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今明直播 | “强结构”系列国际学术讲座,最后两讲:设计导向性研究

今明直播 | “强结构”系列国际学术讲座,最后两讲:设计导向性研究
编辑:崔婧 | 2021.12.04 17:48

11月5日,由哈工大(深圳)、ETH、有方联合出品的——“强结构”系列国际学术讲座,正式开始。本周末将呈现系列讲座的最后一章——设计导向性研究。共有两场讲座。

 

第9场讲座将在今晚(12月4日)8点,和大家见面,为中文讲座。主题为“复杂性构建”,演讲嘉宾为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设计学院助理教授鲍鼎文。讲座将介绍在数字化建筑设计、结构优化算法和机械臂智能建造之间建立互补关系的创新设计方法。

 

第10讲座主题为“平衡的多重状态”,由莱斯大学建筑学院助理教授、xmade GmbH事务所合伙人Juan José Castellón主讲,讲座时间在本周日(12月5日)晚8点。讲座聚焦于如何通过整合环境、结构、材料和空间因素,而实现从实验模型到原型、从恢复力文化到适应和轻盈的文化的转化。

 

 

 

第九讲

复杂性构建

 

12月4日(周六)20:00—21:30

 

主讲  鲍鼎文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

         建筑与城市设计学院助理教授

主持  林晓钰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助理教授

嘉宾  卢添添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助理教授

 

——

讲座内容

 

△ 意大利双年展,设计工作室作品  图片提供:Kevin Gao

 

本次讲座的主题是“复杂性构建:结合拓扑优化和集群智能的生成式建筑设计和建造”。讲座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分别围绕主讲人在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研究项目和教学成果来展开。

 

研究项目旨在探索一种创新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在数字化建筑设计、结构优化算法和机械臂智能建造之间建立了互补关系。在设计复杂建筑形态的过程中,通过多智能体生成设计算法和BESO拓扑优化算法,建筑师可得到实时的结构性能反馈信息。在创建复杂且富有表现力的建筑形态的同时,让其在材料和结构性能上最高效。随后通过机械臂3D打印技术来实现建筑形态。

 

主讲人的设计课教学紧密结合了其研究领域。其教学目标是希望在复杂建筑形态、混凝土及复合材料的制造约束和结构优化之间建立一种平衡,让学生们通过集群智能算法等方法,探索复合材料的找形方法,设计高度复杂的建筑形态。通过探索并开发创新的混合式建造方法,从根本上改变高复杂性建筑构造几何的可行性,以期在不久的将来发明新兴的建筑语言和建造技术。

 

△ 云影响双年展装置  图片提供:鲍鼎文

 

——

主讲人简介

 

 

鲍鼎文,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建筑与城市设计学院建筑系助理教授(长聘)、硕士生导师、建筑科技学科主任;RMIT创新结构和材料中心核心成员;墨尔本大学仿生设计(BioInspiration)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研究及教学方向包括仿生设计、集群智能算法、拓扑优化结构找形和机器人建造及大尺度3D打印技术等。

 

鲍鼎文2012年于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获建筑学学士学位;2014年在墨尔本大学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后于2018年跟随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谢亿民教授在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创新结构与材料中心和建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他于2014年至2018年期间曾全职就职于澳大利亚著名建筑事务所Fender Katsalidis和Bates Smart等担任建筑师,先后获得澳大利亚注册建筑师、英国RIBA特许建筑师和美国注册建筑师资格,并在墨尔本成立了BDW. Architects注册建筑事务所,专注建筑设计、数字设计和智能建造等。

 

Featured Presents

 

△ 数字未来展,智能建构装置  图片提供:鲍鼎文

△ 墨尔本设计周,集群拓扑结构装置  图片提供:鲍鼎文

△ IASS展,仿生异形亭  图片提供:鲍鼎文

△ 数字未来展,拓扑优化装置亭  图片提供:鲍鼎文

 

 

第十讲

平衡的多重状态

 

12月5日(周日)20:00—21:30

 

主讲  Juan José Castellón         

         莱斯大学建筑学院助理教授

         xmade GmbH事务所合伙人

主持  曹婷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助理教授

 

——

讲座内容

 

△ 建筑竞赛作品“Bastion Saint-Antoine”,瑞士日内瓦,设计者:xmade + Josep Ferrando  ©xmade, Josep Ferrando

 

