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方记者原源,发自奥斯陆
在一个文化繁荣与生态健康
比经济增长更为重要的社会里,
建筑学将成为怎样的实践?
当地时间9月26日,以“足矣:去增长的建筑学”(Enough: The Architecture of Degrowth)为主题,2019奥斯陆建筑三年展(OAT 2019)正式揭开帷幕。这是北欧地区规模最大的建筑盛典,也是世界范围内讨论建筑及城市议题的重要论坛。有方受挪威驻广州总领事馆邀请前往报道。
自71份提案中胜出的本届策展团队为总部位于伦敦的建筑及工程工作室Interrobang,由英国建筑师、工程师、作家Maria Smith,加拿大建筑师、教育家Matthew Dalziel,英国评论家Phineas Harper及挪威城市学者、艺术家Cecilie Sachs Olsen组成。围绕关键词“Degrowth”(去增长),三年筹备的展览、戏剧演出、论坛及工作坊、都市游戏、出版等种种活动指向一个问题:面对当下空前的气候危机与系统性的社会分化、不平等,建筑学能够如何回应?
从1970年代奥地利哲学家安德列·高兹提出“Degrowth”一词,到2008年以来于巴黎、巴塞罗那、威尼斯等地召开的国际“去增长”会议,学界对经济主导的批判从未停歇。2019,这把火烧到建筑界。本届奥斯陆三年展策展人表示,“建筑师心中都怀有通过设计将美与社会正义融于一体,创造对生活有意义的作品的愿望。然而我们许多人每日的工作,却与此愿相去甚远”。当代建筑生产的引擎和世界各地社会的基础,都是对于经济增长的追求;然而这一模式的局限已愈发清晰,社会不公的加剧、居民健康与福利水平的下降、持续上升的海水温度与频发的极端天气现象都指向了一个结论:我们必须探索新的可能。比如,在一个文化繁荣与生态健康比经济增长更为重要的社会里,建筑学将成为怎样的实践?
围绕“去增长”的辩论、发问与实验,本届三年展吸引了来自全球的逾140个参展团队及作品,并将与Snøhetta标志性的奥斯陆歌剧院、Barcode区有着别致镂刻风格的条码建筑群、由伦佐·皮亚诺等20位重要建筑师合力完成的Tjuvholmen艺术区等奥斯陆建筑佳作一同,在3个月的展期内迎接世界各地的观展者。本届4个主展馆均由既有建筑改造而成:由19世纪老银行改造为的国家建筑学博物馆,曾为发电站的设计智库DOGA与建筑设计学院AHO,以及由车库改造成的ROM画廊。这些空间体现着生长于城市中的一种可能:通过改造,将建筑的生命变为未竟的故事。
那么,2019奥斯陆建筑三年展具体有哪些亮点?策展人为本届展览特设了“图书馆”、“剧院”、“游乐场”、“学院”四个“去增长机构”,以此对观展体验进行划分,下面,随有方一一看来。
藏身于奥斯陆国家建筑学博物馆(The National Museum – Architecture)的“图书馆”,是本届三年展中的常规展陈空间,也是四个“去增长机构”中汇集最多参展作品的一处。
在9月25日的国际媒体公开日中主策展人Matthew表示,图书馆之于社会的重要性,在于其是致力于分享的场所。在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图书馆为自由地共享知识、思想、故事和娱乐提供了基础空间设施。而随着社会的变化,图书馆的建筑空间及其分享的内容也都发生了变化:今日,在传统印刷媒体之外,音乐、电影、工具、家用设备、社区服务、互联网接入等等内容,都成为了图书馆可提供之物——当然,其中最重要的或许是共享的空间。
本届三年展的“图书馆”板块,探索着以“分享”挣脱经济主导模式的能力。展览期间,原有的用于展示挪威建筑历史的建筑学博物馆将聚焦于建筑的未来,以图纸、模型、材料、设备、影像等展出物,组成“集体收藏”“主观收藏”“客观收藏”“系统性收藏”四个展区。
相较于传统的展览前言,四个收藏区的“自我介绍”均以宣言式的陈述与反问组成,而随着策展人Phineas Harper对“集体收藏”部分的朗读,密集陈列于四个空间内的关于“建筑学去增长”的展陈交锋,就此展开。
