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陈东华:独立事务所的“独立”意义 | 建筑师在做什么158

陈东华:独立事务所的“独立”意义 | 建筑师在做什么158
编辑:原源 | 2023.05.30 17:09

- “在当下带领一个独立事务所,

最大的动力是什么?”

- “想做一些自己能决定的事情。”

 

△ ©有方

 

这是有方“建筑师在做什么”系列第158个采访。受访:陈东华,陈东华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教席助理教授、英国皇家特许注册建筑师。

 

陈东华分别在2012年和2014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其个人及独立事务所获得的奖项包括2013年里约热内卢Cityvision国际竞赛一等奖、2015年Chicago Burnham Prize一等奖、2016年立陶宛国家科技馆国际竞赛获胜方案、2020年深圳金融文化中心二等奖、2021年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优胜奖一等奖、2022年西部(重庆)科学城含谷初中一等奖、2022深圳光明科学家谷城市设计与重点建筑设计中标候选等。

 

Q&A

有方:你曾提及,成立事务所最初“是希望做一些关于家人的设计”,而目前的团队规模如何、在推进的项目包括哪些?

 

陈东华:是的,最初是给老家盖个小房子,估计这两年可以完成。目前团队是10个人左右,暑假时实习生会多一些。在推进的项目包括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及城市公园、深圳“百校焕新”二期南海小学改造与香山美墅幼儿园改造、深圳安托山海德园社区花园、西部(重庆)科学城含谷初中、广州沥滘城中村复建房70号地幼儿园、佛山南海大镇范宅、梅州跃速体育总部、深圳坪山美术馆“未建:埃森曼作品与书籍展”展陈设计、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活性建筑”总策展与空间设计等。大体来讲我们做教育、文化、办公、改造类等公建项目比较多。

 

△ 佛山一中顺德学校专家评审第一名方案,2022-2023 ©陈东华建筑事务所

 

△ 深圳百校焕新南海小学体育馆改造,2022至今 ©陈东华建筑事务所

 

△ 梅州跃速体育总部,2019至今 ©跃速体育

 

△ 深圳安托山海德园社区花园,2017至今 ©陈东华建筑事务所

 

最近我也在准备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的一个展览,预估今年7月开展,是郭屹民老师推荐我参与的。对于公开征集的主题“活性建筑”,我选择基于南方的“阴影空间”展开回应。在我们日常熟悉的岭南庭园、大排档、市井骑楼空间中,都可见岭南对“阴影”的关注。最终确定了10个灰空间很突出的参展作品,它们有一些共同特点,比如低造价、无需空调、底层架空、首层阴影面积的占比会达到90%以上——地面层是建筑的底部、内部,也是建筑面向城市的公共开放界面。这些作品分布在城市、小镇、乡村,但无论地点在哪,都呈现着阴影空间所激发的活力,有着建筑学角度的共鸣。


此外,在研究的角度,我还有个横向比较的想法:“南方”可以是南中国、南亚、南美、南欧、南洋......有许多,都不太一样;但我一开始想抛出的,是偏亚热带气候下,一种更散漫、放松一点的南方的状态。

 

有方:是否统计过独立执业以来参与竞赛的数量,以及入围比例?其中让你印象较深的项目有哪些?

 

陈东华:独立以来做的国内外竞赛应该有40多个,入围大概是10多个。我个人印象比较深的是2012年的重庆桥上村落竞赛提案,以及2016年的上海博物馆东馆竞赛提案。这两个提案的内核是在探讨一种赋予“二维”以厚度的墙体组织方式,一个具有空间隔断与空间厚度的迷宫式场所,从而得以把城市、建筑、景观和室内重组。它们都是很早期的竞赛,但触发了我对建筑本体的许多思考。

 

△ 重庆桥上村落的竞赛提案,2012 ©陈东华

 

△ 上海博物馆东馆概念竞赛提案,2016 ©陈东华

 

有方:作为大量参与公开竞赛且成绩斐然的建筑师,你选择项目的标准包括哪些?如何理解竞赛这一实践?

 

陈东华:主要是有意思的题目、高水准的评委和公平开放的机制吧。学生时代参加的竞赛更多是掺夹着一些研究和思考。成立公司以后,我们会考虑设计费用等商务问题——但最重要的依然是“表达”。

 

竞赛中对自我思考、设计方法的呈现,往往会更自由充分。选择一个竞赛,首先是表达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然后我做出自己的方案,再到评委认可与否。这是一个双向的关系,有一个可以讨论的平台。商务层面,要做竞赛,肯定就要想着最好的状态,不能只是“碰碰运气”——我有时也会有这样的想法,但这种情况的项目最后往往都没有好结果(笑)。

 

疫情期间我们做了很多竞赛,因为要寻找新机会。热爱这个行业的人,还是会坚持去做些事情,团队在共同目标下从创作到落地的过程是最让人兴奋的。

 

有方:对国内现行竞赛机制有哪些优化建议?

