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雨蒙
建筑摄影师、视频创作者,坐标北京。
工作伊始,在外交部做了几年外交官。
期间派驻东欧,加入了中国会说保加利亚语的二级保护人群。
从事建筑影像两年,成立工作室coppakstudio.com
非专业建筑人,只想带着更不受拘束的视角,传递给非专业大众真实真切的空间感受。
热爱观察城市、历史、人的行为,时常被他们之间的关系所吸引。
仔细想来,几段经历跨度虽大,却从未脱离开这个出发点。
戏剧之城 - 新潞运河创意区
建筑设计:普罗建筑
万物生 - High巢
建筑设计:大料建筑
拍摄设备主要是索尼FS7。此外还有灯光、收声设备、稳定器或轨道等。
Q 你认为“优秀建筑视频”有哪些评判标准?
A 首先,视频这一媒介比照片多了几重表达维度,因此需要通过视频传达出场所的更多信息,比如时间的流逝、光影的变换、声音甚至气味等。
其次,视频不同于照片,它自有其逻辑。那是通过一系列画面语言、镜头运动、声音、剪辑等等组合而成的整体,有它自己的抑扬顿挫、起承转合。如果能让看到的人有些动容和共鸣,就更好了。
Q 什么是你个人在摄制中重视的创作原则?
A 我会很努力去体会要拍摄的这座建筑的“精神内核”——本质性的东西,然后由这些本质性出发,去思考视频可能的形式。说得玄乎一些,我希望这条视频一方面是一个独立的创造产物,但同时它的精神内核与这座建筑是契合在一起的。这是我所理解的“转译”。拍视频是对建筑进行的一次“转译”,那么如果这座建筑给我的感受是一首诗,就不应该把它拍成说明文,而是也要拍成一首诗。
此外,我会想办法找个切入点,让视频有趣一些。如果能做到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看完视频,跟随视频节奏产生情绪的起伏和共鸣,而不是时不时瞄一眼进度条,甚至退出播放,那我会暗自评定自己的这条视频合格了。
Q 拍摄前会做哪些准备工作?与建筑师沟通时需着重了解哪些信息?
A 现场勘景很多时候不止一次,但第一次进入现场所获得的直观感受和感性体验是特别宝贵的。接下来形成构思和初步概念,一直细化到分镜脚本。每一个环节都会和建筑师沟通,确保想法同步。
很感谢到目前合作过的建筑师们,一来他们对自己的项目都有着充分的自信,支持我对项目做出新的解读,另外也都给予了我极大的尊重和创作自由度。有了这些基础,才会产生那些新颖的尝试。
△ 《万物生 - High巢》视频节选
Q “创作者的独立表达”与“对建筑的捕捉呈现”,常被视作建筑视频的两个重要性质,你认为此间是否有冲突?你更侧重哪个,或如何结合二者?
A 是有可能产生冲突。但我认为传达建筑的精神内核,是视频的第一要务。在此基础上,我倾向于目的决定形式,无论使用多么丰富的语言和独特的表达方式,都要服务最终目标。
在拍摄《戏剧之城》前,我们在现场来回游逛。按理说作为一个办公园区,应该是挺严肃的场所,但我总感受到普罗建筑在这里灌注了一丝活泼的游戏精神,倒也有些像个充满探索性的大型游乐场,所以才有了想法,让一个超常尺度的球体在这里蹦来蹦去,去把这种游乐感彻底提炼出来。因此视频的表现手法虽有些奇特,但是和建筑特质的展现没有冲突。
△ 《戏剧之城》视频节选
再扯远一些,我们都知道小津安二郎在他的电影里面,永远把固定机位摆在那么低的一个位置,因为那是日本人在榻榻米上坐着的时候视线的高度,于是观众变成了一个家庭成员,坐在那里旁观那些家庭琐事。这就是小津要的效果。低机位拍摄算不上什么技术创新,但小津是第一个这么做的,这背后来源于他对日本传统家居空间特质的深入思考和准确把握。在小津这里,他的形式语言和目的是统一的。
Q 目前在视频创作中是否有集中探索的风格或拍摄手法,能否展开谈谈?对个人未来的视频创作有什么样的目标?