“剧院”板块上演着参展人、公众对未来城市可能性的无尽想象,其中包括位于DOGA展区的“未来工厂”项目,以及“Rimini Protokoll: Society under Construction (State 2)”、“Home Planet”、“We Should All Be Dreaming”等剧目。这一板块希望揭示世界的建构本质(the constructed-ness of our world),邀请参与者对眼前现实发问,并探索新的生成模式。
于剧院的想象中,观众能够明白我们的世界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时刻处于变化;这一持续重构的本质,让人们能够谈论另一种现实与未来。
以25日向国际媒体公开的《未来工厂》(The Factory of the Future)项目为例,通过一系列由居民、建筑师、城市规划师、经济学家和艺术家共同参与的研讨会,以及对与会观点的纸质记录及影像呈现,“未来工厂”试图挖掘对城市未来的更多想象。项目旨在以艺术实践让普通公民对建筑和设计创新产生影响,正如“剧院”板块强调的,我们的社会空间并非由专业人员独自建造,每日生活于其中并切身使用的人群,也是这构成的重要一份子。此外,城市也不仅存在于物理空间,居民的想象和感受中的画面,都是城市的一部分。
“游乐场”的设立起源于一个问句:如果城市生活的焦点是游戏而非生产力,我们的世界将会如何?
在我们还是孩童的时候,玩耍是成长的重要部分;而当我们长大,作为实验与学习的重要一环的游戏,却被视作无益于个人成就的应克服之事,工作成为了我们的全部考量。“游乐场”板块,即希望为游戏的价值正名。通过对城市的探索与聆听,让更多有趣且有思想的实验在街道中发生,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其居所,改变以效率为主导的公共场所的实用性质。
这种集体的游戏,具体如何设置?本届三年展的“游乐场”中只有一个活动:由ROM画廊出发的Place listening(空间聆听)。这或许也是媒体开放当日反响最好的项目,所有着迷于波德莱尔或本雅明笔下“漫游者”意象的你,都不应错过。
戴上耳机,调整频道,然后和此前并不相识的同伴一起进入城市。“你好?你好!是我,未来。你能听见我说话吗?……”耳机里传来的声音包括来自“未来”的提问,曾参与游戏的奥斯陆居民已录制的讨论,以及根据你所处位置定制的种种互动与游戏。这一次行走在城市中,不要那么在意效率,
“想想你希望眼前这片荒地未来变为怎样?”
“在现在围绕你的四栋建筑中,你希望保留下什么元素?”
“此前经过左侧这条河流时,你是否驻足留意过这固守于都市的自然?”
“你认为自己已为环境保护做出了足够的努力吗?是,请停留在砖墙这一侧;否,请走向马路对面去”……
精准匹配的空间、音乐与互动指令,让这一小时的城市行走成为高度关注于周边环境的一程。而在与耳机里及身边的“陌生人”的双重互动中,参与者扩大的,是对于城市空间的想象、感知、理解。
如果说以上“机构”都是对艺术与文化之软性力量的借用,“学院”板块则是围绕“去增长”的直接探究。
当房屋不再是资本积累的工具,建筑学还有哪些可能?怎样的空间将有助于文化的培育,而非社会的分离?通过论文集“Overgrowth”,奥斯陆建筑与设计学院组织的工作坊“Dealing with it”,以及9月27日全天的Degrowth论坛,“学院”板块试图集合来自学生、学术界、实业家的不同观点,深化对于“去增长”模式的讨论。
以上,只是这三月庆典的第一份礼物。在9月26日至11月24日的展期中,奥斯陆全城将举办逾100项活动——今冬来奥斯陆,你有足够的理由。
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上一篇:维尔纽斯音乐厅:山与云的交响 / Orange建筑师事务所
下一篇:镜龛中的山水:日本古典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