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与高手结伴旅行 | 东南大学2018中国传统村落研学营第五日

与高手结伴旅行 | 东南大学2018中国传统村落研学营第五日
编辑:胡康榆;校对:杨春 | 2018.07.23 14:31
平田村航拍 摄影:胡康榆

7月20日,“东南大学2018中国传统村落研学营”第五天,也是本次研学营行程的最后一天。与此前行程参观研习“没有建筑师”的村落或古建不同,这一天走访的项目都是“明星建筑师”在乡村的现代实践。

 

其中位于浙江省松阳县的平田村,因为离县城近,自然风貌较好,成为山地民宿的首选,被定位为“传承传统农耕文化,融入时尚文化元素”的特色民宿村。在建设中邀请了知名设计师,设计建造餐厅、艺术家工作室、展览馆、农耕馆及民宿等。包括徐甜甜设计的平田农耕馆和艺术家工作室,何崴设计的爷爷家青年旅社,王维仁设计的四合院更新项目。这些老房改造和功能更新,不仅作为当地村落再生计划的一部分,也得到行业聚焦,获得国际奖项并受邀参展。当天,研学营还参观了徐甜甜在松阳县的两处设计实践:王景纪念馆和大木山茶室

 

平田农耕馆展厅空间 摄影:胡康榆
王景纪念馆展示空间 摄影:胡康榆
大木山茶室 摄影:胡康榆

营员们在这些现代实践作品中饮茶、用餐、观展、休憩、绘图、记录等等。面对传统和现代,自然与人工,稳定和干预,他们或者疑惑甚至怀疑,或者批评甚至批判,或者启发甚至顿悟,都成为本次研学营全部行程的最后一个注脚。

 

营员们在“四合院更新项目”休憩 摄影:胡康榆
营员们在“爷爷家的青年旅社”绘图 摄影:胡康榆

在结束了所有参观研习项目后,本次研学营举行了简短的结营仪式。仪式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周聪惠主持,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韩晓峰,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讲师王为分别简要点评了本次研学营期间各位同学的表现。研学营的九个小组组长分别代表各小组发表了研学感受,几位组长调侃自己当选组长的随机性,有的小组是通过抓阄,有的是转瓶子,还有的是凭身高;他们也聊到各小组组员专业和学校背景不同,在交流中取长补短获得的收获;以及完成每天研学作业过程中就某一个主题或思路不断思考、推敲、请教而获得的进步。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张彤说:“五天来一直关注同学们的旅行,非常欣慰大家在这么酷热艰苦的行程中能持续专注地观察思考,相信大家经历和感受的都是之前在课堂中没有接触过的。还是我在开营时说的话,跟高手结伴旅行是学习建筑的最好方式。在研学营结识的小伙伴不是未来最好的朋友,就是最强的对手。好好收拾起这五天的记忆和收获,希望能在东南跟大家共同学习”。

 

集体合影 摄影:胡康榆

 

小组总结

 

第一小组

 

不舍之外更多是收获

杨乐川/湖南大学

 

匆匆别过,不舍之外更多的还是收获。五天之内,收获颇丰,无论是学习到的方法:系统性思维的建构;还是学习到的知识:大量真实的古建筑知识;还是受到的思想上的启发:有关传统村落保护的价值观与方法论问题。都是这次前所未有的研学体验中得到的珍贵财富。但收获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结识了如此多的优秀可爱的人。知识渊博的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三位老师,体贴入微的有方领队和导游,密切配合,各有所长的组员,以及其他所有优秀可爱的营员们,认识你们是我莫大的荣幸,没能和你们每一个人好好交流是我最大的遗憾,希望我们有缘再见,明年这时可以一起在南京四牌楼2号重逢,继续一同谱写我们的人生篇章。

 

第一小组合影

第二小组

在一个亦师亦友的环境里体验乡土建筑

陈柳珺/武汉大学

 

有幸参加东南大学研学之旅,在一个亦师亦友的环境里体验乡土建筑,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交流合作,与优秀的同学们相互吸收养分。

 

一直都喜欢进行建筑之旅,但“研学营”这样的学习方式让我对于参观体验有了更深地理解,感谢老师的引导,很晒很累但是很值得。当然也非常感谢有方的靠谱带队啦,一次完美的游学之旅!杭州-许义-松阳-丽水,这些书本里图片中描述的村庄,变成一个个鲜活的景色印刻在脑海中,才开始思考,乡村对于现代城市意味着什么,乡愁不应当是城里人、政府的一厢情愿,过去的也未必是最好的,不能改变的,说到底都是因为各个时代的生活水平和人的需求决定的。

 

第二小组合影

第三小组

 

和各高校最优秀的同学们一起交流学习

牛琳/青岛理工大学

 

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进入本次研学营,和各所高校最优秀的高手同学们一起交流学习。在这个过程中,非常感谢三位老师对我们的指导,不论是从调研的方法、理念,还是从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这几天的头脑风暴下来,学习到了太多太多。最后还要感谢有方的带队老师们对我们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期待可以有机会去有方实习哦~感谢这段宝贵的时光!

