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作为营造智慧的样本:2018中国传统村落研学营”于7月16日至20日在浙江省举行,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结合营员在研学营期间实际表现、旅行笔记及研学报告进行综合评分,最终确定48位同学入选优秀营员,他们在获准本校免推后,将获得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免试录取资格。 

 

以下为优秀营员名单(按学校拼音首字母排列)及东南大学教学总结:

 

1

傅志颖

北京建筑大学

建筑学

2

赵晨西

重庆大学

建筑学

3

张廷昊

重庆大学

建筑学

4

董紫薇

重庆大学

建筑学

5

葛臻

重庆大学

建筑学

6

眭格瑞

大连理工大学

建筑学

7

张韫铮

哈尔滨工业大学

建筑学

8

林斯媛

合肥工业大学

建筑学

9

石纯煜

合肥工业大学

建筑学

10

许娟

合肥工业大学

建筑学

11

徐静仪

湖南大学

建筑学

12

周俊

湖南大学

建筑学

13

王润娴

华南理工大学

建筑学

14

张靖

华南理工大学

建筑学

15

聂致齐

华中科技大学

建筑学

16

米宇

华中科技大学

建筑学

17

范逸尘

南京工业大学

建筑学

18

姜明池

厦门大学

建筑学

19

贝以宁

天津大学

建筑学

20

蒋嘉元

天津大学

建筑学

21

陈柳珺

武汉大学

建筑学

22

卢勇东

武汉大学

建筑学

23

包阳

武汉大学

建筑学

24

张迪新

武汉理工大学

建筑学

25

毛瀚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建筑学

26

许嘉航

西北工业大学

建筑学

27

赵黄哲

浙江大学

建筑学

28

莫怡晨

浙江理工大学

建筑学

29

詹鸣

郑州大学

建筑学

30

唐学思

中国矿业大学

建筑学

31

吕洁淳

重庆大学

城乡规划

32

权逸群

重庆大学

城乡规划

33

韩赟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城乡规划

34

彭雨晗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城乡规划

35

田琳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城乡规划

36

廖鑫

湖南大学

城乡规划

37

杨乐川

湖南大学

城乡规划

38

徐弈

华中科技大学

城乡规划

39

李子豪

南京工业大学

城乡规划

40

牛琳

青岛理工大学

城乡规划

41

王成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城乡规划

42

刘可欣

华南理工大学

风景园林

43

郑佳佳

华南理工大学

风景园林

44

曾心周

华中科技大学

风景园林

45

陈一家

南京林业大学

风景园林

46

邹可人

南京林业大学

风景园林

47

翟鹤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风景园林

48

韩晓昱

西南大学

风景园林

优秀营员如果获准本校推免,并选择东南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即可获得免试录取资格,同时请尽快登录东南大学研究生院招生网站(http://121.248.63.139/zsgl/tmsgl/)填写相关信息,并请注意在国家研究生推免平台开放后及时完成相关信息录入。 (图片来源: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访旅村野,问脉乡间

王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讲师)

 

在东南大学的建筑教育传统中,历史作为绵延的主线之一,不仅连接着过去,也触碰着当下,不仅滋养着设计灵感,也孕育着理论思辨。地方营造,这个在现今的全球化背景下似乎不言自明的重要议题,将通过具体的空间实践,进一步揭示其历久弥新的学术价值,并嵌入对现实的持续讨论之中。

 

今年,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与有方空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九城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将视野投向浙江中部,组织本次“中国传统村落研学营”,在延续往届以“走访·观察·思索·发现”为基本方法的教学模式的同时,又借助对“生产与生活支持系统”这一概念所对应的不同空间表征的捕捉、再现与追踪,试图从乡村的历史脉络中透析出中国当代建筑学科正面对的火热议题。

 

历史脉络中的当代议题

 

本次“中国传统村落研学营”,对“保护与发展”的讨论始终贯穿于整个为期5天的实地考察过程中,“系统”被视作某种历时性的空间承载体系,覆盖了形塑乡村的各种脉络:既可能是常规意义上的道路、水系、建造、植被等,也可能是相对抽象的治理体制、社会规范、文化习俗、生产方式、技术经验等结构因素的区位落点与传播路径,引导营员经由地方经验思考当代中国乡村的普遍问题,比如:各具特征的乡土生态,植根传统的身份认同,谋求转型的增长模式等等。农村、农民、农业,这些恢阔主题,被一一纳入研学营的各个教学环节,指向了以下探讨:

 

在某种程度上,“都市/乡村”的区别亦是“现代/传统”之间二元对立的再现,其本质是经由生产关系组织起来的空间分化。“传统乡村”面临着“城镇化”图景,作为一项“现代计划”,密切关系着经济发展的层次与过程,进而导向资源、财富、技术等积累模型内部的结构性转化,涉及了对“社会”与“空间”二者之间互动关系的揭示及其呈现方法的建构,也因此构成值得中国当代建筑学科关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跨学科边界的教学体系

 

此次研学营与常规的专业训练体系相比,着重尝试了多学科打通的方式,强调视野与方法的整合与融贯:一方面,体现在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三个一级学科的协同工作,以乡村中的“系统”为纽带,对“建成环境”的具体涵义作出重新的认识与思考;另一方面,在调研中广泛借用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等交叉学科的工具,试图揭示乡村作为特定空间类型,在形成与变迁过程中受到的多重影响。

 

以此为基础,本次研学营继续追求开放的研学成果,希望营员借助旅行中的亲身经验,拓展观察角度,融汇既有知识,重塑认知框架,在充分交流,密切协作的工作氛围中,形成多样化的思路,切入发问,给出解答。

 

多角度切入的讲授内容

 

本次“中国传统村落研学营”学术领队周聪惠、韩晓峰、王为三位老师全程随行,教学形式多样、内容充实,既包括实地踏勘、现场讲解、走访座谈、分组讨论、答疑交流等方式,也特别邀请了各个领域的多位学者,针对研学内容进行专题讲座。

 

专题学术讲座系列

 

1)黄滋(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传统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传统村落活态保护路径》;

 

2)周聪惠(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乡村,作为营造智慧的样本》;

 

3)薛骁百(浙江省文博研究馆员、武义县博物馆副馆长):《武义县传统村落文物保护工作回顾与反思》;

 

4)韩晓峰(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传统木构技艺及其当代创新》;

 

5)王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讲师):《乡村调研与中国方案》。

 

高品质呈现的研学成果

 

旅行中的亲身经验是眼、手、脑的高度统一,对学员思维的锤炼与提升成效卓著。此次“中国传统村落研学营”的教学成果依然包括现场记录和最终报告两个部分,从中可以看出以下特点:

 

一是在单体的基础上,转向对聚落的观察,既深入到微观的细部构造,也兼顾整体的格局特征和地景形态;

 

二是在记录的基础上,转向对研究的探求,现场速写与拍摄构成工作的第一步,而对现象背后多重脉络的调查与分析同样值得关注;

 

三是在图像的基础上,转向对物质的搜集,紧扣乡村营造与地方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通过对材料、资源、物产等要素的认知,把握它们在空间形成过程中的具体作用。

 

 

往期回顾:

 

古宅迁建是利是弊? | 东南大学2018中国传统村落研学营第一日

从乡村的山水营造智慧出发 | 东南大学2018中国传统村落研学营第二日

从延福寺到界首村 | 东南大学2018中国传统村落研学营第三日

走进“松阳模式” | 东南大学2018中国传统村落研学营第四日

与高手结伴旅行 | 东南大学2018中国传统村落研学营第五日

 


版权声明:本文信源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