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深圳的建筑摄影师AC(陈冠宏),认为建筑师营造空间,空间里的尺度、材质、光线、温度、声音被身体感知后会形成一种场所感;而建筑摄影是通过二维的影像表达空间,通过画面来传达视觉的场所感。
行走:从事建筑摄影工作多久了?现在是全职的状态吗?
陈冠宏:一直从事建筑设计,接触摄影后,在考察建筑的过程中逐渐开始拍摄建筑。认真地拍摄建筑是从参加有方的建筑旅行开始,到现在有五年时间。
设计和摄影一直是并行的状态,现在和一位同样热爱摄影的建筑师朋友经营摄影画廊,团队有十多人,除了摄影师,还有后期制作、影像输出的人员。除了拍摄建筑,也拍摄产品和人文风光。
除了日常的拍摄和影像输出工作外,我们会举办摄影沙龙和影展。最近在关山月美术馆举办了人文摄影展,团队包办了影像输出和展陈布置的工作。
行走:最近半年在拍摄的项目主要是哪些?拍摄过程中有什么特别的故事?
陈冠宏:最近完成的拍摄项目主要有湖南美术馆、深圳前海展厅、青岛灵犀湾。
上海设计院第一原创工作室委托拍摄的湖南美术馆。这个项目需要拍摄视频和照片,在拍摄前做了较详细的功课和计划。美术馆位于湘江边上,可以眺望长沙地标橘子洲,对岸是拔地而起的超高层建筑。通过和设计师的沟通,到现场对建筑和环境的观察,形成了从城市到建筑再到空间的拍摄思路,表达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最终呈现的画面也得到了委托方高度认可。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都市实践合作设计的前海展厅,是展示前海规划的建筑空间,位于前海自贸区入口位置。拍摄选取前海区域作为大的背景,可以呈现前海的建设状态。希望在未来前海的建设规划完成后,再在同样的角度拍摄,进行时间上的对比,背景分别是建设中的前海和建成后的前海,会是更有记录价值的影像。
LWK+PARTNERS委托拍摄的青岛灵犀湾,拍摄时间非常紧张,到达现场的时候项目还在施工,等待了两天后才基本具备拍摄条件,但随后一天营销活动会进场布置,留给拍摄的时间不足一天。项目位于海边,为了拍摄清晨日出的画面,业主方的现场负责人已经连续盯现场三天没有休息,却仍坚持早上四点半到酒店接我,但遇到了车辆启动不了的情况,再安排另一辆车才赶在日出前到达项目现场,最后拍摄到了大家都满意的画面,可以看到好的项目是各方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行走:你拍摄一个项目的周期一般需要多长?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拍摄习惯吗?
陈冠宏:一般需要2-3天。拍摄前会和设计师沟通关于项目的设计理念,到达现场拍摄靠的是对项目整体的感知:设计的理念、当地的气候和人文、项目的形态和材质,这些因素会形成拍摄的基础,拍摄是在这个基础上去捕捉场景。
行走:你认为自己擅长拍摄哪一类作品?
陈冠宏:在拍摄作品上倾向于相对自然的表达,不去过多后期修饰照片,通过对空间场景的捕捉,还原建筑在环境中的状态。最近和一些奖项的评委交流,了解到现在有些报奖项目照片的后期处理过度失真,影响对项目真实情况的判断,他们考虑加入一些要求,如提供原片或者增加项目视频,这样能更好地还原项目的状态。
最近拍摄的湖南美术馆视频和照片,尽量还原了建筑和环境的真实状态。
行走:你如何处理画面里建筑与人的关系?
陈冠宏:拍摄会遇到环境中常态性的人物,日常的人物会为画面带来更丰富的信息,赋予建筑更多的场所感。捕捉人物在场景中自然的状态,是对场所感最好的阐释。相对于证件照般的硬照,带有人物状态的场景照片更生动地展示了建筑的状态。
黄金海岸-冲浪者天堂:鳞次栉比的建筑群追逐着海岸,前赴后继的冲浪者们追逐着海浪。
上海唐城中学:充满活力的学生是校园建筑的场所感。
贵阳金融中心:晚高峰的行人和车流形成了都市的场所感。
行走:你如何处理气象和建筑的关系?
陈冠宏:根据地域的气候环境和建筑的气质去选择拍摄的天气。晴天会带来丰富的光影和稳定的画面,阴云雨雾的天气会带来细腻的影调和气质。在拍摄前不会对天气做太多的预设,更多的是在现场感知再去进行拍摄。
绿地梓湾:同样的空间在晴天的光影和雨天的倒影中呈现出不同的气质。
重庆十七英里:雾都重庆,日出的平流雾带来难得的画面,建筑如船舶朝太阳驶去。
江山云出:一般拍摄都会选择顺光的角度,通过现场对建筑的观察,拍摄背光的角度可以带来更通透的效果,表达建筑的轻盈感。
行走:你怎么看待客观表达建筑师的作品与摄影师的再创作?
