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金秋野:作为“建筑师”的第一次发言 | 建筑师在做什么139

金秋野:作为“建筑师”的第一次发言 | 建筑师在做什么139
编辑:原源 | 2020.04.22 10:53

 

这是有方“建筑师在做什么”第139个采访。受访:金秋野,清华大学博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学者,中国建筑学会理事,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建筑大学建筑评论研究所主持人,学者和建筑评论家。

 

“感谢有方邀我参加‘建筑师在做什么’访谈。对我来说,‘做什么’不如‘建筑师’三个字来得重要,这大概是我第一次以‘建筑师’身份在媒体上说话,以前被看作是搞理论研究或建筑评论的。当你以一种身份被人认识,想要变个花样出来,常会被认为是在玩儿票、不务正业。而且的确很难,好比一个电子产品爱好者,忽然打算做手机制造商,还扬言要吞并苹果公司,大家只能当个笑话听。事实也证明,有这种想法的人,最后只能去做网络主播。

 

但我要声明两点。第一,我想做实践,不是一天两天,而是考虑了好几年,且是很严肃地考虑这个问题。第二,虽然做了一些小项目,但我不是真正的建筑师,有方让我以‘建筑师’名义受访,只能说门槛有些低。我自己,以及我的研究所,不仅没有停止理论研究,甚至比以前更加规模化和系统化了。这个效果,大家可以过几年再来检验。从角度到方法都有调整,团队里很多年轻人,让我很开心。

 

现在理论研究不是大家热衷的事,之前也没有很好的土壤,花了很多年,慢慢浇水施肥,在不被祝福的情况下开出一块自己的园地,怎么可以轻易丢弃。我撤了,会给搞理论的人浇冷水,所以不仅不撤,还要让人意识到理论可以是实践,实践是最好的理论,一句顶一万句。

 

我之前大概也是一种‘野路子’理论,不太讲章法,缺乏理论家那种严谨。我反思自己,一直是实践导向,把文章当设计来做,会在做理论的同时,质疑理论的正当性,害怕脱离实践,变成文字游戏。现在,我允许理论‘似有若无’地影响设计过程,尽量多地保护直觉;在直觉形式里,可以读到更多深层的含义。有两种情况需要避免。第一种:建筑做完了,发表的时候,没什么可说的,就去找评论家;评论家也不知该说什么,硬说。只有形式、没有言外之意,是设计师的痛点。第二种:设计做完了,想说的太多,建筑师和理论家一聊一整天,听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形式承载的意义过多,变成教科书,是建筑的不幸。做理论的人必须思考一个问题:怎样的理论才可以动人?然后写设计说明的时候,可以一句理论都不谈,却也不给评论家更多的阐释空间。因为写过评论,知道这件事会以怎样的方式被玩坏。

 

总而言之,喜欢了,就去做。有人委托,有办法实施,还有什么可顾虑的?做好挨骂的准备就行了。万一失败了,就去做主播。”

 

 

对话建筑师

有方  最近在做的项目是哪些?

 

金秋野  最近做的都是普通人的小房子。业主不是大富之人,不是眼界很高的艺术家,甚至也不是建筑爱好者,只是受过高等教育,对目前的生活不太满意,有梦想并敢于尝试的人。这个人群不在少数。我做的不是“草原上的小木屋”或“深山里的白方块”,也不赞美什么、纪念什么或批判什么。房子只是普通城市普通小区里的普通户型,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很喜欢这些“刚性”的条件,它让形式语言不可以太随意。给梦想一个奇幻的外壳并不难,让梦想通过现实的检验则是很严苛的事。中国人没有给好东西标高价的习惯,中华美食里最梦幻的就是酱油、腐乳、煎饼、花生毛豆这类,最好吃的往往是最便宜的。我做的就是建筑里的油条豆腐脑。

 

小大宅 李医生家

叠宅 高老师家

经济发展了几十年,大家吃的、穿的、用的都已经挺好了。我想告诉大家,作为一个中国人,只要你愿意,也可以“住的”很好。不是功能意义上的好,而是独特、有魅力、身体舒适、精神愉悦。而且,美好生活并不贵,年轻人也支付得起。住的好不好,只有自己知道。房子不是衣服,不是公共空间,不能拿出去给人秀,属于私人世界。人在面对自己的时候也不敷衍,不拍婚纱照的时候也有郑重感,“住得好”可以带动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水平。之前房子是硬通货,今后房子可能会变成消费品,一旦过了心理这道坎,人们蓄谋已久的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立马就要提现,我们是否为这件事做好了准备?

