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单位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筑技术与艺术(ATA)工作室
项目地点 江苏南京
建成时间 2021年
建筑面积 4410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设计单位提供。
小时候觉得农村的生活枯燥又乏味。
而现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变成了城市人最向往的生活。
一、背景
“山、渠、田”是里佳山村最鲜明的特色。作为南京近郊的乡村,村庄地处浅丘地貌,靠丘面田,半山水库的泄洪渠——蓝渠穿村而过流入田野,是村庄的显著空间特征。从空中俯瞰,村落的整体形态俨然就是山丘形状的延续,由此可见地势平坦、有利于耕作的区域留给农田,而略有起伏、有利于排水的区域则用来建设人居空间,这是人与自然长期的和谐共生的体现。但乡村以宅基地为单位的致密排列形态,又使得村落中缺乏公共空间。另一方面,村中的小学长期荒废、村民活动大院被用来堆放杂物、祠堂无人打理,“空心化”日趋严重。与此同时,距此3公里的另一处红色旅游村发展的如火如荼,客流有明显的外溢势头。能否抓住机遇、在促进城乡要素流动上有所举措,进而提振本村的发展?里佳山迎来一个契机。
针对这些情况,发掘和利用本村的自然、文化资源,以建筑空间为载体,复兴传统技艺,改善村民生活,强化乡土精神,是里佳山人居公共空间复兴的关键。设计通过对农房进行局部改造;修缮、再利用村里的祠堂;改造、活化闲置废弃的村集体用房等一系列举措,起到改善本地人生活条件与吸引外来游客的积极作用,进而加强城乡融合以带动乡村经济的良性发展。
▲ 项目视频 ©️时差影像
二、乡村邻里空间重塑
农房宅基地一直被认为是私人领域,不被划入乡村公共空间的范畴,尤其是随着城镇化进程村民外出打工,高墙大门自然成为了他们守护资产的选择。但在当下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趋势下,“庭院经济”的概念被积极倡导,农民在乡村的资产如何重新被利用并获得增值,宅基地面临着空间形态上的新一轮探索。
而那种除了村路就是院墙的单一公共空间构成,也逐渐背离了乡间邻里交往的人文基底。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那些传统村落就会发现,即使是在空巷中步行,人们依然会被那些桥头树下、溪水埠头、门前盆景所吸引驻足,因为这些才是历经岁月沉积的人情味公共空间,是人的行为赋予了这些空间的公共属性。相反,我们需要警惕那种“从村口开始去展开一条参观线路”的惯性设计,以及人为将乡村公共空间向村委办公场地集中的做法,因为这容易导致原本拥有人情味的乡村公共空间被简单布景化。相反,注重实地体验并对原有的公共场所进行甄别,同时结合外部村路、河道、桥梁等新的交通设施作适时调整,是一种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兼顾的乡村设计方式。
“蓝渠”原本是村落后山水库的泄洪水渠,穿村而过汇入农田成为灌溉渠。沿蓝渠的东侧是一条南北向贯通的村路,在当地人的风俗里,丧葬出殡必须走村北。而蓝渠的西侧则紧密的分布着农房宅基地,宅基地内贴邻蓝渠通常是每户的厨房、厕所、杂物房等辅房建筑。众多跨越蓝渠的钢筋混凝土板桥连通了东侧的村路和西侧的院大门。这条蓝渠旁的村中的村路通过几条东西向的村路连接两条外围的环路,由此构成了整个村路格局。从蓝渠沿岸分布的众多小石阶便可看出它们的作用,事实上村民对于什么时辰清洗何物都有约定俗成的规矩,桥下的人劳作、桥上的人穿行,大家招呼、攀谈、家长里短,这些围绕蓝渠的公共活动构成了一幅幅鲜活的乡村图景。
