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梅观路携速度与效率开膛破肚,撕开了深圳的中央山脊。今天,我们小心翼翼,将之轻轻缝合。”
设计单位 亩加MLA+、梓集fabersociety
项目地点 广东深圳
方案状态 竞赛入围
桥面面积 1500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设计单位提供。
在刚刚过去的两个月中,亩加MLA+与梓集fabersociety联合体参与了深圳市梅林山-银湖山生态游憩廊桥方案设计国际竞赛,从62家设计团队中脱颖而出,荣幸入围。
▲ 区域生态格局分析 ©亩加&梓集
这次竞赛也是一个契机,让我们思考:在深圳这样一个将山海生息刻在市民基因里的城市,生态游憩廊桥项目作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设计项目,应当如何在平衡生态价值与门户效应的同时,又能兼顾结构力学的精确与高效性。
梅林山-银湖山生态廊道,对于构建连续完整的生态安全格局,有着重要的生态意义。早年因建设梅观路,梅林山和银湖山两块山体完全断开,原本相连的梅林山-银湖山的生态景观区域被割裂,影响动物的觅食、求偶、迁移的路径和活动。
当前,市民在徒步梅林山和银湖山的过程中,必须绕行更远的山路、花费更长的时间、消耗更多的体能进行穿越。修建一座连接梅林和银湖的休憩廊桥,早就是深圳登山者心之所向久矣的愿望。
我们首先就区域尺度识别和分析区域生态系统结构,明确需要连接的重要栖息地及连通斑块的栖息地类型,确定目标物种并对其进行了使用行为的研究。
场地调研中,我们发现徒步客多从北侧而来,而南侧坡度较陡,作为天然气管道检修路径,但基本没有公共活动。城市建设产生的大量护坡,也导致了水土流失。但南侧现有的溪谷从东向西贯穿高速,踏勘中,我们也沿着水捕捉到了蛙类、白鹭的活动痕迹。
顺势而为,我们建议进行将“南北分工”从区域尺度贯彻到节点尺度。
区域尺度上,我们建议,保持北侧为人类主要活动区,而在南侧设立人类限制活动区,把山还给自然。在场地尺度,我们提出利用桥和涵洞,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分离人类和其它动物的活动界面。
设计选择轻质覆土桥而不是重型混凝土桥梁,以缩减施工周期和降低施工作业面对生态的破坏以及对交通干道的影响。北侧轻质覆土桥,以服务日间人类通行为主,夜间动物通行为辅;南侧的高速涵洞,经拓展改造,成为广谱的日夜生物通道。
一座无桥墩且最小化混凝土用量的桥
实现三零三少、最低冲击的生态施工
桥体将被切断的山体等高线,用拉索重新连接,采用最轻盈的方式重现山脊线,溯源福田的历史自然图景。同时,在平面方向,桥体从生态地面底盘、人行徒步路径和山体生态网络三个方面进行连接和延续,将两侧山体细致入微地缝合。
方案结合地形和现状山体路径,选择最合理的落位,建立一个宽度约15米的生态连接。桥体平面微微划出一条弧线,并在靠近涵洞位置将桥体撕开,以顺延北侧山体步道;而南侧的生态通廊则形成对涵洞出入口的保护屏障,形成生态保育界面。
桥体两侧向上翻起形成围合,以遮挡梅观路的干扰,同时保证快速路的安全性。桥面覆土并融合山体,形成生态底盘的连接,而结构拉索补全生态网络,形成三维空间的连接和围合。最终,桥具备了从场地中自然生长出来的两向性,向北围绕拥抱山景,向南展望城市天际线。
方案采用了一套斜拉索+空腹索桁架+钢箱梁结合的结构体系,让桥体立面薄如蝉翼,漂浮于山间,对山体进行最小化的人工干预;同时张拉网保证了平面15米的生态宽度,并通过在桥面配置不同的覆土厚度,反向动态平衡结构体系。
结构断面承载了多种生态技术手段,包括超声波、气味和生境诱导等方式,还通过箱体通道、动物家具、太阳能和喷雾装置进行温度调节,保证连桥环境近似山间。
桥体的施工过程上,我们采用了旋臂施工工序配合临时拉索的施工方式,减少了对下方路面交通的影响,优化了施工周期。
锚固过程可以利用高压线塔已经有的施工道,从而最小化施工面。而斜拉索可以通过小型机械钻孔锚固于山体,多点分散受力,避免进行大型桥塔、台、墩的施工及基础开挖。同时,方案将山中步行道路整合拉索基础,进行景观改造,使得多个拉索固定点集中有序地布置,减少了施工和维修难度。
穿过连桥的体验,其实是一次完整的生态寻觅,是徒步路径的一段有机组成。
