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关注摄影话题的行走,每周六会定期推送与此相关的内容:从建筑到城市;从摄影师个人的拍摄项目,到摄影竞赛的优胜作品。
在今年的最后一天,让我们用一篇摄影专题总结,送别2023。
25篇摄影稿件,单击图片可跳转阅读完整文章。
欢迎在留言区一起讨论你印象最深刻的作品。来年,也欢迎大家继续向行走中的建筑学投稿!
Georg Gerster
高空之上:鸟瞰人类文明之建造
瑞士记者、摄影师Georg Gerster(1928—2019)是20世纪最早将航拍发扬光大的名字之一。他出生于瑞士温特图尔,在当地的语法学校学习古典文学,之后在苏黎世大学学习德语和英语,并在那里获得博士学位。从1950年到1956年,他是《苏黎世世界报》科学版面的编辑。1956年以后,他一直是一名自由记者,专门从事科学报道和航空摄影。他曾遍访世界各地,包括南极洲。
通过这种方式,Georg Gerster将航拍变成了一种更具探索性的东西。他认为,如果足够幸运,这种摄影视角可能会成为一种发人深省的哲学工具,鼓励人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Raoul Ries
富岳三十六景:如何以当代摄影重绘葛饰北斋名作?
来自伦敦/卢森堡的摄影师Raoul Ries,对人、以及人塑造环境的愿望抱有极大兴趣。他的摄影系列“Thirty-six Views of Mount Fuji”,灵感来自日本浮世绘大师葛饰北斋创作于1830年至1832年的著名木版画作品《富岳三十六景》。
Raoul Ries的照片与葛饰北斋的版画有几个共同点:它们都代表了稍纵即逝的瞬间,创造了对简单事件的记忆,而人与时间的关系是图像中的重要主题。
陆伟杰
上海城市空间初探001-005
本文记录了作者陆伟杰对上海城市公共空间的探索:观察建筑之建成对城市空间的重塑,以及对周围人群行为活动的影响。001-005为案例编号。
陈曦
建筑的“里立面”
纽约是一座繁华的大都会,以其建筑的多样性闻名于世,许多建筑都是建筑史上的风格代表作。不同类型、风格、样式的公共建筑,共同塑造了纽约的城市环境。
作为一名有着多年设计实践经历的建筑师,同时也是建筑摄影师的陈曦,受此启发,决定将纽约市重要地标建筑的室外和室内融合至同一张图片中,创作“里立面”系列组照。
12张横向全景照片,通过细致的数码摄影技术,自然地融合了室内外两种视角。创作灵感源自建筑设计过程中常见的、用来同时展现建筑室内和室外空间的剖透视图;通过对于灭点和透视关系的控制,将复杂三维空间以一种精确而简洁的方式转化成二维的影像表达。
“临时的”设计:
2023欧洲建筑摄影奖佳作一览
欧洲建筑摄影奖首次举办于1995年,每两年举办一次。自2008年起,法兰克福的德国建筑博物馆(DAM)参与合作举办。此后,颁奖典礼和获奖作品展览一直由DAM主办。
每届欧洲建筑摄影奖都会设定一个主题,参赛者须围绕此主题提交一组四张的照片。2023年欧洲建筑摄影奖的主题是“临时的”(Provisional – Stopgap)。
从重组的家庭办公室到将搬迁的公交车站,临时方案让人微笑,也让人思考。它们鼓励富有想象力的解决方案,也可以指出问题。人们被临时解决方案包围着,甚至常常没有意识到这一点。EAP 2023希望人们能关注到这些问题。
梅可嘉
与丛林共生:华黎在塔山公园的两个房子
摄影师梅可嘉拍摄记录了建筑师华黎设计于塔山公园的两个房子:岩景茶室与林间办公楼。
为保留原始的地貌与场所感,建筑师让建筑形态依附于现场的自然元素,以最小限度介入环境之中。
徐小通
北京地铁五号线的23个进站口
北京地铁五号线是目前北京地铁线中一条最为笔直的,能贯穿城市中心、连接南北郊地区的交通线。它经过昌平、朝阳、东城、丰台四个区,连接老北京的北城和南城,跨越了北五环至南三环。
本文作者徐小通挑选了地铁五号线23站中每一站可拍摄的、具有代表性的地面出入口,用“类型学”的摄影比较方式,记录一组由北至南的“北京5#剖面”。
孔锦权
在王澍的临安博物馆里,来一场“空间漫游”
在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王澍的作品当中,临安博物馆算是相当低调的一个。摄影师孔锦权在偶然的情况下得知这座建筑,在网上翻阅到不多的资料后还是决定亲身去体验一番,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空间漫游。不出意外,建筑设计得十分“王澍”,将材料与建造做出了独特的中国在地性。而我也希望用镜头尽可能客观地记录这份匠人设计。
有方影像
公众舞台——香港大馆探访
2023年2月6日起,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全面恢复。带着许久未见的期待,有方摄影师来到了香港「大馆」。