 

第三小组合影

第四小组

 

恬静质朴的乡村拉近了同学间的距离

林斯媛/合肥工业大学

 

6个人,5个日夜,辗转在10个乡村。组员们的第一次相遇略带羞涩,但是恬静质朴的乡村拉近了同学们间的距离。同学们沉醉于原始村落的山水美景,惊叹传统民居的营造智慧。烈日炎炎下接过组员递来的一瓶清水,遇到困惑时来自不同专业同学的指点迷津,小组命题时的激烈争执,实现目标的自豪满满。我们抛下太阳伞,带上草编帽,我们跋山涉水,毫不停歇,一起冥思苦想,一起挑灯夜战,一起执笔作画,一起汗如雨下。

 

建筑学习最快乐的方式便是与优秀的同伴去旅行,感谢东南和有方给了我们这次机会,让我们以团队的姿态,在5天中展现出惊人的学习与进步能力,同时收获难得可贵的真挚友谊。

 

第四小组合影

第五小组

 

生存、生活、生生不息

包阳/武汉大学

 

非常高兴东南大学传统村落研学营给了我们大家这样一个机会。通过这短暂却充实的五天研学之旅,我们不仅仅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不同专业同学进行了相互学习,也和领域中的专家老师进行了交流,我们组的同学们都非常珍惜这次机会。

 

研学之旅中,我们组主要对聚落生活生产系统进行了探索。通过田野调研等研究方法,我们以聚落中的原住民们为出发点,以"生存生活与生生不息"为主题,进行了对人的活动的一些思考与探索。组员们都收获了很多感悟,并在第四天的推送中,大家将成果进行了展现。

 

第五小组合影

第六小组

 

从小组合作看到协同工作模式的可能性

董紫薇/重庆大学

 

作为组长,在本次研学营中我感受最深的,是从小组合作看到设计师协同工作模式的可能性。组员们都来自不同的学校,接受着稍有不同的思维训练,在交流讨论与小组分工时中会发生一些理解上的冲突与矛盾,尤其是在交作业的那一天,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需要最快的达成共识的时候,我们第六组的每个成员都表现出了极高的思辨能力与区分主要问题与次要问题的能力,并且都能从单体与所处的环境中跳脱出来去思考一些宏观的问题。所以我们第三天选定的主题“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变迁”,从建筑,城规,景观三个专业对这个问题都进行了讨论,尽可能的进行了全面的理解,相信这次合作会成为我们本科期间难忘的一次合作。

 

第六小组合影

第七小组

 

回首难忘乡土情

韩赟/哈尔滨工业大学

 

五天的行程,紧锣密鼓,我们曾流连于江浙乡土建筑的大观园,曾走进流传百年的历史文化名村,赞叹它的辉煌或是婉转,感伤它如今的落寞;我们也见证了乡村新生的力量,思辨它无限的发展可能;从武义到松阳,从历史到未来,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保护与发展的平衡是贯穿始终的主题。

 

事实上,这五天是疲惫的,但是每一天的思想碰撞总是会战胜这种疲惫,所以回忆里总是美好的。我想也许我们会忘记,郭洞村的祠堂有几进院落,平田村的牛腿是龙凤呈祥还是双狮抱球,但是会一直记得调研时感受到那真切的邻里乡情和小伙伴之间默契的协作配合,还有俯瞰山水乡村时的震撼。希望这些感触,会转化为未来的灵感与动力,能再为这片乡土做些什么。

 

第七小组合影

第八小组

 

从城市走向乡村,从书本走向实践

吕洁淳/重庆大学

 

五天的时间,从杭州到武义再到松阳,我们从全国走向浙江,从城市走向乡村,从书本走向实践,也从陌生走向了熟悉。一路相伴,我们顶着炎炎烈日一起调研访谈,在漫漫长夜里学习交流,流了很多汗,看过很多风景,也学到了很多知识。五天的时间像是被上了快进的发条,充实又充满激情,欢乐也充满了思考,不仅认识了各个领域的老师,也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时间转瞬即逝,不虚此行,愿大家有缘东大再聚首。

 

第八小组合影

第九小组

 

相机里、速记本上都是满满的研学回忆

廖鑫/湖南大学

 

为期五天的研学行程安排的十分紧凑,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度过了愉快而又充实的研学营生活。在这五天里,我们从历史文化名村,到普通传统村落,再到当代乡村实践,一步步用系统的思维去观察村落的山水格局,解析空间网络和生产生活的体系,探寻群体与单体建筑营造的技艺。来自各个学校各个专业的我们,思考问题观察现象的角度是多维的,正是这种多元碰撞出了极其耀眼的思维火花。研学过程中几位老师的讲座也十分精彩,和老师们的交流总是能够启发我们,为我们打开全新的思考角度。研学虽然已经结束,但是收获颇丰,我们去到了风景如画的美丽乡村,结识了优秀有趣的伙伴,遇到了博学多识的老师,相机里、速写本上都是满满的研学回忆。十分感激这短短五日的时间,留下了一辈子都难忘的经历。

 

第九小组合影

本文版权归有方空间所有,欢迎转发,禁止转载。

关键词:
东南大学
旅行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