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大山宅:张女士家 / 金秋野建筑工作室

大山宅:张女士家 / 金秋野建筑工作室
编辑:李博超 | 校对:李博超 | 2022.01.04 15:06

△ 大山宅  摄影:高蕾蕾

 

设计单位  金秋野建筑工作室

项目地点  中国北京

建成时间  2021年11月

使用面积  94平方米(改造后)

撰文  金秋野


业主是一对海归工程师夫妻。两人曾在大洋彼岸求学、工作,兜兜转转十数年后,带着两个孩子回到熟悉的北方定居。一家人热爱大海、森林和高山,也喜欢在旅行中借各式民宿去体验不同的生活。由于长期漂泊,搬家次数较多,断舍离成为生活常态。相比于拥有更多的物品,两人更希望用有限的时间和金钱去扩充生活体验。

 

新家位于北京一处老旧社区,是1962年建成的多层住宅。小屋位于一层,90平方米带小院。套内是苏式专家楼的格局,层高3米不止,房间周正敞亮,有着绿色的窗帘和宽大的壁橱,卫生间和厨房都用白瓷砖贴面,走明管。院子里绿树成荫,属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年代感扑面而来,仿佛时光倒流。

 

拆开吊顶是预制混凝土楼板,表面贴满旧报纸,年深日久,已经风化破损,但却无法清除。因为当初是作为混凝土脱模剂,这些报纸直接就被粘到了板底。仔细看,繁体字和简体字并用,尼赫鲁访华的新闻清晰可辨。板间用粗壮的麻绳填缝,房屋主体没有圈梁,只有局部构造柱和纵深方向贯穿建筑的拉筋,想必是地震后的加固结构。

 

除夫妻二人与两个孩子外,家里老人也会时常共同生活,居住密度颇高。在保证个体独立性与私密性的前提下,房子里要有足够宽敞的公共空间,供家庭成员一起沟通、交流和活动。在此基础上,我们就着承重墙,将房子一分为二,造起了“山”。(图1、2)

图1 “大山”轴测示意图  绘制:赵卉文

 

图2 “大山”的剖面示意图 绘制:李力维

 

从平面图上看,原有房屋的格局是标准的两室一厅,两间卧室位于西侧,客厅、厨卫位于东侧。南卧室直接对着大阳台,有通往小院子的门。业主希望将这里作为未来新居的主入口。这样一来,如果保持原有格局不变,入户时势必经过卧室,显然行不通。

 

经查看,两间卧室间的壁橱是隔断墙,拆除之后,房屋格局就变为东西各一长条,均南北通透;而客厅和南侧卧室间的壁橱,原来也是隔断墙,拆除后就造出了一条从主入口入户后立即右转,再进入客厅的狭窄通道。(图3)有这样的便利,就能保留原有格局,将住宅一分为二,西侧是卧室群,属于夜晚;东侧是起居室、餐厅和厨房,属于白天。(图4)

图3 改造后连通玄关和起居室的狭廊  摄影:金秋野

 

图4 入口处丰富的空间层次  摄影:金秋野

在最初的设想中,东西截然分开,西侧密集堆叠,视线阻隔;东侧通透开放,一览无余。按照习惯的模式,起居室兼书房,将书桌和家具都向墙面收拢,中间空出来成为儿童活动区。这样一家老小的日常活动都在一个大空间中,其乐融融。业主看后,对西侧很满意,却对东侧存疑。晚上发来信息,觉得公共部分太常规了,问是否可以多点新感觉?这让我深感意外,以我们的经验,这个构思已属于动作很大的一类,业主却仍嫌保守。

 

于是我们重新考虑东侧的“白昼空间”,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在这边也造出地势高差,将大空间一分为三。通过入口的狭廊,先进入起居室,这里有宽大的沙发和书架,根据主人的生活习惯,并未设置电视或投影区域。左转是一道隔墙,半高的玻璃隔扇上部留空,必要时以竖向百叶分隔,分开客厅和餐厅区。进入餐厅要上三步台阶,让餐厅稍微形成“俯瞰”客厅的地势,从客厅也可看到餐厅。再往北是一个小小的方厅,就是原来的入口门厅,这里作为通往厨房、卫生间、卧室和走廊衣帽间的枢纽。厨房保持开放,让北侧的景色进入室内,同时保持空气畅通。(图5)

图5 连接餐厅、厨房、卧室和小楼梯的枢纽  摄影:金秋野

 

