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单位 金秋野建筑工作室
项目地点 北京朝阳
建成时间 2022年8月
使用面积 257平方米(改造后)
撰文 金秋野
禾描是实木定制家具领域的初创企业,与我们通过项目合作认识。2022年初三位合伙人决定将公司迁往朝阳区的首创郎园Station国际文化社区,那里汇聚了一大批设计领域的新生力量,是北京时尚文化的风向标。场地位于园区北部一座工业厂房的二层,有独立出入口。业主希望这个展厅未来满足以下需求:产品展示与售卖;业务洽谈;日常办公;小型活动及酒会;产品拍摄等。
房间面积不大,中部偏东四根粗大的钢柱,撑起南北向双坡屋顶。北侧窗均在靠近楼板位置,东侧有两扇高窗。沿屋顶边缘有金属立封板,可以拆除。园区对设计形式的管理较为宽松,仅需满足消防疏散等技术要求。
这么小的房间里容纳这么多功能,即使利用通高空间做夹层,也须灵活布置,让功能房间与交通空间互相借用。禾描展厅的产品主要是家具,需要摆出一个个小小的场景,有客厅、卧室、书房、餐厅、厨房,加上卫生间,跟真正的家庭居室差不多。但如果真的伪装成家居套型,又失去了展厅应有的序列感,牺牲了公共属性。我们希望这里让人联想到家居环境但又拉开一点距离,在似与不似之间。与业主讨论后,展示销售功能集中在一层解决,二层用作业务洽谈、会议和办公。
第一次去现场是飘着清雪的冬天,房间空而高,南侧顶部悬着巨大的洋铁皮通风管。很难想象这里将来能变得过度紧密、亲切和暖调。年初二在办公室画草图,我设想这种“空而高”的感觉可以部分地保留下来,成为展厅气质的源头。
如果家具展区集中布置,就会成为常规套型的复制品,不如沿周边布置,中部空出,利用屋脊7米的高度成为一个垂直的“内庭院”,用素抹灰墙壁来区隔空间、划分领域,再在墙上开方形洞口,建立视线关联、增加层次。这样就可以实现一种内部的虚实对比,不必仰赖小小窗口外干巴巴的园区环境。做个“内庭院”的想法颇为常规,关键在于,庭是怎样的庭,复杂的功能又如何妥善安排在“庭院”周边那一圈有限的空间中。
图纸上东侧高窗的位置吸引了我,这个庭,最好能接受来自这两扇窗的光线。其他窗都朝北,这里是唯一能被太阳直射的窗,虽然太阳升起的时候还没有上班,但阳光从高处照进“内庭院”的场景还是颇为诱人的。如果中庭是个规矩的长方形,周边墙壁平行,房间就会有相等的面宽,客厅不足卧室又有余,不如采用不规则形状,根据需要灵活调整。于是我画出一个六边形,东西两条边分别平行于东西墙,南北方向各折动一次,上下层墙壁略有错动,为办公区制造出一个“小阳台”。
“庭院”地坪比周边展厅高300毫米,要上几步台阶,中央采用小青砖铺地,与周围白墙一起烘托室外感。“庭院”的东北侧留有一面完整白墙,可以用来投影、组织小型的聚会或发布会,人们可以站在通往二楼的钢梯上、二层露台和东侧平台上、或在庭院中席地而坐,这几个面都保留了很多驻足观看的区域,形成一种半围合的态势。经此处理,“庭院”的高宽比更大,可以使用高色温的顶光实现全局照明,配合东侧自然光,让它更像一个室外的内庭院,其他功能房间则对应室内,对庭院形成合围。
中庭二层西侧,展厅主入口上方,原计划做一株金属的“树”,钢枝铁叶旁逸斜出,枝杈上架着层叠的树屋,供孩子攀爬,制高点是一个双人对坐的茶席,可以摸得到屋脊。出于造价考虑,这个想法未能实施,我们应业主要求,将其改成平台上老老实实的多层板小木屋。屋顶悬下四个不同高度的球灯,给中庭提供照明。
从园区北小街踏进主入口,先要下三步台阶再上四折楼梯,颇为不便。不如搭个小木桥,左侧利用梯段下部空间做展示橱窗,右边拉一道斜墙标识进入方向,桥和斜墙间隙种几株绿植。访客经由曲折山路到达山腰客馆,推开大门,先是压低的迎接空间,透过左前方两根钢柱瞥见中庭一角。
展厅分布着各种木色,中庭是青砖和粉壁,远近洞口露出蕉叶竹枝,楼梯下的洞口里透出暖色光,洞口外是绿植和奇石。人们不管在交谈、游览还是工作,都能透过洞口看见中庭和对侧房间里的灯光和人影,让此地成为一处清幽的所在。
中庭给整个空间赋予九宫格格局,六边形的平面让房间多了很多“折面”,以及更多可以窥视的“窗口”,这样,不同空间单元拥有不同的面貌,洞口和狭缝中不断出现的灯球像一轮明月,散布在各个角落的植物也为空间赋予勃勃生机。人们在工作的间隙,抬起头来,仿佛置身于月下小园中。