 

另外,我是大学里的教书匠,工作室是高校里的研究机构,没有生产实践压力,每个项目都可以精雕细刻。也想尝试各种不同的东西。所以,想来找我的不要犹豫。

 

工作室内

有方  和过往比,最近做的项目有哪些新的思考或尝试?

 

金秋野  工作室运行还不到两年,只有“现在”,谈不上“过往”。已经发表的三个项目,形式上有一些共通之处,不用别人说,我自己都受不了。人有时候被迫做一些改变,原因大概是“腻歪”。几年前讲的课,基本不重复,就是因为腻歪。备课是辛苦的事,重复是要了命的事,两害相权取其轻。前几天学生问我2015年的《异物感》,我不想多说,那时还有认识不到的地方。12年前翻译的《透明性》,去年又拿出来说事,是旧瓶装新酒,有了新的认识。

 

什么是“真实”?一些认识,随着近些年对虚拟现实的应用而加深,更加理解柯布,他在《走向新建筑》中的一些说法,主要是那句“一切外部都是内部”,引导我避开“外形”,讨论“内向视野”和“空间复杂性”;包括对城市、园林和室内空间的思考,理论和实践是相关的。理论从实践中来,变成文章的同时,也变成设计,比如下一个小房子“棱镜宅 | 翟女士家”,我用它牵连了一大堆线索,是最近这几年关心的事情的一个集中展现。翟女士家的设计语言,跟之前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限于规模,只是浅尝辄止。今后遇到合适的机会,会沿着这条路继续。

 

棱镜宅 翟女士家 – 渲染图,从入口看
棱镜宅 翟女士家 – 模型照片,从餐厅看客厅

高老师的另一个小房子也快做好了,跟翟女士家一样,是极限尺度的居住实验,采取了完全不同的策略。无论对空间体验多么重视,我都坚持功能第一,不只是“使用便利”这些硬功能,也包括舒适感和耐用性。比如一个座椅,坐上去舒服不舒服?裸露的木头表面,摸上去感觉如何?变旧了好不好看?就这么点钱,买哪种饰面板?这些在我看来都是功能,广义的功能。所以材料选择和施工方法,都是设计初期必须考虑的内容。

 

高低宅 高老师家 2# – 整体轴测
高低宅 高老师家 2# – 高屋
高低宅 高老师家 2# – 低屋

这些设计没有外在的形象。如果能给人留下些许印象,我希望是关于场景和氛围的。读本科的时候,某天在杂志上看见巴拉甘自宅那扇面朝花园的大窗,仿佛就是昨天的事。场景和氛围的强度,到底是怎么回事?霍珀(Edward Hopper)的那些画,画面里并没有很多东西,但依然是强烈的。氛围的塑造对我有强烈的吸引力。前些天有人把小房子的照片拿给我的导师Adele Santos看,她的评价是delicate and humble,我开心又有些失落,因为我最想让人感受到的不是这些。

 

疫情会拖累经济,接下来几年可能并不好过,但也许会出台新政策,到时候建筑师又是天天熬夜,萝卜快了不洗泥。没事干的时候要做好准备,我特意发明了一个说法来应付“项目空窗期”:“建筑师设计的是‘空间现象’,不一定是物质实体。”很多年前我说建筑可以停留在纸面上,不确切。应该是“空间现象”。这个说法,也可以通过接下来几年的作业来验证,我会交作业,它们应该不都是物质实体。

 

为了拓展人的知觉,艺术家们蓄势已久。建筑师是不是也该“搞搞新意思”?感官、现象,连接着过去和未来。假如能在这一层操作,则未来可期。

 

自宅 树塔居的空间氛围

有方  您去项目现场的频率如何?现场一般会遇到什么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

 

金秋野  去现场频率不高。在vr里走来走去的时间比较多。目前是助手王瑶帮我解决了大部分现场问题。项目都小得很,现场问题不值一提,解决办法一般有两个:说服工长出力,或者说服甲方出钱。

 

有方  当下面临的最大的困惑是什么?打算如何解决?

 

金秋野  疫情影响,没有新委托。打算做做研究,“搞搞新意思”。新想法和新计划总是不断出现,需要筛选、排序,重要的优先处理。

 

有方  如何看待建筑设计行业现在的处境?打算怎么应对?

