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单位 陈东华合伙人事务所
项目地点 广东汕尾
建成时间 2019年9月
总建筑面积 8333平方米
一座开放的构筑
彭湃中学体育馆地处中国华南亚热带地区的汕尾市,在深圳汉京集团的捐助下建造而成。考虑到有限的资金及校方日后的运营需求,我们决定减配空调和部分外围护,转而采用遮阳、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等手段,去营造一个半户外的运动场所。
这延续了夏昌世先生所提倡的亚热带遮阳、隔热、通风等建造逻辑和匠意。同时,中学本身的外部边界围墙,也正好提供了一道保护内部的界面,使得体育馆全天候开放的条件得以成立。外部的限定条件,反而成为一座开放构筑物的促成因素。
在我们看来,这座体育馆首先是一个原始性的、庇护性的“构筑”(shelter),然后才是一个“房子”或者“建筑”。在同一屋檐下,这个开放的场域,通过不同的通道和平台,记录着各种空间的活动和叙事。
共享阴影
彭湃中学原有的外部围墙,成为了体育馆日常打开的第一道保护界面,使得体育馆在整个校园里成为唯一全天候开放的架空构筑物。建筑内部90%以上都是遮阴面积,成为亚热带气候下的一处低能耗的半户外场所。
这一开放性与内部功能、结构布局相对应:体育馆并非创造一个围合性的个体(object),而是一片由底层架空柱子(piloti)组成的、逐层打开的场域(field)。柱子的尺寸由内到外逐渐变细,从内核的游泳池,到风雨跑道、风雨乒乓球场等半户外空间,再到坡道和平台等,柱子尺寸的变化,体现出室内外的模糊过渡;同时,剪力墙的南北向布置也暗示了首层泳池的方向,并为其提供一道隐晦的视线遮挡。
这一渐变的柱子矩阵形成的空间类型,与西班牙的科尔多瓦清真寺的柱阵相类似,同样作为为一种水平延展的、支撑结构变体的场域类型,但科尔多瓦清真寺是由外到内的切割与围合,体育馆是由内到外的逐层开放。
螺旋漫游
漫游(promenade)是架空坡道承载的重要活动和功能,而螺旋是平面布局内部到外发散的动态趋势,两者结合在一起,为项目带来一种动态的游走体验。同时,这些坡道和楼梯也为学校大会等特殊聚集活动的消防疏散提供了帮助。
路径、风景、空间、形式等诸多元素融为一体,形成建筑最基本与直接的外观。这样的一个体育馆放弃了那种图像式的、具象的、奇观的建筑印象,而是打开了那种完整、封闭的方盒子,并把它变成一个日常、生长、未完成的场所。它将以一种开放的空间包容性去记载更多的集体记忆,呈现出一种动态的现有,而非固态的过去。
被瓦解的中心与有厚度的边缘
因此,这个体育“中心”也开始溶解和分散,而它的“边缘”空间却在重新螺旋重组。“建筑单体”最后化解为一系列的片断(fragment);这些片断的缝隙里填满了自然、风景和空间场景。一个新的螺旋秩序重新组织了边缘的幕墙、平台、坡道、楼梯等片断,连接着不同标高的体育场地。光影无缝不入,运动无处不在:学生孩子们可以在其中创造他们的空间,寻找自己的乐趣。
亚热带气候下的开放性与灵活性
在中学外部围墙的保护下,体育馆反而可以成为一个完全开放的风雨构筑物。通过打开体育馆的所有界面,构筑物更多地拥抱自然采光、通风,还有阴影下的凉意,更适合师生们在亚热带地区的体育活动。
这样的设计同时也消除了建筑物对空调的依赖,减少中学在电费方面的运营负担。所有预算成本、亚热带气候等限制条件,反而催生了一个更加自然、开放、创新的原始构筑物,而非在传统意义上的、围合、高能耗的单体建筑物。
设计图纸 ▽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彭湃中学汉京体育馆
项目类型:建筑
项目地点:中国汕尾海丰
设计单位:陈东华合伙人事务所
施工图设计院:天尚设计广东分院
主创建筑师:陈东华、梁劭肄
设计团队完整名单:林新德、黄慧婷、卢桦葆、张皓星、刘皓宇、杨天朗、杨可、刘培烨、谢婉怡等
业主:深圳汉京集团
设计时间:2018年4月—2019年1月
用地面积:9351平方米
占地面积:5032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8333平方米
地上计容建筑面积:8333平方米
建筑密度:53.8%
容积率:0.89
绿化率:31.0%
版权声明:本文由陈东华合伙人事务所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空间赋格:上海浦东民生码头E15-3街区城市再生设计 / EID Arch姜平工作室
下一篇:Moments摄影基地:柔软线条包裹岁月痕迹 / 三橙立禾空间设计