在材料科学中,韧性(toughness)被定义为“材料吸收能量和塑性变形而不发生断裂的能力”或“材料在断裂前所能吸收的单位体积的能量”。如今,由于受到多重压力、危机和冲突的困扰,坚韧和恢复力(resilience)这两个词已经变得口语化。这个背景促成了一种恢复力的文化,它依赖于人和结构能够承受这些多重力量的能力,并由此展开了一个建筑层面的回响,将与我们的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之间的防御性或是侵略性的关系具体化。

 

此外,我们应该提倡我们的自然适应能力。在生物学中,这被描述为“一个有机体或物种变得更适合其环境的变化过程”。通过利用科学、技术和新的建造方法,这种适应力在建筑和结构设计领域也变得可能。因此,我们必须在以生态、适应性和轻盈性等概念为基础的设计过程中,与我们的自然环境建立更加平衡的关系。在这方面,“轻盈”一词包含了“缺乏压力、力量或运动的沉重感”,并意味着在风格上温和或细腻的品质。

 

这种理念也存在于主讲人的实践和学术研究中的多种过程和方法中。我们可以基于材料、结构和建造的原则来操作设计,从不同的角度、于不同的尺度中纳入轻盈和平衡的理念。而我们可以在设计过程的早期阶段就考虑这些原则,并为项目提供一种隐性、和谐、简单的物质化方式。

 

我们的工作则是在努力实现这种平衡,利用建筑其最前沿和最传统的形式作为一种催化剂,来实现多重的平衡状态。这种平衡是从整体的角度出发,通过整合环境、结构、材料和空间因素而实现的:从实验模型到原型(prototypes),从恢复力文化到适应和轻盈的文化的转化。

 

——

主讲人简介

 

 

Juan José Castellón 是美国莱斯大学建筑学院助理教授,xmade GmbH(瑞士巴塞尔)的创始合伙人,这是一家专注于当代材料工艺以及建筑表皮的整体和可持续设计的建筑实践公司。  

 

他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获得科学博士学位,在英国建筑联盟学院(AA School)获得硕士学位,在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巴塞罗那高级建筑技术学院(ETSAB)获得了建筑学学位。他也担任过巴塞罗那建筑学院“数字文化”的客座教授,以及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讲师。 

 

Juan José Castellón的研究着重于将当代技术应用于建筑设计,以及运用基于结构、材料和生态考虑的创新建造方法进行整合设计并由此开发建筑原型。

 

Featured Presents

 

△ 建筑竞赛作品  “Marina Tiefenbrunnen”,瑞士苏黎世,设计者:xmade + Jose Maria Sanchez Garcia  ©xmade + Jose Maria Sanchez Garcia

△ 2021年首尔建筑与城市主义双年展方案,设计者:Juan José Castellón  ©Juan José Castellón

 

参与方式

 

本讲座为线上直播。以下两种方式均可进入:

1. 点击http://live.bilibili.com/21734836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bilibili“有方空间”直播间。

2. 在bilibili网站/App中搜索“有方空间”,选择“直播”分类,找到有方空间直播间,点击进入。

 

 

*特别提醒:

1. “强结构”系列部分讲座为英语演讲。

2. 讲座结束后,有方空间公众号将发布部分讲座的实录,敬请期待。

3. 欢迎添加有方君微信archiposition2021,备注“讲座”,加入有方讲座交流群,获取最新有方讲座信息。

 

关于“强结构”系列讲座

 

在当下的建筑设计中,我们往往将结构等同于承重系统,然而结构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强结构”系列讲座,将以五个主题章节、共十场讲座,反思结构在当下建筑设计中所扮演的角色,展示结构承重作用之外的多重建筑学意义。该系列讲座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有方空间联合主办。

 

第一周“建筑与结构的图解思维”,将为大家展现如何通过图示化的思维方式赋予结构在建筑空间与形式层面的意义。

 

第二“结构的多义性”,将解析瑞士结构设计先驱的作品及其理念,同时呈现中国建筑师在各种苛刻现实条件下的当代探索。

 

第三“曲面的理性与自由”,将介绍加泰罗尼亚拱,以及早期物理找形法如何融合曲面的形式艺术与结构逻辑。

 

第四“结构与人”,将介绍巴西建筑中关于结构与人性的思考,以及身体感知对结构设计的意义。

 

第五“设计导向性研究”,将介绍如何借助实践项目进行结构设计方法的研究。

 

 

 


 

本文由各主办方授权有方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来源机构所有。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联系邮箱info@archiposition.com

0
参与评论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