行走是另外一种体验:当人置身于中庭,空间是垂直的,周遭洞口中的光是暖色,人会不自觉打量四周,注意到不同高度、不同尺寸的洞口,想一探究竟;当人沿四周漫游,发现屋顶很低,一道道斜墙在眼前身侧出现,墙上有洞口,层层叠叠,眼睛推着身体向前,越过重重障碍,又回到出发的地方。
二层同样是一条环形路径,但空间高度不断发生变化,且因小木屋的存在,中庭被遮蔽了,更像是从缝隙中窥视,直到东侧的小餐吧区域,视野豁然开朗,完整的中庭出现在眼前。从夹层打量,东侧高窗已在脚下,旁边摆一组小沙发,成为一个冷调的、幽独的角落。这样,先前那个空旷的大空间被分隔成一个垂直中庭和两条水平的环形路径,充当枢纽的就是那部白色小楼梯。
小强、水绿和钉队是驴友,年轻时一起走遍大江南北。创业之初他们考虑过种种可能性,最终决定成立一家实木定制家具企业,让生活之美成为工作日常,一定程度上代替诗和远方,弥补不能说走就走的缺憾。
三人对工作环境是有要求的,希望它不要那么功能主义,也不要呆板无趣。我提出“工作花园”的想法后,三人都很兴奋,但也提出不要与园林过于相似。方形窗比梅花窗或六边形窗更抽象,小青砖比瓦片更平常,一些富于园林意味的手法也都被我们小心避开。
因为主营实木定制,所以展厅的尺寸不必特别考虑展品尺寸,展品可跟随展厅来权宜调整。但在开业之初,展厅不得不将一部分现成品置入,带来空间与展品不能完全匹配的问题。业主对位置的经营让我惊讶,他们用几天时间为不同尺寸的家具找到合理的位置,一眼望去相当协调。一些空隙和边角,不能准确对位,就用小饰品和植物来补足。
植物是花园中重要的角色,它们用自然形式柔化几何形体的刚硬。小强本来就是植物迷,建筑竣工后,花了很多时间去挑选、摆放、调配植物。逐渐地,这个空间被绿意围拢,洞口中出现了柔枝细叶,越来越接近我们最初的想象。
植物有不同的品种和姿态,作为室内盆栽,又要考虑光照、水分、通风等养护问题。当不同植物出现在不同位置,它的姿态与观看方式,似乎更是一个考量静态审美和动态调试的复杂工程,相比之下,建筑仅留几个洞口就可以交代,真是弱爆了。
但白墙和洞口为植物提供了场所和视野,就像园林中的植物与野外的不同,室内空间中的植物与温室或花卉市场的也不同,可以说,正是功能空间的约束特征,为植物赋予了特定的场所仪式感。10月,因为荒野植物园的介入,六边庭中的植物很快超越了我的想象,成为一个真正的、而不是隐喻意义上的“花园”。
施工中采用轻型钢结构,我们仔细控制型钢的形状和尺寸,统一做刷白处理。通往二层的小楼梯使用100毫米宽的H型钢做梁,白橡木嵌入悬挑的钢板梯段,梁下通过两块薄钢板固定在小青砖下的楼板上。正对中庭入口的二层栏杆,为了让它坚固安全的同时保证视觉上的轻盈,我们将6毫米厚的立梃整体旋转一个角度,指向为中庭提供采光的二层东窗,人在中庭入口抬起头来,栏杆成为窄窄的一线。人在窗边读书,成为庭中之景。
整个展厅都是黑白和木色,辅以绿色植物,植物疏密不拘,有了窗口的剪裁,随意布置都很好。墙面找平后未做抹灰处理,中庭的水泥台阶也不假修饰,提供了一种最低限度的“游园”感受,它不依赖于任何符号,完全是空间关系和色彩质感所带来的“朴实无华、生动多姿”。
施工结束,我们发现傍晚时分阳光会从北窗进入室内,徘徊1-2个小时,说明房子并不是正南正北向,而这多出来的一缕夕照,给内庭带来了太多美好的感受。城市人一天大多数时间呆在室内,靠“庭院”的想象毕竟不能代替身心对风光雨露的渴求,这缕光提醒我们,应该去亲近真正的自然才对。
金秋野
2022年8月21日至12月9日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团队:金秋野,常涛,刘力源,高蕾蕾
业主:禾描实木定制
设计时间:2022年2月
建设时间:2022年3月—2022年8月
建筑面积:178.61平方米
使用面积:257.00平方米(改造后)
版权声明:本文由金秋野建筑工作室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舞动的裙摆:宁波太平鸟总部室内设计 / 汉行建筑设计
下一篇:沙丘中的藏宝盒:秘鲁国家博物馆(MUNA) / leonmarcial arquitect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