事就没来得及做。到1957年的时候,学校都剪彩了,教堂的设计还没定稿,在老先生儿子的催促下,教堂的设计才重新启动,在后一个阶段,陈其宽提出用混凝土结构做,后来方案本身也发生了改变。

 

路思义教堂设计图纸:从平面上看,底部是两个相对的梯形,前后四片墙之间用缝隔开,两边的斜线沿曲面变化,到顶部变成了直线,每个面的四个角点不在一个平面上,所以我们得到的是一个薄壳结构。壳里还加了混凝土的密肋,形成了密肋式的壳体结构。

 

为了说服贝聿铭采用这个方案,陈其宽专门飞回美国,贝聿铭一度认为这个结构是做不成的,请了一个德国的结构师帮他算,结论也说这个方案不行,陈其宽不放弃,找了结构师凤后三算,贝聿铭最终被说服了,同意他这么做。

 

从早年的模型可以看到概念的发展,从开始下面是两个曲线、上面一根直线,慢慢地变,后来它们分开了,分成四片。这样两侧有更近的光线可以照到前面祭台的部分,而且整个造型会更活一些。

 

结构师是凤后三,建造商是吴艮宗,没有他们两位,这个建筑做不起来。1960年代初的时候,台湾还是一个满目疮痍的时期,到处都在粗糙的建设,当时能盖这么精细的房子,真的不容易。

 

 

思义教堂施工现场:这是左右两片壳体之间的连接点(左);这是刚建成时候的混凝土肋,施工达到了非常高的精度(右)。

 

陈其宽很喜欢这个房子,全程是他盯工地。这不是那么容易的房子,壳体内侧的肋是变截面的,上面细,下面慢慢变粗了,结构计算下来,下面需要比较厚。越往上,菱形的形状也是慢慢变大。这座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是留名的。

 

陈其宽用了非常本土的陶砖,其实这是福建闽南地区的材料,台湾这边有这个文化。烧出来的陶砖是菱形的,用一个小钉子把陶砖钉在壳体上面。营造厂的吴艮宗有一天请陈其宽去看陶砖的小样,他原本担心烧得不匀,瓷砖颜色有深有浅,陈其宽看了以后反而说好,有深有浅的瓷砖交杂着放,才有质感。

 

同一时期不是没有人干同样的事,这是丹下健三——1956-64年,基本是同一时期——在东京做的圣玛利亚大教堂,这个教堂尺度比东海大学大很多,但是从结构单元上也是双曲面的壳体结构,其中并没有用密肋。陈其宽内部的密肋一加以后,就把人的尺度跟壳体的大尺度联系起来,有宗教的崇高,也亲近人;而丹下的,非常粗壮,很雄伟,但内部是混凝土厚板,十分冷酷。

 

The Cathedral of St.Mary,Pietro Belluschi & Pier Luigi Nervi(1971):这是晚几年的另外一个案例,在三藩市,用了三角形的密肋,在美感上我个人觉得还是路思义教堂更好。

 

路思义教堂是一座特殊的地标性的建筑,用的完全是现代的结构(密肋薄壳),实现了纪念性的形式和宗教空间,但是在外观材质上蕴含了传统文化和在地精神。从空间和结构的角度讲这个建筑应该跟中国文化没有直接关系,除了陶土片,不过那也不是本质上的。这个建筑从建造上讲是一系列实验的结果。你可以看到陈其宽在双曲面混凝土结构上的连续进展,他实际上做了不止三个房子,还有正伞式结构。老系馆、艺术中心,积累了这些施工经验以后,他才能把路思义教堂盖得这么好。

 

 

“女白宫”——舍弃原型和形式的羁绊

最后再讲他的女教员宿舍,1961年到62年做的,这个建筑在外面看非常普通,这是当年在盖好的时候去看的,从这个图上可以解读到几点因素:首先,这个建筑是放在台地上,是有高差的;其次,从这个布局基本可以发现,右边是一个两层的宿舍空间,另一边是一个通高的空间,一层半那么多,中间是入口。另外,建筑在进深方向上,也是有高差的,前后错了半层左右。陈其宽故意把建筑放在一个两边都有高差的台地上,用挡土墙把斜坡的台地专门凸显出来,整个建筑一共11跨,3米一跨。

 

 

我去参观这个建筑的时候,从在外面看没有觉得超级优美,真正感动我的是进入室内以后,所有的体验都被颠覆了。这座建筑是我觉得陈其宽的最高成就。从一层进去,门厅很小,(一层平面图左下侧)这儿有两个月洞,前面是一个客厅,公共客厅,后面是一个办公室,休息的地方。

 

进入门厅就有一部楼梯,上半层就到二楼的宿舍,共6间,有阳台,最后有公共的更衣室和洗手间。宿舍里不含卫生间,走道也很简单。如果下半层,右手是一楼的六间宿舍,左手是一个餐厅,和门厅完全是打通的空间,只是在标高上要低半层。餐厅右边是一个窄院,院后的一排平房里有厨房、洗衣间、管理用房等等。结构上一共10跨,如果按3米分,是11跨,但是因为门厅左边的会客厅需要一个大一点的空间,陈其宽取消了一道承重墙,让客厅拥有6米的开间,然后他又在这个大开间左边加了一跨3米的小开间,在结构的尽端帮助了6米的大开间,更营造出一个空间的层次。

 

 

