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单位 四合厂设计工作室
项目地点 广西桂林
建成时间 2021年7月
建筑面积 170平方米
撰文 张亮
▲ 项目视频 摄影:张永闯
缘起
—
鸡窝渡深处
土房子的春天
2020年10月,来到阳朔,记得天气很好,摩托车师傅将我载到了鸡窝渡的最深处。是的,这是村名,乍一听听并非雅致,但风景着实不错,被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环抱,与印象中的桂林山水意向并无二致。
群山环抱下见到业主,一个在乡间怡然自得种菜养猫的大姐形象。其租了两间相邻的夯土房,左侧一栋是数年前与外籍丈夫亲手改造的,作为乡间自宅。右侧一栋则一直闲置,作为农具库房,而它,也正是此行的目的。
这是一栋尺度为10×8米的坡顶夯土房子,方正寻常。但于我眼里,亦是小巧精致。外立面的夯土砌块,带着岁月的浪漫,亦不失建构的严谨。这种完整感,似是一种长久累积,所铸就一副抵御时间的姿态,让你无从下手,抑或不忍下手。
当进入其内,才意识到,岁月赋予其独特的气质,却也将其拖累。不禁感叹这并非只是一场微创手术,而需脱胎换骨。新旧审美之争未免狭隘,如何以过去为起点满足当下需求,才是需要被认真对待的命题。
空间
—
循规不蹈矩
这是一场 “循规但不蹈矩”的空间积木游戏。
“这样一栋夯土老房子最适合怎样的度假产品” 是设计之前首要被解答的。略去其间的分析讨论,结论落在了“三间客房+公共区”的包栋产品。于概念里,我想在其度假属性内融入生活结构。它是一栋三居室的乡间家宅,亦是一栋合家欢的度假小屋。
循规——内部积木
空间规划不突破即有围护墙体,是法规和结构策略综合下的外部限制因素。那么在这方盒子内的空间编排,就像是一组积木游戏。将原三开间的夯土隔墙及木横梁拆除后,内部成为归零的姿态,为空间重新规划提供最大的可能性。
最终公共区与客房空间呈现立体L形相交的格局,其间穿插竖向的交通体,营造足够的空间层次关系。
不蹈矩——界面突破
改变过往防御姿态的外立面,使其更具开放性,是室内新居室空间对于获取外部景观资源的本能。而这种突破,亦需遵循室内功能以及外立面本身结构性的表达。
为了致敬改造届“真实性 authenticity”的金科玉律,我们定下了“不新砌一块夯土砖”的原则,让最终保留的夯土砖忠实的呈现其年代感。另一个现实的原因则是,新砌的夯土砖无法匹及手工和岁月双重加持下的独特肌理。与其东施效颦不伦不类,不如脱开新旧对比阈值,让“年岁可视化”。
结构
—
藕断丝连
材料单元的编织
在自己硕士论文里对于这类乡土建筑的营建,有个小推论,即“旧时乡土人,限于施工技术,往往将材料拆解为与身体尺度相适应的材料单元,通过对单元的编织,完成从身体尺度到空间尺度的建造过程”。
这种迥异于当今混凝土整体浇铸,始于身体,带有浓重“编织”意味的建造策略,给其日后置换式的改造提供了很大的潜能,也成为此次改造的底层结构逻辑。庆幸当初的研究多少影响到此刻的设计。
继承原材料搭建逻辑
内部是独立新建的钢结构框架,但它并非与原夯土墙作彻底的分离,而是外延至原夯土墙体内,相互搭接,兼顾结构加固——一种“藕断丝连”的状态。
而这其间工字钢与夯土墙的结构搭接,颇具传承之意——即延续了原木门窗木梁穿插进土砖墙内的结构关系,只是此刻置换成了与土砖同高的工字钢。这种新旧材料的穿插,通过水平延伸,成为整个建筑外观的基本构成语言。跳脱原夯土结构形象,充分利用钢结构特性,用转角悬挑的手法营造一种差异冲突感,视为继承下的一种突破。
室内
—
暴露与修辞
室内,相较于建筑,它更容易为大众感知,但受顾于审美语境下的众口难调,又是一个很难谈得清的版块。
这也是自己最近在做一些建筑室内一体化设计时一个比较明显的感触——规划空间时宛如理科生,逻辑有迹可循;一旦进入室内设计,似又成文科生,需你琴棋书画。或许,当我们放下对风格的追逐时,得到的答案也就并非千篇一律了。
其实在这小房子的室内设计,意在营造一种乡土气息与新式钢构下相匹配的氛围,在建筑空间与身体感知间寻找一种平衡。于是我们在室内有意暴露土砖肌理,经素色处理压低其粗野感,硬装以旧实木板和漆面打底,辅以家具,构建图底基调。大到沙发,小到摆件,皆需以设计来打量。
对此,自己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比喻:如果空间设计是在做一双鞋,那么室内设计,便是为其挑选合适的鞋垫。这样的目的不仅仅是为设计上的完成度,更是为最后交付一种一以贯之的空间氛围。
施工
—
交托与共育
这个小房子的施工是值得单独成篇说说的。一是为了实现上述的改造策略,整个施工过程就像是“针线活”,着实不易。二是为了特别感谢项目中业主的信任支持,以及邓师傅小唐哥在土建和钢结构方面的鼎力加持。
进入施工,设计虽告一段落,但于这块土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始。其实所谓施工,就是把设计交托于施工师傅,与之共同孕育孵化的过程。大项目建设依托产业链,而诸如这样的乡土营造,更多的是需建立“情感链”。
彩蛋
—
过去和猫
其实很多以前的老房子都会在墙角设有这样的猫洞,便于猫狗进出。足见前人对于和动物和自然间,都秉持着更为开放的状态。在这个老房子也有一处,觉得有趣,便在设计上保留了砖洞,特意放置了雕塑猫,自思为算是对过往场景的回应。
落成后,对于这处房子的小彩蛋,猫儿们似能心领神会,总来打卡。不知是出于对这只不会动的新伙伴的好奇,还是因为骨子里对昔日与人类更为和谐关系的缅怀。
设计图纸 ▽
完整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小山居民宿
项目类型:改造(建筑+室内+景观)
项目地点:广西桂林阳朔鸡窝渡村
设计单位:四合厂设计工作室
主创建筑师:张亮
设计时间:2020年10月—2020年12月
建设时间:2020年12月—2021年7月
用地面积:360平方米
建筑面积:170平方米
摄影:张永闯
版权声明:本文由四合厂设计工作室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赵文聪|建筑室内设计
3年前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