 

陈东华:对于两轮(two-stage)的竞赛,在带方案的预审阶段,可以规定好图纸的排版、数量、表达方式。我们参与的几个德语区竞赛,海选时可能会收到几百份方案,都是这样的规矩。比如柏林国家美术馆新馆竞赛,第一轮只能提交技术图纸、看黑白灰的平立剖,第二轮可以有效果图。我觉得这是让大家在一个公平的、限定好的工作量内,比选设计的智识本身,而不是凭更多的工作量取胜。

另一种是直接开始竞赛、没有预审环节的one-stage。比如我们参加过的立陶宛国家科技馆竞赛,不谈资历、不谈业绩,当时我刚毕业一两年,感觉可以尽心地发挥、去表达自己的东西了。国内挺多人抗拒这种一上来就要求效果图、不限定工作量的竞赛,但其实在国外也正常,还是看项目本身的吸引力,以及整个过程是否专业、公平、公正。比如之前收到了逾1700份方案的赫尔辛基古根海姆博物馆建筑设计竞赛,其中很多人可能也没想着要中标,但起码可以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和声音。还是要看项目与建筑师表达欲之间的张力。

 

△ ©有方

 

有方:过去哪个设计留下的遗憾让你最为印象深刻?

 

陈东华:2016年的立陶宛国家科技馆,是我带着一位刚毕业的学生做的。我们最后非常幸运地成为三家优胜单位之一、进入定标阶段,但遗憾的是最后当地政府选择了一家西班牙事务所作为中标单位。

 

这个项目中还是有一些思考的。例如埃森曼在一次与马克·维格利的对谈中问及的“数字化能否产生异质化的空间”“数字化能否拥有一种著作权而非众包而成”等当代问题,我想,这个作品正是在深入数字化本身的逻辑后去挑战和批判它,就像埃森曼在lateness一书中对海杜克的1号、4号和5号德州住宅的分析,认为他正是用现代性的内部语汇来测试现代逻辑的极限。

 

另外,我们也希望在建造本身有所突破。入围后,我们也请教了一些结构顾问,包括AKT II、Cecil Balmond、深圳奥雅纳等等。最后我们是跟在伦敦的结构顾问AKT II、环境与机电顾问Atelier 10、运营与成本顾问RLB组成联合体,希望在各个方面都准备充分。但很遗憾我们没有赢下来。

 

△ 立陶宛国家科技馆,2016-2018 ©陈东华建筑事务所

 

有方:但在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方案设计国际竞赛中,你与藤本壮介团队组成的联合体最终胜出。项目目前的进度,以及与藤本团队的合作方式是怎样的?提案对改开馆公共属性、城市界面特质的分析让人印象深刻,请展开谈谈。

 

陈东华: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建筑群还包括旁边的深圳金融文化中心、国际演艺中心以及周边的景观广场、地下交通空间等,是一个比较庞大、复杂的系统。当时我们也参加了旁边的“两中心”竞赛,对这一片区的城市公共属性还算比较了解。我们不想制造一处“奇观”,而是希望能够创造一个具有城市公共性、气候适应性的开放空间,整合城市与建筑、室内与室外、地上与地下的多重关系。从一个简洁的盒子体量出发,在尊重城市设计条件的前提下,去做一些微妙突破。

 

改开馆的很多设计手法,包括表皮、空中连廊等,还是来自于藤本,比较有他个人的风格。他更多的是发挥主创对于整个空间效果呈现的影响,我们的工作则更侧重三馆协调、城市界面与景观、首层公共空间与地下室,以及平面与功能流线等技术层面的介入。在这个项目中,上述维度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投入足够精力。

 

目前项目在优化阶段,可能随时要开始快速推进。这是关乎都市公共性的重要场所,所以今年压力不小。它涉及多方的创作与协调,必须全力以赴。

 

△ 一馆两中心的三个提案:深圳金融文化中心(竞赛中标候选)、深圳国际演艺中心(竞赛入围奖)、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及城市公园(竞赛一等奖 方案深化阶段),2020至今 ©陈东华建筑事务所

 

有方:近期有哪些建成作品?落地过程带来了什么新的思考?

