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个项目开工前,事务所都会制作一份详细的项目施工指导图册给施工方,它比施工图更直观更有效。”
“建筑事务所具有灵活度、探索性,但又缺乏相应的技术的支撑,这就要求建筑师不能只有死磕精神,还需‘十八般兵器’,建筑师的职业化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
这是有方“建筑师在做什么”第151个采访。受访:周苏宁,米思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周苏宁毕业于重庆大学建筑系,建成作品曾获得欧洲杰出建筑师论坛奖(LEAF)、美国APM年度大奖、意大利A’DESIGN AWARD年度铂金奖、中国香港DFA2018设计奖、中国台湾TID设计奖等重要国内外设计类奖项。项目曾发表于《世界建筑》《时代建筑》《透视》(Perspective)、Maru、Woodplanet等国内外专业刊物,也多次在国内外设计网络平台发表。
有方 最近在做的项目是哪些?
周苏宁 最近在做的项目类型比较多。根据事务所的定位,我们对项目类型的选择也会比较明确。目前在做的项目,都是在运营和体验性上要求比较高的建筑类型。
例如淮安的一个精品酒店项目,是对一片砖木结构院落建筑进行修复和改造。项目通过植入新的形态和功能,探索新旧的建造、逻辑和空间关系,希望最终在老与新之间形成冲突和张力,强化场所体验和空间的独特性。
在黄山的秀里景区内也在设计一个低密度的度假酒店项目。基地周边是传统的徽州村落肌理,新的板块是对景区运营的扩展以及肌理的延续,并希望能同时升级旅游基础设施、提升度假体验。建筑不拘泥于传统符号,而是希望探讨建筑、水、院落、街巷组合的可能性,进而以质朴建筑形态组合成丰富的空间体验。
另外,南京蒋山村的针灸式更新实践一直在进行中,每年都会有新的建筑呈现。最近,村口的村民活动中心刚落成,设计扩大并延伸了老建筑的屋顶,与穿过屋顶的大树一起,形成供村民休息的檐下空间。
同时在设计的还有位于成都的K12国际学校及成都周边一些景点的文创类建筑,位于武汉的滨江综合体项目,以及位于南京的旧城更新项目和小型文化建筑。
有方 和过往比,最近做的项目有哪些新的思考或尝试?
周苏宁 这段时间一直在思考理论和实践的相互拉扯和推动,希望能在一个个实践项目中逐渐形成相对清晰的思考逻辑和分析方法。这是一个长期的总结和思考的过程,我们希望可以在不同类型、规模的项目中,体现事务所设计观念的延续性。
另外,也想了比较多关于建筑师职业化的问题。独立建筑师事务所是舶来品,执业的范畴及工作模式与国内传统建筑设计院有所不同。建筑事务所具有灵活度、探索性,但又缺乏相应的技术的支撑,这就要求建筑师不能只有死磕精神,还需“十八般兵器”,建筑师的职业化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确定自己建筑师的职业身份,而不只做建筑“设计”师,要做些“导演”和“编剧”的工作,这跟团队的规模大小无关,而在于确定一个完整的工作范畴及稳定的工作模式。建筑师参与策划、设计、统筹、管理全流程,理清自己的工作、协作模式才能让事务所的创造力、效率、作品完成度兼顾,成为一个完整的团队,才不致于落入作坊式的工作状态。我们试图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团队让米思建筑成为一个职业化的建筑师事务所。
有方 您去项目现场的频率如何?现场一般会遇到什么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
周苏宁 我和同事们去现场的频率还算比较高。距离较近的项目,基本保证每两周去一次;较远的项目,也能做到每个月去一次。尤其遇到乡村建筑或者改造项目,去现场的频率会更加频繁。
在每个项目开工前,事务所都会制作一份详细的项目施工指导图册给施工方,它比施工图更直观更有效。因此,建筑师在现场大多是解决因为客观情况的变化,需要调整具体材料或构造做法的问题。如果遇到没有太大把握的调整,我们会让施工队尝试两三种方向,并在现场做出试样,有时候也会留有让施工团队自由发挥的机会。
当然由于国内的施工水平现状,现场整改是个死磕加软磨硬泡的过程。建筑师往往会在其中兼顾项目经理的角色,因此工地之行多半掺杂着兴奋和沮丧,既有落地的成就感又有力不能及的失落,当然偶尔也会有些小惊喜。
有方 当下面临的最大的困惑是什么?打算如何解决?
周苏宁 基本上没有困惑,遇到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吧。
有方 如何看待建筑设计行业现在的处境?打算怎么应对?
周苏宁 目前行业正处在转折期,旧的时期将要过去,新的行业模式分类正在形成,但还没有完全展现。生产型设计和研究型设计接下来会有明显的分化。媒体的发展及需求方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也将推动行业模式分化的速度越来越快。
设计机构的规模、工作组织模式、设计理念及项目范畴是一个有机整体。米思建筑设计事务所自成立以来,定位比较清晰,选择了原创性、研究型的职业化事务所方向,接下来就是在具体的项目执行中,不断调整工作模式和范畴,选择适合事务所方向的项目,保持自己的发展节奏。
有方 在过往的设计实践中,哪些经历(或事件)是关键节点?让您有哪些改变?