因此我们把改造的对象投向沿渠两侧的村宅辅房,一方面消除这些简易辅房的结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通过重塑沿渠的空间界面,使其成为更有利于村民参与公共活动的场所。
什么样的建筑空间形式能够具备多样性和多适应性,不仅能满足村民的各种需求,还要方便在紧贴水渠的老房基础上建造?最终我们选择了朴实的本土木构。木构的结构重量轻、条形基础浅,不易对渠岸造成破坏。南京地区传统民居为抬梁式木结构结合空斗墙的砖木建筑,其内部空间较为宽敞,设计利用了模式语言的方法,通过木连廊、木披檐、木檐廊、毛石矮墙、篱笆等形式,让原有封闭的宅院面向巷、渠打开,同时辅房的窗墙布置更加灵活,面向村落公共空间采用更显通透的玻璃门窗。村民对此的接纳程度超乎预期,乡村原本就是熟人社会。
在乡村做设计,尤其是涉及到农户宅基地物权相关的问题,都是相当敏感的。确认面积、解答疑问、签字确认,不光设计方案要事先和村民沟通,就连施工队进场后,村民对建筑的摆布、开门的方向等还会有新的想法。所以地基放线那几天,设计师几乎一整天都马不停蹄地在各户之间奔波,沟通、调整然后才能放线,就好像过去房屋主人和工匠边商量边盖房一样,只是当下工匠这一角色被施工队和建筑师分饰而已。所以在乡村盖房子更是一种具备文化凝聚力的社会行为。
随着一栋栋新的辅房被建好交付,乡村人居空间的多样性被展现出来,村民们纷纷搬入新居装修,根据自己的需求,被用作厨房、餐厅、花房、棋牌、超市、卧室、作坊等多种生活空间。而正是因为有了人的活动,夜幕下的里佳山也有了光亮,屋内生活的灯光、屋檐下的马灯,在门前的巷子里投下一团团光亮,仿佛那也是会客厅的一部分,这便是生活的亮光。
实践证明,这种在地式、伴随式、通过对农房局部改造的方式,在产权复杂的乡村具备操作可行性。
三、让宗祠“活”在当下
村落,作为一种地缘和血缘上的聚落,多是单姓村或二三姓村。农村的宗族对维护传统社会秩序和稳定起着重大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给予农民经济自主、乡村选举、进城务工等现代权利,使得宗族在大量年轻人离乡后失去了后继力量,宗族与农民的血缘关系也被国家与公民的社会契约所取代,农村宗族渐渐走向了衰退。但在某些方面,宗族依然展现出强大适应性,例如乡村作为熟人社会,村庄声誉、人情面子等价值理念还是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借助宗族内部的族规、家风等习俗、舆论及象征符号等一系列软力量,宗族组织能够充分发挥非正式制度对村落社区的规范作用,这也是有效提高乡村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见证了一个个家族荣辱兴衰的祠堂,根植于中国乡土社会,是中华民族信仰崇拜和传统“家”文化的象征,承载着一代代乡亲子嗣的浓厚乡愁。传统祠堂成立的社会基础是聚族而居,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 大量乡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导致传统村落的空心化和乡土社会的瓦解,而祠堂作为重要宗族活动空间载体的功能也因此逐渐丧失。
里佳山村也同样面临这样的窘境,村中两大家族的祠堂——赵氏宗祠和王氏祠堂,其中的赵氏宗祠早已坍塌仅剩地基,而王氏宗祠大门紧锁、常年封闭闲置。因此祠堂的重建,必然要面对性质的重新定义和功能的部分转化。当然祠堂的核心功能,还是在于祭祀祖先与重系家族纽带,但如能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结合现代生活,兼顾乡村新的公共空间需求,不失为一种复兴祠堂、重新凝聚族人的探索。