这样,房子里就出现了三个主要标高和六个相对独立的区域,说房间又不是,它们彼此似断似连,视线相通。(图6、7)这正是我们一直探索的空间手段——打破原有的空间格局,让房间家具化,制造隔断,容纳使用功能,将空间释放出来。

 

不过这样一来,大于“家具”而小于“房间”的新分隔,就取代了以往规格化的“房间”,屋子里出现了很多“孔窍”,像太湖石的内部。不同的“孔窍”间似断似连,可以对望,彼此充当对方的“景”。(图8)对这样的操作,并不是每个业主都欣然接受,之前最完整的实现是在套内仅29平方米的翟女士家,如今反在业主的推动下,完成了一次更彻底的演练。

图6 从客厅望餐厅和厨房  摄影:孙海霆

图7 上午起居室的阳光  摄影:孙海霆

图8 从洞口看客厅  摄影:孙海霆

 

这样,东西两部分就都有了地势变化,形成一个环路的同时,两边各有三段空间分隔,形成丰富的连续场景。西边地势较高,视野相对受限,连上走廊衣帽间,自成一个循环;东边地势较低,局面相对开敞,人在屋内行走,虽然没有跃层,却也上上下下、曲曲折折,故名“大山宅”。(图9)这是相对于之前只有一次高低变化、形成一个内部环路的“小山宅”而言的,然而拆开吊顶,发现层高未能如人所愿,却也无计可施,只能将错就错,取消一部分高差,保留整体的地势变化和环形流线。这让最初的设想不再完整,然而向现实妥协,是设计师的必修课。

图9 动线轴测示意图  绘制:刘力源

一半是山路弯弯,不仅上上下下,还要左左右右,早已迷失了方位,身在此山中;另一半是山谷,段落分明,各尽其用。山中无日月,要向两侧凿壁偷光,辅以人工光。有人喜欢住在平地,风光霁月,宽宽敞敞;有人喜欢住在山里,峰回路转,风光无限。每种不同的生活追求,都带来不同的空间样式和日常风景。

 

现在来说说“山房”,其实是儿童房间。为什么要把它抬起来?因为小小的空间里容不下三间卧室。南侧因要留出玄关,就使南北进深更短了。如果硬放,中间卧室就成为黑房间。不过也可以通过开高窗的方式给中部卧室采光,但侧高窗有非常强烈的孤寂感,会夸大空间高度。那么不妨把房间抬起来,创造亲切的尺度,并利用房间深处特有的光线条件,结合间接采光和人工照明,在昏暗中得到特殊的明亮感,增加感觉的层次。

 

这座山有两个入口,一个位于北向,是弯曲转折的台阶(图10);一个位于南向,本来也想做成台阶,但助手建议说,还是做成小朋友的滑梯吧(图11),那里深度足够,可以形成坡道。

 

图10 北侧山房入口,转折的台阶  摄影:孙海霆

 

图11 南侧山房入口,坡道滑梯  摄影:孙海霆

这个想法很妙,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来说,光有山是不够的,还要有坡、有陵、有谷、有洞。压缩卧室的面宽留出南北通廊,这条通廊就是“山谷”(图12、13),上方正是两个孩子的小床,各1.4米宽,孩子小的时候大人可以陪睡。建好后一看,那里足能睡下十个孩子。(图14、15)走廊西侧是嵌入床下的大衣柜,两个都在2米以上,满足收纳需求。

 

△ 图12 兼作衣帽间的通廊,从南向北  摄影:金秋野

△ 图13 兼作衣帽间的通廊,从北向南  摄影:金秋野

△ 图14 小床内景  摄影:孙海霆

△ 图15 从小床的圆形洞口向外望  摄影:孙海霆

 

最后,我们将朝向庭院、阳光空气最好的地方留给了老人房,也形成了入口处最突出的主景——一个块块磊磊、颇具“山石”形态的体量堆叠:“奇峰绝嶂,累累乎在墙外”。(图16)

△ 图16 从主入口看老人房和小滑梯  摄影:孙海霆

 

这座山的最北端是父母小小的卧室,刚好是一张标准双人床的大小,等于把床做成了房间。(图17)在《向心而居》中,我讨论了床与炕的区别——床需要一个房间去容纳,而炕本身就是一个房间。在集约化的城市套型中,提高空间使用效率的需求让我重新审视从小生活其上的“炕”,并在几乎所有项目中引入“炕间”。