 

陈东华:最近落成的项目包括汕尾彭湃中学体育馆、广州的树德茶铺,以及一些改造项目。最大的感悟就是工地要盯紧一些。其中彭湃中学体育馆是一个界面开放的风雨球场,90%以上都是阴影面积,这也是我当时思考PSA“活性建筑”展览的一个切入点。

 

△ 彭湃中学汉京体育馆,2018-2020 ©陈东华建筑事务所

 

△ 树德茶铺改造,2018-2019 ©树德文创

 

有方:在一种理想的无需考虑现实的状态下,你最想设计一座什么样的建筑?

 

陈东华:可能就是2013年时对里约热内卢的一种城市重想吧。一个依靠空气浮力与轻质材料生存的游牧社会,一个建立在“神性”与“人性”之上的物性回归。

 

△ Ceu de Janeiro,2013 ©陈东华

 

有方:迄今,有没有对设计这件事情失望过?

 

陈东华:会有,主要是对于整个设计环境和制度问题。我们只能跟有共识的人共事。“共识”诸如对设计的价值、对工作方法的理解,有一些事必须是大家都经历过,知道整个流程是什么样,该如何去做。

 

我们团队比较年轻,还在发展的过程中。设计就得是一种事无巨细的工作状态,很多事情都得我亲力亲为;未来希望工作室能更像一个think-tank,可以带出一些有想法的人来。

 

有方:那么在当下带领一个独立事务所,你最大的动力是什么?

 

陈东华:还是因为想做一些自己能决定的事情。目前,实践、研究、教学都是我感兴趣的,就像莫内欧说,building, teaching, writing三者是关乎建筑学科内部的事。但如果去到一些其他团队,这些就未必同等重要了。

 

比如在教学上,我现在带的是大二学生,刚好处于学习设计的爆发期开始的阶段。这个过程非常有意思,你会看到学生在哪些地方是很敏感的,然后要考虑如何引导,最好是教会一个方法、让他们选择某一个观点去做自己的设计。此外,偶尔也会有朋友找我写些小文章,虽然基本得自己额外花几个月时间,但我也很愿意,因为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你会反思一下自己在实践里是否又有妥协。那些真正能链接到历史层面的作品,才是最让我兴奋的,所以我一直在向那些作品学习。

 

有方:对于你提及的“建筑学科内核”,你的理解是什么?

 

陈东华:我觉得建筑学科的内核也在发生变化。以前可能有一种宣言式的精英或谓英雄主义,非常正式;现在则愈发纳入了对平实、日常状态的关注。后者可能会显得不那么古典、不那么追求美、不那么讲究“主义”,但我对这一部分很感兴趣,希望考虑如何把学科与日常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当然二者本身也不是非黑即白的。现在跟学生讲课也是这样,要考虑容错率更高的方式。在一个框架的控制下,设计可以有一些松动,去结合使用者、施工队、甚至城市公众的参与。

 

△ 模型室完成的流浪猫屋、漂浮鸟笼、彭湃中学体育馆模型等 ©陈东华

 

△ 模型室完成的重庆含谷初中风环境气流模拟试验 ©陈东华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大二课程作业,2023,学生:曾帅,指导老师:陈东华,助教:徐沐阳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大二课程作业,2023,学生:杨钦,指导老师:陈东华,助教:徐沐阳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大二课程作业,2023,学生:谢颖,指导老师:陈东华,助教:徐沐阳

 

有方:当前面临的最大困惑是什么?打算如何解决它?

 

陈东华:最大的困惑也是最基本的,就是如何建立属于自己的思想和实践体系。现在市面上有太多轻浮和潮流的东西,我想需要过滤掉一些杂念。另外我认为需要多积累,包括建造、阅读等。

 

有方:在专业上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是谁,具体有哪些影响?

 

陈东华:最近对夏昌世、莫伯治、郑祖良、佘峻南等老一辈建筑师及其作品比较感兴趣。他们的作品糅合了现代性、岭南园林和亚热带气候性,体现出了他们那个时代的精气神。

 

我特别喜欢白云山庄旅舍这个房子,带我朋友、同事和家人都去过好几次。其中的一些细微构造处理和建造方式令人印象深刻。例如中部的曲廊,保留了柱子与短向的梁形成一个门式框架、而取消了纵向的梁,使得连廊流动的方向感和纵深感更为强烈;而到了住宿区的廊道,只看到了柱子和光整的楼板底部,梁都反到屋面上,强调的是一种萦绕的围合感,以及对中庭景色的极致开敞。这些手法介于传统庭院的布局以及现代主义的抽象之间,使对作品的解读更加多面而浑厚。这些前辈的启发也影响到我最近的设计作品,包括西部(重庆)科学城含谷初中、深圳光明科学家谷等项目。

