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单位 HPP+北京建院
项目地点 北京怀柔
项目状态 部分建成
建设时间 2020—2024年
建筑面积 182,200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设计单位提供。
北京金隅兴发科技园原为兴发水泥厂,坐落于怀柔科学城,北邻“长城文化带”,历史悠久,自然景观丰富。这片曾经繁忙的老水泥厂房连接着开采的矿山,如今除了在被保留的一角还能清晰看见被开采过的岩石结构,一路都被绿植覆盖着。厂区内巨大的水泥筒仓、空中管廊、红砖外墙厂房等,构成了一道醒目的工业景观。
2020年,北京建院(BIAD)与HPP携手联合,共同赢得了竞赛,借此拉开了对整个园区的规划与改造设计的序幕。如今,水泥厂全园已几近改造完毕,重新焕发出生机。
园区确定了54处保留建筑,总建筑规模约70,000平方米。在整体规划中,设计师充分尊重工业文化的历史轨迹,在保护和展现历史建筑风貌的同时,形成新功能业态以焕发新生。
项目依托贯通场地南北的货运铁轨形成整个基地的景观历史轴线,串联东西五大功能组团——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综合管理服务区、高等研究院、专家工作室区、孵化器办公区。园区规划由HPP与北京建院共同完成,总图中标注的第1—12栋为HPP与北京建院联合设计,其他为北京建院设计。
设计师对老建筑的改造力求保留原始体量的工业特征和历史信息,并按照功能使用需求进行设计优化。其中最吸引眼球的十八仓,是园区内最高和最长的保留建筑单体。设计采用“既有建筑利旧+换新”的方式,在原有水泥筒仓内增加两层结构楼板,通过空间的立体组织,使既有空间的价值得到充分利用。改造后首层布置公共活动空间,二至五层为研究生宿舍或公寓。建筑仓体的外墙保留原始状态并局部修补,让旧依然旧,让新更新。
教学科研楼由原来的皮带廊及堆场改造而来。设计团队将建筑底层空间进行分割,以保证内部空间的高效使用;巧妙利用原有西侧的沙蓬改造为观景的长廊,白色的彩釉玻璃与原有红砖形成新旧对话,与十八仓及塔架的“风景”对望。回收的除尘器依旧放回原位,成为水泥厂回忆中的路标。室内功能被分为南北两段,北段为loft专家工作室,在有限的层高中增加了生活的趣味性。
除此之外,园区内的现存建筑均在原有结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如初碎车间改造为丘成桐先生办公区,中碎车间改造为数学院餐厅,锥形建筑帐篷库将转换成多功能展厅,水泥袋装站台改造为科学档案馆,石灰石均化库改造为大型实验室等等。
同时,水泥厂的改造以“低碳园区”为发展目标,通过老厂房节能改造、超低能耗技术、可再生能源应用、生态修复等措施,推动水泥厂向绿色低碳园区发展。位于综合管理服务区的原厂区锅炉房为园区首座零碳示范建筑,现已改造为零碳展厅,并已实现运营阶段零碳排放的目标。
数学院A1科研楼位于数学院东侧的高地上,由初碎车间改造而成,是整个园区位置最高的小建筑。在保留红砖立面的基础上,建筑内部进行全方位改造,“旧瓶装新酒”。与此同时,巨大的粉碎机、桁吊车及吊勾留在空间之中,与翻新的采光屋面构成光与工业记忆的交错。
数学院餐厅科研综合楼为改造前的中碎车间,将三栋既有建筑连在一起,将一颗参天大树围绕在新的内院之中。建筑的主入口开在原中碎车间的山墙之上,室内的大台阶塑造了学术氛围,原有的皮带廊平台被保留形式,新增的研究室在其周边围绕,遂得昵称“戏台”。加建的餐厅是数学家最喜欢的场所,因为与十八仓及长城风景对望。巨大的除尘器归于原位,成为室内的雕塑。VIP餐厅利用原有地下运料空间改造为西式风格的红酒屋。
服务区公寓楼原为两座砖混结构的职工住宿楼,设计巧妙地在两楼之间的空隙插入共享门厅,高耸的上空垂下吊灯,赋予建筑以神圣感。建筑的东山墙加建上屋面的锈钢板楼梯,以新的姿态与旧进行对话。
服务区员工餐厅在既有食堂的基础上扩建,“L”形变为“口”字形,单层变为两层,原有的20世纪80年代风格的门头造型被保留,趣味横生。
