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中标实施方案 | 西湖大学学术环室内提升设计 / weico建筑事务所

中标实施方案 | 西湖大学学术环室内提升设计 / weico建筑事务所
编辑:李博超 | 校对:李博超 | 2023.10.20 09:10
改造效果图  ©weico

设计单位  weico建筑事务所

项目地点  浙江杭州

方案状态  中标待实施

项目面积  约1.2万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设计单位提供。

 

项目背景

 

西湖大学是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高等学校。学校按照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致力于集聚一流师资、打造一流学科、培育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努力为国家科教兴国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作出突出贡献。

 

西湖大学学术环提升项目于今年初启动,weico于今年四月凭借深入的功能分析、独特的设计效果一举中标,目前项目已经完成深化设计,进入工程实施阶段。

 

西湖大学夜景鸟瞰  ©西湖大学

 

学术环的初衷

 

学术环是西湖大学内最具特色的建筑,它优雅的建筑形式承载了西湖大学独特的科研和教育理念——学科交叉融合。这巨大的弧形学术环一经面世,便成为了西湖大学的标志,也开启了国内新型大学总体规划设计布局上的新思路。

 

西湖大学学术环  ©西湖大学

设计的初衷是将学术环在功能上作为西湖大学四大学院的共享交流平台,环形连廊连接四大学院建筑组团的端部,通过在环上设置多种共享共通空间,使不同学科的教学、研究、学习人群在紧张的日常工作之余,能有机会产生更多互动,增加思想碰撞的机会,促进学术的融合与跨界,塑造共同探索的无边界学术氛围。

 

学术环设计概念  ©weico

学术环的首层为大型公共实验设施中心,开放给各个实验课题小组;2-4层为联通各学院的大型走廊。在最初的设计概念中,学术环不仅是室内交通空间,在使用中也应沿走廊布置大量的共享会议室、讨论间,也应有展示墙或者展示空间,各学院最近的科研成果会在此供内部交流;与此相交织的,则应是灵活舒适的休息区、餐饮空间。在这样的场景里,不同专业的科学家和学生们在这里放松、交流,同时能获得新的信息,得到新的灵感。

 

学术环内部初期效果图  ©西湖大学

 

建成后的挑战

 

然而,学术环建成后,由于各种规范和客观限制,其空间效果没有很好地达到最初的愿景。在实际使用中,由于缺少场景提供和整体标识引导,这个偌大的空间也无法如愿发挥营造氛围的作用。上万平米的学术环,从入口到各层主廊道,来访者感受到的是过多的空旷、均匀单调的灰色、难以辨识的方向。我们从以下的现场走访纪录中,可以感受到空间存在的问题:

 

现场走访记录和空间分析  ©weico

1. 学术环全长500余米,并且呈东南向圆环形,导致在环上行走,方向会逐渐改变,对于不熟悉学校的访客,缺少重要的一级引导系统。

2. 大堂面积空旷,通贯4层的墙面巨大,空间缺乏主题且面积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3. 大学的学术交流活动频繁,学术环本应是上佳的活动地点,但由于缺乏场景设施,难以停留,所以一直无法被利用......

 

大学的师生们殷切地希望能够激活这个特色空间,使它发挥应有的作用,于是便有了本次的设计任务。

 

 

解决思路:有限手段,无限可能

 

有限的手段:墙、顶、地

 

如何解决以上的问题?学术环已经建成,校园已经全面运行,每天的教、学、研以及大量的接待活动不能被影响。同时,建筑主体刚刚落成,结构、消防、成本、程序限制重重。我们被告知不能进行任何的硬件拆改,只能通过极其有限的装饰手段来改天换地。

 

如果简单地分析装饰/软装的手段,无非以下几种:墙、顶、地、灯、家具。在下列草图中可以看到,我们把这几种有限的手段在典型空间里做了些尝试:

 

在已建成空间中寻找墙、顶、地的变化可能性  ©weico

无限的可能:千变万化

 