周苏宁 2016年,米思建筑设计事务所正式成立,对我们的实践有关键性的影响。事务所成立之前,我和另外两位合伙人都是在一个大的团队中工作,虽然都是带着各自的团队,但那时项目类型庞杂,设计周期时长时短,工作缺乏系统性思考及职业化训练。
独立开业之后,我们逐渐开始系统性思考和注重建筑实践的连贯性,有意识地总结设计的价值观和设计理念,并理解项目的运营、体验及感受性的需求,慢慢摸索出了符合自己的工作模式。
有方 最近读的有趣的书是什么?简单阐述理由。
周苏宁 建筑设计的过程是需要抽丝剥茧的。概念的形成除了感性认知,更需要逻辑性思考及推导,所以最近开始对逻辑学感兴趣。国内的逻辑学著作极少,基本都要追溯到上世纪的前期。疫情期间,我读了著名逻辑学家、哲学家殷海光的《逻辑新引·怎样辨别是非》。书谈不上多有趣,但个人觉得很有用。
逻辑学是一门推论规律的科学,在国内传统的教育中是缺失的。这本书以师生之间对话式的讨论,将晦涩的逻辑学知识浅显地表达出来,让人阅读起来不至于太枯燥和难以理解,可以启发我们在当下信息爆炸式增长的互联网时代,过滤掉无效信息,明辨矛盾的大小次序、先后关系,直指事物的本质,从而达到排除干扰、独立思考的目的。
有方 最近一次旅行去了哪里?
周苏宁 抛开度假,最近能称得上旅行的是德国和瑞士之行。借获LEAF奖(欧洲杰出建筑师论坛奖)的契机去了法兰克福、斯图加特、巴塞尔三个城市,印象最深的当属巴塞尔。
巴塞尔是大师云集的艺术之城、不断生长的建筑之城,新老城区、新旧建筑对比的张力让巴塞尔充满魅力。欧洲建筑的发展脉络在这个城市表现得淋漓尽致,可惜时间太短,未能尽兴。
有方 最喜欢或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建筑师是谁?
周苏宁 阿尔瓦罗·西扎(Alvaro Siza),从早期的作品勒萨德帕梅拉游泳池到最近在中国的几次实践,一直保持较高的表现力。他在设计中恣意的状态,激发了场地的无限可能。在他设计的建筑空间中,“任性”和“不经意“都是精心控制,背后是对场地、自然、形式、材料和光的高度敏感,可以让体验者琢磨不定又充满惊喜。就像华黎老师所讲,西扎的作品可以说是“行书和草书”,但却有着“隶书和楷书”的功底。诗意的建造与非常的空间体验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执业追求。
有方 最近有发现对自己特别有启发的建筑师吗?为什么?
周苏宁 一直以来对我触动比较大的大部分都是艺术家,比如美国艺术家詹姆斯·特瑞尔(James Turrell)。他不是建筑师,但对空间有着特殊的理解和表达。他不仅追求超越想象的视觉体验,更不断刺激和唤醒原始感知,探索人们对于感官刺激和空间转化带来的视觉和心理反应。
空间是他创作中的重要元素,包括建筑空间和利用光创造的概念意义上的空间。惊人的创造力,超越了建筑师对于空间的想象和创造。他的作品可以刺激建筑师对于空间外延的探索。
有方 上学时,哪门课最有兴趣,为什么?
周苏宁 首先是设计课,这是兴趣所在。除此之外,我喜欢一个比较冷门的建筑测绘实践课。还记得在重庆读书时,没有机会设计具体项目。测绘实践通常是被拉到山清水秀但尚未开发的古镇,白天测量、晚上绘图。测绘比抄绘更能直观体验建筑的尺度、材质、细节,也能锻炼嗅觉上的敏感性。当然,喜欢测绘课也跟上测绘课可以脱离学校有关,比较符合年少贪玩的心理,很多场景至今犹在眼前闪现。
有方 最近哪件社会议题最让您关注?
周苏宁 关注的问题还挺多,其中之一是关于消费升级的问题。消费的升降级不是随着收入的弧线而变化,而是随着消费认知的提高而升级。虽然近期经济形式下行明显,但人们对于消费品的品味追求却整体还在提升。
延伸到建筑设计行业,业主方的认知程度和项目追求的目标也愈发明确。针对不同项目类型,业主对建筑师的选择也更精确,对方案成果要求也更高,从而也会加快行业的分化步伐。
有方 最近除了设计外,花最多精力的活动是什么?
周苏宁 阅读建筑专业之外的书籍和体验各种新型业态。白天工作繁杂,阅读只能放在睡前一个小时,以此扩展视野、升级认知。新开放的商业空间、酒店和美术馆等运营型业态,也都希望能去亲身体验,可以得到和照片完全不同的现场感受。
本文编排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由受访建筑师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上一篇:经典再读65 | 拉罗歇别墅:柯布的“建筑漫步”
下一篇:光与暗与水的七个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