除保留建筑外,改造方案还在规划核心区新增了图书馆、大讲堂、数学家体育馆、雁栖湖数学展览馆、数学家工作室、员工餐厅等建筑。
图书馆采用叠山的手法错动延伸,三层空间连接不同场地标高,创造丰富的活动平台,多功能大台阶拾级而上,建筑与环境和谐地联系在一起。
大讲堂则位于园区中轴线,东侧依附原矿山,建筑顺山势延伸,内部包含大小不同的演讲厅、报告厅与多功能厅,各功能空间的布局与尺寸以黄金比例作为参考,以凸显数学的理性。立面将清水混凝土预制板与落地玻璃相结合,在保留原水泥厂痕迹的基础上,赋予建筑充足的日照与新的活力。
数学家工作室为一组新建建筑群,位于十八仓东侧的高地上,原有位置是堆沙的场地。本设计化整为零,因树而生。所有原场地中的树木均被保留,建筑以聚落的方式在树之间游走,并师法地形,错落有趣。建筑的外墙仅为涂料,却是为此项目研发的质感涂料,朴素而耐看。
数学家体育馆位于应用数学研究院和综合服务管理区的交界处,建筑沿铁轨切分为两部分,线性体量延伸后作为运动的主要空间,依次排布篮球、健身、羽毛球、游泳等功能。
伴随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德勤书院等高等研究机构的入驻,改造后的金隅兴发水泥厂正将科研、应用、产业、生活逐渐融合,发展成为世界前沿的多功能科学园区。
设计图纸 ▽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北京金隅兴发科技园
项目业主:北京金隅兴发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类型:改造/规划/建筑
项目地点:北京
建成状态:部分建成
设计时间:2020—2022
建设时间:2020—2024
用地面积:357,300平方米
建筑面积:182,200平方米
设计单位:HPP+北京建院
主创建筑师:
HPP:Jens Kump、任齐
北京建院:刘淼、高博
设计团队完整名单:
HPP:
合伙人:Jens Kump、余炜
联合合伙人:任齐
建筑团队:王维宁、那荣光、李瑞寅、唐晓杰、谢安、马越、谢慧明、康英璇、刘依心、David Huston、吉锟霖、何凡
北京建院:
项目总负责人:刘淼、高博
项目经理:杨勇
方案设计阶段:刘淼、高博、林阳、白金、陈昊、李竹影、吕行
项目实施阶段:
建筑专业:刘淼、高博、万雪、芦冀、王庚、周炯、蔡虹、白金、张怀宇、周林、刘浩延、王家乐
结构专业:于东晖、鲁国昌、姜延平、张莉、侯燕
给排水专业:于永明、魏时鸣、陈蕾、刘婉平、熊英、李夕武
暖通专业:于永明、汪波、刘磊、李海军、马振轩、贾倩
电气专业:周有娣、师宏刚、李正、马晶、王潇潇、孙妍、徐昕、李宗浩、张宇豪、周钰童、刘晓蕾
其他参与单位:
景观:SWA Group
室内:华通设计顾问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建院装饰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北京清尚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照明:关永权灯光设计有限公司(TKLC)
低碳/零碳:北京天鸿圆方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三期B5-2零碳建筑),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七期D4超低能耗建筑)
摄影师:AST Studio、王祥东、陈赫、曹百强
本文由HPP建筑事务所授权有方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上一篇:Aedas新作:金边新地标集茂大厦
下一篇:东欧粗野主义遗珠: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哲学学院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