虽然手段有限,无非墙、顶、地、灯、家具,但其实每一样的市场选择都极为广泛,它们的组合更是难以穷尽!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从无穷细节选择组合的汪洋大海中寻找出规律,给学术环空间提供一个兼具指导性和变化性的简单路径。

 

首先,我们把无穷多的改造和软装可能性分类阵列:

 

©weico

再把这些所有措施用学术环的空间尺度和功能需求去过滤。我们和老师们一起,在环上的不同地点确定了所需要的不同功能组合:

 

环上的功能组合  ©weico

最终,我们把这些改造/软装措施交叉组合在一起,形成十个不同的tool kit。这十种tool kit可以分别应对入口标识、接待、展示、休憩、交流、路演/直播、创作、咖啡/轻餐、专注/图书等十种不同的应用场景。

 

©weico

未来在学术环内,我们将首先按照需求的紧迫程度、使用强度,把这些tool kit逐步安置在环上的各个点位。对每一个tool kit的具体包含设施、内容、使用方式、呈现面貌,我们从设计上都做出了具体建议,也留有余地为校方在日后根据运行情况进行tool kit内部内容的调整,或tool kit之间的置换。

 

“tool kit”设计示意  ©weico

万变不离:整体系统和关键点位

 

十个模块的原则建立后,我们的室内设计团队再根据模块和具体空间,测试了不同具体场景的最终表现,以此最终敲定了场景方案:

 

场景方案  ©weico

但十个模块的变化有它们的问题:

 

1. 西湖大学学术环的空间太大,不同的模块撒进去,有可能仍让人觉得“盐入大海”。

2. 模块的安装会根据人数和需求增长而增多,所以在初期,用户们可能仍然觉得学术环上空旷寂寥。

3. 学术环长达500米,弧形空间容易使人迷惑,模块之间相距较远,仍需要一以贯之的视觉元素,用以提升整体氛围基底和引导方向。

 

基于此,在用模块化解决了最大的复杂性问题之后,我们确定了三个重点来突出它的系统性:

 

第一,强调学院与学术环的相切即学院主入口,让它们能够被看见:我们在学术环弧形的空间内强调“插入”的感觉,将原本“缩进”的入口拉出,形成了一个个围合BOX,并采用不同的学院标准色,成为了二层大连廊的各学院主入口。在人员较少的三层和四层,用同样的设计逻辑强调学院入口,但逐层简化内收,形成由二层"交流层"到四层"内部层",各层较为分明的入口系统:

 

学院入口效果图  ©weico

第二,在二层增加贯穿整个学术环的天花格柵,其颜色伴随着各学院主入口,从一个学院的标准色渐变过渡到下一个学院的标准色。色彩使空间活跃起来,渐变色也使人们在学术环上有了位置和方向感。

 

增加天花格栅效果图  ©weico

最后,统一整体楼宇标识系统,建立从建筑入口到楼层再到每个房间的整体标识平面设计,加强空间引导;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地面Metaball装饰和活动Box装置两个趣味元素,分别对应地面活动区域划分、服务点临时标志和临时家具等灵活需求。

 

楼宇标识系统效果图  ©weico

初期的方案设计思路到此基本可以收尾了,下面的视频较为完整地呈现了它的面貌:

 

▲ 方案视频介绍  ©weico

 

本次设计详解基于今年四月的概念设计方案,目前的落地方案与当时的构思微有出入,但整体一致。目前设计已经全部完成,整体提升工程也正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期待学术环在西湖大学成立五周年之际,能全新“绽放”。

 

 

完整项目信息

业主:西湖大学

项目所在地:浙江杭州

面积:约1.2万平方米

项目功能:交流、展示、接待、餐饮

委托阶段:方案至实施

设计单位:weico建筑事务所

主持建筑师:孙伟

项目负责人:段芸、孙晨

项目团队:邱楚菲、张钰婉、赵岳、朱焕荣

合作设计方:玳山设计(概念阶段)、合展设计(室内标识)

合作施工方:巨蚁建筑

视觉表现:猫瞳工作室


版权声明:本文由weico建筑事务所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weico
室内
教育建筑
杭州
浙江
项目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