通过深入挖掘里佳山的历史资料后了解到,抗战时期新四军十六旅,就分别利用王氏宗祠和赵氏宗祠来作为被服厂和枪械所,这些历史要素其实也是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利用祠堂的局部二层作为供奉宗族的牌位、家谱,以及家族议事的空间,祠堂的一层则作为历史文化展陈空间,面向外来访客开放。这样的重振祠堂方式一方面恢复了其祭祀和庆典的功能,另一方面也将展示本村历史作为发展本村旅游业的着力点,这样的方式增强了村民的身份认同感。
四、村民活动中心——村集体资产的活化利用
蓝渠以东,在村东入口道路的一侧,隐藏着一个不起眼的院子,院子由前后两排平房组成,后一排平房分为3个开间,采用“硬山搁檩”的砖木结构,主要用于堆放杂物。前排临村路由两间平房组成,其中靠东的一间里面供奉着一尊土地菩萨。两排平房之间有一个不大的内院,由于三面与周边农房贴邻的缘故,内院只能由两间平房之间的大铁门进出,平日里大门紧闭。
名为村民活动的大院长期处于闲置状态,究其原因,其一是位置离大家习惯的聚集场所——蓝渠有一定的距离;其二,没有配置有足够吸引力的功能;其三,内向性的空间围合对村民的友好性不强。因此怎样的改造能够激活沉睡的空间,让村集体资产变得更有价值,这是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至于是不是还冠以“村民活动”之名,那只能视村民自发使用的结果而定。
考虑到相邻农房间对彼此的层数、高度、墙基等方面都比较敏感,故在改造中保留了四周原有的建筑外墙作为围墙,新建建筑维持单层并向内退让,以避免施工时对相邻农房地基造成影响。同时利用小尺寸的钢结构形成连续折面的采光屋顶,让原有院子置于屋顶的遮蔽下,这个半室外的开敞空间成为紧密村宅之间的一个透气口,村民活动并不一定是发生那些被明确标签为乒乓球室、棋牌室、戏曲室的屋内,传统民居中那些檐下的多义空间恰是村民们唠嗑、手作的场所,在这里他们听得到雨、闻得到风、望得见人,寻常巷陌的见闻在此互换,这是当地人熟悉的日常。村上有位赵姓的书画大家,利用几块展墙布置他的书画作品展也吸引了不少村上的青少年前来观摩。
而房间内部,钢框架结构赋予了建筑很大的灵活性,原有用于分隔空间的墙体被折叠隔断所代替,以形成更多用、灵活的空间。用于建造房屋的钢结构尽量采用统一的规格构件以方便运输和现场吊装,这样的装配式建造方式,有利于在乡村狭小的场地中施工,同时营造出传统木结构所不具备的乡村大空间,有效提升村集体资产的实际利用价值。
菩萨庙,是本村人的一种精神信仰。原来的菩萨庙就是在一间普通的平房里供奉着一尊神位,光线阴暗、杂物乱放,为了尊重菩萨庙的风水,我们在原址上重新翻建了一座清水混凝土的庙堂,完全不同于连续檐下空间的开敞,菩萨庙展现出来的内向性和富有质感的木纹表皮肌理,都暗示着这座精神性建筑的独特之处。菩萨庙的南面仅开一扇小门,却利用高窗给小庙内部带来光亮,而神位背后的墙体则采用玻璃砖,让朦胧的村巷景象透进室内,一时间精神与尘世在这个混凝土盒子里交融在一起。新菩萨庙落成后的那个春节,返乡的年轻人扛着菩萨神位,敲着锣鼓、放着鞭炮、走过村巷,将菩萨请入新庙的那一刻,会让人深刻地感受到,不论离乡多远,始终有一股力量将人和故土紧紧的裹在一起。
五、从废弃小学到乡村居住类公共设施
废弃小学位于里佳山村的东北角,背靠山林,是一个有着南北两排平房校舍的院子。场地北高南低,两排校舍分别位于两个台地上,院落中央有一棵百年朴树,树冠茂密、姿态优美,村里不少上了年纪的人都在这所小学念过书。后来由于小学和初中都集中设在镇上,每天都有校车到村口接送小孩,老校舍逐渐废弃,后因年久失修、墙斜屋塌,院内杂草丛生,朗朗的读书声不在,只剩下婆娑的树影和风掠过的沙沙声。再后来村里又把其中一间校舍租给一些五金加工作坊,因为教室之间有隔墙影响了设备的摆放,因此作坊砸了墙洞贯通了教室,建筑还在用苟延残喘的生命来努力维持着新的功能需求。
考虑到校舍在村里的位置偏于一隅,与其他农房宅基地没有村中那样致密,场地北向的视野较为开阔,并且有一条单独的道路与外部的村级道路相连、且能通往半山的水库,因此,将校舍翻建成一处公共居住设施,例如接待访客的乡村旅社、或是乡村养老用房,能较好发挥场地的特点。
