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中国院本土中心新作:北京市华嘉小学西校区提升设计

中国院本土中心新作:北京市华嘉小学西校区提升设计
撰文:关飞、郭一鸣 | 编辑:贾晶琦 | 校对:贾晶琦 | 2025.04.25 10:17
街景透视  摄影:李季
建筑概览  摄影:李季

设计单位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项目地址  中国北京

建成时间  2023年

建筑面积  350 平方米(投影面积)

撰文  关飞、郭一鸣


缘起

 

北京西城区作为全国基础教育高地,素以优质教育资源集聚而闻名。为破解中心城区学校空间受限与学位需求激增的矛盾,西城区创新提出“小而精、小而美”的校园更新理念。区教委统筹规划19个重点改造项目,特别聚焦办学品质相对薄弱的学校。这些改造不仅注重校园环境的颜值升级,更着力挖掘各校特色办学优势,以空间重塑推动教育内涵发展,最终实现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构建更具活力的教育生态圈。

 

西城区“小而精”“小而美”特色学校改造工程区位图  ©中国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设计

 

华嘉小学,位于西城区西廊下34号,毗邻白塔寺街区,处于现代住宅小区与传统四合院胡同之间的交界地带。

 

总平面图  ©中国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我们对参与此次改造活动的西城区学校进行了调研,发现和我们基地类似的学校还有10所,分别为:鸦儿胡同小学、什刹海小学、师范大学京师附小、第一六一中学附属小学、力学小学、第二实验小学涭水河分校、炭儿胡同小学、第四十三中学、香厂路小学、登莱小学。面对众多大门紧闭的学校,我们希望通过此次设计,探讨更加开放的,对胡同社区更为积极的处理方式。

 

西城区“小而精”“小而美”特色学校改造工程中的部分学校大门透视  ©中国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建造过程轴测动图  ©中国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 项目视频  摄影:李季

 

为了解决雨天在餐厅、教学楼、办公楼之间的自由穿行的问题,我们制作了一个木制的拱顶,同时,这个拱顶下的空间也变成了风雨操场,让小朋友能够自由活动,无拘无束。不仅如此,我们还将弧形拱顶延伸到胡同边界,让家长能够从校外就感知到学校的“庇护”。一方面,胡同的自由穿巷与学校的公共活动场地有机衔接;另一方面,巨大的弧形拱顶也充满生气地对传统的胡同提出了新的意向表达。

 

学校入口—改造前  ©中国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学校入口—改造后  摄影:李季

为了让家长或游客更好的体验校内空间,我们将原先封闭的大门改为镂空效果,像时空隧道一样连接起学校内外,也更好地体现了学校自由、博爱、开放的办学特色。

 

学校大门—改造前  ©中国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学校大门—改造后  摄影:李季

而在学校内部,原本在雨天无法使用的庭院,摇身一变,成为在任何时候,任何天气都可以使用的活动场所,学生既可以在此自由休憩,也可以跟随老师锻炼身体。屋面的阳光板为拱下提供了充足的光照,温暖的木色为原本灰色的冷清的空间提供了新的有趣体验。一个充满生气、温暖如春的空间,在传统四合院建筑中,熠熠生辉。

 

内部庭院—改造前  ©中国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内部庭院—改造后  摄影:李季

 

结构

 

在传统四合院建筑中加建,结构如何处理一直是棘手的难题。为了给学校营造温暖快乐的氛围,本项目一开始便选用钢木组合结构,具体的结构体系如下图所示:中间采用连续木拱(胶合木结构),并将拱的推力通过钢结构传递给两侧的既有建筑,以此形成稳定的结构体系。

 

结构体系  ©中国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木拱架下的主体空间与两侧既有建筑通过钢结构支撑衔接,形成层层过渡,尽管都是室外灰空间,但通过高度、材料、结构的转变,创造了丰富的空间体验,也适合了各种功能不同的需求,对人的行为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空间过度关系  摄影:李季

很有趣的是,木拱将一侧教室的山墙包容进来,山墙面采用欧松板包裹,形成整个拱下空间的视觉中心,这片山墙后续也可以是学生涂鸦,挂宣传海报的绝佳“黑板”。

 

山墙透视  摄影:李季

 

构造

 

新建部分整体构造分为三部分:顶部的阳光板遮蔽,中间的钢木棚架及两侧柱列,底部的塑胶地面。阳光板提供了充足柔和的光照,钢木棚架与两侧柱列既增添仪式感,又不失温馨,底部塑胶地面则有效保护学生。

 

分解轴测图  ©中国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在建造过程中,为了应对胡同内部空间狭窄、运输困难及不影响正常上课的需求,设计采用了工厂预制,并将构件尺寸按照能够运输的最大尺寸分部组装,从而确保在暑假一个半月内完成施工。同时,为了控制造价,屋面选用阳光板等低造价材质,还可以减轻总体荷载,让项目整体显得更加轻盈。

 

建造过程照片及节点  ©中国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夜晚

 

华灯初上,暮色下的棚架更显宁静隽永之气,老师和学生也各自回去。试想,有一天,学校真正可以错时对公众打开,那么夜晚的这里必将成为周边居民和游客消暑纳凉的好去处。

 

内部夜景透视  摄影:李季

发光的顶棚静静躺在四合院中,与远处喧闹的白塔寺商业区形成对比,这里的安静更显珍贵,像一个茧,孕育着新的故事。

 

整体夜景透视  摄影:李季

 

 

设计图纸 ▽

 

一层平面图  ©中国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剖面图  ©中国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北京市华嘉小学西校区提升设计

项目地点:北京市西城区

建筑面积:350平方米(投影面积)

设计时间:2022年

建成时间:2023年

业主单位:北京市西城区教委,华嘉小学

建筑单位:北京八达岭金宸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主创设计师:崔愷、关飞、郭一鸣

设计团队:庄彤、梁文华、李浩钧(建筑)、董越(结构)、袁伟(给排水)、康竞文(电气)

胶合木加工单位:上海圣特豪森木结构有限公司

摄影:李季、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插图: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土设计研究中心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中国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北京
北京市华嘉小学西校区校园提升设计
学校
改造
项目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