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公司 朴居设计研究室(PUJU)&无研设计研究室(WUY)
项目地址 上海市宝山区
建筑面积 180平方米
建成时间 2019年8月
生命充满了劳绩,
但还要诗意地栖居在这块土地上。
—海德格尔 《存在与时间》
和大众相比,对于空间设计师来说,如何“诗意的栖居”不只是一个浪漫的愿景,而且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题。它涉及到空间操作中无数的技术和产品细节。在这个层面上,经销WEASPE铝合金门窗的品牌“住藤空间”和设计方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他们在上海的线下展厅注定是一个非常特别的项目,也促使对门窗、空间、场地、时间等一系列概念的思考。
门窗,交流的渴望
空间的第一要素是围合边界的建立。通过边界,空间区分出一种显著的内和外。为了打破二元对立的静态空间,希望空间的内外实现一种动态的互通。而这正是通过门窗洞口建立起来的。可以说,门窗定义着内与外交流的渴望。
想象凭栏远眺的窗,可见而不可及的高窗,通透的落地窗,窥视的长条窗,光影如舞的百叶窗。也可以想象平拉开门,侧身推门,倚门而立,在门前徘徊,敲门的迟疑与不安。交流的渴望化作不同的身体行为,形成有诗意的日常瞬间 ——“日常的诗学”。
场地,历史的痕迹
场地位于上海市宝山区的半岛1919创意产业园,薀藻浜和北泗塘两条河在这里交汇。它的前身是筹建于100年前的上海第八棉纺厂。在场地周边走一圈,100年间不同时期的建筑琳琅满目。极具年代感的装饰纹样、斑驳的砖墙、废弃的传送轨道让人感叹时间的力量。
门窗不仅可以作为空间之间关联的媒介,在这里也衍生出时间的维度 ——透过时间的门窗,是不是可以回溯过去,指向未来?希望设计以一种当代的姿态回应场地的历史感,并把时间这个概念具象化,成为空间设计的动机。
空间,时间的形状
设想一个纯白的通透的空间。在不同的门窗间,跃动的红色元素呈现出“时间的形状”这一概念。设计致敬建筑师伯纳德·屈米著名的宣言,“红色不是一种颜色,它是建筑概念。”另外,红色的元素仿若空间中穿插的雕塑,这里设计致敬雕塑家John McCracken的极简主义雕塑作品,昭示着一种突破静止、趋于永恒的力量。
展厅入口区别于周围落地玻璃门的店面,以极具雕塑感的形体规定一种特定的进入方式。地面的红色雕塑,穿插的墙体裸露出的红色墙角,以及长条形窥视的窗口的红色边框,形成一个吸引人注意力的序列。
人从狭窄的廊道进入,在一个三角形天窗的注视下左转,通过一个红色的门进入待客空间。入口的狭窄灰暗形成空间上的欲扬先抑。
穿透到室外的深色长墙作为主要玻璃门展示,同时形成一条“时间长廊”。这个线性空间铺满碎石,红色的灯盒照亮卫士帕门窗品牌的历史。
待客空间中,一横一纵两条工字钢在空间中穿插,形成极具张力的组合,是一种突破白色均质空间的宣言,仿佛一种力量要突破时间的牢笼。
办公空间由一颗中心的绿树组织起一组半围合的矮墙,红色的线性元素在缝隙间流淌,暗示着时间的倏忽即逝。
随着红色楼梯到夹层中,裸露的原始结构体、斑驳的表面和周围洁白的墙体形成强烈对比,呈现出时间的痕迹。
后记,空间作为思考的媒介
对于设计师,结合业主的需求完成功能的布置是一个基本问题。在这个基础上,以空间为媒介,坚持独立而艺术性的思考的追求。住藤空间的设计中,以他们的产品——门窗为媒介,挖掘其内涵、并衍生其概念外延,通过抽象艺术的手段处理空间设计,是商业和艺术化思维的一次有意义的探索。
项目详细信息
项目名称:时间的形状 – WEASPE门窗展厅设计
设计事务所: 朴居设计研究室(PUJU)&无研设计研究室(WUY)
项目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半岛1919
建筑面积:180平方米
设计团队:遥千、王欣、张润泽Renzo、佘露露、李婷婷
设计时间:2019年5月至6月
完成时间:2019年八月
摄影:张大齐、Purel
施工团队:朴居工程
文字:张润泽
家具品牌:尖叫
版权声明:本文由朴居设计研究室(PUJU)授权有方编辑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拉美最大规模的二次开发项目:卡尔索广场 / FR-EE
下一篇:北京金山岭书院:光与影的交替递进 / RSAA 庄子玉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