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王冲:互舍与峦舍,乡村民宿改造的四个片段

王冲:互舍与峦舍,乡村民宿改造的四个片段
作者:王冲 | 编辑:原源 | 2021.05.18 16:48

互舍和峦舍分别位于北京延庆后黑龙庙村和武汉东湖马鞍山森林公园山后毕村,通过设计,地处华北和华中的两处场地都从普通的乡村老房转变为了具备话题度的民宿。

 

△ 互舍外观  摄影:朱雨蒙

 

△ 峦舍外观  摄影:朱雨蒙

 

但我们真正感兴趣的是家的演变。“家形/屋形”这种空间形态可以追溯至原始的建筑遗存,它简单实用,可以适应不同的地域和气候,以聚落组合方式构筑集群化人居环境,在城市化飙进的时代里,它们更是连接着情感,寄托着人们基因中的乡村记忆。然而这一词汇尚不足以解释乡村“社会学外形”掩盖的丰富内部空间,我们面对不同资源的取舍,演绎出两种不同的设计思路……

 

△ 互舍室外、室内  摄影:朱雨蒙

 

△ 峦舍室外、室内  摄影:朱雨蒙

 

 

一、原点:

——

城市转型与乡村变迁

 

抛开城市讨论乡村只是隔靴搔痒,如果我们关注城市扩张背后的资本会发现,如大卫·哈维在《资本的城市化》中所言,它首先投入一般生产资料及消费资料的生产领域(第一回路),在“过度积累”之后产生资本“溢出”,继而投入城市建成环境开发领域,利用城市空间生产开始新的积累(第二回路),直至再度饱和、开始寻求进入更广泛的社会支出领域(第三回路,科技、文化、教育等)。

 

如同首尔清溪川、纽约高线和东京代官山Terrace所展示的那样,以GDP快速增长为代表的城市发展方式也随之转变为关注健康、文化、休闲、艺术、生活方式的成熟发展方式。在现代主义城市向后工业城市转型的历程中,我们认为,建筑不再是凝固时光的视觉“雕塑”,更是“吐呐”声息的环境容器,一系列的活动、展演、计划和事件应在此催化和激发。

 

△ 互舍、峦舍室内,空间对活动的激发  摄影:朱雨蒙

 

当然,这种转变不仅仅发生在城市,也向乡村“溢出”,互舍即受益于即将到来的2022年京张冬奥会,乡村被改造,以弥补沿线缺乏的旅游住宿设施。曾经有个概念叫做“环京贫困带”,延庆张山营的后黑龙庙村正位于其中,这一乡村距离北京市中心70公里,城市化给近郊乡村带来的问题包括人口流失、基础设施不足等,冬奥契机为之注入活力,文旅经济带来了城市资本,在此背景下,互舍由一幢老房子改造为民宿。

 

△ 互舍夜景鸟瞰  摄影:朱雨蒙

 

而峦舍所在的城市武汉则是湖泽交汇之处,风景得天独厚,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城市建成区也愈发逼仄。东湖绿道则是对“千城一面”现象的修正,它跨越大山大湖,穿过竹林樱花,纵横于圩田与阡陌之间,绵亘100多公里,也串联起马鞍山公园后山毕村口的这处场地。

 

△ 峦舍夜景鸟瞰  摄影:朱雨蒙

 

 

二、起点:

——

发掘资源

 

我们首先需要放大价值,吸引目光。面对城市客群,可以挖掘什么样的稀缺资源?在城市中有街心公园而没有山河湖海,于是第一点是发挥乡村的景观禀赋;其次,钢筋森林城市中演绎的是快速变化的商品时代,缺乏凝固静止的文化元素,于是第二点我们可以梳理历史记忆;第三点,城市建筑普遍关注高效和功能,于是演化出匀质空间,越来越缺乏大小空间变化的体验,于是我们希望在此构筑空间差异性,提供久违的空间体验。

 

回到峦舍的场地,很幸运,它的景观很好,东湖的晨雾、凋零的残藕和村边葱郁的云杉填充了记忆的全部。荷塘在场地南面,西侧则是浩渺的东湖,向东走就进了村子,曲折的泥土路串联起散落的民房,其间环绕着郁郁葱葱的竹林和水杉。原有的房屋相对封闭,村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和捕鱼,没有太多的景观需求。我们所要做的是将各个朝向的景观纳入室内视野,并尽量将丰富活动引入这些公共空间。在其后十数次的奔走中,鸟鸣和蛙声,翠竹和嫩藕,夕阳中湖边的渔网,如同一片片拼图,为“峦舍”炮煨出完整的情境。

 

△ 峦舍总平面图  ©王冲

 

△ 峦舍夜景 - 从院子里移步,便是东湖  摄影:朱雨蒙

 

“互舍”的场地则有所不同,有点棘手。尽管延庆黑龙庙村背靠海坨山,面对着官厅水库,是15世纪形成的几百个长城卫屯中的一个场地,但这些自然因素距离场地甚远,除了一些农田,很难看见自然景观。