香港常见的街巷行走体验,延伸到了大馆内院的空间组织里。穿过廊柱、阶梯、步道、檐下等丰富的灰空间,四周的高楼景观也涌入双眼。这些满布竖向延伸的场所不仅交映出丰富的光影,也成为了人与事件的公共舞台。在这个“舞台”当中,市民与游人以不同的姿态运动、聚散着,成为了一个个公共舞台上的“舞者”。沐浴在这属于公民的开放氛围中,我们用镜头记录下一幕幕观察的惊喜。
人,动物与城市:
2022锡耶纳国际摄影奖“街拍”类优胜作品
意大利锡耶纳国际摄影奖同时面向职业摄影师与摄影爱好者开放,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参加人数最多的摄影赛事之一。
参选作品通常会被分为多个类别,包括”街拍““自然”“建筑与城市”等等。相较于往届分享的”建筑与城市“类别下只聚焦于建筑物本身的作品,本届SIPA”街拍“类别的获奖及入围作品,呈现出更为丰富的人,甚至动物与城市、建筑的互动。
Greg Girard
香港九龙寨城:谜一般的“城中城”
九龙寨城曾是一个独特的香港现象:3.3万人(有说法最高峰时期有5万人)居住在300多座相互交错、连接的高层建筑中,这些建筑不是由一个建筑师建造的,因历史遗留问题也不受香港安全和卫生法规的约束。它们覆盖了启德机场跑道尽头附近的一个街区;这片狭小的地方里几乎挤满了生活所需的一切:住所、商铺、学校、医院,还有享乐场所。
1980年代曾居住在香港的加拿大摄影师Greg Girard,花费5年时间深入九龙寨城拍摄了一批照片,详细记录下这座“城中城”从街道到居民家中赤裸、真实、甚至有些触目惊心的场景。
1993年,九龙寨城被拆除,Greg Girard的摄影书City of Darkness: Life in Kowloon Walled City也首次出版。这段谜一般的历史,由此掀开了一角,让人们得以朝内张望......
Ulrich Hensel
将工地现场拍成抽象画
虽然没有明确与“杜塞尔多夫学派”摄影联系在一起,但乌尔里希·亨塞尔(Ulrich Hensel)系列图像的特征,以及他所使用的类型学的方法,都表明了他与贝歇尔夫妇领导的知名摄影学派有一定相似之处。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Andreas Gursky)曾与他合租过一段时间,据说古尔斯基是他作品的粉丝。
近二十年来,亨塞尔几乎痴迷地专注于一个主题:建筑工地。他拍摄的图像通常是抽象的,有时是极简主义的。这些图像并不可避免地与马列维奇或蒙德里安的几何抽象艺术产生联系。在亨塞尔的摄影中,由钢筋、门楣、隔热材料、墙壁标记、包层和钢筋的组成的技术世界,是对马克·罗斯科、唐纳德·贾德,以及塞·托姆·布雷作品的隐喻。就像达·芬奇从风化墙上的图案中辨认出一个世界一样,亨塞尔也喜欢深度观察,只不过对象是建筑工地。
刘国威
从100张建筑摄影,看世界的日常
摄影师刘国威喜欢探索城市与乡野的每一座有趣的建筑。他认为建筑之美不仅在于其形式和功能,更在于与人和环境的日常互动。
过去几年间,他在世界各地拍摄了许多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建筑:从古老到现代,从传统到前卫,从住宅到公建,从城市到乡村。无论拍摄什么样的建筑,都坚持在日常中发现美。本文总结了100座刘国威拍摄过的建筑。这些照片,体现了摄影师对于建筑摄影的思考。
Alfred Seiland
21世纪生活中的“罗马帝国”
2006年,奥地利摄影师阿尔弗雷德·塞兰(Alfred Seiland)开始了他的“罗马帝国”(Imperium Romanum)拍摄项目。受《纽约时报》杂志的一项任务的启发,他开始研究21世纪现代生活里,罗马文化、建筑和艺术所留下的可见遗迹。从罗马开始,然后是整个意大利,很快就遍及欧洲和地中海,然后是埃及、利比亚、以色列。这个项目持续了十多年,在2016年曾于欧洲各地艺术博物馆进行过阶段性成果展示,并有相关书籍出版面世。
这是一个史诗般的项目,无论是在概念上还是在范围上。在他的照片中,塞兰指出了古代与现代的交叉,以及历史对现在的影响。他的影像的主题是罗马遗迹的外观,在原始或改变后位置上的重建或复制;各种各样的文化景观,战场、采石场、罗马节日庆典、电影布景、克隆建筑——他在时间和空间上捕捉罗马帝国,无论是在当年罗马帝国影响力强大的地区,或是现在我们仍可以看到它的影响力的地区。
陈旸
魔都建筑奇谭记 | 站在装饰艺术的十字路口
建筑承载着空间,而空间里随着新旧更替又流转了多少道故事。
建筑师/摄影师陈旸的图文影像项目“魔都建筑奇谭记”(ShanghaiArchStory)以上海为坐标原点,尝试记录这座大都市里,以建筑空间为背景而生发出的林林总总。
梁俊豪
“狂飙”到江门,寻访侨都建筑