跟随线索,桥体的姿态逐渐从密林中舒展开来。顺着拉索和步道的指引,人们来到连桥。在连桥上,人们忘却城市,延续着山间小径亲近自然的体验。连桥巧妙地塑造着穿行过程中的视野,遮蔽了人工化的城市道路,让行人沉醉于山景绿意间。
桥体上延续梅林和银湖山地的乡土植被,实现历史性的两山生境的重新汇聚,进一步补全生态连接。
白天,徒步者和部分动物物种共享桥体,甚至有机会与松鼠、小白鹭、猕猴等亲密互动;夜间,路径则对行人封闭,桥面被还给动物,桥体两侧上翻的剖面和绿植,也屏蔽了两侧的车灯干扰,豹猫、树蛙、果子狸等也会自此通行。
这是一个随城市和自然一起成长的连桥故事:在山间铺了一张自然的吊床。城市和自然在这一刻,达成了微妙的动态平衡图景。
这是我们对深圳精神的理解,它不是自说自话或粗制滥造的城市惊奇或宏大叙事。在当下,翼翼桥洗炼而明确地,代表了深圳对自然和人文的尊重,以及对品质性和精准度的追求。遥望不远的未来,桥上将写满生态和自然,也让我们不由得畅想那时的深圳:山海连城之间,消隐而低调的自信。
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针对不同物种分工的“一桥多洞”生物迁徙廊道系统
我们以诱导、联通、栖息,关注生物的到达感、探索感、停留感。
到达感营造,即有效将小动物诱导到涵洞及桥周边,是生态廊道成立的前提。
通过整理水系、优化涵洞两侧缓坡,方案减少水土流失并保证适宜的水流速度,保留并扩大现有水塘,增加两栖类的活动场所。此外,方案还依据现状潜力,增加动物小径,采用乡土、贱生、低矮的植物,优化沿线小生境。
探索感营造是指在夜间控制桥面及梅观路照度,并提前设置卡口提示,限制人类使用;在涵洞中点,设计结合高速中分带,开洞引入自然光,优化涵洞长宽比,以增大动物通行的有效率;改善涵洞基质土层,复原自然地形,保证干湿分离;利用石块、瓦罐及现场的倒木枯树,作为“家具”,营造生境。
停留感营造则包括重塑涵洞内表面、对洞内及洞口环境的降噪处理、在两侧洞口设置导流板降低涵洞所需的维护成本。
亿元造价步步花
真正实现生态系统的多维联通
一个成功的生态廊道设计,不是仅仅对节点的设计,而是对系统的设计——规划系统、生态系统、平面系统、剖面系统,甚至行政管理、运营系统的设计。
单一的廊桥和涵洞无法在生态学上根本地解决动物的迁徙问题。这应该是一个超越场地红线的设计思考,因此,在一桥一洞的基础上,我们提出更远大的涵洞群、生态复育联通计划,将亿元造价步步花,惠及公共艺术教育计划,洞见野性深圳。
方案将在建设前预热,提前改善徒步者对未来涵洞的使用认知,共同寻踪觅迹,定义翼翼桥的起点。
在建造中,设计将联动组织市民,识别动物小径,众筹拾荒创造动物家具,助力生态栖息地的营造。
至于对建成后的持续运维:以翼翼桥作为深圳暗空计划的重要试点;结合红外监控的影像记录,与艺术家合作,完成洞见野性深圳纪录片;结合深圳科技力,利用手机AR技术,在白天也可窥见翼翼桥的夜行体验。
我们小心翼翼,像豹猫窥视我们一样,反窥自然。
我们按途索迹,侦探深圳中央山脉万物生灵的踪迹。
我们细致入微,摒弃粗犷的介入,倡导直面难度,让准确和精细成为习惯,在“日常的图景”中植入致密的、有厚度的思考,达到长期的微妙动态平衡。
翼翼,是小心翼翼、生态恭谦。重塑生境,与涵洞分工,分时分物种地提供生物通道。
翼翼,是萋萋翼翼,繁茂隆盛。沿步道布置桥索锚点,是导流的线索,过桥的伏笔。按途索迹,深圳的徒步客就能找到盼了30年的梅银通道。
翼翼,是归鸟翼翼、灵巧飞动。用最轻盈的方式复原深圳中央山脊线,重塑门户,万物同行,“翼翼”生辉。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深圳梅林银湖生态廊桥
联合体成员:亩加MLA+、梓集fabersociety
项目地点:广东省深圳市
项目团队:
亩加:曹睿芝、吴若璟、熊铮铮、刘蓝蓝、叶梦婷、李泓逸、吴柳漾、胡益敏、刘子玥(实习)、李铖蹊(实习)
梓集:左龙、陈露冰、胡悦、陈雅雪、陈思、王雪培、鲁懿莹、林仕成
桥面面积:1500平方米
结构顾问:CUNDALL宽德
徒步向导:龚云深
本文由亩加MLA+授权有方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137****4324
1年前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