新建筑尊重了原有校舍的布局基底,在原有两排校舍的旧址上,演化为大小两个半围合的院子:小院为公区,位于场地东北角,面对通外村外的道路设置出入口和接待空间;大院为客房区,占据场地主要空间。大院与小院相连处设置一个户外楼梯作为两个空间的过渡。楼梯为墙承式两跑楼梯,因为靠近古树,就利用梯间平台创造了一个接近树冠的“梯台”座椅区,人们可在这个瓦顶和树冠之间的空间促膝而坐,静听这位见证村落变迁的“尊者”娓娓述说,这里成为深受使用者欢迎的场所。大院四面围合,南北两侧为客房,北侧地势高布置两层建筑,南侧地势低布置一层建筑,东侧为两间多功能室,西侧则为厨房餐厅。
在这个院子里,老朴树是毋庸置疑的主角,那历经岁月沧桑后依然展现出的蓬勃生机,让一切人工的雕琢在它面前都会显得黯然失色。所以建筑无需自作多情,就像原有校舍那样用一圈檐廊,在院子和房间之间创造出一个可行走、可停留、静静感受四季更替的部分就足矣。另外在北客房朝向内院的外廊一侧间隔布置了三个“敞间”,其面向内院的折叠门可完全开启,形成内外交融的小聚会场所。这些“檐廊”“敞间”“梯台”的空间类型都在鼓励着到这里来的住客走出封闭的房间,进入到这一方院落中,去感触乡间的自然气息、去拉进人与人交往的距离。
六、结语
通过对里佳山人居公共空间的设计探索,回避了通常的给农房和围墙外立面做涂脂抹粉的作发,而是将着力点放在改善农房宅基地的边界上,让沿渠而生的传统生活得以用当代方式延续;对村民活动场所及祠堂的复兴,让它们既成为公共活动场所,也是乡村对外展示的窗口;乡村公共居住设施为访客以及养老提供了优美而舒适的住宿环境。人居公共空间的改善既增加了村民的幸福感,也激励他们通过经营、销售等方式来获得新的收入。这种“授人以渔”的空间更新方式,让村民的资产增值并从中获得回报,进而带动本地的经济发展、提升村民的获得感,正所谓乡村的宜居宜业和美。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里佳山老建筑改造项目
项目地点: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里佳山
项目类型:居住建筑、公共服务建筑
总建筑面积:4410平方米
其中,赵家祠堂:250平方米;王家祠堂:210平方米
村民活动中心:500平方米
小学改造:1750平方米
蓝旗两侧农房改造:1700平方米
设计时间:2019年
建成时间:2021年
主持建筑师:李竹
方案及建筑施工图:徐笑、杨梓轩、王嘉峻
结构设计/机电设计: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综合五院
景观设计: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风景园林设计院
室内设计顾问:南京反几建筑设计事务所
建设单位:南京溧水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南京昱扬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摄影:时差影像
视频制作:时差影像
版权声明:本文由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筑技术与艺术(ATA)工作室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中国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下一篇:厦门五缘湾湿地公园TOD片区及K11 Select购物艺术中心|A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