 

△ 互舍场地鸟瞰  摄影:朱雨蒙

 

于是我们转向文化因素的挖掘。这个村子看似很普通,多为典型的华北红砖瓦房屋,但是一些“古物”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如鲍德里亚所言,“所有的古物都是美的,只因为它逃过时间之劫,因此成为前世的符号”,在高速变化的时代,它们弥足珍贵。这正是一些建筑材料:红砖和高纯度的门窗,在高亮度的北京地区,它们在阳光下十分生动,像是刘晓东老师现实主义油画所表现的那样。材料本身是乡村记忆的物化形式,它们普通却并非没有价值,于是这些因素即将会被放大成为“记忆的拼图”。

 

△ 代表记忆的砖红和窗绿被延续下来  摄影:朱雨蒙

 

当然,我们还注意到现代空间审美的转变,其背后是传统大家庭解体带来的社会变革,对应的是新秩序的塑造。这和郊野别墅“逃离都市”的文化诉求不谋而合,对此空间的挖掘应是题中之意。

 

 

三、焦点:

——

景观与历史的互动

 

对于峦舍,我们的重点是如何发挥其景观禀赋,“最美的风景是人”,不仅要引入景观,还要吸引人,让这里发生更丰富的活动。场地中原有两座小民房和一座小车棚,我们把北房改做公共区——咖啡厅图书馆,南面则是民宿区,它们共同围合出一个庭园。设计将一多半的室内面积用作公共活动,而非明码标价的客房,这是个需要勇气的选择,而建成后络绎的人群,证明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 峦舍模型照片 - 一南一北,两间小屋围合出开放式庭园,它们将被改造为民宿和图书馆  ©王冲

 

△ 峦舍屋顶露台,暗示着室内的“登高山径”  摄影:朱雨蒙

 

我们可以从剖面感受到这种沿湖到建筑内部的吸引关系,场地被改造为一系列可以观看景观的“阶台”,形成连续的步行公共区,进入建筑前即开始感受风景,而当人们步入北房的咖啡厅图书馆,立刻会被头顶大天窗上的天光树影所吸引,随之希望爬上楼顶。

 

△ 峦舍剖面图  ©王冲

 

△ 摄影:朱雨蒙

 

那么在高敞的屋形天棚之下,人们如何观看“山林湖泽”?设计灵感来自于攀登武汉丘陵的经验,又得到了北宋山水画《晴峦萧寺图》的印证,在登高的路途中,中国意境的山丘上出现了亭塔、楼阁、水榭、茅舍、板桥……构成了人们驻足回望的“岑峦”与“重台”,古人把纡回绵连的小山称为“峦”,“登石峦以远望兮”,峦舍(Step House)即得名于此。

 

从空间操作上,我们把台阶盒子插入三开间的中间一间,完成台阶公共区的营造。于是层层叠叠的平台也出现在公共空间之中,平台高低错落,形成“登楼”的动线,丰富了游走的感受,并放大了空间感,折叠楼梯勾起好奇心,人们不知不觉向上攀爬。

 

△ 北宋古画《晴峦萧寺图》,李成

 

△ 峦舍模型照片 - 层叠平台出现在公共空间之中  ©王冲

 

△ 平台高低错落,形成“登楼”的动线,丰富了游走的感受,并放大了空间感  摄影:朱雨蒙

 

村子里的水杉和随处可见的坡屋顶带来设计的线索,木材和坡屋顶这两种元素被反复使用。自然材料带来温暖触感,而大小坡屋顶下则容纳着不同的活动,人们可以感受到狭小和高敞尺度的转换,无疑,这也是遍布匀质空间的都市中难以传递的稀缺体验。房屋原有的简易屋顶被拆掉,新塑的混凝土屋顶暴露出粗野的肌理。冷色的工业质感和暖色木纹取得了视觉的协调。

 

△ 狭小与高敞尺度的转换  摄影:朱雨蒙

 

△ 冷色的工业质感和暖色木材纹理取得了视觉协调  摄影:朱雨蒙

 

△ 摄影:朱雨蒙

 

在不同的高度,人们可以尝试迥异的“观法”:在南楼民宿区,不妨坐在小庭院里仰望竹林,或可在二层观看林梢,抑或从屋顶庭院俯瞰云杉林木或远眺湖面;对于北楼图书室来说,人们可在餐桌上观看盆景庭园,或是顺着阶梯爬上露台,远眺宽敞的湖面,六间卧室有不同的名字,把各个方向迥异的景观从窗中拉入视野……

 

△ 从屋顶庭院俯瞰云杉林木或远眺湖面  摄影:朱雨蒙

 

△ 顺着阶梯爬上露台,可远眺宽敞湖面  摄影:朱雨蒙

 

△ 开窗即纳入湖景与林木  摄影:朱雨蒙

 

