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腾格里“沙漠方舟”:首个3D打印的沙漠庇护所 / 余留地

腾格里“沙漠方舟”:首个3D打印的沙漠庇护所 / 余留地
编辑:宋诗雨 | 审校:宋诗雨 | 2025.11.17 11:03

沙漠方舟 ©ATDEF-team

设计单位  余留地

项目地点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

项目面积  150平方米

完成时间  2025年5月


 

本文文字由设计单位提供。

 

腾格里沙漠是东亚地区沙尘危害的主要发源地和必经之路,也是内蒙古生态治理的重点地区。自本世纪初,在中国绿化基金会等国内外环保机构的支持下,由吴向荣创立的“腾格里沙漠锁边生态公益基地”,坚持科学育林,取得了显著的防沙治沙成就。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加入团队,为恢复贺兰山西麓的生态平衡贡献力量。

 

锁边林生态原理  ©designRESERVE

锁边林员和志愿者们需要长时间深入沙漠作业,暴露于瞬息万变的极端天气之下。余留地为植树者们设计了一座野外营地,提供避难、休憩和调度的基础设施,同时作为面向社会大众进行自然教育的平台。

 

 

△ 项目视频  ©余留地

 

项目简称“沙漠方舟”,作为沙漠锁边林员营地,是一座150平方米的综合保障设施;选址在自然形成的间歇沙湖边,为锁边林团队提供应急避难,休憩食宿和物资调度等功能。同时,作为一个公益平台,向社会志愿者,学校和捐献环保的企业提供交流与活动空间。营地的建造需要考虑到沙漠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和敏感性,避免常规现场施工带来的不可逆侵害。

 

场地周边总体鸟瞰  ©ATDEF-team
沙漠方舟与锁边林种植区  ©Ziwen-Hu
沙漠方舟外观  ©Huaer-Lin

余留地的目标是创造一个既足够坚固耐候,又反映环境特质的可装卸建筑系统。考虑到沙漠严苛的施工条件,转瞬即逝的窗口期,以及极端气候下建筑材料的耐久性和持续维护的成本,设计团队采用三维混凝土打印的方式(清华大学徐卫国教授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实现快速建造。

 

带有遮阳篷的三维打印混凝土组团  ©ATDEF-team

场地旁边自然形成的间歇性沙湖,源自附近贺兰山脉的地下水系。沙湖提供植树和人员驻留的清洁水源,建筑的选址也与其保持适宜的距离,并通过生物降解法集中处理下水。

 

从水边看沙漠方舟  ©ATDEF-team

整个营地包含公共活动室、厨房、卫生间、淋浴间和仓库。通过化整为零的策略,各功能分散到模块化的空间单元之中。

 

沙漠方舟的空间单元  ©Huaer-Lin

项目总共九个空间单元,分成大、中、小三种模块,其中最大的三个模块并置贯通为一间综合活动室。围绕一个六边形的平台,空间单元匀称排布,构成一个微型的聚落,在无边的沙漠中创造出一种具有强烈安全感、抽象美和精神力的场域。

 

营地构造分析  ©designRESERVE
三种尺寸的单元  ©designRESERVE
空间单元室内  ©Huaer-Lin

平台由可回收的吹塑托盘支撑,仿佛漂浮在沙海之上。数片三角形帆布构成的天幕为平台遮挡烈日,也是对传统蒙古大帐的致敬。

 

平台与遮阳天幕  ©ATDEF-team

余留地设计团队希望为植树者创造有舒适度的临时栖息所,同时保持对沙漠自然力量的敬畏。最理想的是,当营地“过期”后,它能够复归于沙土,不留下有形的建筑垃圾。

三维打印混凝土本质上是聚沙成塔,较之于该地区常见的预制建造体系,如木屋和集装箱,三维打印混凝土墙体的空腔具有更优良的保温隔热性能,且较其它预制混凝土构件更易于优化体量,适应远程投放和快速组装,无需永久性、大开挖的地基。

 

营地装配过程  ©designRESERVE
休息的植树者  ©Huaer-Lin

流线型的墙身设计有助于减少建筑的风阻,也力图使营地融入沙漠起伏的地景,采取一种与环境同频,而不是争奇的姿态。

 

流线形的墙体  ©Huaer-Lin
三维打印混凝土与沙漠同质感  ©Huaer-Lin

所有单元在工厂中预制完成,空间与结构一体设计,尺寸与荷载经过优化,满足沙漠中运输和吊装的限制。尽管遇到异常天气,现场落位和安装主体空间单元仅用了两个工作日。

 

工厂预制中的模块  ©林志鹏

施工中的沙漠方舟  ©ATDEF-team

营地的其它辅助材料,门窗、管线和天幕都采用可逆的方式构造,尽可能降低对环境的侵扰,同时适应未来锁边林种植区域的转移。混凝土中空的高隔热性能结合遮阳网,使室内无需机械空调设备。国产高效光伏板为营地提供充足电力,额外蓄能还可以给新能源汽车充电,使项目具备了超低碳、自维持运行的条件。

 

空间室内照明与饰面  ©Huaer-Lin

“沙漠方舟”为阿拉善左旗的经济转型提供了一个新范式。该地区是内蒙古受沙漠化侵害最严重的牧场,也一直受退耕还林政策的影响而出现发展瓶颈。项目的现场建造团队中,不仅包括锁边林员和志愿者,也有许多周边的原住牧民参与。项目所服务的“种树植心”公益活动以可持续理念改善当地水土条件,吸引社会关注和共创,促进生态旅游,为牧区带来实惠和希望,提供更多元的就业与收入来源。未来,“沙漠方舟”将成为沙漠边缘社区与广大世界交流互动的媒介。

 

营地的公共活动 ©Huaer-Lin
工作中的植树志愿者 ©Huaer-Lin
工作中的植树志愿者 ©ATDEF-team

项目所具备的开创性价值,是作为中国首例在沙漠环境中,采用三维混凝土打印技术完成的公共建筑,项目不仅服务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地区治沙锁边与生态修复事业,也为人类探索适应极端气候的可持续建造提供实验样本。

 

夕阳下的沙漠方舟 ©Yong-Hu
黄昏后的沙漠方舟  ©ATDEF-team
夜空下的沙漠方舟  ©Yong-Hu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沙漠方舟

项目地点: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

项目类型:公共建筑、文化建筑、可持续建筑、生态基础设施

项目面积:150平方米

完成时间:2025年5月

业主:腾格里沙漠锁边生态公益基地

设计单位:余留地

首席设计师:宋方舟、岳峰

设计团队:黄景宁、许宴博

学术顾问:徐卫国教授

三维打印混凝土智能建造:无锡荷清数字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三维打印团队:高远、崔方、林志鹏、敬一哲、毛宇轩

现场施工人员:吴向荣、王小明、郎海峰、陶德巴特尔、傅逸楠、刘兆金、陆明、祁成铎、戴兴茂、田海年、田培云、王肖义、俞兆燕、汤希庭、香中林、孙春花、桑会萍、运春来、曾德成、周新、屈大可、王金山、欧阳星雨

摄影师:种树植心团队(ATDEF-team)、林画儿(Huaer-Lin)、胡子文团队(Ziwen-Hu)、林志鹏

纪录片制作:贾慧敏、张思爽、胡子文、胡勇、任世瀚、郑伟波、方琰

材料:三维打印混凝土、塑化木地板、吹塑托盘、高强度纤维遮阴网、太阳能板、电池

 


 

版权声明:本文由余留地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3D打印
余留地
公共配套
内蒙古阿拉善
腾格里沙漠
装配式
锁边林员营地
项目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