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单位 MOMENTUM建筑设计事务所
项目地点 浙江杭州
建成时间 2024年9月
建筑面积 1740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MOMENTUM建筑设计事务所提供。
在乡村教育体系快速城市化、集中化的背景下,青山学堂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源于一次对于“乡村是否还需要一所学校”的深刻反问,也源于村庄内外对于儿童、学习、场所三者关系的共同期待。
项目选址于杭州余杭青山村一所废弃小学旧址,原有教学楼结构严重老化破损,空间布局亦已无法满足现代教学需求,因此不具备改造价值。我们在尊重场地肌理与空间记忆的前提下,拆除原建筑并在原址原高度的基础上进行了完整重建。我们希望以最朴实的建筑语言,为乡村重新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空间,一个能够激发学习主动性、连接村落生活、承载社区记忆的开放场所。
目前,青山学堂正在以研学课程、乡村营地、社区教育等形式逐步运行。虽然尚未进入正式的学籍体系,但它已成为村民、儿童、设计者与教育者共建共用的“共享学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见了空间作为公共平台的激活力,也看见了教育本身在地方实践中的重新生长。
回归土地:重新定义教育空间的可能性
项目所在地依山傍田,溪流环绕,是典型的江南乡土场景。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到,传统社会中的“熟人社会”“差序格局”和“礼治秩序”构成了乡土文明的基本面貌。如今,随着现代化的推进,许多乡村生活方式逐渐远离我们的日常。然而,土地不仅是乡村的符号,也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如何在现代教育中处理乡土与现代的关系,成为本项目的重要思考。原村小虽然废弃多年,但其空间肌理、村民记忆和情感仍在,成为设计出发的基础。
我们尊重原有校园的基本布局与场地逻辑,在原址基础上以轻介入方式进行重构,保留了双坡屋顶和原始体量,同时通过模块化布局与廊道组织,形成一个开放而灵动的教学聚落。建筑不再是封闭的教室,而是贯穿于田野、树荫与溪边的多个学习节点。
学习的场所不再只有一间教室,而是由走廊、操场、平台、庭院等多个空间共同构成。我们希望让学习像野草一样,自然地在各个角落生长,与环境、季节、人群产生真实联系。
从“教室”到“学堂”:空间激发主动学习
村小学曾是青山村重要的教育载体,见证了无数村民启蒙和外出求学的历史。随着人口外流,乡村小学合并到乡镇中,学校逐渐荒废。但近年来,青山村的“生态+”与“人才+”模式带来了新生力量,新村民与老村民都期望村里能重建一所符合现代需求的学校。这样的背景促使我们重新思考:传统“教室与铃声”的模式是否满足孩子多样化、主动探索的学习需求?
青山学堂的设计正是在这种期待中萌生。设计摒弃传统的“讲授式”格局,采用可变的小组空间、多维互动界面与模块化布置,使学生在不同情境下自由转化学习方式。项目在早期即与杭州的教育团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构建面向儿童认知发展的空间策略。
每一组教室都以“独立而开放”的方式布置,既适合集体协作,也鼓励个体沉思。教室之间的灰空间、廊道和平台也被设计为可教可学的弹性空间,教学活动可以自然延伸至室外。
在这里,知识的获取不仅发生在课桌前,更通过手工操作、自然观察、社群互动与身体感知获得。这是一种远离考试导向、更关注成长过程的学习空间建构。
空间作为社区的平台:教育之外的社会功能
青山学堂的重建,也为村庄带来了新的集体场所。在正式学校缺位的当下,它承接了乡村亲子教育、文化活动与自然体验等多元功能,不仅回应了儿童的成长需求,也成为社区交流的重要节点。
家长在伞亭下交谈,村民在廊道旁观摩教学,青年志愿者在此举办工作坊,教育不再是封闭的系统,而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种“非正式的使用”成为项目的积极特征,也体现了乡村教育的更多可能性。
建筑语言的土性与温度
建筑在材料选择与施工方式上强调在地性与可参与性。我们选用当地不同颜色的原生土壤,以传统抹墙工艺完成内外墙面,竹编构件与木结构由本地工匠与青年建造志愿者共同完成。
联结建筑与环境的廊道系统
校门入口空间以传统油纸伞为灵感,融合现代参数化设计方法,成为连接学校与社区的“第三空间”。廊道与雨棚既具有气候适应性,也成为儿童流动与停留的学习背景。
建造过程不仅是物理操作,也成为一次社区参与与知识交流的过程。设计团队希望通过这种有温度的空间生产方式,使建筑本身成为文化再生与乡村社会机制重构的一部分。
展望:教育空间的另一种可能
青山学堂并非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但它确实正在发生着真实的教育。它不是“正式学校”的替代品,而是教育空间进化过程中的一个样本——不以制度划界,而以学习者为本;不以功能划分,而以社区联结。
我们相信,教育不应只有一种样貌。在青山学堂这样的项目中,建筑不仅是物理空间,更是社会实验、文化场域与价值观表达的结合体。
未来我们希望,青山学堂能成为一个被制度认可的正式学校。但即使在尚未实现的阶段,它也已经证明了空间的力量:它可以激发学习,连接社群,唤起对乡村未来的更多想象。
设计图纸 ▽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青山学堂
项目类型:建筑、室内、景观
项目地点:杭州市余杭区黄湖镇青山村
建成状态:建成
设计时间:2021年12月—2022年5月
建设时间:2022年9月—2024年9月
用地面积:4594平方米
建筑面积:1740平方米
设计单位:MOMENTUM建筑设计事务所
主创建筑师:黄明健
设计团队完整名单:黄明健、Haroon Ditta、孟凡奇、何轶凌、洪江溟
施工图设计:上宸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业主:杭州市黄湖镇人民政府
摄影师:苏圣亮
版权声明:本文由MOMENTUM建筑设计事务所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湘湖未来学校,第四代学校 / 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