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佐·皮亚诺建筑工作室
Renzo Piano Building Workshop
建筑设计:伦佐·皮亚诺
建设时间:1991年
项目地点:热那亚,意大利
伦佐·皮亚诺1937年出生于热那亚,家里经营着石材生意,战后于米兰理工接受建筑教育。受到意大利现代建筑师弗兰克·阿尔比尼1950年代初起在热那亚的建筑实践的深刻影响,皮亚诺早年在阿尔比尼的事务所实习,绘制了文艺复兴百货大楼外立面600多块陶板的分割。阿尔比尼建筑中的“轻”及其与传统的结合也成为皮亚诺建筑的宗旨,只是后者对于“轻”的实现更为倚重技术的呈现,而非美学的体验。皮亚诺的出道之作蓬皮杜艺术中心即可看出这种高技派的倾向。
建于1989—1991年的伦佐·皮亚诺热那亚工作室就是“轻”、传统转化与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我的工作室向我的家乡致敬,它坐落在群山和海边之间,这是我们利古里亚人非常熟悉的场地。”
这是皮亚诺在巴黎和柏林之外的第三个工作室。整个建筑匍匐在热那亚西部郊区的梯田上,面朝着地中海。透明的倾斜屋顶保持了梯田本身的连续性。建筑位于陡峭山坡的半山腰,从下面的道路可以进入工作室。
这是一个五层退台建筑,屋顶以玻璃覆盖,外观看起来就像是利古里亚地区(热那亚所在的大区)传统的农业大棚。承重墙以粗石、鹅卵石砌成,外面涂以粉红色抹灰,又像是这个地区特有的乡土住宅。
建筑的结构就像蝴蝶的翅膀。沿着向上路径的一侧是平直的线条;在这一侧,一个内部楼梯沿着窗玻璃布置,连接不同的层次。另一侧则是一个交替的轮廓,从上到下依次减小,为工作室内部提供了面向大海和周围绿色植物的开阔视野。
从顶部的一条室外楼梯下到一个平台,东面是原先的谷仓,如今改成客房;西侧即是建筑入口。建筑内部是一种开放式架构,从最顶层能够直接看到最下层。每一层的水平空间也都是贯通的,分布着工作桌、模型室、图书馆、研究室等空间,且在每层的室外相邻空间设有菜圃和花园,上下之间以楼梯连通。
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这个房子也类似于阿尔比尼新公社办公楼在小尺度层面的实践:与山地地形相融,由楼梯上下联络,同时获得最好的景观。
皮亚诺将这个简单的建筑当作一个各种类型材料的试验场。建筑内部以轻钢立柱支撑木格栅屋架,钢构件连接;钢柱伸出屋面板,上面安装小型太阳能板;屋架和侧面山墙上都镶嵌着玻璃板。同时,为了保护屋顶免受风雨的影响,并调节进入建筑本身的阳光量,皮亚诺还给屋顶和山墙都安装了可调控的百叶和遮阳系统。
与阿尔比尼的红宫博物馆类似,皮亚诺在这个建筑中也将所有灯光设备用一根铁杆悬挂在屋架上,实现了结构与设备的集成。灯具都朝向屋顶的反射屏幕,黄昏时分打开,这样即使是人工光也能够照射得更加柔和均匀。
除此之外,皮亚诺还在建筑旁的山坡上建造了连通上下的缆车。缆车最多可以载8个人,只能单方向行驶;四面均为玻璃,中央开门。人们坐在缆车里,周围的景色一览无遗。
通过它的露台设计、传统材料和多层次布局,建筑唤起了其所在位置的历史,同时又是一个能够反映出内部空间活动的现代结构。工作区沿着斜坡的线条,布置在不同的层次上;除了创造一系列的空间,这种解决方案还允许从每个层次都能到欣赏周围的景观。大空间内没有设置任何障碍,工作室里的建筑师、客户、学生和技术人员都聚集在同一个倾斜屋顶下,从建筑的各个层次都可以看到彼此。
绿色植物是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源自作物需求的农业大棚、当地的植被,以及梯田,为这个项目的创作提供了独特的形式。环绕和渗透建筑的植物,透过玻璃墙可以清晰地看到。
曾撰写了费顿皮亚诺作品集的彼得·布坎南(Peter Buchanan)认为,建筑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更复杂、更高技版本的温室大棚。它是非城市的,没有传统的建筑元素,如空间序列和立面开窗,它甚至没有什么建筑实体感。
相反,它有一种直接和新鲜的感觉,来自于对地点和功能相当直接的回应。它的玻璃屋顶顺应着梯田的斜坡,墙壁都由当地传统的粉色灰泥和粗石砌成。除此之外,结构由层压木梁和钢柱组成。建筑结构中唯一引人注目的“技术”元素是太阳能电池控制的百叶系统,为屋顶和玻璃幕墙遮阳。
如果说建筑是简单直接的,建筑的体验和氛围却不是——它们非常微妙,也在不断变化着。这是一种与自然和元素相连接的感觉,处于一种半自然的状态。这是一个典型的皮亚诺建筑——因为剖面比平面更引人注目。
尽管如此,这座建筑的源头依然可以追溯至1960年代皮亚诺建筑实践的造型时期(formative period)。建筑剖面不可避免地让人想起约翰·安德鲁在哈佛大学的设计研究生院大楼,平面也非常有1960年代的感觉。入口位于两个轴线相交成直角的角上。在这里,一条轴线沿着外轮廓延伸到露台,另一条沿着内部楼梯,它们之间有一个截断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斜边是阶梯式的,提供了两个方向的景观视野。
彼得·布坎南还提到,这座建筑不禁让人想起雷纳·班汉姆(Reyner Banham)的一些写作。比如可自动调节的遮阳和空调系统,有点像《良好环境调控的建筑》(The Architecture of the Well-Tempered Environment)。这种在大自然中仅制作最小程度的围合,又让人想起了“家并非房子”(Home is not a House)一文中的设想。文中画了一幅画:一个赤裸的男人坐在林间空地上,被封闭在一个有空调的泡泡里,他的需求由一个中央机器人来满足,机器人的许多条手臂上装有各种电子设备。在皮亚诺的热那亚工作室项目里,这个设想变成了现实和公共的,并(部分)通过其当代的对照——木匠工艺的精神来实现。
参考资料:
[1]张洁,《凝视与细部:斯卡帕与阿尔比尼的建筑之椟》,有方,2019
[2]https://openhousebcn.wordpress.com/2013/10/04/openhouse-magazine-hill-side-architecture-renzo-piano-workshop-studio-punta-nave-genoa-italy/
[3]https://archleague.org/article/renzo-piano-building-workshop-selected-projects-part-7/
本文编排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版权归摄影师或来源机构所有。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联系邮箱:info@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贝歇夫妇:冷峻的“高炉”
下一篇:熙南里大师工作室:南京日报社地块改造 / 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