 

尽管没有烧火取暖的原始形态,仅从空间形态上来说,“炕”与榻榻米也有本质区别。一个炕间,意味着功能集成、方位确定,对于炕上的人来说,不同方向有着明确的功能和身体含义。有炕沿的一侧开敞,是进出房间的入口;对侧一般是窗,窗台可以支撑身体、观看庭院景色;炕的一侧靠近炉火,一般不放置任何物品,只在高处做置物搁板;另外一侧摆放炕柜,作为主要储物空间。炕既是床,也是交往空间,白天夜里功能不同,是最有生活场景和集约化的室内功能区。榻榻米房间行走坐卧不分,缺少这样的紧凑感,也无从凭倚;它四面隔扇,空间匀质,也没有身体方位。炕是特别积极的一种空间装置,非常适合小户型,而它也是“家具房间化”这一思路的起点。(图18)

图17 主卧室炕间  摄影:金秋野

 

图18 炕间内部  摄影:孙海霆

在主卧室中有一扇大大的磨砂玻璃窗,是给小朋友房间提供间接照明的。山房的另一侧直接面对南窗,没有使用玻璃隔断。两边有自然光的地方,都有足够宽大的书桌,给小朋友未来做功课留出位置。现在孩子还小,只把它当玩具,爬上爬下。(图19)北侧也开一个洞口,让一束光落在楼梯上。(图20)

 

图19 儿童房内景上床的小踏板和洞口的炕沿  摄影:金秋野

 

图20 儿童房内景,套叠的洞口  摄影:孙海霆

竣工后有人来做客,又带来两个小女孩。房子复杂的构造激起了孩子的探索欲,四个小姑娘绕着山房疯跑,一会儿钻进壁橱下面的凹龛,一会儿鱼贯冲上台阶,又从滑梯上滚下来,正着滑、倒着滑,玩得不亦乐乎。

 

视频短片  拍摄:陈向飞、杨光、倪晨辉

做这个房子的时候,不得不面对房屋深处缺少照明的问题。像这样的老社区,窗外的绿化与新住宅区有所不同,它不是那种精心挑选的景观树种,而是高高的、姿态横生的槐树,年深日久、蔽日遮天。房子在一楼,难免光线会受影响。东侧的餐厅、西侧的儿童房,都有照度不足的问题。但我很想保留这种熹微,让白天也有微妙的光线。

 

小房子做得多了,就开始认真关注人工照明。开始我们感觉照明就是点几盏灯,这有何难?随着时间的推移,却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光环境几乎可以说是设计中最难驾驭的部分。为什么这么讲?因为设计的其他部分,都可以通过软件来模拟,实时观察效果,而软件对光的模拟很不给力。在VR投入使用之前,尺度应该是个难点,但现在即使最复杂的空间构造,也可以随时走进去看看。可再好的渲染软件也无法完美验证光线。一方面,现实环境往往是光线多次反射的结果,超过了电脑的算力;另一方面,最难对付的,其实是光源的品控,这个真让人抓狂。不同品牌的灯具,甚至同一品牌的不同品种,标称的亮度和色温都一样,肉眼看过去完全不同,靠数据无法准确模拟。

 

虽有专业灯光设计师,但我的要求显然超过了他的常规,显得爱莫能助。快要入夏的时候,我带着助手对阿尔托的布光方式做了一些探讨,写了一篇文章。我给我心仪的布光方式取名“体积光”,希望光源可以和光线一起占据空间,形成优美的可视之物,而不是扫亮一个面或照亮一个点。换句话说,点状和线状的亮斑让我非常难受,而这已经成了当代LED照明的通用手法。所以灯光设计师的建议,多数都被我搁置了。

 

△ 图21 转角楼梯的三角灯 摄影:孙海霆

 

研究阿尔托也没什么头绪,他的照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灯具设计,而这需要全产业链的支持,不是我们这种小小作坊可以承受的。我们只好一个一个地选光源,调节亮度,控制色温,调节发光方式和发光体的形式,也设计了个别灯具。这个过程从前期开始,经历了模拟、打样、制作、调试等阶段,一直到现在还没结束。

 

项目进行中途,业主喜欢上了海购的中古灯具,来来回回买了十几个,其中两个好看的灯罩在海运途中破碎,心疼了好多天。市面上的灯具,要么追求“豪华”,要么追求“性价比”,很多经典的设计被抄袭成了网红款,非常可惜。想找到兼具合适的尺寸、扎实的材料、正确的发光方式,又能与场景相匹配的灯具,还能有点性价比,真是难比登天。

