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时空竹桥,安岳卧佛院莲花市集 / 四川象罔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时空竹桥,安岳卧佛院莲花市集 / 四川象罔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编辑:宋诗雨 | 审校:宋诗雨 | 2025.10.22 10:06

安岳卧佛院莲花市集  ©孙海霆

设计单位  四川象罔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  四川资阳

建成时间  2022年11月

建筑面积  760.12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设计单位提供。

 

01

 

安岳卧佛村莲花市集位于四川资阳市安岳县城以北25公里卧佛镇的卧佛沟,这里山势蜿蜒,水面滢绕,翠竹掩映,景色幽雅恬静。

原基地鸟瞰  ©象罔建筑

卧佛院摩崖造像和刻经年代始于唐开元十一年(723年)以前,大规模造像刻经在唐开元年间,由盛唐高僧玄应及以后的僧俗共同营造,在此建有规模壮观的卧佛院;从宋代起逐渐衰退。

 

现寺院虽毁,但在长约1公里的卧佛沟两侧高约20余米的红砂岩崖壁上,开凿着84窟摩崖造像,摩崖造像总计1613躯,石刻经文15窟,碑刻、题记、经幢、异兽图像等数十处。其造像区长达865米,龛窟142个。

卧佛院摩崖造像  ©柴阳

卧佛院摩崖造像,以《释迦牟尼涅槃圣迹图》最为壮观,释迦牟尼似一巨人向左侧身横卧在崖壁上。以刻经,其中《大唐东京大敬爱寺一切经论目序》最具价值。

 

卧佛院有极高的文物价值与艺术价值,但地处偏僻,直到2021年都没有通公路,院外的道路和广场,游人甚少。1985年,安岳卧佛院成为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此之前,卧佛院内一直有村民居住,卧佛沟的龛窟之间是农田和鱼塘,村民祖辈与佛像为邻,于石窟下的古道频繁往来,在卧佛前的青石板上晒谷子,牵着水牛在佛像前犁田。

 

刻经龛窟  ©柴阳

莲花市集项目位于安岳卧佛院文物核心保护区外。场地原状为一处狭窄的田埂,田埂一侧临跑马山水库,另一侧是鱼塘,项目场地内没有可见的原址结构遗址。

 

排队过田埂的学生  ©象罔建筑

02

 

项目源于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文物核心区的参观线路为环线,但是正门和后门之间却没有联通的道路,无法形成有效的交通组织。其次,村民希望在卧佛院门口摆摊经营,为游客提供简单服务。因此结合文物游览通行和社区市集的需求,社区希望建筑设计能给出同时解决两个问题的方案:既能提供一处创新的公共空间用于游览通行,同时这个空间也能成为社区生活的纽带。在满足功能的同时与历史遗迹的古朴清幽氛围和开阔葱郁的自然环境相协调。

 

莲花市集建筑总长60米,宽3—11米,面积760.12平方米,市集的上部结构为竹结构和竹瓦屋面。从卧佛院大门至驳岸,用台阶形成了三重视觉轴线的转折,大门与莲花市集轴线形成105°的夹角,随着广场台阶的轴线偏移至半岛形驳岸,偏移出了市集的入口空间。

 

场地平面图  ©象罔建筑

设计首要目标是与整个文化遗产的大环境相融合,消隐于环境,设计以一种空透的姿态融入到文化遗产的大环境中。设计从情境上进行整体思考和规划,从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及生态可持续的角度选材及塑造形式,从而带来对场所感的个性化体验。周边茂密的树林,树枝蔓延连绵。设计希望从视觉上用“树干”撑起一个遮阳的“竹伞”,让建筑与自然互为对照,透过卧佛院里的树与树形的束柱,唤起人的感官与自然共息。

 

概念草图  ©象罔建筑

相传佛祖释迦出生时,立刻在地上走了七步,步步生莲。以圣洁的莲花喻佛,最初产于佛教,世间百花中,“莲”是唯一能花、果、种子并存的植物。集市的平面几何形式借用了佛教中步步生莲的故事,两端入口通道略微收窄,九个连续的莲台构成了体验的叙事性空间,也成为了市集的展示空间。

 

平面图  ©象罔建筑
轴测图  ©象罔建筑
卧佛院前广场远眺  ©孙海霆
鸟瞰水边柔性驳岸  ©孙海霆

03

 

建筑采用了四川最常见的竹子和红砂岩作为建筑材料。

 

安岳当地盛产红砂岩,质地和硬度适合作为雕刻和建材,所有崖壁上的石窟就是雕刻在两侧的红砂岩山体上,村里的大部分房子也是用红砂岩石材做的墙板和柱子,有的石柱甚至高达4—5米,院子和房子的地面也用红砂岩铺设。

 

莲花市集的地面选用红砂岩旧石料,斑驳、自然。

 

红砂岩山体与莲花市集地面  ©孙海霆

中国1/5的竹子在四川,竹子的使用遍布四川各地。安岳产竹,满山的竹子也是当地重要的建筑材料,在这里使用竹子搭建,碳足迹低,也是可再生材料,造价较低。低维护的材料更适合乡村;竹子弯曲的线条十分优美,适合自然环境的建造,因此从结构到屋面到栏杆扶手都采用了全竹作为了建筑材料。

 

就近取材的竹子  ©象罔建筑

竹结构搭建中  ©象罔建筑

创新的功能形式以及新的视觉经验,提升了感官的舒适,协调了人物和环境,束柱和交叉拱的运用形成了行进中的独特的柱廊的视觉韵律。在清晨与黄昏,光线经由水面反射,浅浅地在屋顶晃动、掠过,光影斑驳,灵动质朴。在地面以下设计还预埋了多组管道,以备泄洪之用。

长廊里的束柱与交叉拱  ©孙海霆
莲花市集檐下空间  ©象罔建筑

从田埂处升起的竹棚,它像一座桥一样起到了连接作用,通透的视线,束柱形成的曲线对山林水面的框景充满了画意。项目的功能清晰,既形成了社区的市集,也让文物参观流线连续贯通。

连续的市集空间  ©象罔建筑

莲花市集也是文物解说点、露营点、甚至是T台秀场。多功能的使用使建筑充满活力,有利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公共空间质量的提升,为未来社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节假日的市集活动  ©象罔建筑

安岳是中国唐宋石窟最集中的县之一,安岳石窟分布在乡野田间,特点是精品多,但小而散。大投资、大景区的方式不适合安岳石窟的保护和发展,可持续性不佳。设计希望在卧佛采取将文化遗产保护的与乡村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将社区发展纳入到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来,通过恰当的选址和空间的巧妙组织,以及多功能且富有弹性的功能设计。材料与构造根植在地文化,构建一种微妙的创新。

卧佛院内远眺莲花市集  ©孙海霆

设计图纸▽

立面图  ©象罔建筑
剖面透视图  ©象罔建筑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安岳卧佛院莲花市集

项目类型:建筑/景观

项目地点: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卧佛村

建成状态:建成

设计时间:2021.9—2021.11

建设时间:2021.9—2022.11

用地面积:约1220平方米

建筑面积:760.12平方米

业主:四川普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四川象罔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主创建筑师:郭佳

设计团队:翟含放、李亦然、陈依琳、胡艺璇、柴子

施工:四川普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材料:成都绿然竹艺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摄影师:孙海霆、柴阳、象罔建筑

设计单位联系方式:xwarchitecture@163.com

 


 

本文由四川象罔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关键词:
四川资阳
安岳卧佛院
竹材
竹结构
象罔建筑
项目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