从剖面上可以明显看出客厅与餐厅的高差。大小开间之间的这片墙很关键,正是它上面的月洞和梯形洞在里外两个空间之间建立了光和气韵的流动。家具是和结构整合在一起的,窗户有手摇柄,分了三段,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房子没有梁,是一个用11片山墙支撑的折板结构。为什么他可以做到,或者说他想做到?因为他想从室内往室外看的时候,能看到这片屋顶连续的抽象性,屋顶尾部下端的墙壁也专门开了窗户。折板有结构强度,但是折板的边缘容易垮下来,他就利用做排水沟的机会,做了折板尽端的小翻起。没有任何浪费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经过建筑师精心整合在一起的简洁建构,如何在让结构、空间、排水构造各取所需的同时抵达了诗意。

 

卢努甘卡庄园:巴瓦展示了如何在室内消化地形,但是他完全不排斥具像性,他非常放松。他的设计完全不用想是古典,还是现代,真正好的建筑不用分所谓的风格。

 

女教员宿舍室内:照片完全不能反映这个空间之万一,这么小的一个空间有着无穷的魅力,类似一座小园林,为了扩大空间感,左侧楼梯间被处理成通透的,格栅都看得见。

 

有时候你在想人怎样有气质,一个是人的造化,一个是父母的教诲,还有可能要生活在陈其宽这样的房子里,你就慢慢有气质了。

 

女教员宿舍室内:我去东海大学一年后,柳亦春和刘珩也在我的蛊惑下去了,这是他们拍的去年整修后的样子。整修后房子是焕然一新了,我唯一不喜欢的就是地面,还是过去的拼木地板,但被上了封闭漆,反光太强了。穿过月洞门,可以看到后面的空间,能看到很小心处理的侧窗。

 

在这个空间里,一个圆洞,虽然有江南意象,但是它不也就是一个抽象的几何形状吗?全世界都可以用。大家再回过头想想文理大道上的那些建筑,那个传统建构的形制还有吗?没了,抛弃了,但是没关系,这是他需要的抽象性,他不再需要特定的建筑语言和结构语言,一切都在为情境服务。我们也可以说,这里面空间的转换、光阴的流转、层次的变化,才是陈其宽建筑艺术的核心。

 

宿舍:从外面走廊进入这个房间,房间里就是一张床,有点像榻。墙边的柜子,立面被分成九份,上面三格,当中三格大的,下面三格。柜子是突出来悬在这儿的,上、下的窗户都可以打开透气,因为那时候没有空调。

 

宿舍走廊(左):九个格子在走廊上演变为上、下两道条形窗,给走廊提供了通风和弥散的光线。阳台(右):也是九个格子的划分,左侧是一个实心的门,桌子、上面的架子都是从墙上挑出来的,只有这个床是可以搬走的。

 

读建筑史的人,可能都会想到拉图雷特修道院,女教员宿舍也许是陈其宽对柯布的致敬。现在要做到这个设计也很不容易,一间3米宽的宿舍,你能很好地设计它吗?陈其宽这个设计对本科生、研究生都是很好的教育。宿舍外面阳台的窗户和门、室内的柜子、走廊的窗,这三个层次的立面分割模数都是贯通的。所以,虽然空间很小,你仍然能享有一种非常舒服的秩序感。

 

这个房子有一个可爱的名字叫“女白宫”,因为是白色建筑,陈其宽后期的一些实验建筑都没有用红砖,都是白墙,陈其宽应该是舍弃了任何原型和形式的羁绊,建筑师将具体的地形和抽象的结构整合在一起,营造出生动的空间秩序,建筑于是成为表达境界和精神的途径。

 

所以,他后来四处碰壁,不做建筑,可能也好。他已经做到这个份上,但是,像这样的作品,他每条路只做一个。如果这就是他一生的职业生涯,可以用一位电影导演做类比,就是斯坦利·库布里克,他一辈子大概拍了10部左右的电影,每一部都是一个不同的题材,都是不同的道路,他意思就是说我这一辈子,每个题材就只做一次。陈其宽可能没有计划这样做,不过最后的结果和库布里克有些类似。好比现在告诉某位建筑师,这辈子只能盖十个房子,只有十次机会,你打算怎么做?

 

我没有见过陈其宽,只见过东海大学几位曾经师从他的老师。台湾学者王镇华在一篇文章里把陈其宽的实践总结为“一条健康、却未展开的道路”,意思是很遗憾,非常健康的道路,但是缺乏继承和开展。从我前面小结来看,陈其宽开辟的道路何止一条!这几条道路,每一条都是康庄大道,但是我们的老师没有跟他学到,所以我们也没有学到。台湾建筑师学他,但他不是在地的,很难生根发芽。从建筑本体上讲,陈其宽作品的来源是北京、江南、和现代主义建筑,所以我认为当代的中国建筑师们可以从他的作品中受到很多启发。我自己正在这样做。

 

陈其宽在东海大学的建筑实践跨越十余年,是一个从设计到建造,历经反思提炼,又回到下一次设计建造的、循环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从代表中国传统建筑形制的合院空间和木构系统出发,逐渐迈向融合公共空间和现代结构的新秩序。藉由系统性的、多方向的探索,东海大学的早期建筑在半个世纪前已经为现代中国建筑开启了本源性的道路。而这些不同指向的道路仍然在未来等待着我们接续前行。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转载请通过邮件或电话与有方媒体中心取得授权。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建筑讲座
祝晓峰
视频
讲座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