 

为了方便比选,我们将主要灯具制造商的光源买了一大堆,接到工作室的天花板上,把照明环境搞得乱七八糟,最后得出结论:最贵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而灯具方面,不得不承认,中国守着这么好的产业资源,产品跟半世纪前的欧洲灯具相比,还是差了一大截,恐怕要靠供需双方的同步升级来弥补,就不知还要多久。

 

儿童房是靠两盏陶瓷壁灯来提供泛光照明,护眼灯照亮桌面,桌板底下装了隐光灯带,方便夜间使用。三套灯具,三种高度,三个厂家,匹配色温大费脑筋。但最终实现了我想要的光环境:每个角落都有亮度,柔和又不刺眼,与自然光的冷色形成对比,配得上房间深处的“暗”。(图22)

 

图22 儿童房靠自然采光形成的照明环境  摄影:孙海霆

 

而在另一侧的日间区域,餐厅占据了这个“深处”。业主夫妇当年在美国的时候,房子里有一张大餐桌,旁边有餐边柜。每日一家人的生活都围绕这张桌子展开,吃饭、看书、弄电脑。业主想在新居里复制一个出来,我希望它有明确的聚合感,但又不要塞满。

 

房子刚刚动工,主人家就看好了一张大大的胡桃木餐桌,选好了靠隔断墙的卡座沙发。我想,这个区域不能像通常的餐厅那样只做桌面照明,它必须是柔和的全局光。餐厅灯可以照亮菜肴,台灯可以照亮书本,单一的全局光源,两件事都做不好。于是我们选择了软膜天花,投下无影灯般的平行光线,让这个区域成为一个发光的盒子。(图23)使用双层软膜,是为了得到更加柔和的效果。选择3000k和4000k两种色温,就餐和工作可以切换使用。

 

最后,我们把餐桌对侧的门洞改成了个可以坐人的大方洞,给餐厅提供另一个“面向”,提高聚合感的同时,也打开全屋的对角线视野。房子竣工后,这里竟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爬爬洞,和大人的最佳拍照点。(图24)

△ 图23 从餐厅看客厅  摄影:孙海霆

 

△ 图24 餐桌正对的爬爬洞  摄影:孙海霆

卫生间和厨房之间有一段短短的墙面,在高于人视线的地方,我们做了一个倾斜的形体,成为墙体的一部分。它能微微照亮天花板,给这个处在逆光中的区域带来内容。同样地,我们希望它柔和,像灯笼一样,成为一个发光的装置。(图25)

△ 图25 吊架和发光装置  摄影:孙海霆

 

我们还设计了书架上的灯具,可以同时向天花板和书架打光(图26、27);以及主卧卫生间的镜子,因为主人不希望走廊正对镜子,就用一个可以升降的小盖板把它遮起来,这些都是一些有趣的细节。(图28)

 

总的来说,房子里的照明是柔和而有层次的。布光的时候,依据建筑形体相对容易,做出自成一体的体积光系统很难;提高光的亮度容易,实现均匀又柔和的照度很难。至于“不可直视光源”这个原则,我理解,是因为明装光源太难看或亮度太高。这个问题可通过其它方式化解,不必人云亦云。

图26 起居室和书架上的设计灯具  摄影:孙海霆

 

图27 从近处看书架灯  摄影:金秋野

 

△ 图28 主卧卫生间的镜子和盖板  摄影:高蕾蕾

 

房子从现场踏勘到工人离场,耗时整整一年。好几个业主跟我说,他们的亲戚朋友同事都不能理解:花这么多钱、花费这么多时间,到底图什么?还好我的业主们都理解,而且似乎是我的同盟,觉得生活不能“将就”。这里将就一点,那里将就一点,就没有底线了。

 

生活观应该构建在对唯一性的追求之上。因为人与人不同,通常来说,这种不同还不构成唯一性,须将个性以美好的形式表达出来才算。通过外物来为自己设立坐标,那外物就可以代表你这个人,而行使“唯一性”的主张。这就是艺术的道理。艺术就是个人通过外物传递给世界的唯一性信息。

 

图29 厨房、卫生间、主卧室和小楼梯的位置关系  摄影:金秋野

 