 

△ 莫伯治设计的白云山庄旅舍 ©陈东华

 

另外一位就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Alejandro Zaera-Polo,他与不少建筑师、学校都曾有争论。不过这也让我看到一个建筑师真实的一面,挺好的。我在本科时候对FOA这个事务所很感兴趣,后来在赢得2013年的里约热内卢Cityvision竞赛后,就去了当时竞赛的评委主席Alejandro Zaera-Polo的事务所AZPML工作。2014年我们团队赢得了一个位于维也纳的Austro Control总部高层竞赛,当时我们团队通过实体模型来模拟风对塔楼的影响,这个方法也应用在后来我做的西部(重庆)科学城含谷初中的风环境模拟中。

 

后来我回广深成立了独立工作室,过程中会发现实践池子里大鱼小鱼都有,竞争是非常残酷的。我们跟Alejandro也在几次国际竞赛里遇上过,包括2016年的立陶宛国家科技馆、2020年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等。在我们入围了立陶宛国家科技馆的前三优胜后,我突然收到Alejandro的邮件,说:”Congratulation! And more, you beat us!”当时他也给了我不少建议,后来我也决心与工作室一起继续走下去。

 

△ 维也纳austro control总部一等奖提案:不同塔楼形态的风环境模拟对比,2014 ©AZPML

 

△ 重庆含谷初中一等奖提案:不同校园布局的风环境模拟对比,2022 ©陈东华建筑事务所

 

有方:国际视野与同台竞技,以及足够的在地敏感性,这二者在你的实践与觉察中似乎始终是交织的。

 

陈东华:这也是向历史学习的。比如南美、南亚很多的优秀作品,都有一个外部力量如现代主义、工程技术的介入,然后再跟当地的文化、气候、施工工艺等交织在一起。这些往往在低造价中做成的项目,最后也能有其力量,将国际的传承与本土密切结合。例如巴西圣保罗学派等一批优秀建筑师,以及上文提到的岭南现代建筑先驱,他们的实践都是非常清晰的可学习的脉络。

 

有方:你提到过最近在读的一本出版物,似乎也印证着这一脉络。

 

陈东华:是的,最近在有方买了一本讲南亚建筑的书。叫The Project of Independence: Architecture of Decolonization in South Asia, 1947-1985,是近期在MoMA的一次展览的出版物。在这书里就能看到很多上述提及的,早期的南亚建筑师如何吸收世界的现代性并结合本土地域特性,在高密度、低预算的条件下创造出一系列具有工程先进性、结构意识与本土文化的优秀作品。

 

△ 由Daniel Dunham在1968年设计的孟加拉Kamalapur火车站 图源:The Project of Independence: Architecture of Decolonization in South Asia, 1947-1985

 

△ 由Raj Rewal和Mahendra Raj在1972年设计的印度国家展厅与工业展厅 图源:The Project of Independence: Architecture of Decolonization in South Asia, 1947-1985

 

有方:最近哪个社会议题最让你关注?

 

陈东华:最初收到采访提纲时,疫情对空间的公共性、真实性摧毁得很严重。当时期待的是公共空间的重塑和回归。但这件事现在好像突然消失了,情形在采访期间是180度的大改变。

 

其实我是一个相对比较迟钝的人,对很多社会话题的敏感度没有很高。因为如果要作为一个建筑师去反应,社会议题还是要经过一定时间的转化积累,才会慢慢融合到建筑里头。不然这种回应是有些投机的。适度的封闭,适度的开放,这两个状态建筑师都需要有。

 

有方:最后,你认为什么会改变未来的建筑?又如何看待建筑学的未来?

 

陈东华:疫情和数字化前后夹击着建筑。在未来,建筑空间的定义可能不太一样。建筑学的未来还是在于建筑教育。建筑学需要有思想和传承,不管在学院里、书本里还是作品里。

 

对于近期被热议的人工智能AI,我会挺关注设计师在哪些层面可以被技术“抹杀”掉,在哪些层面又可以避免它们的冲击。例如AI很难做出意外、异质或错误的东西,或AI不能承担情感、道德或法律方面的事情。技术还是要结合个人的思考、情感,或以对历史的关注作为驱动;仅以工具技术本身作为出发点,应该还是有问题的,也不是我的状态。

 

△ ©有方

 

 


 

采访 / 原源

视觉 / 朱芷慧  校对 / 原源

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部分图片由受访人提供,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关键词:
人物
建筑师在做什么
1
参与评论
最新评论

185****1983

10个月前

看到有思想有才华的设计师,心有戚戚焉。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