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方讲座|总第39场
谢英俊:房屋工业化新思维
主讲 谢英俊,第三建筑工作室创始人
时间 2018年10月21日 16:30—18:30
地点 深圳市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B3栋东侧502,有方空间
讲座免费,但须报名,报名方式详下。
内容简介
二战以后,欧洲因应重建和新一波的城镇化发展,用工业化的力量高效地解决急迫的建筑需求,装配式建筑和房屋工业化发展达到高峰。反观我国近30年来因应更迅猛的需求,用人海战术,盖了超出人类文明经验、可供几代人使用的巨量住宅,这时再来谈房屋工业化和装配式建筑,应该有不同的观点跟作为。
我们参与灾后重建近二十年,不只是要克服快速且经济的建造,还得考虑居民参与和可持续建造的课题,这远远超出了现代建筑碰触的范畴。在这种客观条件下,如何面对现代化和工业化的技术,如何运用数码化和互联网等工具,这些经验能否提供一点开创新局的线索?
关键词:可持续建筑/开放建筑/装配式建筑/模式语言/数码化+数码平台/工业4.0。
案例:Tropic House/Eames House/赫鲁雪夫楼/尼泊尔未来之村灾后重/台湾88水灾原住民部落重建/西藏尿粪分离生态循环厕所/福州林柄村茶亭/深圳福田石厦腾挪小学。
报名方式
讲座免费,但须报名,凭报名凭证入场。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讲座报名页面。(进入报名页面,点击右下角“我要报名”,填写报名信息,报名成功即可获得二维码电子凭证。)
主讲人简介
谢英俊,建筑师,1977年毕业于台湾淡江大学建筑学系。长年致力于生态农房研发与建设工作,秉持“可持续”的理念,结合科学方法,深刻地将“社会”“文化”“经济”条件融入,以就地取材、低成本、适用技术以及建立开放式构造体系的作为,降低成本与技术门槛,让农民也能参与符合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现代化家屋兴建。
其先后完成台湾921地震灾后原住民部落300余户重建,四川512地震汶川、茂县、青川等地500余户农房重建,台湾88水灾原住民部落1000余户重建,西藏牧民定居房等多项工作。2004年“永续建筑架构下的原住民部落重建”入选联合国最佳人居环境项目,2011年获得Curry Stone Design Prize首奖。
△ 尼泊尔灾后重建项目
作为第三建筑工作室的创始人,谢英俊曾在有方的专访中慨言,他们的很多观念,都是在实践过程当中慢慢成型的。譬如,杨柳村的项目,钢结构立起来后,房子会长成什么样,建筑师的可控性并不大。最后做出来,跟想象有很大的距离,不管是工法,还是材料,各方面都不一样。
他说,“这让我们越来越肯定,建筑师的介入越少,让村民发挥的空间越多,房子肯定会做得越好。因为生活是非常细腻的,它不可能是按建筑师画的三房两厅的模式来运作。从乡村传统的协力建房,到现在的房屋工业4.0,都是同样的概念。无非是通过网络技术的链条,将村里的协作关系,扩散到整个社会”。
延伸阅读
有方:乡村建设与旅游开发的关系,以及过度的旅游开发导致的“千村一面”,你是怎么看的?
谢英俊:旅游开发,虽然不是乡村原有的生产跟生活场域里的东西,但它所创造的价值财富以及资源的再分配,给乡村带来很大的影响。旅游观光,对当地文化的冲击,全世界都存在。这些冲击常常是负面的,尤其是对少数民族地区,强势的观光旅游对原本就脆弱的文化、生产生活会有很大的影响。我所处的台湾日月潭邵族部落,经历了完整的过程:传统的文化如何受到冲击,又是如何存活下来,如何在困境当中找回自己的传统并延续。观光旅游对乡村在地文化的冲击,没有绝对的好处,也没有绝对的伤害;我们可以找到它们共存的操作模式。这些经验,是非常非常珍贵的。
△ 谢英俊在北欧芬兰的项目
有方:如何看待大陆当下的建筑设计行业现在的处境?
谢英俊:建筑设计行业的不景气,在大陆是最近几年才出现,而在台湾已经持续了二十几年。我们过去习惯的设计院与事务所的工作,需要做相当大的调整,才有办法适应新的时代。像过去大陆的疯狂开发跟建设,是不健康而且短暂的。真正的“新常态”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状态。怎么样调整自己的心态跟做法,是现在非做不可的事情。建筑市场也不一定全部在城市里,广大乡村也同样可以进行建筑实践。说到底,这是一个观念问题。
人民的建筑:谢英俊建筑师巡回展
展览2011年由有方合伙人史建策划,在北京、深圳、香港、上海展出了台湾建筑师谢英俊及其建筑工作室自1999年来参与实施的80多个项目,关系到70%人类居所的思考与实验。
所谓“人民的建筑”,之前更常被谢英俊称为“常民建筑”。他擅长运用轻量钢结构体系,作品主要针对占人口70%的广大农村地区居民,为弱势族群的生存权和工作权提供了保障。
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欢迎转发
上一篇:有方讲座 | 谢英俊:房屋工业化新思维,10月21日深圳讲座报名
下一篇:展讯 | 柯布珍贵画作自1966年以来首次对公众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