通常我们可以通过住房来实现个体的外化,但也只能选择住在有内无外的公寓里。即使可以盖房子,我也主张不要每个房子都竭尽所能地表达个性,因为城市需要整体形象,房子外在的形象处于公共领域,不能太自我。所以路斯让他的房子表里割裂,那是真的割裂,就像人对外有个公共形象,内心却可以保持自我。房子的内部,是人表达内心的一个途径。其实园林就是古人内心世界的写照,对外可以是无表情的白墙,内里别有洞天。套用库哈斯的话来说,这种割裂毋宁是健康的。

 

住在独一无二的房子里,过属于自己的生活,认真地对待每一天,是尊重自己的最好方法。这件事无法计算性价比,艺术无价。不可小瞧身外之物,除却这些,人们又如何表达自己呢?或有高人注重内心而选择粗糙简陋的物质环境,那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审美生活。人们可以不去追求豪车名表,但却要给自己配一个独一无二的壳。仅此而已。

图30 从小床的圆窗洞望学习桌  摄影:金秋野

 

卧室里留了一块1.2米见方的墙面,从入口刚好看见,想放一幅大画。这幅画怎么选,真是难住了我。我希望业主用真正的艺术品来填充它,画和摄影作品都行。业主对这一点是犹豫的,因为艺术品并不在常规的采购清单之列。我说,艺术品是独一无二的,它不能够用价格来衡量,于是就跟业主一起去选。选来选去选不到,因为大小合适又应景的作品并不天然存在。有几次几乎已经决定了,想想又不合适。最后我说,干脆把房子的轴测图挂上去吧。这个轴测做了不同角度的拼贴,把入口玄关的那座“山”以不常见的方式表达出来。房子里挂着关于房子的画,既不唐突,也满足唯一性要求,没问题。(图31)

 

图31 卧室墙面上的轴测示意图  绘制:赵卉文

在做这些项目的时候,面对业主不同的思维习惯和设计需求,我们给出的答案也并不相同。“套路化”是我们极力避免的。有人问我这算是什么风格?我也不知道,只是希望房子与主人的身份和气质相配,朴实无华但处处用心,工整但也充满趣味。

 

我妈问我,你做了这么多小房子,不能整点大项目吗?这个问题让我不知如何作答。的确,这件事谁都整得了,有钱请个装修公司,没钱自己找个施工队,由着性子搞一搞。如果说这是一个行业,依我个人经验,无论业主还是设计师,很难从中体验到真实、快乐和美。浅薄浮夸的造型、粗糙有毒的材料,貌似殷勤实则敷衍的服务,以及无处不在的行规陷阱。生意与生活,距离太远了。

 

图32 玄关也形成了适合聚集的角落  摄影:孙海霆

 

图33 小楼梯和卧室一角  摄影:孙海霆

而恰恰是这被人忽略的地方、饱受争议的地方、似乎没什么希望的地方、无法寄托职业情怀和艺术追求的地方,是每个人,每个对真实、快乐和美有追求的人,包括建筑师本人,都必须面对的现实。即便我们改变不了什么,也要发出一些不一样的声音,做一点不一样的事情,尽管覆盖面很小,在人海中可以忽略不计,但它正是你、是我,是任何人和每一个人不得不面对的。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小房子告诉人们,你现在就可以将现实撕开一条裂缝,开始想象一种新的内向的精神生活,织一个茧、筑一个巢,来护卫内心的自由。紧凑而充实的私人空间塑造自我形象,此后才有积极健康的公共生活,任何宏大都必须由渺小来填充,健康的肌体是每个细胞都健康,完善的集体是每个个体都完整。遗憾的是,作为一个普通人,并不是总能感受到来自外界的理解和尊重,那么,就好好尊重自己吧。

 

金秋野

2021年11月16日

图33 小床朝北的书桌和楼梯窗  摄影:金秋野

图34 从近处看发光装置  摄影:高蕾蕾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团队:金秋野、高蕾蕾、刘力源、许曦幻、康艺欢

业主:张女士一家

建成状态:建成

设计时间:2021年1月

建设时间:2021年3月—2021年11月

建筑面积:93.88平方米

使用面积:94平方米(改造后)

基础施工:雷金杰团队

定制家具:张圣朝团队

摄影:孙海霆、陈向飞、高蕾蕾

分析图:刘力源、赵卉文、李力维

 

 


 

版权声明:本文由金秋野建筑工作室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住宅
北京
室内
金秋野建筑工作室
项目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