影视剧《狂飙》为江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让这座广东地方小城进入全国人民的视野,人们争相前来一探。
但仅对单一目的地进行“打卡”,并不能完整地了解江门。虽没有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繁华,也不多旅游胜地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标签式景点 ,但江门一直保留着自身的城市特色。有些看似日常的建筑,如骑楼、洋楼、墟街,如能进一步梳理挖掘、修旧翻新,将非常有助于重现江门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影视剧热播后的“长尾效应”,应是进一步加强文化传承,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的保护利用。
行走于江门,摄影师梁俊豪用相机记录下日常可能被人们所忽视的侨都建筑,希望能对发掘更多本土古建有所帮助。
韦树祥
从北到南,8座中国城市的异国风情
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面都有乡土记忆,到了陌生的城市,看到与家乡风格近似的建筑,多少会唤起一些亲切感。
摄影师韦树祥是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儿时曾经满眼异国风情的建筑和雕塑。随着近年来频繁在国内不同城市间穿行,许多记忆中的建筑轮廓和形式又逐渐清晰。这种感受日渐强烈,引导着他充满兴致地去寻觅和记录那些熟悉的建筑,重温那份融入其间的美好。
UK Studio
回溯与现实:天津解放北路的古典建筑
这条像是欧洲的街道,两侧布满了古典主义建筑,每一栋都展示着《西方建筑史》中的柱式、结构、线脚和造型,让人不禁感叹历史的魅力。
开始拍摄时,摄影师思考着如何表达这些建筑的美。纯粹地记录它们的外貌?或者突显历史给建筑留下的痕迹?最终他选择了将这些建筑与当下天津人的生活联系起来,通过摄影来记录和表达这座城市的现状。因为纯粹的古典建筑在国外已经有很多;历史痕迹逐渐消逝,活在叹息和怀旧中没有太多意义。相反,摄影师更希望用我的镜头捕捉下现在的天津,记录这些宝藏建筑与当代人的共处方式。
古巴:奇妙的现代建筑
哈瓦那是古巴和加勒比海国家里最大的城市,有着“加勒比海的明珠”之称,古老的教堂、城堡、广场、博物馆、纪念碑、公园、图书馆众多,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哈瓦那分为旧城和新城两部分,旧城是建筑艺术的宝库,拥有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还留有许多西班牙式的老建筑,有的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而新城是拉丁美洲著名的现代化城区之一,临加勒比海,街道宽阔整齐,高楼鳞次栉比。
来自瑞典建筑摄影师Åke E:son Lindman的一组照片,从酒店、博物馆、教堂、公寓楼等,看古巴奇妙的现代建筑风景。
城市生活的35个瞬间
作为每年意大利的里雅斯特摄影节(Trieste Photo Days)的重头戏,创立于2011年的城市摄影奖(URBAN Photo Awards)迄今已举办至第13届。以城市及其生活作为核心主题,比赛分成四个通类进行。参赛者可同时参加多个组别的比赛。
比赛的主旨是通过在城市结构中各式各样的摄影来探究现代性,核心是城市环境和居住在那里的人类——大城市和小城镇的日常生活、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对比和矛盾、美学观点、建筑几何、打破城市灰色的色彩碎片;真实、即时的图像,能够讲述城市和它的故事。
Åke E:son Lindman
黑白之诗:布里昂家族墓园
布里昂家族墓园是意大利建筑师卡洛·斯卡帕受布里昂夫人委托、为纪念其亡夫而设计。项目至1978年建成,斯卡帕本人于同年逝世,也最终长眠于此。
墓园的设计,一方面凝聚了斯卡帕的经典手法,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建筑师对生命与死亡的理解。建筑师像做浮雕一样,在这片平坦的土地上雕刻出一系列沟渠、蹊径、平台和水池,散落其间的石棺形态奇异而抽象,如同硕大的护身符;几何线条与切割,组成谜一般的细部。
用黑白摄影来表达布里昂墓园的,并不少见。但与大部分摄影师选择用强烈对比、强调光影的方式相比,Åke E:son Lindman以一贯的长曝光,呈现出相对平缓的叙事氛围。墓园,及其设计背后的诗意,也由此渐渐铺开......