陈冠宏:每张照片都是客观表达,每张照片都是再创作。
建筑师是空间的创作者,在空间内活动的人是使用者,摄影师是观察者,透过镜头捕捉场景,将创作者的空间和使用者的状态凝固在画面里。在网络时代,关于一个建筑的照片可以搜索到很多,这些海量的照片组成的图库才是更客观的表达。建筑完成的状态和所处的环境,会形成大部分人观看和拍摄的角度。有些成为网红的建筑,人们会创造出与建筑合照的经典动作和构图,被广泛传播与模仿,这些就是客观表达的再创作,更好地呈现了人与建筑的互动关系。
行走:你认为好的建筑摄影作品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质?到目前你满意的作品是哪些?
陈冠宏:建筑师营造空间,空间里的尺度、材质、光线、温度、声音被身体感知后形成了一种场所感,建筑摄影通过二维的影像表达空间,通过画面来传达视觉的场所感。
我们工作室名字叫做“ACF域图视觉”,“域”代表场所空间,“图”代表画面视觉。视觉的场所感,代表了我们拍摄的一种理念。在拍摄的过程中,我们尝试从不同尺度不同层面去表达视觉的场所感。
城市 / 城市的场所感,来自于城市巨大的脉络和丰富的层次。
深圳的天际线一直在改写,这是一个蓬勃生长的沿海城市。通过长焦镜头将深圳的天际线收进画面(平安金融中心、京基100、地王大厦、梧桐树电视塔),同时进入画面的还有深圳湾的海面和展翅的飞鸟(深圳被称为鹏城)。
港珠澳大桥口岸,画面远处是澳门和珠海两座城市,在暮色中两座城市的边界变得模糊,画面中心是港珠澳大桥口岸,连接城市,是口岸建筑的场所感。
悉尼歌剧院、海港大桥,地标建筑物被高光打亮,城市的脉络被灯光显现出来。
建筑 / 单体的立面形态和在城市中常被观看的人视角度是建筑的场所感。
腾讯滨海大厦,建筑的内透和马路的车流,呈现科技园建筑的赛博(Cyber)感。
中广核大厦,选取反射光线的角度,表现建筑渐变的幕墙单元。
深圳湾壹号,通过影调和灯光呈现项目的高端感。
景观 / 地表的层次,是景观的场所感。
万科云城,航拍具有构成感的景观平面。
江山云出,蜿蜒的景观水面如梯田般铺开,建筑从倒影中呈现。
万科重庆森林,建筑通过镜面表皮消隐在森林中,灯光塑造了坡屋顶的轮廓。画面将密集的树木作为前景,呈现出建筑方案里森林小屋的场所感。
室内 / 材质和灯光,构成室内的场所感。
前海壹会,穿插的木料和围合的走廊形成了一种动态,画面捕捉空间的人物趋势呈现空间的流动感。
雅昌艺术中心,巨大的书墙和飞架的楼梯,让空间充满张力。
台大图书馆,轻盈的结构和流动的书架,是图书馆安静的场所感。
细部 / 上帝在细节中,场所感在细部的质感中。
中广核大厦,锐利而有秩序的外墙单元。
湖南美术馆:红色陶板在夕阳下呈现出漂亮的质感和光影。
回酒店,弧形的立面在光线下呈现出写意的姿态。
行走 / 行走是一种自由观看的状态,没有明确的拍摄任务,更多是对地域和场景的感知。
有方旅行,更专注地观看建筑。路思义教堂,小教堂和场地的和谐融合。
松赞旅行,受邀拍摄旅行方式的影像。面朝梅里雪山的山居,需要经过蜿蜒的山路才能达到。
香格里拉的林卡早餐厅,冬季的阳光和景致,给空间赋予了一种仪式感。
行走:你最喜欢的摄影师是谁?从他的作品中学到了什么?
陈冠宏:Sebastiao Salgado。他原本是一位经济学者,辞去工作投入对世界的拍摄中,他的作品透过地域的场景表达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Salgado通过建筑师妻子莱利娅的研究发现,与摄影师职业最近的“亲属”就是建筑师,建筑师像摄影师一样,在充实和虚幻中探寻光、线和运动,找到他们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和历史之间的一致性,最后,将一切关联起来,这就是建筑与摄影相同的魅力。
本文文字及编排版权归有方空间所有。图片版权归摄影师所有。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联系电话:0755-86148369;邮箱info@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停车场下的茶室:透出绿宝石光芒的玻璃砖 / 宋玮建筑工作室
下一篇:西安 松·生活馆:充满诗意的现代“雅集” / 广州山水比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