而互舍要做的是拥抱旧屋的“文化符号”,在这183平方米的破败小院里,北侧保留的老房子成为文化和记忆的象征。我们采用三重交互去实现这一目的:第一层“互”是指新建筑形式和村落文脉的交互,它和毗邻房屋采用同样形式的坡屋顶,与邻居一样加建了南房,完成了外围空间体积的最大化重组。南房的新建筑像是一块积木,被严丝合缝地置于坡屋顶肌理中,恪守边界,它的布局、形式、屋顶的坡度、建筑屋脊和檐口尺度都和邻里相呼应,融入乡村肌理,显眼而不“出挑”,和而不同。

 

△ 设计生成  摄影:朱雨蒙

 

第二层“互”是指新建筑和保留的北房之间的交互,营造出具有丰富表现力的室内和院落空间。两个坡度顶的房子顺着坡度相交,构成了小露台和种花的阶梯平台,我们把屋顶的这层皮掀开,可以看到南房的地面下沉,与原来存在的北房地面形成高差,通过通道连接。于是在空间动线上形成了“先下后上”“抑扬顿挫”的探索体验。下沉的处理方式也放大了空间体验,结合屋顶的巨大天窗,让原本狭小的场地显得更大。

 

△ 南侧新房与北侧老屋产生对话,两者形成“互”字般的咬合扣接  摄影:朱雨蒙

 

第三重“互”是材料的交互,南房的青砖墙面和北房的红砖墙体相互融合,形成锯齿般咬合的扣接。这种天青色并非标新立异,而是和房屋原有的“浅绿色”窗框呼应。

 

△ 分析图  ©神奇建筑研究室

 

△ 南侧新房与北侧老屋的咬合扣接  摄影:朱雨蒙

 

△ 南北两房的坡线在室内外转为楼梯和斜墙,充满运动感  摄影:朱雨蒙

 

△ 绿瓷与红砖,春夏相与交,秋冬相与互  摄影:朱雨蒙

 

如果我们对比峦舍与互舍的剖面,会发现前者是开放性的,将远处的景观和人流引入建筑之中,而后者则主要是内向的,以北房老屋为观看对象,并为室内引入自然天光。

 

△ 滑动查看互舍剖面图  ©神奇建筑研究室

△ 滑动查看峦舍剖面图  ©王冲

 

当然,在互舍中我们也适当地开放建筑沿街界面,设置开放性入口和长窗,希望产生交流机会,并让室内的人们也能看到乡村中流动的风景。但总的来说,仍和村民缺乏充足的互动,乡村的士绅化现象同样威胁着这两处场地。

 

△ 互舍外观  摄影:朱雨蒙

 

 

四、特点:

——

社会学外形与内部分裂

 

总结来看,在乡村中,对建筑边界的界定是困难的,管理者、村民、开发设计者(代表城市使用者)的不同诉求在此体现,对空间权利的争夺也聚焦于此。尽管村民和开发者多希望能够突破边界加建房屋,但出于对杂乱无序建设的控制需要,管理者往往希望改造的房屋保持秩序,不突破其“社会学”体积,这是一种隐形的房屋边界。

 

在不同的年代里这种边界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建国前乡绅治理时代,乡邻房屋有着约定俗成的空间规则;之后的集体公社时代则注重于发展公共空间;再到改革开放初期,在一些地区这种边界被短暂突破,只要在用地范围内,其高度不受到限制;而到了今日的美丽乡村时期,管理则希望房屋尽量不要突破原有体积。

 

△ 隐形的社会学边界  ©神奇建筑研究室

 

于是,无论是互舍还是峦舍,如何在限定之内,满足各方利益诉求?尽管体量相差巨大,但这仍让我们联想到《癫狂的纽约》中的纽约摩天楼原型:其外部追求最大容积(费里斯的绘画基于纽约1916年规划法),内部剖面则垂直裂变,空间差异巨大。在社会学外形限定下,房屋内部成为其权力意志延伸的主战场,这种外部严谨内部丰富的“脑前叶切开术”空间意象也被我们采用。

 

△ 脑前叶切开术(lobotomy)代表摩天大楼内外关系的决裂,来源:《癫狂的纽约》

 

如果说建筑师的作用是为现代人的集体生活划分边界,那么我们需要在有限的边界里突破边界,引入更多的资源,无论是景观性的、文化符号性的、还是空间性的。尽管互舍和峦舍采用了不同的剖面设计手法满足不同的需要,但本质上它们的关注点又是相同的,即高速城市化之下人们不断稀释的情感与乡愁——它或者是璀璨都市下的情感出口,在湖山之间与忙碌的人们相伴;也或许只是一束光,在夜晚室内的暖色光纤从门廊和长条窗户弥漫洒出,温馨地点亮街角。

 

△ 互舍夜景  摄影:朱雨蒙

 

△ 峦舍夜景  摄影:朱雨蒙

 

 


 

本文为作者王冲投稿,发布已获授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关键词:
乡村民宿改造
乡村设计
深度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