 

金秋野  跟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建筑师的处境不能算差。现代建筑大跃进有几个契机:1. 两次世界大战的破坏;2. 工业技术释放出来的巨大产能;3. 无线电等新的信息传播方式的发展。很多理论家片面地以为是建筑自身蕴含着发展动能,不对。类比于今天的情况:5G等信息媒介的发展让人类获得秒速链接的云身体;新的环境问题和呼吸道传染病摧毁旧空间体系;全世界最聪明的人都跑去做码农。一般来说,聪明人往哪儿跑,哪个领域就要发生一些事情。50年前最聪明的孩子去学建筑,导致这个专业的考分虚高,国外是学费虚高,造出来一大堆房子,生出来一大堆理论,也带来了一大堆问题。我觉得现实中的一些问题,不是技术发展的后果,技术可以应对于人的感官分辨率,作出人性化的调整;这是建筑跟技术的结合点,也是建筑师职业的意义所在。多年前建筑师跟工程师和施工队合作,未来更多是跟程序员和制造商合作,在空间生产过程中,为新技术赋予人性。技术发展,人性不变,建筑师永远有事干。上世纪技术革命发生的时候,中国在边缘;现在形势变了,中国建筑师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接近未来。

 

有方  在过往的设计实践中,哪些经历(或事件)是关键节点?带来过哪些改变?

 

金秋野  很期待脑袋被苹果砸中那样的事,然而并没有发生。如果说改变,2018年在国外,没什么事,一个人走一走想一想。觉得再不行动,一些想法就烂掉了。

 

有方  最近读的有趣的书是什么?简单阐述理由。

 

金秋野  元旦前后发现了《我一个人的路斯》,我一边读,一边把它翻译出来了。实际上我的时间都被事情占满了,为了乐趣而读书,很久以前就没有了。即使读闲书,我也把它变成一件事,做事乐趣最大,米饭好吃,何必甜点。

 

琐事多,时间碎片化,我就拿来做翻译。翻译可以关闭大脑,驱动双手,跟写毛笔字差不多。但它的真正作用是细读文本、重构语言。文本都有深层含义,为了乐趣读书,会一带而过,翻译的时候不会。写《透明性释读》,就是把“文本细读”的过程记录下来,生成新的认识。重构语言则是把一种语言变成另一种,它的本质是思维的形式化,因为在做翻译的时候,实际上是在编织、在造型,而不是简单的词语对位替换。我私底下以为,这跟把空间想象变成平立剖面一样,用有形的语言捕捉无形的思绪。能不能做到精准、简练、真实?翻译实际是个语言训练营。当然理论写作和设计项目才是实战。

 

无论是哪种阅读模式,知识本身都不重要。知识是不可能穷尽的东西,对知识的贪婪和对金钱的贪婪没有区别。

 

《我一个人的路斯》是非常好的书,记录了一个活生生的路斯。路斯是建筑领域不可多得的人物,道德家和浪荡子的复合体,他有高度,却不是宗教式的,对人世很多批评都是从审美出发,连对政治都是如此。世俗的、审美的,都与中国的文化精神相通。这本书让我们看到生命最后几年建筑师的人生轨迹,特别难得。这些年,我一直在西方经典中发现中国,都是偶然的,一不小心就能发现。有人说这是误读,手里拿着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但也可能,人性中本来就有很多普遍的东西,都可以在建筑中得到体现。文化无内外,我不觉得讲古文、服汉服是尊重传统,谈尊重传统,必须重视直观经验。在我眼里,路斯就是李渔,是我们自己的古人。

 

有方  最近一次旅行去了哪里?

 

金秋野  这个问题,不如问:下一次旅行去哪里?放在以前,这是个让人开心的问题。现在却让人担心。或许我们再出国是几年后的事了。不过,与其为此事烦恼,不如想象一下,假如这个世界上只有中国,14亿人口,也不是一个小数字了。古代很多时期,全球人口加起来也没这么多。全球化的动力是资源和成本,跟“球”的大小无关。一个池塘是系统,一个生态缸也是系统,内部平衡即可。

 

再者,我们对这个国家了解多少呢?回顾最近十年,我在国外旅行的时间远远多于国内,身边还有很多地方没去过呢。而且,即使去过又如何?我读赖瑞和的《杜甫的五城》,感觉那才是真正的旅行。以及顾炎武行万里路、龚自珍已亥壮游、唐三藏西天取经。小时候看《木鱼石的传说》,王尔烈对太子禺琰说:“这块山石,其实一文不值,但不登泰山,不知山高;不涉沧海,不知水深。”读书深读才有收获,旅行要看得见平常生活。在会发现的眼睛里,东坡瓦砾跟黄金美玉没有区别。做普通社区里的普通住宅,也是这个思路——要在被忽视的生活淤泥中,发现一粒粒珍珠。

 

国外不能去了,可以在国内旅行。如果不能跨省,就认真看看北京。如果不能出西城区,我准备在展览路街道好好逛逛。

 

自宅 树塔居 – 会客区手绘
自宅 树塔居 – 室内剖轴测,北侧墙面与南侧墙面

小大宅 李医生家 – 轴测图

叠宅 高老师家1# – 轴测图

有方  最喜欢或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建筑师是谁?