A 和我的建筑摄影作品一样,我希望在视频中探索加入纪实风格,增加在场感。我挺想去拍一拍一个建筑项目周围生活的人们,这个建筑物的落成对他们产生了什么改变吗,他们怎么看待这个东西?
我想让这些记录到的素材去呈现自己的叙事,可能比由我去构造出来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会更加有趣。如果未来有机会制作一部建筑题材的纪录长片,那就算梦想成真了。
Q 最后,能分享一个让你印象较深的建筑视频吗?
A 特别喜欢纪录片作者Louise Lemoine和Ila Beka拍摄的由BIG设计的8 House集合住宅。片中探访了许多住户,记录下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对这种新式住宅的体验。正是镜头前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让我们感受到这栋住宅的生动和温度。
《前门大街的时间拼图》
△ ©朱雨蒙、神奇建筑研究室
建议放大后横屏观看
这是一次很特殊也很有趣的经验。之前神奇建筑研究室一直在对前门老街区做比较系统的研究。去年朱起鹏老师找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拍摄的一套照片,当时北京院请几位建筑摄影师去把前门街道立面建筑物逐一拍摄,巨细无遗。真是如获至宝。我们想,这七十年间,前门发生了多少变化,现在的面貌里还能看到多少过去的影子?
抱着这些想法,我们对前门大街开展了一场类型学动态影像记录,不过使用的是视频而非图像。我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当年照片的拍摄角度、时间、取景,尽可能采用相同的处理方式。视频后期拼接在一起,形成一幅散点透视的长卷。在画廊展出时,近似真实比例的街道在近二十米长的屏幕上铺展开。那一瞬间不光是行人,我自己也被震惊了。街道风貌的变迁以如此直观的方式展现在眼前。什么消失了,什么新添了进来。今日的前门大街已经失去了往日商业食肆的灵魂,沦为一排观光旅游的布景道具。路过展览的观众轻易就能看出,今昔对比之下,那些号称复古还原的建筑做得多么荒腔走板,从而发出唏嘘慨叹。
△ 展出现场 ©朱雨蒙、神奇建筑研究室
长达近一年的创作,犹如在和七十年前的创作者们对话。同时想着,如果足够幸运,自己所作的记录能被下一个七十年的人看到,又希望他们看到今天的什么?在有些瞬间,我似乎对建筑影像的本质加深了一点点认识。看着老北京们在展览上津津有味地点评,我觉得这件事离普通人并不是那么遥远。
《建言》中国建筑师专访系列
△ 《建言》马岩松专访
©朱雨蒙、Roca Beijing Gallery
建筑项目之外,我其实对项目背后的建筑师也充满好奇。目前正在和Roca Gallery开展一项合作,逐期采访当下活跃的建筑师们。
印象中这类视频多数的处理方式是请建筑师介绍正在设计的项目,加上图片说明。信息的传达方式高效而专业,对于普通人的门槛却有点高。我在拍摄这个项目时,有这么一个私心,除了请建筑师阐述他的设计,我还希望看到他日常工作生活的状态是什么样的,是雷厉风行,还是心思细腻缜密?他工作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有什么样的团队,什么样的气氛,在我看来,也都是他笔下建筑项目呈现出来的重要背景。
正因为我的“非专业”背景,我总希望去打破一些常规的做法。我想把那些好奇心都变成采访视频的一部分,让观众能看到一个更具体丰富的人。如果观众能在不知不觉中看完一条视频,由此对建筑师产生熟悉和亲近的感觉,进而希望了解更多,那么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婆娑里
建筑设计:王冲工作室
△ ©朱雨蒙
最近完成的一个视频,是拍摄王冲工作室新完成的一间茶室。茶室采光幽暗,在里面待久了,我从这安静中体会到一种力量感。所以找来一段日本太鼓来强化这种力量,突出刚与柔的碰撞。
展映策划 / 郭嘉、姚雨何、唐杰、原源
视觉 / 李茜雅 校对 / 原源
本文编排版权归有方所有,视频及照片由受访人提供,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上一篇:密斯遗作历经69年现身印第安纳大学,再现玻璃与钢的经典
下一篇:建筑一周 | 藤本壮介深圳一地标方案如UFO出水;凯旋门将被巨幅织物包裹约2周;KPF设计透明底高空观光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