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金玉其外的过誉之作?《卫报》评柏林新国家美术馆

金玉其外的过誉之作?《卫报》评柏林新国家美术馆
编辑:崔婧 | 2021.12.16 21:12
美术馆历史照片  ©Reinhard Friedrich

经过6年的修复,柏林新国家美术馆于上月重新开放。这是密斯·凡·德·罗生前的最后一作,也是他毕生实践的集大成作。现代的材料与技术,结合古典的比例与秩序,使其有“20世纪的帕特农神庙”之称。

 

建筑于1968年竣工,在使用40余年之后迎来了它的第一次大修,主刀设计师为大卫·奇普菲尔德。修复工程最大程度地保存了密斯原设计的形式特点,拆除、修复并重新安装3.5万个建筑部件。

 

近日,英国《卫报》对修复团队进行了一次采访。这篇题为“密斯的诅咒”的文章,一改业内对柏林新国家美术馆普遍的称赞论调,犀利地指出原建筑在空间设计、功能、材料等方面的诸多问题。下文节选了文章中的一些观点,作为参考。

 

改造后  ©BBR / Thomas Bruns

 

“从没有哪座功能失调的建筑像它一样

获得过如此之多的赞誉”

 

《卫报》文章开篇便咄咄逼人地指出建筑的功能缺陷。柏林新国家美术馆分为上下两层,均为展陈之用。但在实际的使用似乎并不如人意。

 

文章指出,下层布展空间给人以密闭办公楼一样的沉闷感觉,而上层布展显然更加不符合实际。建筑中易产生冷凝水,损坏作品。缺少墙壁也增加了布展的困难程度。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门太小,大尺寸的艺术品难以进入。美术馆一位负责人称:“密斯根本不知道这个空间会用来做什么。”

 

改造前  ©Neue Nationalgalerie

事实上,早在建筑完成时,就有人提出了功能上的种种质疑。当时,年逾八旬的密斯说道:“这是一个巨大的大厅,当然意味着布展的困难,我完全清楚这一点。但它的潜力如此之大,以至于我无法去考虑这些困难。”

 

密斯在一定程度上的使用障碍和趋于完美的理想形式之间选择了后者,但修复团队却不能对历史遗留问题坐视不理。奇普菲尔德团队在建筑中置入了新的照明、地暖、坡道与电梯等设备,开挖了平台下方的区域以补充馆藏空间,改善展览环境。但即使如此,出于对原设计上层建筑空间本身的问题,本次“忠于原著”的改造也束手无策。

 

改造后  ©BBR / Thomas Bruns

 

“上帝存在于细节中

但别看得太仔细”

 

除了功能上与生俱来的缺陷,建筑的材料在40余年的运营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据美术馆负责人称,“窗户一年会裂开一两次……我们永远都找不到一模一样的玻璃来替代。”为了修复它们,奇普菲尔德团队选用了由两块12毫米厚的、每片重1.2吨的夹层玻璃,取代了原16毫米厚的单层玻璃,同时达到了较好的隔热效果。尽管如此,冬夏极端天气里上层也无法展出画作。

 

改造前  ©Rory Gardiner

“面子工程”尚且如此,“里子”则更让修复团队头痛。《卫报》这样描述建筑内部的混乱:

 

看似是橡木制成的实墙,其实是由胶合板拼成。花岗岩地板下方的混凝土早已变成了碎片。天花板上方的电气与机械系统一团糟。似乎一层表皮就遮盖了所有的不堪……下层看上去像是由高科技工业系统集成的吊顶,其实是由木板和漆面刨花板拼接而成的。密斯喜欢说“上帝存在于细节中”,但别看得太仔细。

 

把材料问题全部归咎于密斯本人未免有失偏颇,但无论如何,柏林战后的物资缺乏和长年累月的积病导致的问题,亟需修复团队解决。包括石材覆层在内的建筑内部所有室内装修均被拆除,共拆卸3.5万个建筑构件,在修复或替换后安装至原位。翻修工程共花费1.4亿欧元。

 

改造中  ©Ute Zscharnt
改造中  ©Thomas Bruns

 

“现在他在柏林有了机会

为了什么而建并不重要”

 

柏林新国家美术馆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其“完美的钢与玻璃的神庙”形式:它坐落于花岗岩铺就的“卫城”之上,巨大的格栅平屋顶之下是史诗一般的无柱大厅。

 

历史照片  ©Balthazar Korab

但另一方面,这座自身具有强烈个性的建筑,并非专为柏林而设计。密斯曾在1950年代在古巴设计了一个类似的项目,作为百加得的开放式总部办公室,后项目因故取消;1960年,他为德国巴伐利亚州的一处市镇进行了同样的设计,但也没有建成。

 

密斯1938年离开柏林移民美国,声望逐渐累积,却还没有柏林的作品。直到1950年代末,柏林参议院的议员们越发急切地希望密斯能够为柏林设计一座建筑。正是出于这种急切,“这座城市给了他在任何地方设计任何东西的权利。”

 

“盲目溺爱”的柏林政府与密斯显然一拍即合。《卫报》这样揣测密斯的心路历程:

 

密斯为美国巨大的尺度感所陶醉,他迫切地想实现他能想象到的最大的无柱室内空间。现在他在柏林有了机会,从所有的限制中解放出来。是为了什么而建并不重要。

 

建筑形象一开始并未被所有人接受,刚建成时有人评价其为一个巨大的加油站。而在本次修复结束后的开馆展中,艺术家Alexander Calder回顾展的一辆停在馆前的彩色宝马车,补全了上世纪60年代的幽默笑话。

 

©Oliver Wainwright / The Guardian

 

后记

 

正如《卫报》文章援引奇普菲尔德的话:“密斯似乎从来不需要为自己的建筑辩护”,即便文章指出了建筑的诸多问题,但在文后的评论中,大多数网友仍表达了对原建筑的喜爱,赞美其对建筑史、对柏林城市形象的贡献。

 

尽管在建筑功能、材料等方面都做出了不小的妥协,但密斯最终呈现出的成果,并未辜负委托方的期望,打造了现代建筑史上的一座丰碑;而大卫·奇普菲尔德团队的修复工作,也尽可能地弥补了作品本身的遗憾,使这座金玉其外的建筑,最终亦能锦绣其中——这也许是批判过后,最有意义的反馈。

 

美术馆历史照片  ©Reinhard Friedrich

 

参考资料:

[1] https://www.theguardian.com/artanddesign/2021/aug/30/curse-mies-van-der-rohe-puddle-strewn-gallery-david-chipperfield-berlin-national

[2] https://www.archiposition.com/items/20210106034045

[3] https://www.archiposition.com/items/6cfc2b7c44

 

 


 

本文由有方编辑发布,首发于2021年09月05日,于“有方空间”微信公众平台。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图片除注明外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联系邮箱info@archiposition.com

0
参与评论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