Lorenzo Zandri
还记得《饥饿游戏》中那些冷峻的乌托邦建筑场景吗?
时隔8年,热门系列电影《饥饿游戏》再出新作——前传电影《饥饿游戏:鸣鸟与蛇之歌》于11月上映。
大家还记得正传电影中,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乌托邦建筑场景吗?它们主要来自巴黎郊区一处名为“Les Espaces d'Abraxas”的住区,设计者是已故西班牙建筑师里卡多·波菲。
这里是2015年上映的《饥饿游戏:嘲笑鸟》的主要拍摄地之一,也是众多建筑摄影师喜欢来探访的“奇幻之地”。下面是一组来自摄影师Lorenzo Zandri的照片,在乌托邦建筑的冷峻气质之内,也能看到一些日常生活的场景。
有方影像
行走浙闽,寻访宋元建筑遗珍
今年春天,有方旅行重启后的第一程,是前往东南沿海,在浙闽的山野林壑间,寻访宋元建筑遗珍,也寻觅几分清净与禅意。
这场旅行,也是一场由自然布下的空间“游戏”。短短六天,我们辗转八个城市,爬上八九座山头。这一路,有保国寺、时思寺、开元寺等侥幸留存且凝结了地域美学的各代木构,有国清寺、天童寺等顺应山势、结合僧侣生活而巧妙布局的“寺中园林”,亦有如永泰名山室般洞天中的奇景营造。领略着江南建筑技艺在彼时的“先锋”,也感受到闽地在建筑风格演变中留下的独有的“古拙”。
Rory Gardiner
新与旧的对话:柏林新博物馆
新博物馆是柏林博物馆岛五座宏伟建筑之一,原建筑由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施蒂勒(Friedrich August Stüler)于1855年完成,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埃及艺术。不幸的是,由于战火侵袭,博物馆建筑几近变成废墟,但结构尚存。
1998年,奇普菲尔德赢下了这个重建项目的竞赛。在奇普菲尔德的设计中,新与旧的结合谨慎且充满敬意。
这组来自建筑摄影师Rory Gardiner的照片,以细腻的镜头语言,让博物馆新旧之间恰到好处的对话,更显回味悠长。
有方影像
M+博物馆的内与外
今年春天,有方摄影师来到久违的香港,探访了“大馆”。而近年落成的香港另一文化艺术地标,坐落于西九文化区的「M+博物馆」,自然也不容错过。
M+设计过程引发了许多好奇。Herzog & de Meuron联合创始人赫尔佐格今年3月在M+演讲时,介绍了他们秉持的“寻得”(found)策略——基于观察和感知,“看见”并利用在地的已有之物,进而与此地、此时发生联结。然而,M+所在的地块是填海而得,这里约20年前曾是维港的一片水域,在这样的一张“白纸”上,能够寻找到什么,又如何在空间中体现?
答案就藏在M+中,一同来发现。
本文编排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版权归来源机构所有。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联系邮箱:info@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新作+设计手记 | 层叠的地表:绍兴星屿 / SpActrum谱观
下一篇:2024新年礼物:一份全球135座城市的建筑地图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