 

金秋野  我没有粉丝心态,不会单恋一个建筑师,更不会专注于某个体系或流派。蒸包子,刚出锅最好吃,放一放就完了。体系和流派都像放了很多防腐剂的袋装食品。我更喜欢满世界找好吃的小馆子。偶然某个作品或建筑师让我觉得有意思,会连续琢磨几个月甚至一两年,写几篇文章,做几次旅行,再转移到下一家。一直没有确定的“研究方向”。给有方做旅行准备,现场讲出来,跟自己看不一样。走得多了,嗅觉也变灵敏,知道小馆子大概在哪里。

 

最近这几年写了不少关于建筑师和作品的文章,都是我感兴趣的,也都直截了当地说出了好在哪里。名不副实的“名作”,看明白了也不去谈它,只有好东西才值得花费时间。说出“为什么好”比说出“哪里不好”要难,也更有价值。再好的建筑师也做过垃圾。年齿增长,渐渐发觉建筑史中大部分都是沙子,只有少量宝石。就宝石本身而言,彼此是等价的,特别迷恋其中一颗,等于自绝于其他。

 

有方  最近有发现对自己特别有启发的建筑师吗?为什么?

 

金秋野  还没有。上一个还没琢磨透。

 

有方  上学时,哪门课最有兴趣,为什么?

 

金秋野  建筑设计课,成绩也不错,我喜欢它,它喜欢我,两情相悦。

 

有方  最近哪件社会议题最让你关注?

 

金秋野  跟大家一样,关注疫情以及它的短期和长远影响。上个月我在有方发了一篇《无面时代,与公共生活的转场》,说了一些个人看法,牵涉较广,但落脚点都在建筑上。还不够全面,最近打算利用一次国际会议的机会,把思路理一理,再写一篇。我看大家的留言,觉得我耸人听闻、捕风捉影。其实,这一篇并不是应景之作,我对这件事的思考,也有好几年了。

 

手里在写一本书,叫《空间新义》,它是以信息时代的视角,来看待人的建造活动,回答一些比较基本的问题。时代赋予我们新的视角,一些习以为常的工作因此呈现出新的含义。我预感建筑学领域有一些变化将要发生,疾病只是加快了这个进程。病毒是一种信息,书本里的字和网上的图片也都是信息,其实人的身体也是。病毒相当于往之前的信息系统里加了一个参数,改变了系统的运行方式。即使这个改变再剧烈些,我认为都没有问题,人已经为这个事情的到来做了多年准备。“让身体虚拟化,把交往都转移到线上,人还是人吗?”这个问题相当于:“不再四处爬行,开始直立行走,人还是人吗?”其实人的内涵一直在变。说是偶然性也好,该发生的一定会发生。

 

最近很多敏感的人,开始以历史的眼光看待这次全球疫病,把它跟以往最重大的事件相提并论。读历史常有一个感觉:当事人其实都是浑浑噩噩的。哪怕极剧烈的变化,现实中也没那么严重,温水煮青蛙。跟随时代的脚步何其难也!仔细听也只能听见时代的悄悄话。

 

网上的信息太嘈杂,一不小心就会情绪化。要让自己内心安定。安定才能客观,客观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安定状态说出来的话,昏了头的人不爱听,觉得冷淡。“真实”不是最关键的吗?可是谁又敢说,自己眼里的一切就是“真实”?对我来说,建立什么样的认知框架,以什么样的心智去触摸外界,比主义、立场、制度和原则的讨论更重大。它指导我们作出每个微小的决定。

 

有方  最近除了设计外,花最多精力的活动是什么?

 

金秋野  单位的工作,天天开会。

 

 

延伸阅读

新作 | 向心而居 / 金秋野

新作 | 叠宅:高老师家 1# / 金秋野建筑工作室

新作 | 小大宅:李医生家 / 金秋野建筑工作室

 


 

本文编排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由受访建筑师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关键词:
人物
建筑师在做什么139
有方专访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