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青源智谷”,由杭州桐庐青源村青源小学旧址改造而成,包括两栋老校舍的改造和一栋可容纳近百人会议的新建筑。改造后的项目,将用作“浙江大学青年教授科技创意基地”,以促进青源村与浙江大学间的产学研合作。
在设计前,团队对基地进行了充分的调研。从山下仰望,山腰处若隐若现的房子,想象不到当初会是一个小学。从山下的村民广场到小学,没有车道,只有一条校友多年前捐赠的半临空的混凝土台阶,联系上下。两栋单层坡顶老旧校舍呈L型简单排列,另两侧是围墙。校舍的木构架和部分檩条已经年久失修;挂瓦条、木望板、瓦片等大部分已破败不齐。南侧围墙外是一个水塔,塔身上依稀可见“青沅水池”的字样。据说这里曾经承载着全村村民的供水,现已废弃不用。
项目原址的老房子是破旧的,但其所在的四周却是绵延的青山,基地兼具历史人文和自然风景特征,与周遭环境和谐共处着。当地大学生村官曾问,“改造时,是否能不要都拆了,给我们留一些记忆?” 由此,我们形成了改造设计的第一个理念:打磨年久失修的构件,留存记忆,尽可能地保留原有的老房子框架,通过加构当地材料的方式赋予场地新的表情和精神。
由踏勘产生的第二个想法是,在景观最好的地方建一幢新房子,与老房子形成对比的关系,以此寓意浙大与青源本土的对话。此外,我们希望用简洁有效的设计语言控制建造成本,而在景观设计上,则利用原有的自然元素——草,树,藤,残破的老墙。
基于上述愿景,我们将老校舍依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改造,并将改造后的空间用作研讨室和展示用房。
墙身和柱子进行适度的加法处理:室内原有两处墙体,因粉刷脱落而裸露,呈现出富有细腻色彩和有趣肌理的石砌墙面。由此,我们将这个房间改造为一个小型视听教室,修整后的旧墙自然地成为很好的背景。
内院里,原来东侧的大部分围墙被推翻、盖了新房子,仅保留偏北一小段老墙,依稀可见“热爱”两字。墙身中部包了大半圈锈板,内外两侧添上项目“浙大青源智谷”的标识。
在外廊部位,拆除了老的、相对破败的瓦片和檩条望板,并代之以新设木构架和定制的编织凉席,席子的长短可由卷轴手动操控。新柱廊的序列感和特定的灰空间让原有建筑走廊的外立面形成新的建筑语言,既赋予了老建筑新的表情,也不失原存的尺度和记忆。
除对基地旧址的修整外,为满足日后举办小型峰会或论坛的需求,需新建一个可容纳近百人的新房子。我们选择将新建筑置于基地东南侧,一处可以远眺山下村落和远处群山的地方。
新房子的结构尺寸为8.8x16x4.5米,以统一模数(2.4x4.2米)的落地玻璃门均质排列展开。可以完全打开的玻璃门,实现了一种“解放”:视觉上的无遮挡,给予新房子一种自律和轻盈感,建筑消隐在环境中,传递宁静,在东侧外挑的旷境里与远方风景彻底相融。
新房子东侧,是个低了一层的户外平台,围有一圈石砌的墙体。石墙内的荒芜平台,则铺设了一层简单的户外地板;靠墙侧增加一个白色现代的钢梯,借之实现与玻璃盒子的连接,以及上下之间的功能联系。从东侧山下或远处望来,新建的玻璃盒子嵌卧于砖石老墙的记忆上,树木枝桠摇曳,玻璃门或开或掩,是一个新画面的生成。
石墙上有许多已不再完整的洞口,我们用矩形的现代锈板为洞口加设了一排取景框。从洞口向外望,自然与人工、现代与历史……设计希望实现的,是一份相融与完整。
新建筑的玻璃门的尺度,与改造后呈现给内院的两栋老房子的柱廊比例非常接近,从内院望向新旧建筑,在远处群山的映衬下,有对比却也浑然一体。
内院南侧原来小学的入口处,拆除了西半边的围墙,保留了东侧带着时代痕迹的瓷砖标示。斑驳的水塔被呈现出来,成为内院重要的风景元素。为了让内院彻底开放并继续融入环境,在水塔的西侧,从内院,我们引坡架空、新增了一段户外廊道。避开植物的荆棘、绕过场地西南侧,可以缓缓走到老校舍的西边。那里也可以远眺,坡地上还有一片果园。
我们的构想是,在旧貌换新的木构架下,在消隐通透的玻璃盒子里、挑檐下、平台上,将会有着留存了记忆的斑驳墙面,远处的群山,和温暖的太阳。保留淳朴和本真,克制地处理好与历史的关系,和谐地安放好一个新房子,是我们想要表达的一种态度。新老之间、内外之间、上下之间、远近之间,我们希望宁静地过渡——似乎原本就是如此,只是重新激活了某些情境。
建筑设计: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点: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江南镇青源村
建筑面积:620.11平方米
设计时间:2015年8月—2015年10月
建造时间:2015年10月—2017年1月
主创建筑师:胡慧峰、彭荣斌、蒋兰兰
设计团队:
建筑:李丛笑、贾中的、王路路、吕宁、邓悦、李哲野、喻乐、吕晓峰、陈娴
结构:金居高、阚建忠
机电设备:周欣、杨凯、孙彪、杨文征、刁岳峰
摄影:赵强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授权有方空间发表,欢迎转发,禁止转载。
上一篇:去西班牙旅行,可以在哪些建筑师的作品里美餐一顿?
下一篇:在纽约资本的天空下,建筑师以何种方式进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